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馆讲解员风格,以当下特展为基础,扎实稳健,干货不少。 |
|
补标;看大卫·霍克尼。 |
|
19.12.9,《马奈》。从马奈的肖像特展入手,一览其肖像作品及其背后的现代生活。这部纪录片也不错,除作品以外,还会流露出一些策展细节~ |
|
五星全给耶罗尼米斯·博斯,挚爱博斯 |
|
采访david hockney的时候,感觉tim marlow特别娇羞,但是老头子确实挺有魅力的。。。最后一集美国印象派真的全程都是各种critic,画作倒基本上没啥好讲的,就这种编排,很难不认为英国人还是觉得美国人没啥文化底子就任凭你们自己吹吧2333 |
|
可能是目前最接近原作的途径~ |
|
[1] David Hockney: “Painting is editing.”[2] 厌倦了伦敦的工作,艺术家梵高诞生了。[3] 为了在Bosch的家乡策一场500周年特展,Noordbrabants博物馆提前八年开始与各大博物馆交涉、合作。学者说Bosch展现的世界不是什么疯癫产物,而是中世纪时期人们真实的信念。[5] 美国印象主义,止于中产阶级的花花草草,以及怎么找也找不到的美利坚民族认同,很难集中注意力。 |
|
看过第二集:梵高。但是觉得还是之前看的《梵高的全传》比较详细 |
|
只记得自己以前很不喜欢马奈,现在却是真的要重新look afresh |
|
真不错 又长草了 |
|
长草David Hockney |
|
因为大卫霍克尼,没看第一季先看了第二季。第一次知道博斯这个画家,他的画震惊到我! |
|
Ep01 David Hockney |
|
博斯和马奈这两集很喜欢。大卫霍克的人物系列让人印象深刻。未曾想园艺和景观对美国的印象派发展、女权运动有如此大作用。很好 |
|
大卫霍克尼 梵高 博斯 马奈 美国印象派 艺术史上闪闪发光的大人物们 最喜欢大卫霍克尼这一集 太爱他的颜色了 82幅portrait绚丽的颜色太喜欢了 /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 /纪念博斯诞辰500周年的 展览不得不延时到凌晨一点 /马奈的肖像作品展 /美国印象派艺术家的花园折射出的社会巨变 |
|
我抄了好多达利的彩虹屁,可是没能用上,呜呜呜 |
|
让我惊喜的居然是蒙克、Goya和博斯,尤其是博斯充满了宗教和象征意味的画,大卫的画面虽然看着像简笔,但还是很独成一派的。但这部纪录片没有讲Goya的暗黑风格作品,而是把重点放在了肖像画上,大概是为了新角度吧~ |
|
原来坂本龙一的遗言是出自梵高的书信。 |
|
马奈不是莫奈 |
|
最后一集很应景。 |
|
大卫霍克尼真是精神矍铄… 眼神里仍是充满惊奇和光亮的~ 他说自己不是个night person热爱熬夜昼夜颠倒,而是个day person,甚至期待着早晨六点太阳开始照耀大地,一天中光线不同变化的起始。另外,很喜欢这个系列的配乐啊 |
|
为了梵高看的。别的也很好。 |
|
又一次感受梵高的sorrow stories。是全部的真相还是后人为了卖画过分渲染?不得而知。关于博斯的部分有个观点,他的作品在我们现在看来是想象居多,在他的时代是耳濡目染的现实(圣经故事)。更近得了解马奈的现实主义与他不愿意被归类的印象派,很想再去巴黎看luncheon 。虽然不是很喜欢美国画派,但是美国印象派那集更多得是在输出关于当时工业化与中产崛起与美国文化的交错,很有意思。对霍克尼无感。 |
|
突然好喜欢马奈 |
|
听完马奈粉丝们疯狂吹彩虹屁之后我还是get不到他啊...是我的问题... |
|
ep1:david hockney,英国艺术家
ep2:vincent van gogh,荷兰,印象派
ep3:耶罗尼米斯.博斯,荷兰,1450出生,画风怪诞诡异,《尘世乐园》
ep4:爱德华马奈,19世纪法国印象派先驱
ep5:美国印象派-园林运动和美国当时工业化/城市化/女权运动的关联 |
|
好想念欧洲的美术馆啊 |
|
很有质感 |
|
Providing quite new perspective and massive contextual details for looking at modern art,in particular,the impressionist. |
|
工作日花一下午刷完。查漏补缺,这就是比碎片化知识的好处。而且也讲了很多艺术家除了代表作之外的作品,感觉可以对一些知名艺术家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不是活在大众的“偏见”中。当一个艺术家有很多作品时,展览的结构就很重要了,慢慢也理解了展览和博物馆工作的价值 |
|
算是小白接触艺术的启蒙片了吧,不同的风格都有涉猎到,还是有所感触的。 |
|
梵高那一集是目前看过的讲梵高的最好的一部~大概是放大的镜头,彻底爱上梵高的画了,比在博物馆看的还喜欢。 |
|
看了梵高和塞尚 着实一般(但演员好像梵高本人啊!) |
|
水准持续在线。印象最深的是第2集,以印象派的赞助者Durand-Ruel出发去叙述印象派如何艰难地抵抗住来自传统学院派的diss,而成功打开现代艺术世界的大门。看完后的感想是,纽约不亏是后来代替巴黎成为新的艺术之都,包容和求新的态度是真不错。
|
|
好看 |
|
大卫霍克尼,感觉是顺应潮流的画家,在六十年代以前也作一些抽象画,六十年代后转向风景画,近来又转向肖像画,基本上是水彩画,还用iPad作画,风格上,色彩比较鲜明,现代,至于具体的表达,很难说。
凡•高,凡高的艺术生涯非常坎坷,当然他也处于一个法国艺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所以面对如此众多的艺术家们,当时的人们未必能把所有的优秀一一指明,凡高后期的作品后期近乎于探索实验,就像他的精神状态一样不稳定,艺术生涯受米勒、杜比尼、鲁本斯,点彩派还有日本版画影响比较深。
耶罗尼米斯博斯,领先世界四百年的画家,内容奇幻丰富,细节众多,故事深刻,也是神奇的天才。
马奈,一位保持独立的“印象”画家,不仅保持色彩和光线的清新,还保持形式感,有几幅画作很好看。
美国印象派,1980-1920年的把印象派内化为自己的艺术。 |
|
Ep2 Vicent Van Gogh。确是新视角 |
|
大卫霍克尼的风景画真的是一个突破,平面化的艺术视觉表达,很喜欢,在颜色上又是那么的美!第二集的梵高,虽然以前看过其他纪录片,但是之前欣赏画作的水平貌似在看完这一集过后,又对梵高的表达新进了一个台阶,原来审美水平和意识真的可以逐步递进的! |
|
老师让看 |
|
梵高 |
|
介绍的作品超细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