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推荐给我的时候,我还以为共产主义已经小范围的实现了呢。然而七个老太谈不上一起生活,更像是一种友邻的方式。私产分的很清,私人空间也很多,关乎生死的重要问题还是要自己决定。大约是这样的距离感反而让她们顺利相处了十年吧,就类似《小偷家族》里的距离感,毕竟生活相互渗入太多,争吵、厌烦或憎恶就产生了。 |
|
理想的单身老年生活,前提是必须经济独立。片中7位都是事业有成的高知职业女性,片子挺有意义的,看完值得深思,除了“友邻”式生活的日常互助,还讨论很多现实的问题,面对疾病和生死,如何安排身后事等,考虑的非常细致。真的佩服日本的老太太,无论日常还是身体欠佳,永远这么精致优雅。 |
|
大家一起住在一幢公寓的不同房间,一方面坚持各自独立,又能在必要时抱团取暖,日本人的边界感让这种养老方式看起来更值得推广。抱团养老如果真是扎堆住一起,对大部分人的考验还是很高的。 |
|
有一定参考意义,然后最关键的还是年轻时要多赚钱。。。 |
|
这样的独居,其实跟我想象的根本不同,她们好像比较回避一起做事情,我以为会有一起的兴趣小组,一起聚餐之类的。但,转念一想,毕竟都是曾经的职场女性,都是个性强,一直独立的,才不会搞那些家庭主妇的活动,即便垂垂老矣也是如此。 |
|
过成《诗》。 |
|
av44810613 面对衰老孤独与死亡的群体生活,十分真实深刻 |
|
这样挺好的,何尝不是中国的明天,除了单身女人,单身光棍也可以凑一起生活一辈子啊。 |
|
比较清淡的现实。片中7位都是事业有成的高知职业女性,片子挺有意义的,看完值得深思,除了“友邻”式生活的日常互助,还讨论很多现实的问题,面对疾病和生死,如何安排身后事等,考虑的非常细致。真的佩服日本的老太太,无论日常还是身体欠佳,永远这么精致优雅。 |
|
题材新颖,40多分钟的纪录片给出了女性晚年生活的另外一种可能。每个人有自己渡过生命最后时光的状态,《人生末路》里面临呼吸机抉择,《人生果实》相守直至睡梦中离开,《在瑞士的生活》体面告别,还有本片7位单身女性相伴人生最后阶段。我很欣赏,她们相伴同住一栋公寓但彼此保持独立的距离。她们生活上互相照应,定期在公共空间探讨人生后半段面临的选择,微笑理性探讨续命治疗和安乐死,理想的葬礼如何举行,也分享孤独的困惑。她们清醒坦荡地活着,当然她们本身很有魅力,都是高知女性,记者,作家,电台主播,咨询师…。片子很真实,不仅展现7人共同生活的理想状态,也同时展现实际面临的不少问题。《最后的告别》里说,“老年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屠杀。”很悲情。我想说,死亡是我们每个人终将面对的课题。这样会不会更坦然平静0611NO |
|
自立与共生 |
|
别刻板得把可怜安到老人身上,80岁+还感觉很神采奕奕,70岁+还在工作,70岁写了遗书的但活到了80岁+。生病的她说难受的是一群健康的人来看你还要你安排各种身后事宜;明明很害怕孤独的她却仍然选择了不婚主义独自生活;生老病死无可避免,却没有课程教我们这些,只能自己去领悟,我希望我的老年也可以和我的老姐妹们这样过,身后事就捐给国家吧。 |
|
很开心在32岁的时候给自己一个gap-year,提前思考关于生命的那些形而上的问题,最棒的是在身体和精神很好的时候能去预感孤独和恐惧,不至于突然有一天发现那些就在眼前,一想还有40年50年才去真正面对最后的时刻就觉得侥幸 |
|
和上野千鹤子的独身临终系列配套观看。 |
|
大家一起谈心的时候,一个奶奶说出自己的烦恼,另一个奶奶安慰她,安慰完了以后说:“对不起啊,我好像在给你做人生疏导”… 热心和善意让她把安慰的话说出来,经历和教养让她说完以后赶紧道歉。不是每个人都明白这一点的 |
|
七位单身女性的生活合乎我的理想老年生活,互助但又独立、保持距离感,但是无论选择怎么样的生活方式,衰老、续命治疗、死亡、葬礼、坟墓,这些事情永远那么沉重却又无法逃避。 |
|
不算严格的同居,只是住在同一个楼层的公寓里。七个老太太,从未结婚和结过婚有过子女的看不出差别来。其中有位工作到78岁(还在继续工作下去);也有因为身体缘故不能劳动的…都染了头发,都化妆,干干净净,不知道会不会有老年人的气味?(我真黑暗!)我的老年大约不是这样,我可能和子孙生活在一起… |
|
因为都是经济独立的高知女性,所以当他们决定一起生活的时候,每个个体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独立的。大家开始思考的生老病死的临终问题,想不到我现在就开始思考了。竟然还要思考这么多年…… |
|
努力工作提高经济水平和好好锻炼强健体魄是一切的一切的基础。 |
|
她们能过得不错是因为她们有钱。不过,没有孩子这个“碎钞机”,努力工作,理性投资,到老年能有这些钱也不奇怪。而《团块世代》中所纪录的破产老人,很多都是受了家人的拖累。工作给人带来的除了经济基础,更重要的是懂得与他人合作、协商甚至谈判,所以这几位奶奶都能够理性地处理人际关系,有分寸知进退,共同生活很愉快而没有搞得一地鸡毛。 |
|
提供一种思路 |
|
取取经,不过就取到自立共生。 |
|
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是无论想要过上怎样的生活,个人经济永远是第一位的,它是带给你多种选择的基础物质条件。这部纪录片在老年群体独身实践化中为我等持同样想法的中青年群体提供了新式参考,从优与劣两个方面使人更直观地了解这种生活方式的现状。
另外一点就是,所处的社会阶层影响你遇到持同样非主流想法的人并一起实践它的概率;独居能力影响你在自立且共生的生活形态中必要的技能基础;养老环境的最佳选择;无子女老年群体关于后事处理的具体操作。后面两个问题却也和公共设施与相关制度完善有关,我国是否有很好或恰好可以实现朋友近邻的物质建设,是否有相关独身者后事操办的可行制度来利用,包括在面对后现代化死亡中不仅是金钱、衣物等有形事物的处理,个人网络使用痕迹如各类APP账号、社交软件信息等。 |
|
比起共同生活这种形式,关注更多的其实还是单身的老龄化。毕竟都是年轻时叱咤一时的独立女性,经济、生活都能完全自立,这可能也是单身养老最好的前提了。篇幅有限更多还是关注怎么面对死亡没说怎么走到一起和相处的矛盾,但想想还是挺麻烦的,可能和时代背景也有关系,现在就觉得能有网络和电脑就其实没太寂寞,确认生存状况的话,植入式芯片哪怕摄像头也可以做到吧。 |
|
7个老年女性能很和谐地彼此协助养老,很大一点在于日本人普遍都有着很强的边界感与人打交道有分寸,就这方面国内就行不通…… |
|
老了以后真的需要考虑的东西好多啊!一起住可以相互照应,但是万一得癌症呢?万一老年痴呆呢?是否需要用医学技术延长生命呢?遗书怎么写呢?继承人是谁呢?好害怕啊! |
|
好体面啊! |
|
"和朋友一起养老"被这七位七八十岁的老奶奶们实现了,前提是健康状况不能太差。 |
|
和好朋友一起变老,生活,似乎也没有那么可怕 |
|
组团养老是另外一个选择吗? |
|
几位步入暮年的单身女性组成友邻互助养老小团体,租住在同一栋公寓楼,独立生活,日常走动,不时聚会,每年组织个集体旅游,携手面对终将到来的衰老与死亡。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位还是几个养老机构的负责人,但她自己却并没有选择住进养老院。可惜记录时间不够长,真正的难题都还没显现出来,比如小团体若是没有新鲜血液补充,等大家都老到互助不动了该怎么办?有位老姐姐说不希望自己是最先或者最后死的那个,也是很实在的想法。 |
|
看电影了没 |
|
我的老年生活如果能够这样就很幸福了 有距离又能互相照顾 |
|
重要的是,她们都不是普通人啊。 |
|
各自住在一栋楼里不同的单身公寓里,literally字面意思的“友邻”。“离世顺序想在七个人的中间吧。”哎无论是与真正的亲人也好,还是与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也好,一旦产生了联系,就无法避免分离的痛苦。到了八十岁,相约一起喝酒熄灯赏月吧,在老年酒吧里。 |
|
在线征集七老八十临终关怀个体7友人群体 如果有幸能活到失去伴侣亲人之后独居 希望能有这样的伙伴关系安度晚年 |
|
我老了以后可能也是这样 |
|
都是在男性社会中以工作第一的理念历经千锤百炼的事业型女性啊,以她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这样自立共生的系统,在彼此有着坚实经济基础和思想统一的条件下互相独立式依赖与共生,真是又觉温暖也感悲伤呢。 |
|
虽然同住在一栋公寓中,但也有各自的生活,虽然已经十年了,但这种模式还是存在着问题。即使这样,这7位女人仍然在互相扶持,保持沟通和交流,一同面对生命的终结。要复制这种模式,首先要有经济基础,其次要有一颗独立思考的心。 |
|
正如片头所言,非常诚实的叙述。对于现在的我来讲,有点过于诚实了,一边看着就觉得好寂寞啊;同时又觉得,女性敏于感受的特质哪怕年老也没有钝化,反而因为岁月而更加坚定,同时在被接受的过程中不断确定、承认、强化,实在是太理想的交流了,感到羡慕。 |
|
坦然面对孤独,欣然接受哀老,平静等待死亡 |
|
自立共生,年轻的时候多挣钱 |
|
值得一看~ 「共同生活,各自独立」 |
|
市川和安田挺好的。讨论得东西很有意义,但是心里还是接受不了这种麻烦的形式。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老了以后,大概需求和生活也会不一样的。就像现在自己一个人住在遥远的国家,还有朋友愿意同我交流一样。而且现在还有游戏。 |
|
自立共生 |
|
好想安稳地死去啊。 |
|
寂死 |
|
有很多很对话题可以聊,真是很棒的事情。北京凌晨两三点的啤酒,大家随便聊着天,这样的日子真是怀念。 |
|
作为一位不婚主义的城市单身女性,被念叨得最多的就是“你现在不结婚不生孩子,等老了怎么办?”所以一直很关注这个话题,邻邦日本老龄化严重又普遍高寿,其实是很好的范本,这七位女性的选择也是我设想过的方式,但能否实现只有那个时候才知道了毕竟社会也一直在变化,谁也无法知道将来之事,我想我会继续思考和摸索吧 |
|
七位单身或离异女性选择同一公寓的七套房子共同生活,年龄从71到83,有独立的空间同时遇到问题可以互助和共同解决,直面女性暮年对于健康、孤独和生死的思考与恐慌。不失为一种超越养老院或者与子女同住更好的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