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琳·狄翁:我环游过世界,很多次,但我没有看过这个世界 |
|
作为纪录片感觉明显拍早了,似乎是一确诊公布就急于拍摄这么有话题的故事,导致最后的素材十分稀缺,过程与人物塑造也不够完整,前期成长内容素材不够,后期发展生病也是,填充大量 vlog 一样的采访混时间,可能抗争胜利完成以后再拍更能体现她对唱歌的热爱与坚持,现在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而且看完其实有点祛魅了,不知道是作为公众人物的表演还是片子本身的制作问题,呈现出来的就是在演,除了结尾自然发生的症状外,她的生活给我呈现的就是假,加上一堆医疗团队的保障,更没有那种心疼的感觉了。但我还是很爱她的声音和歌的,希望能长命百岁健康唱下去吧!ps 十分推荐去听这部纪录片的原声集,经典歌曲都包含了,甚至可以说是精选集了。 |
|
发病后全情投入的演唱
那一刻 全世界人类意志的光芒都投射到了她的身上 |
|
我最喜欢的几个艺术家 都死了 或者正在死去 我想 是因为我也开始进入人生的下半场了 |
|
单薄的人生,单薄的纪录片,结尾很震撼,很励志 |
|
前面的trigger warning一点不夸张,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千万别看!后面病发的场面真的太揪心,哭成狗。我一直很喜欢她,传说中的德艺双馨莫过于此! |
|
是一辈子热爱唱歌的魁北克小女孩 也是勇敢坚强得diva |
|
想想现在那几个豪橫的,不断制造绯闻的人气女明星,那真的没法和她比。celine的伟大不仅是她的天赋。是天赋,加上几十年如一日的,纯粹因为热爱去唱。她自己也说羡慕能去夜店玩耍的人,因为自己不行,也只会喝水不会喝酒。得了这个病,可真是上帝的恶作剧。ps,她家的那个车道可太美了,和仙境似的。还有一仓库的衣服和鞋子。都是应得的,这辈子太不容易了。(四十岁开始)和病魔斗争,以及生活.... 纵使你有一个团队,都是无比孤独。 |
|
我不知道如何评价这部片子,我只知道全程看得我很心疼很心疼,席琳在按摩床上哭那一段直接把我看哭了。 |
|
令人陶醉的歌唱,令人心碎的病情,在歌声中雄起,我为你祈福! |
|
这是一部有关勇气、尊严、追求的纪录影片。 |
|
舞台、欢呼、万人空巷;病痛、挣扎和勇敢抗争。她是喜剧人席丹丹,几十年如一日地向世界奉献音乐果实的苹果树,罕见病患者,坚强的母亲和属于音乐属于自己的姑娘~ |
|
很勇敢,令人敬佩。 |
|
巴黎铁塔真的太美了,也是时地人不可复制,时代的剧变交织个人人生。 之前有人提过普通人和有钱人的生命长度其实差不了很多,差别大的生命厚度。她又比一般的有钱人、名人的生命厚度再上一个级别,不枉此生了。 |
|
祝你活到一百岁 |
|
只想祝福她,被天使吻过的嗓子,命运永远是这样,不会一直眷顾,所以承受伤痛,在看过去的那些演唱,是人类宝贵的财富 |
|
大概是第一个认识的国外歌手,而且歌也好听 |
|
谁知道巴黎奥运会开幕式铁塔献唱是的背后是这么残忍的故事。 |
|
致敬勇气。 |
|
震撼 |
|
她在哀悼失去的声音,我们在哀悼逝去的青春。 |
|
一个对歌唱事业充满热情的艺术家。 |
|
素材的拣选和组织还可以更进一步,现在看来太粉丝向特供了。祝愿你余生健康,活到百岁。 |
|
没想到真像她说的那样,自己就像一本open book,苍老的素颜,粗糙的毛孔,病痛发作时毫无尊严的挣扎,就这么袒露给你看,尤其是一个风光无限的女明星,那种惊颤是要翻倍再翻倍的,因为会有一种金钱无效的虚空,一种人对命运突然失去掌控的恐惧,以及不得不的无限坚强。关键是,我真的没想到她才五十来岁。但当然,看下来是蛮敬佩的,从当下回望曾经的辉煌与尽兴,我也得了些反差的落寞。祝愿早日康复。 |
|
看到席琳病情发作时我不禁泪目,在疾病面前人类显得那么弱小无助,而因为热爱,席琳的勇往直前又是那么的有力量!感谢将这份力量传播于我们! |
|
作为纪录片来说简直稀碎,感觉甚至还不如歌手里那种几分钟的小片…… |
|
对这样的艺术家来说,无论遇到什么可能脑海中可能只有那一句"The show must go on". 看完这些记录再看她今天能站在埃菲尔铁塔上唱完那首Hymne à l'amour真的是非常不容易。She is a super diva. |
|
对不起席帝,这么严肃的纪录片,我还是感觉在看小品。 |
|
希望每位优秀的艺术家都健健康康! |
|
这次席琳迪翁在卢浮宫里好好地转了转,也算是环游世界的时候好好地看了看世界吧。巴黎奥运开幕上的怕是最后的绝唱吧?哎 那么好听富有金属穿透感的声音。。 |
|
把发病时候这么私密的情况都公布出来,让大家关注这种罕见病,已经很有勇气和伟大了,祝我的老爱豆身体健康😢 |
|
好坚强🥹 |
|
很平淡的纪录片,剪辑也有点乱,不过可能对Celine来说它的意义超过了其本身。祝福天后早日康复,真心希望你能活到100岁。 |
|
“It is hard to cancel the show.”了解了SPS这种病,很揪心。不甘于梦想破碎,她还是这么热爱音乐。希望titanic主题曲还能再次唱响。 |
|
片头的Warning预警了片尾长达近十分钟的揪心。这段发病的全过程收录在纪录片中,让这样一个视音乐为生命的艺术家的形象更为完整。风光背后是更多不为人知的苦痛,但正因为此才让真实的人生更具震撼力。你或许不一定喜欢她的歌,但我想她始终是值得去热爱的那个人。 |
|
开始(有一点点)喜欢席琳·迪翁。除了相当残忍的发病实录,纪录片是有呈现了一个“训练有素”的明星如何解决自己与这个世界(以及那么多人)之间的关系的。公众人物最大的使命可能就是满足期待,而良心账最与“以什么来满足期待”相关。席琳·迪翁的歌声,准确来说,她的身体,是维持与观众平视的根本。 |
|
真正的歌者 |
|
坚毅,勇敢的天后!加油!等你归来 |
|
她的梦想是成为国际明星,并且能够一辈子都唱歌。纪录片开始1分30秒,十几岁的席琳·狄翁在接受采访时这么说的那一刻,我已经知道她会有怎样的一生了。 |
|
Celine Dion说她自己是open book,确实如此。在录歌后癫痫发作,原因是无比热爱唱歌的她因为大脑兴奋导致神经不适,很难想象她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献唱后的状态,但正如她提到的牙叔“The show must go on”的精神,所以她一再坚持,而且还有谁比拥有法国血统的、史上最高音的她更适合唱小云雀的《爱的颂歌》(Hymne à L'Amour)呢。实在很难不想到许知远采访田浩江那集,田一边弹钢琴一边鼻涕眼泪流不停地告别着自己热爱的舞台。每次去KTV都必唱“My Heart Will Go On”,之后打算开始学“The Power Of Love”。她的歌词风格是多么有爱与感染力 |
|
纵不知归期,愿早日康复!一代人的流行歌坛ICON,Celine, your show must go on! |
|
最后病症突然发作的过程被记录下来她问她的医生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以及第二天是不是还会重复发生,医生说大概率是因为大脑过度兴奋并不能确定什么时候会发生,celine dion说出了她最担心的是「如果发生在舞台上那是不是意味着需要躺在舞台上接受救治」?把昨晚的演出视频找出来看了三遍,这到底是带着怎样的心情站在舞台上(以及从前的每一次)演出啊!还有印象很深的是纪录片开始不久介绍她的衣橱拿着一件裙子说人们只能看到 showbiz 里最光鲜的那一面,但为什么衣服会容易穿会好穿,都是被她团队的助手们一针一线一次次改出来的,幕后的人 made it happen;真的是一个特别 down to earth 的人 |
|
5 |
|
无论你多有成就,有财富,有权势,在病痛面前都不值一提。 Celine Dion 把自己软弱的一面展现给世人,真实、勇敢、努力面对,鼓舞了所有人! |
|
关于疾病再多的书面描述,都不如通过镜头直接目睹一次病发,我完全无言。优美的歌喉,华丽的舞台,全世界的爱与期待,因为曾经拥有过,所以失去是那么痛苦。因为做了热爱事情受到了过度刺激而病发以至于可能危及生命?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残忍的命运玩笑?全片的平淡琐碎,在结尾奏响最强音,这场直白到令人屏息的病发,以及略微恢复后似用生命歌唱而出who I am,情绪冲击力太强,眼泪喷薄而出。我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将脸从屏幕上别开,头往臂弯里藏,这也是一种天然的心理保护机制被触发的结果吧,影片开头的警告显然不是多余的。 |
|
开幕式我是没有看完整版的,就是看了几个视频cut。我看到法国民众在埃菲尔铁塔下,听到席琳的歌声,热泪盈眶。于是我想到纪录片最后十分钟,席琳很简单地套了一件灰色的衣服,不施任何粉黛,脸上的神情看得出是饱受病痛折磨的,但是歌声却依然很坚定。看到她穿着白色礼服在埃菲尔铁塔上唱歌的时候我觉得恍若隔世,纪录片中抗病的她,埃菲尔铁塔上献唱的她,在这个瞬间,所带来的震撼和感动,塞纳河的水也不够眼睛流。
我还是很佩服席琳公开自己抗病的过程,因为僵人综合症作为一种不能治愈的神经性疾病,发病起来的样子,不算好看。但是她就这样很坦荡地把这甚至有些不堪的一面展现在了大众的面前,有人说这是她献给歌迷的情书,我倒觉得更像是唱给全世界看的音乐。因为即便是这样,她还是想继续唱歌,让全世界听到她的声音。 |
|
能看出她全身心热爱音乐,热爱歌唱。最后一段很揪心,但是好起来之后她又立刻开始唱歌,真的好感动,令人惊叹的勇气和坚强。 |
|
恰巧在巴黎奥运开幕式前看了这部 最后出场实在感慨万千 |
|
T T 癫痫发作的时候是最孤独的时候吧。 |
|
真正的歌者,为辜负歌迷观众而流泪,回忆小时候的艰难为母亲而歌,因丈夫的去世伤痛难过,为过去的傲人成绩感到满足,还有身为母亲的幸福快乐,以及患PSP之后的憔悴愁苦,感受得到她唱歌用的全是感情,也所以广受赞誉人人爱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