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mm…别人眼中的朋克Vs朋克眼中的自己。 |
|
倘若手指就能抵达高潮,还需要接吻做什么;如果音乐可以医治百病,那少了朋克又如何。每个父母都会饲育孩子,你的星球食用后代的肉体,我的星球控制子女的灵魂。我是生长在缝隙里的番茄,蓬勃而茂盛。你像会感染人类的病毒,野蛮且顽强。你们拒绝被食用,我们反对被控制,还有爱似每种病毒,无孔不入。 |
|
太好笑啦,导演在拍摄过程中是嗑了多少药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朋克不死,脑洞不止,好想也跟外星人谈个萌蠢的恋爱!!!!!!!!! |
|
影厅仿佛聚众嗑药现场 |
|
“一旦接受这个设定”系列,但这个设定我不接受诶。 |
|
如果你爱的姑娘恰好喜欢朋克,那你千万注意不要让她怀孕,否则你就再也见不到她了。 |
|
“只要你记住,你是你自己,她是她,在一起,就会成为另一种东西。” |
|
朋克少年误闯new age外星派对,人类学考察艳遇48小时,迷幻繁殖交配,就是结局太不朋克了不开心 |
|
好久没看到这么带感的朋克电影了,好玩 |
|
“你是你,她是她,当两个人在一起,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
|
音乐尚可,紧身衣造型不错,其他一般,艾丽·范宁童花头奇丑,妮可·基德曼毫无摇滚气质,长脸男主角是按“The Who”乐队主唱Roger Daltrey的样子找的吗? |
|
今年看过最好玩的片子,气氛极好多次全场爆笑,甚至有几位一直在夸张的笑也不烦。导演米切尔这恶趣味,无厘头怪力乱神还一本正经的科幻后现代艺术混搭怀旧玩音乐。片名标题党,其实就是朋克大战外星人嘛,范宁这样的天降女友太满足,演员都很好妮可惊人,反复砸的梗台词的吐槽也很到位。欧盟影展尤伦斯 |
|
本来以为会是银河系漫游指南类的东西,结果是这么个嗑药疯逼神棍片,吃不消吃不消 |
|
尼尔·盖曼的科幻还是挺厉害的,有点像《人体异形》的感觉,不过更厉害的是导演拍1970年代的故事,就真的从服化道到视听风格都在切近那个年代,朋克精神不仅是外在视觉上,还是这个故事的核心,拍的gay gay的,很欢乐。 |
|
我的主要问题是,这部电影对外星人的处理太儿戏、太没有想象力了,全片都是这样,导演玩得很嗨,但更像青春期小男孩没头没脑的一场美梦。尤其是对比摇滚芭比而言。 |
|
爱情就该像两个怪胎之间那样纯粹 |
|
终究,小聪明还是玩不了整部电影,越往后,故事的吸引力真的是不断锐减,而且真的不理解这种朋克。 |
|
大家好,我永远喜欢Elle Fanning。 |
|
有些地方很喜欢,由原本带来的设定非常带感,但是对不起,还是有很多地方觉得不对路,这次得站在众豆瓣大V的对立面一次了 |
|
被片名所误,其实是一部把喜剧、科幻、音乐等元素糅合在一起的反类型青春电影,典型的约翰·卡梅隆·米切尔的风格,充满了各种光怪陆离的风格化美学,又带有一种奇异的梦幻感,故事虽然是颓废朋克青年邂逅中二外星少女,但各种高能情节不断,全程WTF,好奇导演是磕了药才能拍出这么高能的片子吧? |
|
“I feel this body is dying.” 我感觉这躯壳正在死亡 |
|
2018年北影节11,三里屯。一个充满了48个小时的英伦朋克梦境。头号玩家是游戏迷的彩蛋集合的话,本片就是朋克和英伦文化的头号玩家。十来分钟一次梗,全场好几次鼓掌(i am arter)结尾听到了今年北影节最热烈的掌声。今年北影节半程最佳! |
|
别整嬉皮士那一套,都给我朋克起开!!!和导演的频谱成功对接!古灵精怪,天马行空,爱意满满…简直就是给读者的情书~而且还有睡魔彩蛋!盖曼粉真真不能更满足,可惜睡魔项目搁浅不知啥时才能看到了…有男神原作打底这片再差也差不到哪去,可能正是因为如此才能以这么小的成本吸引来这么些大咖!… |
|
密集而来的鬼马精灵,迷幻世界的最高标准是自由,朋克也不能让外星人受伤,鸡同鸭讲但是怪咖之间总能沟通。简直是穿着可爱粉色玻璃纱小裙子的电影!对范宁一直没什么爱好,看完片却与导演意外对接。再一看,这是我喜爱的《Shortbus》的导演呀! |
|
一点都不朋克,外星人的设定也很无趣。不想再被散播爱了(起码电影里这种的)。开头狂掉帧是在致敬王家卫吗。 |
|
“我是搞艺术的” |
|
我靠原来原著是尼尔盖曼……我说怎么红毯上那个大叔看着那么眼熟。拍得各种怪力乱神,美服化道和音乐绝对都是奥斯卡提名级别的而且功劳不小,还做出了二次元感……片子一如既往地飞,青少年科幻。特别喜欢里面普通人、朋克和外星人之间不同体系的鸡同鸭讲的对话。 |
|
试图成为Cult经典都是不够Cult,另外能不能不看范宁和妮可阿姨了,一想到这两人在今年电影节各自有三部作品都快哭了。 |
|
#cannes2017 lets punk'd shit up!!!!!!表白JCM一百次 |
|
能把尼尔.盖曼那么一部充满想象空间、丰富隐喻、和淡淡哀愁的原著漫画,改成一滩花里胡哨的浆糊,看得人不停犯困,怎么办到的啊?而且脱离了原著宏大的宇宙视角,主旨又回到了人类的自恋,反正不管是外星人、机器人、仿生人,都超羡慕人类,超想变成人,超想给人类生孩子的行了吧? |
|
【台北金馬影展展映】看完電影才反應過來是尼爾蓋曼小說+《搖滾芭比》導演的主創組合。難怪是外星人與龐克的主題混搭!難怪如此奇幻如此龐克如此HIGH爆飛上天!全場笑翻。特別喜歡龐克的部分,尤其是片頭片中兩首歌無比帶感。妮可基德曼也是豁出去了。片尾字幕:沒有外星人在本片拍攝中受到傷害23333 |
|
太喜欢这深井冰电影了… |
|
原著浓浓的迷幻感,硬是拍出了土鳖气。(应该找加斯帕·诺来拍) |
|
尴尬癌发作。 |
|
朋克男孩把妹实战,外星萌妹受孕指南。浪漫至极又嗑到飞起,少女版《热血警探》,英伦版《春宵苦短》。 |
|
青少年爱情的朋克之歌,五彩缤纷的外星人都是点缀。 |
|
cooooool |
|
「父母吃掉孩子,我吃掉父母,然后吃掉我自己,世界变得干净安静。」美国食人族生存的方法是毁灭,而英国朋克却想活下去,这一点也不朋克。朋克是什么,尖叫嘶吼,没落的爵士,被抛弃的孩子,孤独地离开。等待被吃掉的孩子成了吃人的家长教师,因为新生的力量获得了投票的权力,离开还是留下或再回来? |
|
科幻朋克,时代质感精确还原,让人联想起如果发条橙和放大一切六七十年代出现的英国电影,毫无造假做旧痕迹。英式幽默+恶俗谐谑充分调和,既高级又恶心,让人不喜欢都不行。男主角朋克宣言堪称年度最感人片段,而且他真的让你相信无论看上去多不如流它都是一种伟大的信仰。结尾穿越哈利·波特了哈哈 |
|
好失望....空有风格 撑不起来 |
|
这TM到底是什么玩意?有时候真搞不懂豆瓣大佬的吹捧风向~ |
|
米国人来自外星,只有我大英格兰最朋克!地球人反侵略外星族群设定太棒,最后一刻男主分明就是盖曼大神附身,结局有点小感人 |
|
可爱!但是是不够的~ |
|
这就是只有英国人能拍出来的那种小怪片 |
|
以为是《摇滚芭比2》就错了,不仅不低迷伤感,而且high到飞起,密集的小幽默,属于看得很乐的那种。也请不要担心妮可造型崩坏,她里面可牛逼坏了。很punk,everyone leave everyone alone!!!但是外星人部分也很爱,就想跟你们这些怪怪的外星人谈场恋爱。音乐都好听,尤其造星现场炸裂好听和好笑 |
|
“本片拍摄中没有任何外星人受伤。”
又傻又俗,但非常可爱,谁说爱情一定以相互理解为基础?话都说不通的两人也能谈场刻骨铭心的初恋!几段偷格加印MV风的地方都挺讨喜,虽然无关朋克,但我觉得比约克应该能和这帮外星人在品味上达成一致。
Punk is the best thing ever happened on ugly people! |
|
“我坚信,所感即所实” 阁楼里的世界太令人不适了… |
|
又朋克又甜美,来自不同星星也可以谈一场鸡同鸭讲的自由恋爱!concert那场戏真是绝了,男女主角这对超配超可爱!!! |
|
“我不想听你们那套什么北欧自杀的计划”,社恐的北欧人民人在家中坐箭从天上来。全片这种小段子不断,两位主角在舞台上唱歌那段迷幻到外太空,又是一部嗑药电影。外表是科幻,内核是朋克,青春成长时的不羁叛逆、离经叛道。男主的后代后来成立了一个组合叫green day(并不是)。 |
|
试问这个星球的哪个男性,不想成为艾莉范宁的孩子他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