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现方式布莱希特精神 结构上瓦格纳式恢弘 全片气势磅礴,通过绮丽的场景调度表现了德国文化日薄西山的状态,不仅仅是对于希特勒的剖析,同样通过这种形式完成了对于德国电影历史的表现,具有自反性,并且对于人类社会、宗教、政治的分析也极其深刻,很多东西在现在看来近乎是预言式的,这样的作品实在是太伟大了。
“最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品仍然不肯离去,处于一种神奇的停滞、期待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生活的密度被描述加大,但并没有因为这些作品被神化为一个符号系统而毁灭。”
三部曲做到了在摧毁旧的形象系统和新系统僵化之间探索一条瓦格纳式的道路:它被商品奉为圣典,而它的主题是防止其被迷恋,同时避免与其他主题的组合,然而最终我们还是以失败告终——正如西贝尔伯格的“自我陶醉” |
|
西贝尔伯格用七个小时的舞台剧般的排演剖析了希特勒这个独裁者的心灵世界,从奥地利的童年岁月到郁郁不得志的青年,再到疯狂与堕落的第三帝国时代,希特勒的强国梦想不过是自我满足的幻觉,而那些他的忠实走狗们却成为了时代的悲凉注脚,第一部中大量的傀儡木偶,后面长时间的个人独白的出现都呈现出20世纪的混乱与挣扎,希特勒自己、他的仆人、党卫军首领、学者试图还原一个作为“人”的希特勒,而戈培尔的演讲穿插整部电影,成为贯穿始终的画外音,西贝尔伯格更为观众呈现的是一个仍然没有摆脱掉纳粹阴霾的后希特勒世界,战争、奴役、独裁仍然在这个世界上演着,希特勒这个德国制造的怪物似乎也不仅仅属于德国,其中的思辨色彩和反思的力量是对德国历史的重塑,而在全片死亡意象统领之后出现的象征希望的小女孩则是对人类未来的寄语,超越了困顿与局限 |
|
歷史發展上重要至極。 |
|
这次新年休假总算看完了!!!!不朽啊!确实是不朽啊!!!!!!!@伪物鸡波波 值得一看啊!!!!!!!!!!!!!!! |
|
我大受震撼 |
|
缺乏历史知识,看不太懂,布景很好 |
|
能把这片子看完的人是神——神经病的“神”…… |
|
一部伟大的电影(可惜越到后面越差),一个伟大的导演,一个精妙的文本,一个可以反复解读的地铁站。关于希特勒,不仅关于史实,而且关乎神话。 |
|
2023.1.21 |
|
在線觀看
http://www.syberberg.de/Syberberg2/Events_2003/uncut.html |
|
7.0
我只喜欢希特勒木偶说话的那部分,其他的无感 |
|
从来没有对这个人有什么感觉 |
|
电影真的不适合长篇大论的哲思,你可以用文字来表达,而不是稍纵即逝的影像,并且如此的文艺范,看得叫人累心不已。 |
|
8.5/10。围绕希特勒展开的电影,一些是对这个人物进行详细的分析解剖,还有一些是对(当时/现在)德国乃至人类社会的各方面(政治电影史宗教哲学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影片一方面更接近传统故事片强调故事浸入感与抓马感(比如对配乐大量且常规的运用、叙事/材料组织的方式、等),另一方面却通过带着不真实质感的置景美术(这种不真实感来自于两点:1.置景美术的舞台剧/(木偶说话的)木偶剧而非现实场景质感;2.置景美术超现实/迷幻到不真实的氛围)和布莱希特式的表演模式制造间离,让观众以更抽离的视角理性思考故事。两者最终虽平衡地挺好,但影像力量无疑被大大限制。 |
|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0375665/ |
|
9.0 希特勒是誰?在我們生活中,他完全是無關緊要的人,只是個神話,是種傳說,這位仁兄以自己偏執且天賦異稟的推銷熱情,改變了整個世界的版圖。在各種希特勒電影中,《希特勒:一部德國的電影》是極為著名的一部鉅片,它長達七個多小時,分成四大段,從神話有用論的概念,心理學層次的剖析,以及戲劇藝術美學的創意,知識份子導演Hans-Jürgen Syberberg用申論型態的口吻,創作出一個充滿哲學意境的希特勒宇宙。 |
|
断断续续看完,记不住内容了 |
|
两天看完的 |
|
第一部分更注重战后媒介时代有关希特勒这一形象进阶为符号后的塑造展示,基于此对其背后操纵者进行了讨论和意识形态批评。在驱除简单面具化的刻板单薄形象后,进行了最为深入的希特勒人物探讨,甚至危险的选取了主观视角出发的剖析与袒露。期间不断穿插追随者的回忆与看法,显现整个纳粹内部运作与思想上的面貌,更突显社会情境与历史景象。脱离时代事外的创作评论引述历史事实与评价分析,即提供当时的行动政策也交代在社会学科与哲学下的行为根源逻辑。大量使用文学与音乐的相关作品或人物,进行一个社会选择/决定的“制造”关系构建,从而进行民族研究与国家批判。形式上虽然因资金选择舞台,但置景化与幕布投影下的表演并未简陋的造成观赏上的问题,而是化缺陷为一种风格化的布莱希特方式,使其警觉式的观察历史与思考其现代依旧未消散的影响。 |
|
闭环 |
|
无法打分,进场十分钟我开始睡,前面120分钟睡了110分钟。中场跟朋友说我溜了,这看不下去哈哈哈哈。这电影怎么在纽约做到售罄的?估计全都是humanity专业的人在看? |
|
7.5/10,如果不对希特勒有一定程度的深入了解可能根本看不懂如此超现实。 |
|
比较另类,旁白没字幕,看不太懂 |
|
把字幕抄一遍 |
|
震撼 |
|
演员们的表演自然流畅,没有丝毫的做作之感。
|
|
不明觉厉啊 |
|
上车 http://weibo.com/1473564164/EgCiQvETZ |
|
特么怎么那么长! |
|
一场精彩纷呈的舞台表演 如果有机会在现场看估计会沉浸吧 |
|
大三大四時看的電影不少, 這部真的挺好看的. |
|
因为看了苏珊·桑塔格的日记,才知道有这么一部片子,但网上的资源是纯德语的,而且手法又那么抽象和魔幻,说实在的,只看懂了三成 |
|
超现实的展现很酷 |
|
只能用看的 |
|
70年代德国政治现代主义。德国新电影。汉斯-于尔根 西贝尔贝格。三部曲之三。政治现代主义者们继续着60年代早期以来德国青年电影所蕴含的社会批评,同时呼应着反文化和新左派思潮的兴起,赋予影片更为激进的锋芒。克鲁格电影中纪实与虚构交替的手法,以一种更为戏剧化的风格表现出来。将布莱希特精神与瓦格纳式的恢宏壮观混合在一起。具有的自反性,指涉的对象从爱迪生到里芬施塔尔再到《公民凯恩》,使得它本身成为一部电影的历史。无资源 |
|
课堂放映,没看完。多种艺术相互结合,布景简陋,个人主义,元叙事。 |
|
真是特么看不动啊....... |
|
7.5
布莱希特看到了估计会鼓掌,间离和声音辩证的艺术 |
|
西贝尔伯格用七个小时的舞台剧般的排演剖析了希特勒这个独裁者的心灵世界,从奥地利的童年岁月到郁郁不得志的青年,再到疯狂与堕落的第三帝国时代,希特勒的强国梦想不过是自我满足的幻觉,而那些他的忠实走狗们却成为了时代的悲凉注脚,第一部中大量的傀儡木偶,后面长时间的个人独白的出现都呈现出2... 展开 |
|
焯! |
|
Syberberg風格策略最成功的一片 |
|
7 |
|
舞台剧神片,典故之王 |
|
有缘的话 7h长片 |
|
完全没看完 也根本看不完 |
|
这个场景很绝。心灵世界很有道理。简直是installation+performance art。但是很大需要建立在观众对“希特勒”这个人的先在认识上,如果是架空的人会困难很多,很难有这个效果。卡尔梅应该是同样的道理。观感体验非常好,值得5星的大作。有几个镜头有点让人想起《维特根斯坦》1993。费里尼《爱情神话》1969也有类似的风格。虽然思路逻辑制作都很简单,但是这个影片非常微妙的达到了成熟的厚重感。了不起。 |
|
剧中的台词精彩绝伦,充满了智慧和幽默。
|
|
长达442分钟的超长巨作是战后德国第一部深刻反省希特勒和战争历史的影片,被认为是对希特勒的精神世界最为复杂深入分析的一部伟大作品,影片分为四段二十二章节,用怪诞的超现实影像,幽灵,傀儡和一切戏剧化元素剖析一个独裁者的内心世界以及解释为何众多的德国人民会跟随他的脚步坠入悲惨的深渊。 |
|
希特勒-德国制造 英皇美版 |
|
虽然不能完全看懂,但感觉是碾压无数商业片的佳作,把那么多宏大的主题用超现实的方式融合在舞台剧的形式里,迷幻的场景和忧郁的台词引起人无尽的思考。可惜对一些历史人物和欧洲文化懂得不多,没法深究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