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致真理 진리에게 (2023)

    最近更新: 2024-06-11 第02集
    • 主演:崔雪莉 (Sulli Choi)
    • 导演:黄秀雅 (Soo-ah Hwang) / 鄭潤錫 (Yoon-suk Jung) / 金智慧 (Ji-hye Kim)
    • 编剧:未知
    • 分类:纪录片
    • 地区:韩国 
    • 年份:2023 
    • 更新:06.11
    • TAG:女性 / 纪录片 / 传记 / 人生 / 成长 / 心理 / 青春 / 抑郁症 / 文艺 / 人物 / 社会
    • 别名:人格四重奏:雪莉,페르소나: 설리,페르소나 2,Persona: Sulli,Persona 2,Dear Jinri
    • 片长/单集:101分钟
    • 豆瓣评分 8.8 (6483票)
    • IMDB评分 7.9 (125票)
    • TMDB评分 10.00 (热度:5.86)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韩国电影《致真理》的免费在线观看,《致真理》是对白语言为韩语,属于纪录片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8.8分,有6483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   最终版的纪录片《致真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黄素雅导演执导的短片《4:Clean Island》—当初雪莉原本会拍摄来自五位导演的短片作品,她却在第二部的拍摄期间离世,因此这部《4:Clean Island》成了最初筹备的五部短片作品中唯一的完成品;第二部分名为《致真理》,是一部以雪莉的深度专访展开的纪录片。观众将时隔四年,听到25岁的雪莉在最后的日子里坦诚分享内心感受。纪录片名亦是取自雪莉的本名「崔真理」——而她内心最迫切希望的,正是大众尊重并喜欢她真实的...... 完整简介请见下方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解说视频包含大量剧透,谨慎观看

    【崔雪莉解说】《致真理》(上)被断肢的芭比娃娃

    作者:二嘎子八卦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1080P

      阿里云盘 致真理2023 详情
      致真理2023
      夸克盘 致真理2023 详情
      致真理2023
      夸克盘 内封中字.Persona.Sulli.2023.S01.1080p.NF.WEB-DL.x264.DDP2.0-PTerWEB.mkv 详情
      内封中字.Persona.Sulli.2023.S01.1080p.NF.WEB-DL.x264.DDP2.0-PTerWEB.mkv
      致真理[第01-2集][简繁英字幕].Persona.Sulli.S01.1080p.NF.WEB-DL.DDP.2.0.H.264-BlackTV 详情
      致真理[第01-2集][简繁英字幕].Persona.Sulli.S01.1080p.NF.WEB-DL.DDP.2.0.H.264-BlackTV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崔真理即崔雪莉本名。《致真理》之前以《Persona:Sulli》(《Persona2》)而闻名,该片于2019年下半年进行拍摄,原定在2020年公开。《致真理》是五位导演以雪莉为灵感制作的五部短篇电影集成的项目,包含了雪莉的插曲和采访内容。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8.3 IMDB 7.2 正片
      Hysterical
      2021
      剧情片
      美国

      歇斯底里 Hysterical

      Hysterical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Ladylike - 1, appropriate for a well-bred woman or girl; 2, dainty, opinionless, knows when to shut up. 片中好多类似的名词解释可以说非常真实了。还有,Fortune说的damage好过瘾哈哈,我一点也不觉得她是在开玩笑;)
      • 想把Iliza Shlesinger的部分单独剪出来。其实每个人的部分都可以单独剪出来成各自特辑。全片还是不错的
      • 结构编排得不错,有条理且框架清晰,就是访谈素材的组接趣味性不足。最后落脚点虽然并不新鲜但也远不过时,依旧非常振奋人心。
      • Sister Bilibili medley … 就,还是会觉得,密火外的世界应当更加辽阔// 从励志角度看还蛮棒的
      • 做女人太不容易了
      • 女性不能愤怒,若表现出愤怒,别人会认为你精神上出现了疾病。男性则不然,他们的愤怒总被认为是正气凛然的有立场。哈哈哈,我管什么性别,骂残那些坏逼贱Jb。当然,我只骂坏逼狗鸡巴。
      • 无论视听语言还是内容,个人觉得是非常棒的女性单口喜剧演员群像纪录片,看到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在镜头前坦然承认自己的挫折与痛苦,坦然地表达对其他女性comedian的欣赏,也坦然表露自己的野心和庆祝自己的成功,就已经非常inspiring,更何况,她们的表演真的非常hilarious。她们不仅证明了畅所欲言的女性们根本不是什么hysterical,更证明了这些畅所欲言可以多么有价值。
      • 英文版虽然没有完全看懂,但真的爆哭了好几次。关于女性用自己的故事来讲段子,以及女性友谊的部分好好哭。全世界的女性也都是一家人55555
      • 好笑,好哭。
      • 女性主义
      • 女性赞歌。悲喜交加,太燃了,直接爆哭!
      • 6.2 脱口秀的观看者以及讲述者很长一段时间被男性霸占,很像曾经电影的困境——一大堆的男性导演以及他们拍出的电影主要服务于男性观众,脱口秀仍然处于起点(但是……那些段子真的完全get不到笑点)
      • 九个关键词,从Childhood→Find Myself,高潮发生在MeToo运动的发声,单口喜剧的表达有了有力的意义:it's my job to stand up there alone in the dark, and tell you where I see bullshit. 采访之外穿插的是她们的表演和环境,呈现的是群像,甚至已经有较早的一代人准备退休,相较而言国内真的只是刚刚开始。最喜欢的是最后一段,关于自我发现、与观众的联系。
      • Keep up, have a voice!
      • 中间泪眼了几次。damn it’s been so fucking painful&hilarious that you have to speak it up.
      • 就剪辑还不错
      • 在午后三点的观影会看的,印象最深的是舔屁眼的那段脱口秀!
      • 头掉了
      • 又哭又笑。1001
      • 在片子里了解到蛮多优秀的喜剧人。想到之前被人问说是不是不会看喜剧,现在想想,明明是此前的喜剧世界太过男性视角了吧?we need more female-gaze
    • IMDB 7.5 正片
      The Janes
      2022
      剧情片
      美国

      无名姐妹

      The Jane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85/100
      • 可以和Call Jane配合服用,但和虚构剧情片相比,由Jane成员出镜讲述明显更有力量。最高法院裁定反堕胎违宪,这群自发聚集的普通女性使命告终,没有欢庆没有自满,转头回归茫茫人海。最好哭的地方是其中一个成员看着手里厚厚的病例卡片说“I'm glad we could help them, but they shouldn't have had to go through it.”女性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却每一小步都如此艰难,无法称之为胜利。
      • 圣丹斯有很多纪录片,有很多都不错!
      • 讲述了Jane Collective在1968到1973年间帮助了芝加哥地区将近11000位女性进行安全但是不合法的堕胎,她们只是一群普通的女性,她们只是想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女性想要获得基本的权力,即使只是对自己身体的权利,每一步却依然走得这么艰难。当德州的反堕胎法生效,有人想要推翻Roe v. Wade的今天,你会发现历史又在重演,这个世界并没有对女性更好,这条道路曲折而漫长。纪录片由现在对Jane Collective部分成员的采访配合着历史影像,还有一些早年的采访,历史文档和她们被抓之后的记录,非常详尽地回顾了那段历史,我学到了很多,看她们平静地叙述着那段艰难的岁月,非常有力量。今年还有另一个故事片Call Jane也讲述了同样的故事,但我觉得纪录片更好看。
      • @Sundance, 突然发现between女人和母亲中间的十月怀胎过程就和between结婚和live happily ever after中间的磨合与争吵一样从小没人说没人提。可怕的是24岁的我现在身边真的有家人和亲戚开始关心我的reproductive plans,而这些关于生育和堕胎的影像也开始变得无比tangible,现在看是纪录片,但我早生个几十年,或者换个地方出生,就会变成instruction video。几千年来这个社会关于女性的narratives简直就是lies after lies,但觉醒的时代已经到来,所有的后果与成果整个humanity自己承担
      • #SFFILM22 从头到尾哭了好几次,how ordinary women could’ve been heroines of their own. 当德州的法案很可能将历史重演,结束后有个老奶奶站起来说I’ve been a feminist in the 60s, but who would be there to fight for those rights now, where are the young ladies now. 观众席有一半都是迟暮老人,包括一个当年Jane的女儿,但是年轻人在哪里,当有一天最坏的事情降临,我们又是否已经丧失了愤怒的勇气。
      • #SUNDANCE22 Doc26 不用多说了,看完真的被这些普通但却扮演英雄角色的女性们鼓掌呐喊,这段历史应当被记住,Jane Collective的故事应当被知晓,女性们的权益应当被保障。作为女性,我们的身体是我们自己的,也将永远是我们自己的。希望这部早日上线HBO流媒体,让更多人看到她们的故事!(以及,建议先看这部纪录片再看Call Jane)
      • [2022_Film_22] @SFFILM 历史的进程不见得总是向着光明和美好。我们不理解循环往复是因为我们所在的历史切片小到微不足道么?斗争有如星星之火。而二元论是可怕的认知体系。
    • 豆瓣 8.1 HD中字
      2023
      纪录片
      法国

      青春

       
    • 豆瓣 7.9 IMDB 7.5 HD
      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
      2022
      纪录片
      美国

      美人与流血事件

      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VENEZIA1⃣️0⃣️ 小人物凝聚力量对抗大财团的故事本身就足够吸引人,影片更多聚焦Nan Goldin本人生平经历,包含人生被姐姐自杀阴影笼罩选择用摄影还原真实,结构剪辑稍微凌乱,群像故事蛮有趣,观影后期明显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啜泣声音。不过几天下来我对我的金融街朋友们未来统治世界的野心充满了恐惧。
      • 美国摄影艺术家南·戈尔丁的纪录片,着重讲述她的家庭背景、成为“私摄影”的鼻祖的经历,以及最重头的对萨克勒家族滥用致瘾药物的组织的抗议活动。导演在采访、跟拍影像以及摄影作品的选取上略失平衡,也在探究私摄影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和抗议活动如何开展这两条主线之间也时而摇摆,是南·戈尔丁独特的艺术嗅觉和丰富的人生经历赋予了影片极大的吸引力。
      • 坐下来才发现是nan goldin纪录片,幻灯片纪录片都能拍得这么过瘾,艺术家的一生比电影剧本还精彩
      • 父母拒绝承认他们是逼死姐姐的凶手,萨克勒家族否认奥施康定是砍向病患的屠刀。相机记录下纽约地下俱乐部的燥热,针管却向不羁的躯体注射冰冷。司法只支持富人,只能争取博物馆撤下屠杀者的命名。当医生与药企合谋为患者开具处方,成瘾者却要忍受戒断和污名。当姐姐躺于铁轨,便用抗争为她指明了方向。
      • TIFF2022|观影25|纪录从80年代到今日的女性和性少数人群的斗争故事,又一个蚂蚁绊倒大象的励志故事,但是正因为她是摄影师南,如果不是艺术家的身份和影响力,结果可能还要另说。电影取巧用了南的幻灯片形式,纪录片拿到金狮奖,就像当年911纪录片拿戛纳一样,政治和社会意义更大。PS 看到三个家族成员,和《利刃出鞘》系列里的一模一样的富人嘴脸……
      • 也许是南高登本人身份的复杂性,看完我感觉她主业是社会活动家副业才是摄影师,还是不入流的那种纯纯边缘人生活记录,像人物简介幻灯片似的过了一遍。她自己笑称是通过给一个圈内人口交才打入艺术圈的。但实际上她的事迹挺感人的,有的人一辈子都在抗争,为自己为家人,但是南高登是为千千万万人,不因声音微小而停止呐喊,日复一日、坚持不懈,和Sackler家族抗争,和虚伪的卑鄙的泯灭人性的资本家抗争,滴水居然真的可以穿石,南高登可不就是一剂精神氮泵!主创也都来了,放映结束后全场掌声雷动久久不绝,大家潸然泪下和他们一一拥抱。
      • 72/100
      • 看之前:听说是个幻灯片电影?这也能拿金狮奖?威尼斯趁早flop!看完后:牛逼,服气,给的好,该拿,不接受反驳。
      • 我想对于Nan自己来说,PAIN取得的成功也是她意想不到的,而对于我们的感动在于,原来每个activist都会说的——“胜利总会到来的”——是真的存在的。导演用了最完美的一种方式展现Nan让人羡慕的一生,希望Netflix好好学学人家怎么拍纪录片的…别再喂我们那些垃圾了。
      • NYFF60的centrepiece,个人年度最佳纪录片。虽然是两条线叙事,却因为Nan变得非常合理,她人生中历经的那些人和事让她可以一直tough下去,一直无畏地去发声、抗争。看完整个纪录片非常感动,也感受到很多力量。大都会博物馆摘掉sacklers冠名的时候,真的为他们开心。
      • #venezia79 斯诺登和阿桑奇之后,Laura又塑造了一位小胳膊拧大腿英雄,这一次不是孤胆英雄,背后有一个群体,维度和复杂度增加,篇幅有限,有hold不住迹象,虽然用了小标题,但依然凌乱。喜欢群像塑造部分,因人去世得差不多了,所以都是过往资料,照片每一张都好看,David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艺术家和激进分子,伶牙俐齿,演讲充满激情。Nan个人部分中规中矩。拧大腿部分比较乏力,从Nan和她创立的PAIN角度叙事,拍摄和素材组织都差强人意,当然Laura也不是一个重视摄影技巧的导演。反对的对象是药品公司,却拿博物馆开刀,强迫博物馆拒绝捐款和除名,这个策略设定片中给避开了,schick! 斯诺登可是认真解释了“叛国”的伦理问题呢。
      • 8.5/10 #NYFF 即便影片绝大部分的魅力的确来源于Nan Goldin本人及其作品,但纪录片本身依旧有可圈可点之处:并不认为南的个人作品/经理叙述与其近年来的社会运动是被割裂的两条线,这样看似矛盾或不相干的并进其实正直白地宣告其历史性,将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精神延续至今日。南对于药物滥用的反抗似乎是自反性的,或宣言性的,正因她曾被嬉皮士与其他人士视为“药物”滥用的护卫者之一。但即便其结构姑且合理,在局部上对于材料的处理依旧显得缺乏与情绪更能相契合的逻辑,只是间歇性的迸发出些许高潮,但缺乏些持久的绵延。还是缺少了些平衡感与复杂度,一种虚伪的“纪录片式”视角(潦草地将被批判的普渡制药家族的“声音”置入),此外也鲜少展示那些“机构”的声音,总而言之是“英雄化”Nan Goldin的处理方式,但若如此似乎便该更细腻。
      • 算是电影节观影到现在第四天里我心中的第一(可能雅典娜排第二吧目前)看完我好像摸到了一点边角,又好像更疑惑了。或许当代美术的意义就是一场场的Happening,就该是当下正在发生的,就该是对实事有反馈的,但我还是疑惑。 又或许我只是胆小。
      • #Venice2022#一共看了四部主竞赛也能看到金狮吗,还刚好是我唯一一部近距离接触主创的?说实话不能理解,题材取胜的片但是这个题材也没完全挖透,私人线很散很干扰观影体验 @Sala Grande
      • (ICA 1)
      • 影片最后在姐姐的医疗记录里出现这句”She saw the future, 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记不清了具体了),一瞬间眼泪涌出来。姐妹两人都在血泪的现实中fight出了beauty. Btw, 真心不喜欢豆瓣这个翻译:美人与流血事件。
      • 双线交织,一边是作为P.A.I.N.领导者的activist Goldin在当下和通过美术馆捐助洗白黑钱的药物财团的抗争,风格偏传统纪实影像;另一边是作为酷儿女性的Godin对个人经历的回忆,穿插姐姐在保守家庭中出柜后的自杀、药物成瘾、AIDS流行、性暴力、酷儿地下文化、美国反文化运动等议题,多为第一人称自叙,画面致敬Godin个人摄影风格多用静帧幻灯。标题翻译完全是胡说八道,“All the beauty and bloodshed”是精神科大夫给Nan Goldin因性向自杀的姐姐Barbara开的处方中写下的一句话,“she sees the future and 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
      • Nan真的是一生都在抗争的传奇
      • 她真的很勇敢。badass。她的那些人物肖像令人着迷。在大屏幕上看Patrick Radden Keefe,心满意足,他的样子却和我想像中很不一样。音乐用得特别好。我觉得是几乎完美的纪录片。片尾致谢里有Edward Snowden
      • I don’t like your fashion business mister and I don’t like the drugs that keep your thin ,I don’t like what happened to my sister. First we take Manhattan, then we take Berlin
    • 豆瓣 8.4 20200910期
      설리가 왜 불편하셨나요?
      2020
      纪录片
      韩国

      雪莉哪里让你觉得不舒服

      설리가 왜 불편하셨나요?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看完 感触最深是她房间里的药 还有快乐地在舞台上唱哥布林 “我会好好活下去的 谢谢大家”
      • 「尽管不被理解,但到最后一刻都没有放弃沟通。」为故人祈祷冥福
      • 就个人审美而言,没觉得雪莉有太大吸引力,但对她离世前的微表情印象深刻,通过这部比较粗糙的纪录片可以得知:雪莉早年失却父爱,是后来和年长男士恋爱的深层心理动机之一;为了不继续失去母爱,雪莉从小就倾向于服从性格强势的母亲;作为一个天性较为脆弱的姑娘,小学就开始住宿舍进行职业化明星培养,需要的安全和依恋没有被很好地满足;恋爱后母亲因反对和她近乎断绝关系,随后又和男友分手,对雪莉心理产生很大打击;少年出名,早早成为一个公众人物,时刻接受大众批评指点,心理压力持续增加。综上种种,就看到了那个在镜头前极度勉强自己强颜欢笑的雪莉,这种勉强逐渐以“放飞自我”的叛逆形式表现出来,终因支撑不住导致自杀,是对家庭、爱情、友情、公众全部失望、陷入极端精神孤立的结果,还真未必有某些键盘分析家所谓的什么黑幕。
      • 我是fx的死忠粉,对雪莉印象是一个爱笑的、开朗的、追寻自由的、勇于展现自我的女生。网络直播惹起的争议期间,确实隐隐有些自杀的征兆,但我完全没有办法想象,也没有能力接受她真的自杀了,去年我真的震惊… 虽然对她个人,我一直只是路人粉,没有付出太多的情感,可我相信没有人不会为如此耀眼的笑容、如此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突然逝去而感到可惜。她的笑容很有感染力,就像是天赐的美好,总能激活身边的人对生活的向往。 其实,她是一个不幸的女生,是被爱豆身份束缚,囚禁于网络暴力下再普通不过的女孩,但她更是一位拥有进步思想的强人,即使腹背受敌,仍然以身作则致力于争取现代女性权利。 她没有令我感到不舒服,倒是这个充斥着戾气与落后观念的网络社会配不上她。 这个纪录片,虽然名字可能有些争议,但并没有消费她的意思,更多的是纪念。
      • 看的时候刻意打开了弹幕,想要看看人们在看到一个年轻生命逝去再回首的时候会讨论什么?让人失落的是有很多人在弹幕上说:“那些照片确实让人不适”、“雪莉就是遇到了不好的朋友”,很想问问这么想的人,你们为什么要感到不适?为什么要觉得她的朋友不好?这种总是惯性评价别人私域的感受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可怕的想要驯服同类的想法。我们不应该是带着好奇、带着体谅去想一想别人的人生为什么会如此不同吗?我们不应该是先观望再思考最后才表达吗?难道我们真的被网络噪音裹挟了吗?不再关心自己的同类是不是一个人,只想看到政治正确的结果,真让人难过。我仍然记得在《唐顿庄园》里奥森跟罗伯特袒露自己的过去并感到抱歉的时候,罗伯特回答道,我并没有资格去评价你的过去。是啊,我们究竟是以什么资格妄图去定义正确?
      • 这个纪录片真的拍得太浅显了。但是……算了。雪莉已经做出她的选择,她的选择已经说明了一切。
      • 这个纪录片就很奇怪吧,雪莉组合的成员没有出现,前男友也没有出现。前男友可能是不愿意谈起失败的恋情,为什么组合成员、公司社长都不出来,连为她写歌的iu,领养了她的猫咪的金希澈也不出镜,这就很令人费解,也让纪录片变得缺乏说服力。
      • 鲜活又美丽的桃子 自由吧
      • 作为纪录片拍得很烂。但,我真想雪梨啊。好像只有等你死了,人们才能肯定的说“她一直过得很累”。 我总觉得我也有这一天吧,最近不太想这件事了,但这一天并不陌生。 有时候,也很有希望能好好活着呢! 我并不难过得肝肠寸断,只是心里有些想念她。
      • 3.5星,称不上是多有质量的纪录片,就算一个小小的纪念特辑吧。只是还会感慨惋惜,雪莉的名字是十几岁接受采访时自己起的,像雪花像梨花,很美吧。这样一个短片还能引发网友跑到人家亲友面前逼逼赖赖也是无语。舆论真的可怕。活着的不必放弃的人痛苦更少。想到金基范在ins上送给钟铉的告别“当我年纪大了,我们再次相见的时候,要更我说我辛苦了”。请在无法求助他人的时候要努力做到自我拯救吧。
      • 短暂却炽烈。看完才发现同一天生日比我还小一岁。
      • 夸张只因我害怕
      • 「布琳呀 今天一天過得怎麼樣? 我的今天 感覺有點泡湯了 」
      • 哭惨了,厌女症是能杀人的。为真理祈愿冥福
      • 厌女杀人事件。随便一想,都能想到好多中国被骂得正惨的女艺人,被骂疯/言行不当/放荡,她们与雪莉唯一的不同是还活着。女人哪里让你觉得不舒服?
      • 所谓相互理解是不存在的 勇敢表达自己就是一种武器
      • "那些都是假的,我总是会被流言蜚语缠着,请不要误会我.. 我不是坏人.."
      • 所以就是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网络暴力了?真不怎么样...
      • “所有人都需要帮助,包括我。”
      • 看得就特揪心、生气、且难过。你和你妈的关系即你和社会的距离。
    • 豆瓣 9.1 IMDB 8.1 1080P
      梦的背后
      2018
      纪录片
      中国大陆

      梦的背后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梦的背后,是重重现实问题。娄烨在片场可以随时和人谈电影艺术和历史,但脚一落地,又要去忙冼村无法拍摄、剧组吃饭、演员请假等问题。而不去跟这个国度和体制妥协,又是另一种梦的背后了。娄烨说“在这样的地方,你既想通过审查,又想保持作者性,这就是对人的状态的一种破坏。因为半个世纪以来这个审查制度的存在,我们只能做二流观众。”仅是这一番话,就值得被全体艺术工作者敬佩,在拍电影之前,娄烨先保全了作为一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 时间会证明,谁才是纯粹在用影像记录我们的时代,谁才是沉默用自己作品不断在和当局周旋,不断触及底线,但也不卑不亢毫不显耀地维护着自由的声音。
      • 【台北金马影展展映】值得中国电影人观摩学习幕后纪录片。热爱娄烨电影的影迷必定一本满足。能够了解到《风中》从前期筹备、剧本研讨、拍摄、后期制作到审查的完整过程。有合作摄影师、演员多角度聊电影聊娄烨。也有娄烨对中国电影工业水平、审查制度的深刻批判。《风中》遭遇的困难太多了,冼村场地协调、美术组偷工减料、制片组后勤工作差、陈冠希与剧组成员摩擦、大牌演员请假,以及长达一年多的审查僵局。尽管如此,娄烨导演自始至终坚持自我、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风格也让人十分欣慰。电影有动作、警匪,也有感情,讲人性。娄烨还是那个娄烨!致敬!
      • 希望每个人都能好好看看这个作品,每一梦背后都有太多的悲剧。有的悲剧不是来源于你不够好,你不够努力,而是源于你不断的被限制,你没办法做自己,没办法把最好的东西展现出来。我们所看到的风中版本一定不是导演最想要的东西。在拍摄,在剪辑的时候,娄公子自信的,发自内心,纯粹的笑容可以看出他真的喜欢这个东西。可是一直不断的因为审查而不得不作出改变,牺牲,再到最后那个落寞的背影,太心疼了。
      • 这么清楚地讲到电影制作的过程其实很意外,但娄烨是真的懂电影,照顾到每一个细节,这些东西加起来才是他的艺术。特别喜欢他和颜卓灵还有摄影师在酒吧聊天的那场戏,也喜欢他谈自己谈电影的每一段话,他在片场真的很自由、很放松、嬉笑怒骂。对比之下,和如此珍贵的、承载了这么多筹备和期待的拍摄本身相比,反而不觉得最后审查那段多么重点,虽然听到“二流观众”这个概念还是浑身一震。看片的过程中不断想起来去年采访他的时候,那时候既没有经验又是临时顶替硬着头皮上,整个过程都非常灾难,以至于现在看到娄烨的脸都有点害怕。好像直到这一刻我才有一点理解他。仔细想想,那时候我确实是不配拥有他的时间的。我真的试图从那些对话中获得什么吗?大概也只是他讲述的中国电影不健康现状的某个组成。
      • 娄烨的《摄影机不要停》如果这里也要剪那里也要删,我宁愿《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也不用上映了。#金马55#
      • with all my respect to the team,尤其致敬娄烨!
      • 产业大跃进的年代,它重新诠释了电影制作各部门,甚至是有创造力导演的门槛。把风雨云仅仅视作年度最佳也是远远不够的,它甚至是改革开放以来,八九后三十年的内地最佳。而天生二流观众的我们却难有机会目睹它原本可以更尊贵的芳容。
      • 这部纪录片和《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一样有一种力透纸背的穿透感。从各个层面记录拍摄过程中创意闪现的时刻、困难来袭的时刻、诙谐的时刻、感动的时刻。解答了观众的很多疑问。
      • 2019.11.23 filmex “这个电影所有被刻意删减和修改的痕迹,都是含有我的考虑,希望观众们注意到并且思考的地方”
      • 陳冠希竟然是耐安力保推薦。不上就不上了吧。製片的人文水準。你真他媽的瘋了。當曾經所有支持你拍電影的環節,如今每一道都是限制和阻礙,第95天,才第一次進入冼村拍攝。
      • 这不单是《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背后,更是中国电影的背后。
      • 娄烨牛逼!真tm牛逼!
      •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加上這部"夢的背後",合起來才是婁燁想拍的整體。但由於必須面對上映所需的審查。所以發生了片中他提到的。若要能對付審查制度,還要保持作者性的話,基本上人的狀況也已經被破壞了。成片確實也印證了這點...但婁燁的確是中國當代一位很有勇氣的導演,他想記錄下時代的痕跡吧,用一種尖銳但真實的態度。
      • 金马后第二次屏幕放映。电影结束,记录还在继续。现场马导说片子现在还在拍摄,比金马版本增加了后续,加上了上映前几天被要求删减的突然。完全可作中国映画史参考。@TokyoFLIMEX
      • 各位,到底哪里才能看到这个片啊???
      • @金馬55 好看!
      • 2018TGHFF 《風中》幕後紀錄片 「先有了冼村這個空間、發現了這一段城市歷史,在田調中,才逐漸有了《風中》的故事」 紮實的導演和作品,真的是幕前一分鍾,幕後十年功
      • 作为电影幕后纪录片的属性相对普通,但可贵的是提供了涉及到具体沈茶体验的案例与态度。
      • 在微博上看了一个片段。太惨了,连阿云被烧的那场戏原来是燃烧途中诈醒,姜紫成见状又狠狠补了几棍子直至尖叫声平息,忽而就理解了火光下他恸哭又邪笑的神情。没有任何一种情绪是突如其来的,也没有任何一段删减是毫无缘由的,很难想象到底哪一种更惨。电影的全貌是不大可能看到了,但愿还能看到这部纪录片的全貌。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