|
这不是很精彩么,全员放飞,邪典乱炖。石头姐真的是一点都不care大尺度,观众真别替她操心了。这么大阵仗全员都在发疯脱衣、挑衅观众、藐视俗世,人生能这样爽几次啊。换我去拍电影肯定也想这么作一次。文本解读什么的都是次要的,一次性给观众心里阴影够杀死十个小孩,这是一种电影与观众的虐与受虐的关系。 |
|
B+. 像经历了三小时的电影SM。用极大尺度、突如其来、五花八门的暴力、血腥和裸露折磨自己的演员和观众,最后达到近乎生理性的挑衅。但残忍在兰斯莫斯的平行世界里是种自洽的逻辑。三段逐渐荒诞的故事从职场、家庭和更广泛的社群维度,展现人为了获得接纳,可以走向怎样的极端;而当“被爱/控制”成为至高无上的统治法则,空洞的提线木偶反而才是最合理的人物状态。视听调度的丰富程度对于近三小时的片长或许略显欠缺,故事内部的横跳也并非全然奏效,但兰斯莫斯对“变态的种类”的设想,足以让观众吃惊到最后一秒。2024.5.17 Debussy |
|
虽然整个电影像是大家拍完《可怜的东西》意犹未尽又随手拍了几个短视频一样(尤其石头小姐还是一样的用力),兰斯莫斯又回到自己的舒适区,第一个故事尤其有他早期的感觉。与其说是控制欲极强的老板究极pua下属,倒不如说是对dictatorship的调侃。至于后两个故事,有点让我怀疑大哥是不是接触过什么神秘组织。 |
|
呃感觉精神受到了小小的污染 |
|
兰斯莫斯回归到他熟稔的冷涩语境,三段故事的主角都在用看似善良的心态做着最邪恶的行径,双胞胎/替身的安插,更显出善恶双生。与此同时,三段之间形成设问与解答的递进关系,并形成一种闭环,衍生极丰富的解读空间。艾玛·斯通与杰西·普莱蒙的表演非常出色。 |
|
这个分数有点低呀...这导演的片不就这个德行么?我个人而言,质地有点像《圣鹿之死》,只不过这次玩地很脱线,很鬼扯,很放飞。石头姐再跟这个导演拍下去,可能真的要把自己玩坏了。 |
|
1.欧格斯·兰斯莫斯的新作给人重回希腊“怪浪潮”的观感,诡谲、荒诞与强迫气息亦令人想及卡夫卡,堪称2024年度WTF电影。2.三段式寓言故事看似奇葩难解,实则构成了正—反—合的辩证逻辑,均围绕着兰斯莫斯作品序列中的主要母题——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控制/受虐,从职场老板PUA到家庭/伴侣关系中的施受虐,再到社会意识形态/宗教里的精神操控和内化服从。3.片名“善良的种类”也极具反讽,一如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的自以为是自诩善良与各种“为了你好”的虚伪言行。4.导演依旧偏爱以动物喻人,一如故事1里只攻击棕榈树的甲虫、故事2里人狗身份地位颠倒的黑白幻梦,还有故事3里拥有治愈复生神力却不自知也无法自救的兽医。5.以大量广角与鱼眼镜头呈现扭曲世事,以及缓缓推进或横移的运镜。6.每每突兀中断的洗脑歌曲。7.几位主演表演特别出彩。(8.3/10) |
|
第一个故事,服从的不绝对,就是绝对的不服从;第二个故事,正常的不全部,就是全部的不正常;第三个故事,干净的不彻底,就是彻底的不干净。 |
|
求任何人不要暗戳戳翻拍《双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桃有意义吗?尽管极力模仿其外观,但兰斯莫斯根本不具备调和幽默与惊悚语气的能力,不是一本正经地说些不合时宜的台词就是幽默,也不是间歇性弹奏几个卡在钢琴缝里的音符就是惊悚。第三段原创性稍强,但也最无趣。空洞的讽刺,以及一众提线木偶式灵魂出窍的表演机器,毫无价值可言。 |
|
#Cannes2024-09 看过之后脑海中只有两个字儿:难评。试图建立三段故事之间的关联和对位最终发现可能是想多了。邓斯特老公真是大写的beta男。影片小标题反复出现的rmf是风险管理框架的缩写吗?在荒诞的设定下管理人际之间潜在的矛盾风险和相互操控…不编了随便吧。 |
|
@CannesDebussy 兰斯莫斯回归欧洲诡谲时期,完成度很精良,剧作执行很彻底的三个奇谭,但在作者趣味和观影的愉悦之外,又有多少生活的阅读理解可做? |
|
威廉达福要不退出艺术电影界吧,看他姥爷过夫妻生活我真的要瞎 |
|
我努力忍受了 |
|
员工对老板的绝对服从,丈夫对海难突然归来的妻子充满怀疑,身在邪教的女人偏执追逐某个目标,三则寓言各自不同,又彼此共享同一种心理控制情境,融合怪异、惊悚、冒犯和喜剧为一体,出奇的剪辑、细节的微观特写、音乐的使用,兰斯莫斯意料之外几乎回到早期路子,还蛮好玩的。 |
|
对不起荒诞不是扯淡 |
|
看吐了,兰斯莫斯真的好恶心: 第一幕美国燃冬,第二幕低配版消失的爱人,第三幕佛罗里达周处。 |
|
【6】标准的耍猴电影。精神状态和意图表达很喜欢。听话的员工,贤惠的妻子以及虔诚的信徒,用他们最为纯善的本心制造了本片“kind of”某种东西——最恶毒的血腥。但三组短片的结合成片太差了,观感一路走低至沦为闹剧,生怕观众看不懂嘲讽,又怕观众看太懂。兰斯莫斯最大的失败不是成片的不适,是做不到跟豪斯娜的《零度社团》一样,把观众当非人看待,去煎熬,去折磨,他把观众当猴耍了。杰西·莱普蒙在三个短片贡献了非人类的表演,戛纳影帝实至名归。 |
|
年度十佳怎能没有邪教,食人和精神控制。就想看看这么短的评论会不会被搬走。 |
|
如坐针毡的感觉我竟然坚持了三个小时。给我自己点个赞吧。 |
|
确实回到了怪浪潮时期,感觉终于又可以做自己了,但三个故事本质上其实是想不断提供叙事的动力和新鲜感,然而相比那些当代叙事大师这部显然很不成功,给人感觉煞有介事地讲了三个智性很低的事儿,越往后越缺乏犀利的、令人震惊的观察,只剩下贫乏的想象和没有太大意义的人造连接。 |
|
远高于预期,虽然无条件厌恶所有装疯卖傻,但架不住喜欢冷笑话大全,对大师的拙劣模仿并不完全奏效却也优于普信的自我发挥,以兰斯莫斯现在的拍片状态,飞点子玩票至少不会像所谓的“认真创作”那般折磨人 |
|
8.8分 严重被低估。为什么兰斯莫斯总要莫名被扣个“疯癫”的帽子,其实本片的拍摄极其冷静。每个短片的叙事都枝繁叶茂,他已经跳离了《狗牙》《龙虾》式的符号堆砌与低质的去情节化,从《圣鹿之死》开始接连输出三部杰作,真好!甲虫侵蚀棕榈树,野狗统治荒岛… 大量动物意象类比出人原始的兽性与奴性,男人被金主驯服、妻子被丈夫驯服、人被邪教驯服。大赞故事一的悬念设置,顶级的剪辑与镜头语言,可惜收尾略显仓促。故事二用野蛮的性爱稀释了思念蕴含的人性,男主对妻子特征的印象是原始的。我倾向于妻子的脚只是浮肿。她历经饥饿不再挑食,愈发依赖顺从丈夫,而丈夫在无意间滥用权力,实施奴役。直写悲剧酿自两人的兽性。食人与门外真妻细思恐极。故事三只说一点:正片放映结束后,我猛地意识到曾摔死的妹妹是如何复生,瞬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
|
荒诞又古怪,我喜欢的兰斯莫斯又回来了,这次甚至还有一点科恩兄弟的感觉。为了逃避自由而选择把RMF大叔一圈一圈碾过,为了惩罚长着妻子模样的怪物而让对方剖出自己的肝脏,为了找到有起死回生之力的救世主而毫不犹豫地抛夫弃女。三个故事在当事人自己的逻辑里都无比自洽,每一个主人公都在履行自己认定的“善良”,因此所有怪异甚至残忍的举动都可以合理化为“不同种类的善良”。除此之外真的非常好奇RMF到底代表着什么。 |
|
再次证明我之前的观点:兰斯莫斯应该只被允许当导演而不该被允许写剧本 |
|
一般吧,三个片子没啥联系,感觉就是从零碎的点子里硬凑出来一部,不够长片拍出来也确实嚼蜡。 |
|
好恶心 看的要吐了 永久拉黑兰斯莫斯🤮 |
|
导演带着主创要不是入个什么邪教就是干脆都被克隆了。这个世界就是个巨大的only fans |
|
装X电影三宝:性、宗教、文艺青年舔得好 |
|
第一个故事很像林奇,后两个不像的原因可能是林奇不预设噱头。 |
|
rmf的意思一定是real motherfucker |
|
兰斯莫斯狠狠地说出了很常见的两个社会现象:1.善良的品格总被当作人性的弱点,不断被人利用与操控,无下限。2.女性是无法在父权的统治下逃出的。真的很现实很悲哀。 |
|
不敢相信这三个小时我是如何度过……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人物是破碎的,情节是老套的,兰斯莫斯你是不是只挂了个名…… |
|
感觉对兰斯莫斯最大的不满在愈发架空于现实的故事,所有的造景和困境都无比虚浮;沉溺在设计的游戏当中,丝毫不关心臃肿的时长和极其低效的叙事。以往的狗牙和龙虾都还可以形成一定的现实指涉和体制批判,到这一部(尽管还是在讲道德极权)我真的不想连了…非常需要读一本讲greek weird wave的书,被intellectually inform一下到底要怎么理解这种纯粹生造的怪异&惊悚。 |
|
20240706 3>1>2 为了怪而怪 总是差点意思 而且靠技术手段标识自己是断不可取的 但这部让我重新意识到兰斯莫斯确实有一些文字上的功底 w/ Paul Leo |
|
这个档期就让我心一凉了...果然。感觉表意太不清晰了,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又太弱了。同样的三段式寓言故事,同样戛纳系,悲情三角要好看很多...兰斯莫斯还是搞搞通俗化吧,我感觉好莱坞还是很适合你。杰西普莱蒙演得真的好好...不过看到第三个故事他的发型想起第一个故事威廉达福对他的评价我在电影院里偷偷笑了 |
|
4.5 莫名其妙的虚张声势,第二个故事逗笑我了,所以就不一星了 |
|
仅就个人,喜欢程度胜过可怜东西,回到兰斯莫斯狗牙龙虾那样对乌托邦的暧昧态度,不觉得其实在彻底反,以及不失尴尬的讽刺感受。传达了pua三层次。若为老板顾,自由皆可抛;征服男人从食道,也顺便计中计的找回原形;抛家弃子为邪教。 |
|
换个导演合作吧艾玛斯通,兰斯莫斯不值得。 |
|
前两个故事睡得昏天黑地,第三个故事最有意思。能令人起死回生的神女被贪婪的人类挟持,最终死于一场意外——她的能力既救不了自己,也救不了妹妹,也不能再被试图创造“伊甸园”的神棍利用。神女的那滴眼泪真是…这个故事总令我想起大学时做的一个梦,梦里我也拥有一朵能复活死者的白色山茶花,我捧着它到处躲避追捕,小心隐瞒它的神力,但有一次门还是被敲响了,我打开门……那种恐惧直到现在都还清晰印在我的大脑皮层上。 |
|
三星半。导演风格在延续,在细节中加入诡异逻辑,包括镜头变形 |
|
控制极限和自由规训,RMF死了;过度思念和极致否认,RMF飞了;家暴出逃和邪教之水,RMF在吃三明治;弯球拍,狗之国,无水之池;循环车碾,断指割肾,死人复活……觉得《可怜东西》太过肤浅?那这次就来三个更肤浅的恶趣味寓言吧,欧格斯导演如是说 |
|
2024-10-20:
3.5
太过于“邪典”以至于我甚至根本不明白在表达什么。但是真的难看吗,我好像也并不这么觉得。怪异、神经质、血腥、色情,能完全不顾观众死活,只拍自己想拍的,即使你说我男凝也好恶趣味也罢,但是就是如同加入邪教或磕了几斤药拍出来的如此藐视一切的东西,想想…应该挺爽的…
作为一部电影来说长达三个小时真的极其难熬,但是如果是三个短片合集反而会好很多。
“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控制/受虐,从职场老板PUA到家庭/伴侣关系中的施受虐,再到社会意识形态/宗教里的精神操控和内化服从。”
虽然主题是这个,但是三个故事里的“废话”且没用的元素实在太多了,我感受到的40%都是一种废话以及导演本身的恶趣味。
“这是一种电影与观众的虐与受虐的关系。” |
|
“為所應為” |
|
属于浪费演员满足自己怪癖的作品。几个故事都是段落有趣整体欠缺,有点像把三个半成品凑成一部长片。最后一个故事的双胞胎库里有种骨科感,但自杀的那位究竟是什么心态呢?如果算上《可怜的东西》库里的客串(她那个角色是需要用尸体做实验),库里和兰斯莫斯合作了两部电影死了四次……P.S. 我摸清了兰斯莫斯这两片选择坏人的思路:看2022年库里的电影,然后选男主做坏蛋,再让库里和男主不同框。65 |
|
爱得要死。对我来说判断一部电影算不算精彩的标准很简单:能不能让我在两个小时内完全不碰手机。宠儿做到了,poor thing做到了,这部同样做到了。影片结束的瞬间我转过头去偷看观众的表情,所有人的吸引力都像被磁铁拽住一样牢牢锁定在屏幕上。This is cool。 |
|
迷惑的爽感。仿佛被穿着皮衣的女S玩弄了仨小时,正当你爽的时候她突然抽了个几个大嘴巴,直接把你扇懵了,回过神来感觉更爽了。(但是这片太好莱坞了感觉得不了奖) |
|
拍来有啥意思啊? 看完poor things 过后又看了kinds of kindness 永久拉黑这个什么兰斯莫斯 😅 |
|
#ICA 长评-天性,人性,兽性。依然是一部缝合怪作品,其中涉及到大量其他作品的影子,如拉丝冯提尔,大卫林奇,不喜欢短片三连,主题都是人类的天性,整体不如《可怜的东西》。短片一明显的是对于人的天性的呈现,“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存在先于本质”,人类是通过选择和行动塑造自我,逃避责任寻找枷锁。短片二兽性与人性的交互,展现了人类伦理道德的底线,也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基石。短片三,社会认同,家庭弱化可能源于伤害,逃避和获得认同则成了一个目标,荒诞的结尾为整部影片订好了基调。一直非常喜欢杰西,我感觉他的那股气质是模仿不来的,石头姐感觉有些过了,视觉感觉还是原来那套东西…非常的模版化,听觉是败笔,太强势了,大量的情节和故事呈现都要考配音在后面顶着。 |
|
想给三星但又有点做不到………讲控制讲得很竭力但看起来很难下咽。相对来说第二个故事有些科幻短片的疯癫式迷人,其他俩就只剩下疯癫。 |
|
欧格斯·兰斯莫斯的电影一直都在讲形而上的东西,这次三段故事,形成一个回环,每一段最后都有一个突然死亡,涉及控制、洗脑、催眠、被迫害妄想症、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等,还有点神秘主义色彩,冷暴力和暴力,精神病和精神病人,谁才是精神病,谁才是疯子,还是人人都是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