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战争。 |
|
也是素材片,如果之前就没了解过韩战,可以说完全看不懂。大致按时序罗列了资料场景,前因后果和夹在中间的过程一概不叙述,也不述及人物。这类片子的好处大概要到翻书的时候才能体现,比如汽油弹在天空随意地翻滚,北韩的大炮看起来还挺威风,首尔究竟是怎样的焦土,美军舰炮如何远程支援陆上撤退,可以补完文字不能抵达的现场画面。 |
|
四星 |
|
总体还行,中国和朝鲜的部分不够详尽 |
|
外部势力的拉锯,想要“指引”民族的未来。今天的非洲又何尝不是这样。纪录片还算客观,但也隐瞒了一些。 |
|
It was in fact a world war. |
|
影像口述结合,整合了亲历者参与者的文字著作与战场日记,区别于同类型纪录片,本片显得不死板不枯燥。
(全片为2集,豆瓣时长只为一集时长) |
|
影像资料不错。朝鲜战争结束的原因是斯大林突然去世,说到底是斯大林的战争 |
|
悲恸无言,无数先辈的热血书写这一段不值得的历史 |
|
太残酷了 |
|
一部完全没有参考意义的纪录片 视角选用及史实背景描述十分浅薄 根本没有深度挖掘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构建及美苏背景下引发朝鲜内战及抗美援朝的真实原因 片中大量使用春秋笔法与罔顾史实的引述 居然还美曰其名对战争的反思?简直就是扯淡! |
|
特别真实。让我进一步的了解了韩战 |
|
相对而言,客观而公正。关注战争的创伤,进行回顾与反思。 |
|
Korea: The Forgotten War in Colour (2010) |
|
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史在本片得以揭开 |
|
立场比较公正,没有偏袒哪一方,更多的是描写战争给双方带来的伤害和对战争的反思。全篇都是彩色影像,很难得。 |
|
除了死掉的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和南北朝鲜的广阔焦土外,这场战争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连最开始的想互相占领的领土都回到了战争前的样子。北方士兵艰苦到一天只能吃一个冻土豆,联合国军甚至可以吃到口香糖看到好莱坞女星的热舞,这是一场力量并不均衡的战争。力量弱的一方只能用尸体筑起战壕,而强的一方也有很多人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我们习惯于从整体上叙述战争,讲战争带来了什么,为何不得不打,长远利益是什么,却鲜少从个体的角度去看待,它给个人带来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这种整体的视角下死去的人们只会变成一串冰冷甚至没有意义的数字,冷冷的躺在课本里,变成所谓胜利的注脚。而本片从平民的角度,用真实的影像显示出了战争会给平民带来什么样的痛苦,战后的战场是怎样的残败,死去的士兵是怎样的残缺,诗里的辞藻是多么的悲凉。珍贵的影像。 |
|
3.5。看的是另一个类似版本是1小时25分。配套可以看《 晓说》。overland park 有个小的KOREA WAR MEMORIAL,阴差阳错去看过。战争总能找到名义你来我往。可恨! |
|
虽然全是实录,但为了全实录,找了一些残留的胶片,配了一些支离破碎的讲解,却一点都不全。 |
|
所以,后来有人说谎了。 |
|
找了半天资源才看到,以为漂亮国的记录片能够抖多少不为人知的料出来,实质内容很松散,没有什么重点,站在他们政治立场煽情太多..看到那些阴阳怪气的评论实在不爽,你们的胳膊肘是朝着西方的,不是吗?可能还是跪太久起不来了。 |
|
第一次知道斯大林的死亡,是韩战停战的转折点。
希望这场战争的目的是有价值的。
付出这么惨烈的伤亡代价,真的值得么? |
|
珍贵的彩色影像。开头是南韩枪毙嫌疑间谍的场景,被主义裹挟的民众,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 |
|
韩战纯粹是两韩之间的内战,请记住,任何的战争都是不义的。无论是朝鲜还是韩国,在当时也不过是苏联与美国两大阵营之中那枚微不足道的棋子。
一个民族分裂成两个国家,南北对峙长达70多年,无数人妻离子散,天各一方,这不是悲剧是什么?
想到这一点,无论是我们,还是他们,这有什么值得去歌颂的地方? |
|
黑白胶片和银幕搬演大大削弱了战争中人们对于由血与肉所组成躯体的人类的脆弱性的理解。与以往不同,影片中看到的则是接近于真实色彩还原的画面,看到那些被抛掷荒野的难民,那堆炸毁城市所剩下的瓦砾,抹着眼泪的老妪…
至此,生长于和平时期的公民无权发言。 |
|
不太习惯口述史的方式。煽情内容太多 |
|
冷战史的一部分,影像很真实珍贵。 |
|
鉴于是西方的纪录片,还算比较客观吧,不过最大的收获是,终于知道为啥朝韩边界线不是按38度线画的了 |
|
影像珍贵 |
|
不够详实尤其是中方和北韩方面的,画面修复效果也一般,和法国的二战纪录片《天启》一对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
|
该死的个人崇拜!!! |
|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也是自以为胜利者书写的。 |
|
较为客观的朝鲜战争纪录片。 |
|
几十年之前的问题对现在还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简单的讲解了朝韩之战,里头一些影像还是非常珍贵和难得一见。 |
|
不同的角度看朝鲜战争,虽然也有争议点,但是战争的残酷没有争议。 |
|
愿世界和平,但历史好像又开始轮回了。 |
|
大历史环境中的局部战争 |
|
相比《二战全彩实录》,过于平淡无聊,缺少了激烈的战争画面,多是战后伤员画面,也缺少了对各精彩战役的图解分析,片中过多引用了韩国文人的家国情怀、本土作家对战争的感伤,以及李承晚日记中体现的对美国的依赖,说实话,作为中国人在这种文学旁白上很难感同身受,还是激烈的战场画面,如同二战纪录片中重机械的推进,轰炸机那一坨坨的炸弹,被轰炸城市的残破画面,更容易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思考; |
|
剧情简介写的就不对,60周年吧。。难道不是6月25号开始的吗 |
|
比较珍贵的历史彩色影像,记录了1950-1953年间的朝鲜半岛,比较客观,但是由于篇幅相对简略。双方犯下的暴行、同族的反目相残、战争的无意义拖延、核战笼罩的阴云、对政客间博弈的控诉……
对南朝鲜劳动党在西南部智异山一带的游击战也有所提及,很satirical的是:Stalin的逝世直接促成两年悬而未决谈判的结束,也导致了半岛夺走三百万生命战事的结束。阵营领导人决策的一举一动,决定着小国的命运,更决定着朝鲜半岛上千万人卑微的命运。
珍贵的是,片中拍摄到了南浦市中国人华侨学校,也反映了1950初美国就已经初步应用各种直升机技术进行侦察和运输伤员了。 |
|
@2016-03-26 13:49:59 |
|
还原历史,影像不会说谎 |
|
我就不懂为什么都不配上地图 |
|
今年是抗美援朝既韩战70周年。国内推出了几部相关的纪录片。为了不失偏颇,找此片一赏。
首先,韩战是由北朝鲜方首先发起进攻,这和我们历史书说的不一样。
但在本纪录片中也提到了李承晚曾在韩战爆发前的几个月,给杜鲁门去电,希望寻求美国支持,以求北进的意图,但被华府拒绝。
至于毛发动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原来我不明白,毕竟现在由我们一手扶持出的北政权,在世界人民看来吃相难看,尤其是掌握核武之后,已经造成对中国本土威胁,这不是中国愿意看到的,也不是毛在当时能够预想到的。
不过,现在看来毛当时可能确有其在地缘政治方面的考虑,但这种东西不在当时,不在他的所处的位置很难得出有力的支撑。 |
|
姑且一看吧 略粗糙 |
|
客观。影像珍贵。大国夹缝中小国的悲哀。 |
|
整体性回顾纪录片,还不错。 |
|
轻率或野心的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