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电影,更爱法罗岛。 |
|
伯格曼对法罗岛是真爱,日常生活的镜头记录亦流露着温柔深情,夏天的法罗岛美不胜收,碧海如丝绸;十年前的人们或许还急于逃离枯燥硬寒的这里,十年后至少还有人坚守土地,即使面临生存的艰难(天灾人祸),也能笑着面对,写诗的农夫真是太可爱了;然而,预告的十年后再见却永远无法再见了。 |
|
岛与人,对普通人生存状态的精细描绘,环境与人的关系的思考,纪录片中也有内在的戏剧性。 |
|
珍贵的民间生活志,记录了边缘小岛的日与夜,劳作与休憩,生与死,欢愉与叹息。 |
|
法罗群岛的生活,农场,老人,家族,渔民;对十年前的[法罗档案-1969]有不少当年的青少年和其他采访者的接续(可惜,传说中的1989没有拍摄……)。片子平静祥和,有大海,有诗。 |
|
7。十年一影记法罗,八九法罗人安在 |
|
法罗岛和它的居住者跟十年前已经很不一样了,虽然花草、芦苇、牛羊还是一样的长,鱼鱼也是一样的被捕食,冬天还是如此寒冷难耐,小鸟还是会在奇怪的角落筑巢……重新采访十年前的那些孩子……说好了1989年还要拍一集的呢?2016.7.27重看。遇到好多困难,但真爱法罗岛。 |
|
伯格曼拍过两部有关法罗群岛的纪录片,这是第二部。 |
|
看《法罗档案》还在读《坎特伯雷故事》,内心几乎充满孤独和感动。 |
|
剥壳慢祭日缅怀 |
|
小岛上的人间风景与变迁。「世界风」吹遍这个星球的每个角落,再也没有宁静之地与心灵匿藏之所,唯有海天一色沉默如金。 |
|
“早上是最难受的时候,一开始干活就好很多。我们干完谷仓里的活,然后去照顾羊群。我在十三处不同的地方耕耘。”秋天人们爬上屋顶铺芦苇,集体劳作后大家挤在小屋长桌上聚餐;舞池里少年们咧着嘴笑,人头攒动,头发浅黄色,干净健康;独居老人有时划小船出海,钓线钩鱼,砍树锯柴,煎鱼煮汤;肥猪在谷仓里被放倒,脖子上剜口子,叉车叉起,在半空中放血,老屠夫从关节处斩断猪脚,拆下猪脚趾甲,眯着眼用小刀刮起猪脚上的毛;很多年轻男人出海,一天撒600网,有时候在海上待1天,有时候10天。十年前在校车上说要离开的孩子留下了,说要留下的孩子离开了。每个夏天有二十万辆车渡海而来,其他的九个月加起来只有一万两千辆。最后的画面是载车的渡船缓缓开过冬天的海面,十年后会怎样呢,渡船到岸,车灯亮起,驶离港口。另,此为瑞典法罗岛,非丹麦 |
|
戲劇大師和電影大師真的就是兩種人類嗎 |
|
天灾人祸生老病死,景色不再是景色,而是电影的背景。可惜法罗档案1989并没有出现 |
|
几乎没听过、法理上不能使用申根签的地区。远离大陆的群岛找不到工作,人越来越多人选择离开。不知现状如何,有生之年能不能蹲到这个条目下的法罗IP。 |
|
结尾说89年还拍法罗岛,可至今没有,骗人。伯格曼在这生活了四十年。 |
|
微观生活流纪录片,以私人视角记录一个衰败中的社区。 |
|
真是美丽的地方 可以生活 游乐 一定惬意又舒适 |
|
法罗岛也是我的故乡,是电影人的约克纳帕塔法。 |
|
伯格曼拍起纪录片来也是一等一舒适
《法罗文献1969》所显示的优酷可播放以及优酷上的相应影片内容其实是这部《法罗档案1979》(而且优酷时长也差了十分钟左右 搞不懂……有啥好删减的 杀猪吗? 还是我社资源强大) 可惜最终总之没拍1989 |
|
英格玛伯格曼的纪录片,记述丹麦属法罗群岛的生活,一种比较原始及自然的生活状态,69年为第一次纪录,此片为10年后再次上岛,片尾有预告1989年再次拍摄,却不知为何没有成行。 |
|
十年一记法罗岛,去的人比来的多,艰苦和希望同在,谁还不想导演多记几个十年 |
|
佛罗岛,意即旅人之岛或离人之岛40± |
|
【3.5】教堂入口处挂着的那个小船/老头一个人做饭吃饭镜头越拉越远 |
|
没字幕也津津有味看完了 |
|
太美。积雪中整齐排列的墓碑像一片片落叶 |
|
每个人都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的家乡有什么可以记录下。有些东西正在消失,我们未必怀念,不想留住,但可以记住,留下痕迹。 |
|
说好可能十年后会回来,结果没有🐶 |
|
必须写作的诗人,剪羊毛,夏天属于游客的海滩,给屋顶铺草,舞厅角落的鸟窝,赶羊,杀猪,伐木,做晚餐,葬礼,出海捕鱼,渡轮。法罗岛上的人和生活,耐心温柔的观看。有一些采访继承了1969,从黑白到彩色,法罗岛的命运也没有明亮了一些。漂亮的外景镜头,饱满的色彩。 |
|
-.5 |
|
没看1969来妄评一番,老头子明着是在讲法罗岛年轻人出走,岛上设施缺乏且陈旧,实则又暗暗赞美着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略显原始的生活方式,以及隐藏在法罗四季中的生与死的轮回,还有对于"幸福"这个定义的讨论。 |
|
看完《伯格曼岛》后,法罗岛1979。 |
|
人口越来越少知名度越来越大的traveller's island……最近看70s电影看到的第三部杀猪场景…… |
|
说好的第三部呢老头儿 |
|
野性时刻好看:剪毛成双 猫食凑四 剖猪映七 自然力道精彩:绿草黄花 风雪遮天 海浪延绵 |
|
可惜,再也不会有法罗1989了。 |
|
岛上生活 |
|
法罗岛电影节的名字是来自于伯格曼吗 |
|
杀猪跳过 |
|
好可爱 |
|
喜欢第二部法罗多过第一部,尤其那个独自一人生活的老人。看来1989的计划因为什么原因没有拍成。 |
|
锄草,收割,伐树,用餐,祈祷,葬礼,回忆,逃离…… |
|
我也想定居在一个岛上 |
|
世外桃源 |
|
法罗岛的日与夜。 |
|
有生之年必定要去一次法罗岛。 |
|
法罗岛越来越被喜欢。 |
|
这是伯格曼最具有现实社会关怀的作品了吧,虽然只是关注他生活的这个小岛的人们。 |
|
前面40多分钟真的差点没坚持下来,但后面看进去了还挺多感慨。70年代他们的音乐就很重塑了。剪羊毛还蛮好玩的。砍树这个工作还挺治愈的。杀猪那刻有点猝不及防得一锤子敲死有点吓到我。一起用芦苇叶盖房子,芦苇叶可以防潮,中国以前应该也有类似的生活智慧跟集体劳动的场景,但我可能离这种“生活”太远了。里面还有一个接管农场的“泊”,好少年老成的感觉,感觉自己成熟的速度是他的两倍,是好事?还有里面那个大爷煎鱼吃晚饭那个镜头,从食物转到窗外,然后拉远,值得学习!其实中国的沿海岛屿也在面临以前法罗群岛的问题,劳动力流失,往度假地转型这种。 |
|
与十年前的对比还挺有意思的,法罗岛的惨淡未来,貌似因为伯格曼而改变了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