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片成本仅为75万美元,却动用了创纪录的32位电影摄像师,令人惊讶的是,洛夫能够将这些不同摄像师拍下的胶片素材组合起来,取舍之,删减之,终极得到的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几无破绽的整体,诸多的素材都给人以仿佛从人眼视角观看的感觉 |
|
又到了quote那句老歌词的时候了:“若你喜欢怪人 其实我很美”。成长中的畸怪噩梦、与女主同是被家庭厌弃后的相互自救,夕阳下的对谈和摇滚中呐喊的狂妄...每一次充斥全场的笑声都在心中转化成心中的一抹辛酸。PS 映后见到男主本尊,可以充分感觉Bubby这个角色这么多年已经和他完全浑然一体了,所以即使最近的作品《悬崖上的野餐》看完后也对他的角色和演出丝毫没有任何印象。大概是One Movie(hit) Wonder...[4K Restoration] |
|
从精神分析来说,巴比从只拥有本我(母亲、性、上帝、呼吸、暴力),渐渐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产生自我意识(音乐、伤害、拯救),阵痛伴随着本我的转化(信仰的消亡)。最终他完成父亲的置换,部分特质形成超我“巴比”(上帝无用论、纯洁版母亲“angel”,为残疾人悲痛),剩下的则变成自我的“伯普” |
|
做作了,,做作了,,真的做作了,,澳大利亚电影我真的不抱什么希望,,我觉得都还没中国的电影好,,男主角不是演那什么沙漠妖姬的么??都不看好表演做作,,浮夸 |
|
当做一部纪录片看的,一个被母亲永远关押在房间内的弱智大龄儿童,他娘帮他洗澡做饭,他负责满足他娘的性欲。结果有一天他爹出现了,于是他暴怒之下杀了双亲走出房间,面对陌生的世界不知所措。我就看到这么多,再深究纯粹是给自己添堵。 |
|
巴比喜欢披萨,巴比喜欢安吉尔的奶子 |
|
这部电影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是不是不太对?可是,无法否认我就是爱大团圆。 |
|
It's so easy get twisted. So hard to get into human society. |
|
澳大利亚、意大利的合拍?我知道了。
打低分,可以理解为我理解不了。
|
|
想不出任何语言来形容。只是所有的幽默在我看来都是酸楚地说不出话来。 |
|
这片子有点像《圣山》。一个被母亲圈养的弱智中年男人,杀掉父母流落社会。但剧本编的很粗劣,你说男主看着就明显一低能人士,剧情却一直安排各种路人不由分说把他当成正常人带走——筹善款的女孩带他回家打炮、熟妇带他上车、过路工人拉他喝酒,后面还让他上台唱歌什么的,每个事件都毫无铺垫直接呈现,这设计是没有丝毫逻辑啊,编导要搞象征意义也行,但男主遇上的人和事,显然不是像《圣山》那样,有一个清晰的统筹结构,你不是让男主像镜子一样重复那些路人的行为么?那他遇上的人是不是应该有多维度上的象征意义?但本片所有事件都是无逻辑的胡乱堆砌。开场部分还虐待至死一只猫,你把这过程拍出来有何意义?你是有多重大的主题要用这种刺激人的方式来表达?电影有风格,裸戏坦荡,机位移动和布光都是舞台范,但造作的形式让混乱的主题更惹人讨厌了 |
|
柏林补片04。伟大的表演,脱胎换骨的身体改造。无须幻想便可抵达末日图景,从囚室逃离,步入没有屋顶、墙壁、门锁的新地狱,如蔡明亮人物的精神流放,魔鬼蜕掉一层皮,竟是天使降临。沿途遇到形态各异的凡人,均被诱惑扼住喉咙,张开眼耳便获得爱,反之则渴求暴力、哀求上帝。 |
|
用一个空白的白痴衬托各种充满目的的欲望 而最终那个干干净净被世人认为丑的女孩子嫁给了他(当然也包含了恋母情结) |
|
完全无法进入电影的节奏...一想不通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接受这个人,二想不通这么多女性为什么对他有好感并和他交欢,三想不通这电影讲了什么... |
|
剧情很荒诞,结尾很温馨。男演员演技实在太棒了,眼神多单纯啊。我喜欢那个猫。嘿嘿。 |
|
bubby cant stand more |
|
反上帝、懵懂灵魂涉人世,觅得真爱温暖,太像赫尔佐格了! |
|
Wonderfully weird!!!!! |
|
我觉得电影的最前段和最后段打动了我,从他上台表演的时候,整个就提升了 |
|
这真的是“草他吗”的电影~~竖起中指,翘起牛子,再看一遍!屁ass:巴比就是面镜子 |
|
他被强奸时,没有反抗,只是安静的躺在那里,闭上了眼睛...... |
|
在畸形环境下成长的巴比,因其未被世俗污染的心获得了最后的幸福。乱伦、杀父弑母、虐猫,前半段荒诞黑暗,极度重口味。后半部却神奇温情,给人以美好的希望。 |
|
人不是只有一段直线,童年,青年,中年,老年这样,不是吗?虽然这究竟是疯子或是天才的逻辑,取决于命运。鲍比在走出家门的一刻重生,在一次次的模仿中成为不同的人,离开妈妈足够久,就总有一天会开始质疑耶稣,总有一天会从baby变成papa。很有力量的片子,但过多的宗教隐喻成为阻碍。De Heer creates a spiritual odyssey, criticizing the divisiveness of organized religion and the way in which it can become an instrument of destruction rather than redemption. |
|
如果卡斯帕爾·豪澤爾遇上搖滾樂 |
|
# Berlinale 73rd 补课
【C+】人物设置是“阿扎罗”式的,纯真,简单,甚至愚蠢,但如同镜子映照一切,前半段很喜欢,后半段的公路电影缺乏魔力。 |
|
You are big weirdo kid |
|
终于!终于!赶在2015年结束之前在filmo完成观影心愿!(之前三次要去都因各种原因没成功)21:50的场次,人却一点不少。 零点从影院出来,觉得今天过得真好。 |
|
XTM.BD720P-HALFCD2.坏小子巴比.Bad.Boy.Bubby.1993.澳大利亚 |
|
昏暗的摄影,巴比的外形和恶心的母亲和父亲看的人作呕。很cult却是标准的对父权母权的诠释,自始至终巴比寻找着各路与母亲相似的乳房,口中又都是后来才出现的父亲的辱骂秽语。从接受母权到挣脱母权的转折点就是父权转移到巴比自己身上的时候……就是不理解窒息的含义 |
|
视角独特。其他乏善可陈。 |
|
离开家之前的40分钟,非常不错~~后面就显得平凡了。不过主题还是很有意思,这个傻子,是人世的一面镜子~7.7/10. |
|
开始以为是重口味cult片,结果越往后越乏味,最后巴比在乐队唱歌那一段还不错,要是换成日韩导演来拍的话,绝对过瘾~ |
|
从“父母皆祸害”,直到对上帝和整个人类文明的指控。绝对的够B级,够“摇滚”。可是,纯洁如巴比又如何?每一个巴比都要和阿猫阿狗一起生活在地球上,不是吗? |
|
人是很難單純定義好壞的。活得痛快比較重要。 |
|
快进看都能看出是好片 |
|
表面很cult很cult(母子乱伦、多处裸露镜头)的背后,导演通过巴比这个智商只有几岁的小孩子高、单纯、善良的人,表现人性的欲望、讽刺社会的黑暗、上帝不存在的哲学问题等。影片处处包含着隐喻和象征。开头巴比杀死父母前的桥段和后来巴比唱摇滚乐的桥段真是精彩。 |
|
另类人生,巴比演得太好了,故事渐入佳境,乐队的表演很有先锋实验的味道,结局平淡而美好。 |
|
所以最后成治愈系了吗。好cult我表示欣赏不了啊。 |
|
舞台上居然像是俄狄浦斯化的Jim Morrison。 |
|
很奇妙的一部电影,Cult的剧情和表演,却有着打动人心的主流情感。 |
|
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这些英联邦国家总是有些天才!!!!! |
|
开始时真有点反胃,后来就爽多了 |
|
比较感触的地方是结尾吧 以为不会有个美好结局的 也算是种补偿 |
|
荒谬的人性在Bubby身上刻下痕迹 可笑的是荒谬的制造者们却在pub里如饥似渴地观看复刻演出 好像在说作为局外人的感觉真好 好像可以忘记一切现实中的问题 |
|
清除蒙昧无知的理性启蒙,上帝不存在了那么人人就都能做自己的神父。There can be no God, we arrange our lives with more order and harmony than God ever arranged the Earth. We measure, we plot. 和安吉拉父母吃饭那一段期待掀桌子来场《天生杀人狂》,93年神作之后,导演和男主都几乎销声匿迹。 |
|
很吸引人的电影,也批判了宗教虚伪的一面,坏人往往从宗教中找到精神上的解脱,此片告诉人们,我们的个体必须去承担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找借口。片头的阴暗,和片尾温暖阳光,反差很大。主人公从无知到最终找到人生的意义。越单纯,越善良。越复杂,越邪恶。这片子很伟大,寓意太多了! |
|
不要責怪我笨拙的學不會,是你教給我的太繁多。我的執著來自我的崇拜。你是我的世界,而世界,是你的。 |
|
警告:内有虐猫画面,13岁以下儿童请绕开,18岁以下儿童请慎重观看。
生涩扭曲的画面让人生都破败不堪,满嘴的胡言乱语揭示的是整个世界的荒诞。活出自己应该有的价值,去他妈的上帝!爱出自一处。 |
|
8.3 遭变态母亲禁室培欲的鲍比无知如动物一般却并不邪恶,自然地,他便成了反映社会中善与恶的一面镜子,或被人利用或被人施舍,很快这个角色身上又被赋予了更多澳洲本土社会的寓意,可惜其剧作的野心也就仅限于此了,但是变成了摇滚明星又能戳穿卫道士的鲍比无论如何都是令人无比喜爱的。 |
|
母权到父权的渡让
社会化的本我是新生的自我
「空白边缘人误入尘世」的故事给予温暖美好的结局反而失去了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