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成老片也是很厉害。 |
|
少见的葡萄牙电影,三个小时却只有英文字幕,看得我好吃力。但是它是个很有探索精神的作品,把剧情、纪录、舞台剧巧妙地、反复地揉合在一起,极有趣、丰富地讲述了工业时代结束给世界带来的众多问题。如果有中文字幕我会获得更多的享受与乐趣。 |
|
从结构上讲有点散,但是创作的意义非凡 |
|
冗长缓慢无趣无法忍受 |
|
这是一部集体创作的电影,映前见面会时,导演说这部电影有5个编剧,其实一部非常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只是后半部分加入了音乐的元素。片子很棒,其实就是一个工人自我管理工厂的实验,面临破产失业的工人如何靠自己的力量战胜资本主义。 |
|
需要拍3小时吗?只喜欢鸵鸟出来的高光时刻 |
|
原以为只是一场简单的工人罢工,展现一群乌合之众的失败?当知识分子介入这场罢工,就变成一场运动,当地下的枪被挖出来,就有可能演变成一场起义。当今的时代,工人压根就没有起义的想法,反抗的是一个无形的制度,是非常虚幻的反抗。只有工作和金钱才是最迫切的东西,工人的自治是为了把工厂重新运作起来,知识分子也在这家工厂进行工人自治的实验,双方都获得满足。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到底是自我瓦解还是自行修复没有答案。 |
|
Modern-day Tout Va Bien? Didn't quite work. |
|
2018506 三星好片 |
|
#HKIFF#惊喜,破败萧条的气息很喜欢。用真正的工人拍出了纪录片感,因为真实才有力量。加入社会学家的介入观察角色也很棒,政治的学术讨论和实际发生的世界融合得毫不生硬。片尾才知是致敬一个存在过三四十年的真正的自治工厂,有点厉害。遗憾之处是跳过了工厂是如何走上正轨的,这是最难的部分 |
|
三小时长,意外地好看!透过一个电梯工厂的倒掉,几名工人间互相抱团又起疑的微妙心理,还有他们各自的家庭生活,探讨资本主义的终极命运,并进行了工人自我管理实验。用了很多纪录片拍法,甚至采访,也偶有舞台剧乱入,总体时代性和真实感很强。“中国人都开上了车,抽起了雪茄,但也笼罩在污染之中” |
|
年轻工人的部分都很美,镜头从女友的胸部推到雀斑。破败工厂里的嬉戏玩耍,大概是人们面对破败世界的唯一可行之事。音乐选择也可爱,歌舞是不得不给到的兴奋的假想。研究者的线索有点画蛇添足,但也觉得,把自己作为足放进去,才能平衡出人们真切的呼吸空间。 |
|
生硬紛雜的資本主義批判電影,算滿有意思。 |
|
#2018IFFR# 2017年双周的费比西奖,也在平遥颇受好评。有法式辩论电影或者纪录片式的段落还好,歌舞片和摇滚片还乱入就真是神经刀了。摄影的近景运动镜头很有力,拍出了胶片质感。虽说闲笔太多,主角身上戏有点散,但又形不成群像;不过影片确实图解并讨论了当今世界无解的多重矛盾,反思了左翼运动 |
|
2 APR 2018 (4) 優雅地無聊、市郊破落的空鏡。就是喜歡,私人醒多半星鼓勵。。。 |
|
迄今平遥展最爱!虽左倾的立场先置,但反思左的空想也深刻,解构资本主义需要的远不止简单阶级革命。不少桥段直接以讨论展开《资本论》,但无疑多视角的矛盾展现,穿插着的寓言式表现,以歌舞揭示电影中的drama不能真正拯救无产者的自嘲,也不乏对未来的期冀,使一向空想的议题有了坚实基础。 |
|
0610 50± |
|
以一部分为论据交错论证另一部分 |
|
3.5 非常多形而上的讨论,三小时看下来非常费脑 |
|
很简单的剧情,变换各种手法,试图改变因时长而带来的烦闷,烦闷却不烦闷,就是忒冗长,毫无必要却又胜在时长。
|
|
工人阶级面临的没有工作可做的问题,全球化使得老板可以把资本放到劳动力价格更便宜的地方,昨天看了一个法国的,今天是葡萄牙工人阶级现状,这个结果比较好,遇到了一个有能力帮助他们的研究人员。可能以后机器人大量的应用之后,只要有身份证,大家每个月卡里就固定有钱花,然后在家或者社区愿意干嘛就干嘛,可我们能否走到这样的理想状态呢?! |
|
3.8 |
|
好久没看这么长的电影了。 |
|
慢慢看下去,还是蛮有意思的 |
|
欧洲:“持久而全面的危机,不存在决定性时刻,没有尽头的终结,久而久之的末日。” 第三世界国家:资本主义的驻颜术,童男童女的血。 |
|
平遥看的 想起来居然没打分 自然是因为...不太喜欢啦 |
|
论文的构建方式、情绪(诸多间离段落)和人物叙事的淡化,以及关于生产资料转移的设想,某种程度上甚至要比肯洛奇更进一步。 |
|
“啊!!!世界!!!你总是在伤害我们,但我们爱你。”“光亮、阴影、热量、愉悦、悲伤友谊、希望、出生成长、吸大麻、工作、去世、再来一组,欺骗、诚信、回忆、幻想、面包、酒、香肠、牛奶、山羊、猪 ...疾病、治愈、死亡、永生、复活。现在算什么?短暂的历险吗?现在,在这个时空,仅此而已吗?等它结束了,我们会发觉吗?” |
|
以鸵鸟为界限,前半现实调后半荒诞调,一部融合了舞台戏剧、纪录等多样叙述风格的电影,并添加音乐元素(非音乐剧),反映中国制造冲击背景下的西欧经济衰退现实,提出后资本主义时代困境和问题,却巧妙地规避发表观点,不回答,社会现实主义。实验性很强,推荐~ |
|
Hardcore破产清算片,前半纪录片笔法对关厂裁员流程实操层面做了清晰叙述。法左经济学家论战很有趣了,但不熟这方面的人可能较难get到笑点。歌舞片段落差点以为情节圆不回来了要用乌托邦结尾,最后还是以男主之口说,we are CAPITALISM。@IFFAM |
|
前半部分非常达内兄弟 后半部分剪接全崩 一顿乱炖 新导演拍三小时戏就是red flag |
|
批判资本主义,但结构过于松散,辩论、歌舞、记录杂糅让人很难沉浸其中 |
|
与近年来贴近诗性的葡语片相比,画风迥异。萧条处的新现实主义,自娱时的阿基式嬉皮蓝领朋克,像在看一部老电影。 |
|
资产阶级上层建筑腐朽后无产阶级如何自救。理是这么个理,全片基本就是在“坐而论道”,说的也太少,太浅 |
|
看看别人的工人阶级 |
|
资本主义的暗疮。当然,没有完美的制度。 |
|
三小时真的很长,前面没怎么认真看,1小时43分开始的十多分钟讨论非常精彩。工人们占领工厂后陷入经营困境,没有经营人才,组织自救集体会议,马主义者开始说--资本主义体系正在崩溃,我们要跳出来想问题。其他劳工说大部分人都挣扎在温饱线上,关心明天吃什么住哪里,你只会提出结构性困境却不给出解决办法还妨碍我们自救...最后大家还是去给资本家打工了。“我们没人会成为打倒资本主义的历史性人物,不管这多么让人讨厌,这就是我们。如果你想将世界分成相互对立的两派,那不会是左翼和右翼,那是一派人认同并接受现在这个世界,而另一派人愿意舍弃。不幸的是,没有人愿意舍弃,根本没有那一派人。”最后大家都玩起了音乐??? |
|
没有只停留在展现阶级对抗。最后一小时里,后资本后工业时代困局,“欧洲左翼”圆桌会谈间纸上谈兵的想象与现实情境的错位,带有appropriation嫌疑的导演介入(找了个马克思一样的大胡子啊),现状远比我们一厢情愿的“阶级斗争”要错综复杂。“我们没人想运营工厂,我们需要的是稳定,需要钱来买吃的,付账单,来供孩子上学。我们没人会成为打倒资本主义的历史性人物,不管这多么让你讨厌,这就是我们。我们就是资本主义。你说的什么,成为欧洲左翼的参考范例,就是一派胡言。那种左派发言是最鬼扯的。如果你想将世界分成相互对立的两派,那不会是左翼和右翼,而应该是,一排人认同并接受现在这个世界,而另一派人,他们愿意舍弃舒适,手机,登月,特百惠。不幸的是,没有人愿意舍弃这些中的任何一个。根本没那一派人。而且人越穷,就越想成为另一派。 |
|
大段大段(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左翼,政治……)的讨论,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以理解透彻,信息密度大到我脑壳疼……大致框架懂了,细部没get到,有点可惜。不至于催眠,但节奏挺散漫的……工厂音乐剧癫且尬,还是喜欢那几只乱入的鸵鸟XDD |
|
这部电影更多的说白了工人自身的限制以及不切实际的空想。 |
|
3.5,2018.07.05@SKC |
|
三星半。本来挺好的,不知道为什么后面突然沦为歌舞片 |
|
★★★☆ 这个时长、语言和密集的对白确实看得吃力,最喜欢歌舞那一趴。“我们没人会成为打倒资本主义的历史性人物,不管这多么让人讨厌,这就是我们。如果你想将世界分成相互对立的两派,那不会是左翼和右翼,那是一派人认同并接受现在这个世界,而另一派人愿意舍弃。不幸的是,没有人愿意舍弃,根本没有那一派人。” |
|
差点就一激动打个5星,有趣的地方是真有趣,无聊的地方也是有那么些无聊的。就别把这片子当做一个社会批判性质的,重点并不在工厂而是在人,本质还是如同另一个译名所言的“虚无”。另外纪录风格和音乐元素的杂糅构成了十分有灵性,别样的现实主义。 |
|
『思考不如跳舞』巧妙之处眼前一亮,落俗论点又新潮全无,看当代电影饶有使命感地讨论起工人直面衰落,资本注定毁灭,需要更比工人高效的生产工具救赎,好像机械标准化的说教,无甚新意……好在除此之外,与其孜孜不倦地拍学者们在桌面上的无力争论,不如把劳动者们的自我陶醉拍得更荒诞有趣。 |
|
资本主义制度遭遇瓶颈,却幻想着乌托邦式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只是社会底层逻辑,单方面的讨好,无助于解决整片的溃败。 |
|
Novel but strange mixing of genres, it's a little hard for me to digest this so-called neorealism musical...... Anyway, it's really good to see the film lies between aggressive and helpless. |
|
记实片,但是缺没有让人看得下去的点,稍显无聊。 |
|
看完一半,问,律师究竟如何说退到工厂的警察?
看完,可直接将字幕作为TED演讲资料收藏。 |
|
想到哪吒乐队的歌词:“不停的跳进这个圈…觉得恨却离不开。”但只这么说不合适,因为如豆友glim在短评写的“创作的意义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