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enagers的迷人之处在于他们即便幼稚混乱迷茫充满问题 但至少还算坦诚//迷影的人多少有些自恋 毕竟他们所迷恋的影像某种程度上也只是认知之内的自我投射//his last film choose is Punch-Drunk Love |
|
没抱着什么期待去看的加拿大本土独立电影,居然全程都是笑点,男主是有心理疾病的一个普通白男,死党是高中里另一个同学,他的梦想是上纽约的电影学院可是现实并不为他所愿,单身母亲打工还要为他‘擦屁股’,最后应聘上了本地的一个影视杂货店并认识了人很好的女经理,一开始我还笑嘻嘻的看,结果一到中间男主的恐慌症以及家庭背景让我陷入沉思,为他f** up 友谊和工作关系而感到惋惜,但最终还是上了carleton开启了新生活。看评论说这是Incel版的ladybird我并不认同,因为男主本身是narcarssist等spectrums导致生活人际关系的改变,他最后告别前还说喜欢死党,可见他只是对于社交技能的缺失,他并不是incel,这种标签给我感觉很ableist。最后burlington的背景设定真的很ontario lol |
|
真的是 愛電影的孩子們會深有同感的片子…(22🐴TGHFF) |
|
12小时的飞行本来就烦 看得我血压直线上升 |
|
一些迷影情节的设计是很有意思。但这个狗屎一样的男主,真是分分钟让人血压上涌。换作大部分观众,绝对没法像片中人那样脾气好多次谅解他(当然,片中人也好几个最后忍不住发飙了)。P.S. Andy McQueen那个角色太惨了,好像被男主连累丢了工作,连后续镜头都没。65 |
|
男主人公真的有些moment让人讨厌至极,但是作为一个电影疯子,谁又没有像他这样年少疯狂过呢?片中诸多对加拿大的自讽自嘲,作为生活在加拿大的人,还是很戳笑点的。 |
|
好久没看teenager 电影了!喜欢 |
|
主题很好玩,迷影中年和少年的故事,只是可惜电影拍得很散。 |
|
别出心裁的一部青春成长片,有点迷影向宅向但又不难让人共情,可能大家在那个年纪都对自己“不切实际”的梦想有些执着。 |
|
2023.3.10 1pm场次— 观看于多伦多TIFF Lightbox Cinema3 H21。迷影向。“看电影就如呼吸空气,电影就是我的全部。”“比起去派对,我更喜欢在家看电影。”“我要拍16mm,不是去学什么Cinema Study。”“I dont wanna be a Canadian film maker!”槽点金句满满。情绪失控,带有原生家庭矛盾以及自身性格缺陷的宅男,一心所向16mm,试图进入NYU。他拍摄的作品与那个女孩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实验派短片,一个是剧情短片。天赋各自异禀。但遗憾的是,他失控的状态是恶化了关系以及自己本就无法控制的情绪。最后的冲突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幸运的是,他因此接受了更加平淡平凡的状态。 |
|
导演本人来电影院参加了映后问答,她一直是音乐/电影评论人,这是她第一次拍长片,只要政府给投资她会继续拍电影。这片有伟大的潜力,又是讲成年故事又是讲迷影情结,尤其是对于高中生脆弱、没有安全感的心态描绘得非常生动,我周围好几个人都说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了高中的自己。本片的美中不足在于塞进了太多僵持与争吵戏份,这些戏份普遍缺少适当铺垫,导致看起来生硬又破坏影片的日常生活氛围,最终使故事可信度骤降。 |
|
I’m not obsessed with films like you are. |
|
和去年A24的《有趣页面》完全像是双生电影,在展现对某一事物着迷的男孩成长故事之外,最大限度调动怀旧元素;音像租赁店的回忆唤起甚至比《人生百视达》刻意使用做得还要娴熟,而诸如“加拿大好的电影学院”、《钢木兰》还有很多引用都挺俏皮。如此直白的标题不仅没有给人一种故作自我感动的嫌疑,反而更多是真诚;虽然不可避免地简陋甚至在表演上有缺憾,但仍然有惊喜。 |
|
这才是迷失的青少年,经历过一些日子,苦涩中透着年少稚嫩,这才是成长的意义。 |
|
一部关于NPD的电影 |
|
被电影名吸引而看。 |
|
Bittersweet, slice-of-life comedy. Not many big laughs, but it's charming enough to keep you watching. |
|
南航有这部电影真惊喜。选角很棒,Lawrence的成长和蜕变也交代得很合理。除了电影大多数时间男主角Lawrence都是a jerk让人看得不爽之外一切都好。 |
|
主角烦死人。虽然这是刻意的但他真的好烦。而且强行植入女权。 |
|
成长就是由一次次“失望”堆积起来的 |
|
卖碟青年日常生活,表演自然舒展 |
|
Average coming of age story |
|
着重成长,迷影情节还真没多少~ |
|
青春喜剧的表面下是更混账的主角和更深的伤痕,这么一来更保守的结尾反倒有点割裂感。 |
|
3.5. 好像cinephile在少年时期或多或少都有点outcast的气质,而本片也是基于Chandler Levack作为成长于九十年代的影迷对于青春岁月的追忆而创作。有意思的,近期的Canadian cinema涌现了一批rooted in specific community/neighborhood/community nostalgia的影片,本片将舞台放在安大略省的Burlington,也是导演对于个人成长起点的“致敬”。本片除了曾经风靡一时的录像带租借商店外,最出色的应该是Isaiah Lehtinen的casting,他的eccentricity and brokeness给了这个角色最好的平衡,只是故事本身还是跳不出司空见惯的coming-of-age,甚至对于严肃话题的处理都显得敷衍了许多。 |
|
很想杀了男主 但我不想错过任何一部着迷于某一爱好的电影 我好喜欢加拿大! |
|
超级期待public的时候 TIFF P&I的时候几乎没有人walk out |
|
SFF目前看到的最最最最顺畅的一部!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一起去看PTA!一起看SNL!一起拍电影!但是后面的一切都是在把lawrance叫醒!别再做梦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Tisch是真的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进去的!也不要对自己的好朋友说这样的话!什么place person啊啊啊啊啊啊啊!不要这样这段真的好伤好伤!也不要再拿四年前的trauma当作自己任性的理由!操!我真的爱得要死了!全程又哭又笑!btw我也很需要一个alana这样的人大骂我一顿 别再做一些白日梦!!!!!! |
|
迷影男孩的治愈故事,可是男主不太讨喜 |
|
我也爱电影,更爱好电影。 |
|
青春电影就是治愈 |
|
很真实的高中时光,少年情怀,颇有动人之处。一开始以为高瘦的马克是男主,发现男主却是矮胖的那个,有点可惜。 |
|
2023.10.04 不知道从哪个豆列里翻出来的这部剧。不是资深电影爱好者的话就谨慎推荐/不推荐吧。总而言之讲述成长可能本身就是没有什么范本的。一千个男孩有一千种青春期的方式。现实的加拿大大学还是理想的NYU,撞破南墙后开车上路前和老妈的一个亲吻,让整部片子悬在头顶的焦虑感终于消失了。 |
|
很可爱有趣的影迷向coming of age小片,尤其是身处加拿大的影迷,看的时候更有笑点。剧情类似于男版的Lady Bird,一心想去NYU学电影的青少年影迷,在高中最后一年经历着关于友情和梦想的波折。这样一部关于热爱电影的电影,不少影迷都能多多少少共情到吧。 |
|
谁没有自以为是眼高手低看谁不顺眼,全世界都不懂你的年纪。 |
|
#V CANADIENSE 将电影视作一切的执着更像是青春成长过程中的某种自我拉扯,因为自己遭受的创伤和对他人的伤害,进而要求他人给予空间,挺理解主角,但也感到难受,不过幸运的是他身边总是有人陪伴并温柔以待。
“没有什么是长久的,大家会变”,可当下与喜欢的人相处的美好也是真实柔软的,最后和朋友说“我爱你”是最美好的告别。 |
|
于从马德里回到深圳的飞机上正好看到这部电影,是啊,往日不再,独行依旧 |
|
Our lifes are equally hard. 真正快乐的人又怎么会爱电影呢?别把创伤当借口。 |
|
一个自以为是又有点mean的批胖娃儿的青春期记录 |
|
!!我是不是终于从teenage movie stage move on了!!这部看了一点感觉都么得(闷骚宅男的电影玻璃心+青少年自卑+家庭问题,怎么过了五六年还有男版lady bird故事 一点新意都没有 |
|
结局挺突然的。 |
|
无时无刻不在trigger……身边有太多ego太大大到令我每次牵起嘴角心里都在崩溃的人了 |
|
真实 动人的表演 想到了每个人的少年时代 想到了我与厄尔 想到了曾经过去很久了的那个夏天 |
|
本来想当NYU报考指南看的,最后发现没什么关系😂 |
|
3.5 |
|
飞机上看的,青春成长片。有笑点也有怀旧元素。结局的处理反而觉得很治愈。 |
|
被预告片吸引,结果跟热爱电影这件事关系不大。拍的不错,最终什么也没解决,只是给了观众一个长达99分钟的不爽体验,在营造不爽方面尤为出色。所有人的故事都值得讲述,哪怕是一个有着精神自毁倾向,觉得全世界都这样或那样的亏欠于他,对越是亲近的人越是放肆苛刻,利用自我过剩的热爱和雄心壮志逃避灵魂中的脆弱空洞与不堪一击的人。男人不是死了就是在迷失,要不就是在麻木。女人总要渡劫,自己渡完还要渡他人。 |
|
一种让人心烦的可爱,好多吐槽对我来说太personal了以至于有点cringe |
|
活泼有趣的同时竟还有点深刻😌 |
|
SZX-HGH的飞机上看的,回程同样是CA仅仅是跨了一个8月就没有这部电影了。平平无奇,有点ego的一部coming of age电影,有的时候看得让人crin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