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ckingbird伯明翰 是个好影院!海浪边的意象很美 临近一段时光的fading。喜欢看他们倒腾,喜欢Graham的状态,也爱听Alex说那么多话!可还是觉得 是真的爱他们才肯看完这105分钟的老头乐!流水账式剪辑!导演偷懒!没有重点!想念《无路可逃》… (就连海报也只有邦和酪!导演你们就连四人一起的照片素材都没有吗!!!)赠送的三首现场把人拉回真正属于Blur的时刻。等墙内字幕出了再品一遍。 |
|
制作上不如前几部 追踪太碎片了 内容也不完整 不过不管怎样也很难不在惯例universal时泪目
damon说音乐是承载每个人情绪的容器 ,blur的每首歌都或多或少装载了我青少年时代细腻复杂情感中的一部分 。不同时期的blur给不同时期的我带来过的慰藉 ,每一部纪录片都像是在我rubbish life中的一个小小窗口 ,让我能够跨越时空触摸到四个灵魂引发的共振
我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回来 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下张专辑 不知道自己在人生中有没有机会去一次现场 但damon说,当人们需要他们时,他们就会回来。 |
|
温布利两天都在第一排摄像头怼脸拍了那么久结果根本没用有我的素材我讨厌你们我讨厌你们!!!!!!!!!!!算了。等温布利专场录像九月上影院了我再找一遍 ps滚完字幕之后还送好几首歌没看的记得晚点走! |
|
世界的尽头是虚无,摇滚的尽头是养鸡 |
|
不适合观影群体(如我):非blur粉丝, Oasis粉丝, 纪录片原教旨主义者 |
|
像是主唱想与队友重聚,请人拍摄了这么一部为了记录的纪录片。四人更像是共事的工友,分开10年,也并不怎么联系。 所以... 叫到家里,一起合作出张专辑,几场演出...然后就再说吧... 也就主唱比较情绪丰富些,其他队友都很配合。3星~3.5星推荐。Blur的粉丝...另行加星 |
|
Damon的work ethic和drive令人尊敬。别人在打游戏时他在写歌。录专辑时他累得在录音室睡着了。他和graham都像那种经历过很多痛苦和恶魔之后依然平和从容的人。他们如今的从容和疯狂是另一种迷人。片尾字幕后有个set。 |
|
"I wrote the songs feeling something heavy about to happen, and you know the first part I was completely on my own, and the second part of it, I had my brothers essentially back." 😭 |
|
#Hiiff2024
素不了了以为一直都会是我中学时代的帅小伙为什么已经成老头了😭😭😭 |
|
如果说无路可逃还充满不惑之年的残存激情,那这部就是迈向老年的平和从容,和新专完全一个调调。片子本身拍得有点boring,但很震惊于Damon从各种镜头里体现出的高精力值和行动力,有这么多力气和点子,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
|
膝盖一定要坏啊 摇滚明星们 |
|
這個紀錄片這麼平庸為什麼我看哭了!!😭😭😭😭😭😭😭 DA褲子五十幾年都穿不好太好笑了 |
|
尖厉的吉他riff穿透了九十年代影像的模糊抵达温布利舞台中央,文化市场繁荣不再,英伦时代的尾音早已终止——然而一切真诚会保留,这是时间给出的终极证词。再也无关于bigfour头衔、流行杂志头版、唱片销量排行,四老叔就这样泡在德文郡的海湾,躺在这份承认与接纳之上,承启般创写新的篇章。
狗和oasis粉看完都会哭。 |
|
是有多久没听Blur了……Tender一出来直接泪了 |
|
作品/创作现状/成员关系/个人生活几个角度去看,能圆满到这个程度的摇滚乐队实在是太少了,平稳降落在五六十岁,这就是你们中产阶级的智慧嘛(x |
|
不管,戴亚邦就值五星
我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你啊,戴亚邦?
能从英国游过来见我么? |
|
以一个过尽千帆的糊饭立场看老头们的轻缓从容,节奏恰到好处。Starshaped是以模糊之名纵享青春意识流,NDLTR是对20年故事的精妙交错叙述,而后面两部就是布勒史的一段篇章,如相册是岁月记忆。恬淡与平和逐渐取代焦虑与狂躁,不变的始终是音乐是最好的回报,表演是万种情绪的容器。Damon这座Powerhouse牵引着布勒奔向极限,但仍不知何处是尽头。希望我们下次再相见。| 好笑的是OST只有luminous没听出来,靠,我的小名儿就是这个...怎么回事...以及大傻猴哭哭真的好爱,诶嘿 |
|
不算Blur的粉,能get的部分不是很多啊。 |
|
剪辑稀巴烂……然后内容上也毫无内部逻辑(当然可能是因为上一部真的非常严谨很好懂)但是感觉弥补了对他们这些年巡演的一点认识 这群人从排练到一起巡演 果然一直都是四个敏感神经质却ego巨大的灵魂长期互相折磨和容忍的过程 但是金牙却说 演唱会其实恰恰让他觉得自己的ego被降低到几万人里的沧海一粟 他发现自己成为了所有人的容器……我觉得这些都很blur 他们不是那种真正沉浸于音乐的宗教感和权力欲的人 我觉得这一切都很真实 但电影其实没怎么说清逻辑 【但是温布利的the universal和银河般闪耀的mirrorball绝对值得一个五星】 |
|
英国那批乐队里,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名气没有几个天团那么大的Placebo,The Stone Roses,Pulp,Suede,The Verve。Blur属于偶尔会去听,但谈不上特别喜欢。这些乐队,再怎么听,成员我也都老是记不住名字,换而言之,咱只对音乐感兴趣。 |
|
6th HIIFF,Online星悦。音乐可跨越岁月,传递永恒。 |
|
剪得什么玩意 |
|
全篇的看点都在于这四个中老年艺术家自嗨和玩笑,和他们对英国文化磅礴的时代的追忆。整体比较松散,不是粉丝可能完全不知道他们在干嘛,唯一规训电影结构的是那些德文海边的意向,真漂亮。 |
|
also starring: me (at both newcastle warmup show and wembley n1) and that ganni candle i bought in covent garden two years ago |
|
我亲爱的老头们,请你们一定要开心幸福,做音乐、爱自己。希望有生之年还可以再看一次你们的现场,亲口告诉你们,Damon、Graham,Alex和Dave,在我心里,你们是最好的。 |
|
圣彼得堡回北京的飞机上看的 |
|
邻座的人也在小声啜泣 |
|
看着四个老登在十年互不搭理之后重聚录制唱片,我为曾经的青葱岁月潸然泪下 |
|
很粉丝向也很英国 |
|
感觉全程跟拍这么久都不透露啥资讯的,纯粹靠老情分看完,看着少年时期的偶像50岁在做的事,真的是流行音乐届成功人士 |
|
拍得一般 但死忠粉还是看哭了 |
|
the universal 真的适合结尾 HIFF 24 |
|
love you all to the end ❤️ |
|
平凡又诚恳之作,色调带着英式的忧郁迷离却不萧瑟,最后的演出掀翻全场。
戴蒙55了,但你能说他们的演出没有再次点燃你吗?
摇滚不死!
纪录片里有好多细节,可以看到每个成员点滴。尤其是戴蒙,虽然老了但还是那么敏感青春和充满活力!
|
|
HIIFF 16/ 很高兴能看到这些人,自然而然地衰老,变成混蛋老东西,没有过早地被酒精、毒品、滥交、抑郁摧毁,而是在rock & roll之外,找到平和的生活。 |
|
原来sleaford mods是温布利那场的暖场嘉宾。 |
|
@有楽町 角川シネマ
偶是song2的路人粉(就是有时候上班的时候一些事干成了或者砸了脑子里面会自动想前奏的那种)。
看了。直到尽头,风景是养鸡产芝士游海泳,禁酒禁烟,好好上班,安全驾驶。不改一贯的嬉笑怒骂,但是面对十多万人的乐迷(其中不乏众多新晋青年歌迷),也能真诚地享受一场生命大和谐。君子之交淡如水。
but还是会在心里想,日本90年代出来的乐队,好些个一干就是三十多年还没拆,大概也是各个区的资本主义发展以及社会文化作用的结果之一… |
|
原来老登是old cunts。。。 |
|
看着自己高中时期开始追的帅小伙变成大叔,实在感触良多,但看到他们“十年没讲过话,但一碰面感觉就回来了,而且好像还进化了”的默契,又不得不感慨岁月的沉淀还是美好的。他们创造美妙的这些噪音,总有一种疗愈心灵的力量;而我永远不知道,这会不会是我最后一次听到这种噪音,所以再次听到这噪音真的很美好。因此,当tender一出来,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流下来了。 |
|
3.0。 |
|
在青春期搞到青春的乐队是一种福报。
看爷爷们在台上继猴跳,穿插一些青春洋溢时期美好的面孔,好残忍,不装了,摇滚就是青春饭啊 |
|
感谢海南航空在航班上提供此片源 |
|
直到尽头。 |
|
观于Sheffield DocFest. 中老年近况+对早年的回忆。每个老头都好真实有个性。温布利演唱会看得很爽,用The universal结尾真是圆满了。 |
|
宣布片名的时候崩溃了好久,片源出来了也一直没敢点开看。还好,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我们和糊糊的故事还未完待续。 |
|
2025-086 |
|
😔请组一辈子乐队… |
|
不是所以为什么让这个导演剪?? 粉丝剪都比这个好。整体没有调性,无厘头废话偏多。虽然能看到他们的影像就是一种享受,但还是可惜了!!! 最后的彩蛋演出太帅。 |
|
原来这居然是Blur第一次演温布利? |
|
20年后终于明白了,Parklife说的就是我这种无所事事总逛公园的闲得慌的人啊,没想到听了20年的Parklife我就活成了Parklife(Blur新巡演蓝T恤好看,淘宝已下单(54RMB vs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