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rlinale 就想问,哪里来的中文名《操场》? Manodrome是一个男性团体组织的名称,意译也不是操场。(求求各位热心人别再瞎翻译了!)7/10 (短评稍后补,现在只想解决片中反复进行的灵魂拷问:are you hungry? |
|
挺精巧,有一种出租车司机+搏击俱乐部的即视感,掺杂了对宗教信仰、组织制度、男性社会的解构。缺乏关注、不被尊重的底层落魄男性,无法做到社会所期望的强壮伟大,逐渐在压抑中扭曲异化,最终自我麻痹式地相信“There is no god but me”的极端英雄主义,从一个深渊走向另一个深渊。议题值得深思,社会规训的毫无意义,我的信仰又如同散沙,我仰天大叫着“我兼具创造与毁灭的力量”,但事实是阳光不属于我,该属于我的也不属于我。 |
|
2023.02.21看完,柏林电影节Verti Music Hall现场,3.5/5星。
毕竟讲有毒男子气概的题材,留意了下怕是通不过贝克德尔测试,唯一临近点是护士教新手妈妈怎么喂奶,护士还是个群演。
越来越难和男的共情,基本用😮😑🤨🧐🙄这几个表情看完了全片男主各个崩溃桥段,挣扎无能无病呻吟,中年男人们成群结队在商场里逛荡的场面梦回那种十几岁街溜子帮派,画面滑稽可笑,当然一方面还是能窥见男性受toxic masculinity荼毒的环境。三星里两星给杰西一星给Brody,有这个阵容本可以更精彩的,可惜了。
Bgm实在太满了,到后面几乎音乐一出来忍不住叹气的程度,行了行了别给我画重点了导演!
散场时听到身后两个女生讲中文点评,“简单来说就是男的破大防了”,精准。 |
|
真没想到杰西能练这么壮,实在太突破自我了。仔细想想从the art of self-defence到这部,越来越阳刚就也越来越容易破防。美白男懂什么是生活疾苦?有车有房有人给生小孩,甚至都能去健身房整一身肌肉,还要每天怨气冲天报复社会🙄【21022023 Berlinale2023 |
|
外在美,不等于内在美。身体强壮,不代表心理健康。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银色薄雾》的载具,钢铁外壳包裹着失败者,脆弱肉身孕育着恶魔。不管是「铁包肉」主外的教父,还是「肉包铁」主内的母妇,显然「加入灵修后,他们从裸辞到负债百万」还不是他们所犯下的最严重的罪,将「氪金」游戏进行到底,将「唯心主义」哲学发挥到极致,将「邪教」组织无限壮大下去,则是《男气管制》终极目的地:You have to raise an army inside yourself——即,美国国内「中产阶级」衰落和「民粹主义」兴起:被仇恨情绪煽动和被有毒关系带动,走上「不劳而获」这条邪路的男主在外「摸鱼」不是没有个人所得,而是他的「非法」所得在家庭内部没有「公平」分配——捕鲸船《爱巢号》因此失去了平衡,这才「乐极生悲」酿成了惨剧。 |
|
弱势白人社会底层必定走向恐同厌女和暴力,男性气概是自我虚构,固定思维心理分析式的父权畸形代际阴影,新自由主义也会诞生男性邪教,就……很适合搭配《我拒绝成为天才鹦鹉》的解读去看意义,但作为电影真的不太好看。 |
|
I’m like 美国片,不要看。感受到了一些想reference 搏击俱乐部以及插入关于“有毒的男子气概”的当下语境的探讨,但很遗憾只能看到导演同时也是编剧的一些毫无才华与能力的绝望。出场后全都在骂,甚至可以大开座谈会骂。我看着看着想到《美国精神病人》是一部多么“肤浅”到高明的讽刺戏谑男子气概的作品呀,而且必然需要一些女导演来戏谑 |
|
男子气概厌女的走向就是爱男,成为男同? |
|
I’m so fucking lost man. Postpartum 看这个火气很大。(请告诉我本届还有哪些男演员下海 我准备一下((但是卷选剧本真的很有关怀,身在美国估计也无法避免mrm资讯,只不过这个全靠反转撑剧情的剧本真的不咋厉害 |
|
多好的现实主义片,没有那么多情节逻辑上合乎理性的线索,但完全是现代性的问题,人物的情绪、心理也是真挚的,完全不会有怪异感。跟性别议题没有太大关系 |
|
从男主身上看到了那个dy健身梗,健身房里身材练太好,吸引来的都是同性。导演简化了男主的生活,让他在健身房、兄弟互助会和工作家庭之间反复,童年时父爱的缺失让他一点点破防,用怒火去毁灭身边的一切,这些极端的情绪又被处理的很突兀。他无法成为一位父亲,接受不了自己的性取向,也练不出他想要的男性气概,就只有毁灭和破防。 |
|
电影说明了有毒的男性气质是狂躁、嘶吼,诉诸暴力,来源于缺位的父亲,与被压抑的性欲。总之说来说去还是那一套精神分析法,可以说是非常一厢情愿的表达,预设了结论去推演剧情,最终沦为说教。 |
|
对于这种在故事和议题上明显很有野心(也明显有蹭热度嫌疑)的电影,唯一可能有价值的问题当然就是导演最后到底有没有讲明白这个议题,或者有没有提供和呈现一个让人信服的角度/阐释。从目前一些媒体的反应和我自己的感受来看是没有。片子本身当然不烂,但很多情节非常bizzare。这种bizzareness是相对比较负面的,没有达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我在看的当时无法立刻理解,事后想了想,也不是很能圆回来。我觉得对于导演的解释是否精确或者合理,美国观众可能更有发言权。Jesse的表演还不错,而且为了这个片应该也是增重了一些。他那种有点神经质的眼神是合适的,但偶尔还是会suffer from他过于“聪明”和“有文化”的长相。@Berlinale 2023 |
|
#Berlinale 73rd #Verti Music Hall
2+
其实是一段恐同厌女深柜?白男追寻舒适亲密关系的成长之旅,最后落笔的语气同情多于讥讽,但又不足以overrule。home manodrome gym三个空间的故事线收束有些仓促,manodrome的呈现也过于平庸。 |
|
低配《搏击俱乐部》。Jesse好拼,Brody是配角奖有力竞争者。不过感觉这片气死了一众gay蜜们。 |
|
男主角为了角色献身的精神值得嘉奖。话题倒是很有讨论价值,但是那些真正suffer from manodrome的人真的能看懂吗?女人很熟悉社会的规训因此能轻而易举理解,男人呢? |
|
如果我根本无法对男主的情绪产生理解上的衔接的话,一定是导演的问题。 |
|
2.5//单纯来看看卷老师 就总觉得如果把男性气质发展到比较高的程度 多半会谜之充满一种同志爱的氛围 大概感觉是一个男性过于沉迷于男性气质以致于他所崇拜和欣赏的也会是充满男性气质的另一个男性然后那种氛围就会莫名其妙地扑朔迷离起来//怪不得直男往往会强调自己多爱女(。 |
|
男性成长的主题,还不错。带着某种政治正确去解读的话就很没必要 |
|
三次开枪杀人,一次杀gay,也是杀掉内心中无法接受的另一面;一次弑父,杀死象征精神符号的“父亲”,还有一次杀警察,是对维系社会制度的权力不满。要我说这完全不足以概括“男人也是有毒男子气概规训下的受害者”这一主题,最应该射出去的那发子弹应该对准的是自己,不然的话这个悲剧产生的本质只是找了外因做替罪羊罢了,但偏偏没这么处理,给人感觉还是在撒娇卖萌顺便挽尊。呈现了那么多有毒男子气概的表现形式,还不如芭比里一句教父台词来的杀伤力大。所以就你们男人最想“做自己”的具体形式就是无套射精不想管,有了脾气随便发,然后跟别的男的一起居家过日子逛商场玩主奴角色扮演,顺便还在内心麻痹自己美艳像朵花是吗?我是真的会笑出声。谢谢导演,看完更加厌男了。 #硬盘清理计划# |
|
什么装神弄鬼一惊一乍的破烂玩意儿,把能用来搞噱头的群体全都拉来搞了个遍,但除了只会以令人如坐针毡的大吼大叫大吵大闹宣泄情绪、用戛然而止的剪辑强行营造张力外真是乏善可陈,当真是嗑瓜子嗑出臭虫! |
|
男性在社会地位够高了 还想在这部片子表达自己软弱窝囊个屁什么啊??随便找个工作都要男的好吧!没地位遭人唾弃就去当男同 找自己的内心平衡?我靠我特么掐死导演 俩喜欢的男演员演毁了😡气死 |
|
【4】有毒且幼稚的男气特质。健身gay,恐同,深柜,bisexuals和“Manodrome”式的有毒的男性小团体统统风评被害。眼高手低,野心和出发的塑造点很刻奇和怪异,但处理呈现心理恐怖,镜头的剪接和配乐催情都用的很糟糕。中途以为是一个邪教片,结果最后的是一个人格,性别认同和情感崩坏的过程,越挫越勇,最后不了了也不讲了。不亚于脱裤子放屁。 |
|
前面对男权社会下的权力崇拜描绘煽动性挺强,也借此把节奏推的挺快,视听一直是压抑的也学了些《搏击俱乐部》的皮毛。卷毛的表演像是延续自《双重人格》还不错。但后半段到结尾越来越崩,若想营造一个无可救药的自毁式宣泄,还不如搞个亡命天涯更加痛快。 |
|
一头问号 |
|
【D】相当俗气的“有毒男性气质”片,必然要牵扯到恐同深柜上,而题材反向服务于试图粗暴设定jump scare式视听的惊悚类型,但有比无强,在圈定的概念范围内亦是大多数人采取的诠释方式。 |
|
谁能告诉我 你们嘴里的AB叔 倒底哪演得好 真的 哪部都行 |
|
蛮好笑的,光看这个演员配置 打死也想不到会讲这么个故事 |
|
阳刚邪教,看简介觉得蛮有趣,但片子差得令人懵逼。。。相似概念请看《自卫的艺术》。杰西也拯救不了这坨大便,难看死我了。 |
|
本来是个很有深度和野心的题材,能看出导演是想讽刺toxic masculinity,但可能水平有限,逐渐走向猎奇和个体叙事,像是一篇议论文写着写着跑题了,结尾也忘了点题。如果能有兰斯莫斯的掌控力或许会不一样。 |
|
稳稳的,独特的,有点高级感。 |
|
#Berlinale #BerlinalePalast #Competition其实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每次感觉要完犊子的时候我就在想要是“这样做”我还可以接受,然后就这样做了,所以我整体还是可以接受的。强作者表达的作品,视听上也是为内核服务,比较直接的感受是讽刺男权社会,男主这个角色塑造是从小缺失父爱,失去男性教导,导致与男权脱节,也无法满足于男性社会的“要求”,而“教”则是极端男权社会的隐喻,说到底是反噬了,而且反噬的方式我还蛮喜欢的,对于身份认同这部分的迷茫更多的用臆想体现,其实还是能从剧情看出哪部分是现实,哪部分是臆想的,最后回归“本我”被父亲拥入怀抱可能是最好的结果了(物理上真·像是个宝宝,请这个演员大概率也是这个意思),结果是好,但有些洗。 |
|
挺有意思的设计。无论是抽取出来的符号,角色的处境,还是对现实的描绘,男性内心对父亲和爱的需要,都是比较少见的刻画。中间的几处转折都设计的挺有意思的。可以一看,大家的表演也都不错。片名有点直白了,倒也没毛病。 |
|
缺乏父爱的废柴男大闹邪典男性主义异教!然而把控力度不够,诡异到了,情节有点拉垮 |
|
过于好看了 对男性隐藏的自卑邪恶刻画得丝丝入扣 多少能从片中放大的细节看到周围普男的影子 高潮处的戛然而止少了很多猎奇的观感 对男性之恶多元化的呈现真是精彩 |
|
看在Jesse和Adrien份上…… |
|
男德培训中心 过了快一个世纪了还在absent father… 无语啊1 |
|
完成度很棒的一部片!后半段很出彩,人物塑造也很成功,会为这种男的普遍的无能狂怒,逐渐到失控,感到非常无力和无助,就更可悲和可怜,是深柜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大男子主义真的非常有毒,要不得要不得。 |
|
表达上极其小儿科不说,最可气的是手法上一惊一乍,故弄玄虚,非常粗鲁的玩弄着声画。这导演应该是没救了。一坨大便,鉴定完毕。@Berlinale73 |
|
《伤口》导演John Trengove五年后的回归,也同时是其英语长片首作。因为都有Jesse,又再次具备“神秘组织”“矛盾主角”乃至对男子气概话题的涉及;各方面都很像那部《自卫的艺术》的重复,但又掺杂了些让人觉得古怪可爱(并且只能由他带出来)的“邪趣”。当然有兴趣看到“Ralphie”的故事究竟会发展到怎样的境地,但作为一个角色研究还是给人好空洞无趣。 |
|
这不就是搏击俱乐部的翻版吗?还没搏击俱乐部好看 |
|
今年最具启发性的电影,什么是男性气概?男性离开女人而和其他男性一起生活是不是会更快乐?男人最重要的心理依靠是不是爸爸……每个男人看完后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
|
2.5 对白男的童年创伤提不起任何兴趣 |
|
一惊一乍的,没啥兴趣去理解和感受想表达的东西 Berlinale Palast |
|
事实证明在精神帮助团体终究是不能得到什么 自我安慰得到满足之后遇到现实立刻会被打回原形 所以说二级心理咨询师对于内心强大的人来说毫无用处 完颜老师可以失业了 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做出改变 为了减少麻烦少与人接触是有效措施 但是性需求和爱还是要找对人啊 美国持枪还是太可怕了 不要逼人做零 不要和深闺约 太可怕惹 |
|
放轻松,你可以的。🫣 |
|
偷看健身房的肌肉男,被搭讪立刻表现出抗拒:尽力当一个丈夫与父亲,看向妻子的孕肚却愈渐厌恶。一无是处,一事无成,穷困潦倒。无能而愤怒,越是无能,就越是愤怒,越是渴望什么,就越是害怕什么。 |
|
#Berlinale2023, 2023年的优步司机是对1976年的出租车司机的回望与审视。艾森伯格在健身房对镜自拍时是否想到了德尼罗 |
|
题材选取是最大的亮点,关于有毒的阳刚洗脑,颇有代表性。年少时期受到压抑的少年,成年后过上受到压抑的底层生活,反社会人格被倡导有毒“阳刚”的同类唤醒,潜藏着反同必深柜的心理暗示,渴望得到同性认可,最终进入一种“周处除三害”式的虐杀模式。剧情设置很通顺,只是最终呈现效果有些平平无奇了,缺乏一点想象力。闲杂的内容还是有些多了,如果对Ralph这个角色的主观视角跟随再彻底一些,大概会有更强的压迫性和冲击力。 |
|
总算在柏林看了一部没那么如坐针毡的片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