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 主演:Kara Beaton (Mark Gatiss)
    • 导演:内详
    • 编剧:未知
    • 分类:纪录片
    • 地区:英国 
    • 年份:2017 
    • 更新:06.20
    • 片长/单集:60分钟
    • 豆瓣评分 8.0 (137票)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英国电影《地平线系列:火星旅行者指南》的免费在线观看,《地平线系列:火星旅行者指南》是对白语言为英語 English,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8.0分,有137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   The dream of sending humans to Mars is closer than ever before. In fact, many scientists think that the first person to set foot on the Red Planet is alive today. But where should the first explorers visit when the...... 完整简介请见下方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920x1080 时长:50.07分钟 测试时间:2024-05-16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920x1080 时长:51.17分钟 测试时间:2024-05-16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280x720 时长:50.07分钟 测试时间:2024-05-16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1080P

      地平线系列:火星旅行者指南[中文字幕].Mars.a.Travellers.Guide.2017.1080p.WEB-DL.H264.AAC-SONYHD 1.27GB[1.27GB ] 详情
      地平线系列:火星旅行者指南[中文字幕].Mars.a.Travellers.Guide.2017.1080p.WEB-DL.H264.AAC-SONYHD 1.27GB[1.27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独家高清首发稀缺资源-大漠资源(damozy.com)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IMDB 7.3 HD
      The Genius of Turner: Paint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2013
      纪录片
      英国

      天才透纳:工业革命的描绘者

      The Genius of Turner: Paint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This, then, is JMW Turner, Britain's great Romantic landscape painter, who delivered to us a visionary story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o painted nature, and at the same time revealed the wonders of science and invention." Narrated by Samuel West.
      • 梳理了工业革命中科学的进步对艺术界以及透纳的影响,让人了解透纳是如何将最新的科学发现和理论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的。他继承了克劳德的传统,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透视法、对色彩和光的描绘、自己研究新颜料),把英国风景画发展到新的高度,启发了后来的印象派。P.S.今天在浦美看到他的《湖上落日》,非常印象派,但比莫奈的日出·印象早了30年。
      • 前期受克洛德洛兰的影响描绘“光影”,后期受工业时代的驱使描绘“气氛”,前后不变的是创作的激情。可以和迈克李的《透纳先生》一起看,组个套餐。
      • 片中特意提到一点,透纳入读皇家艺术研究院学校时,Royal Academy和Royal Society都驻在Somerset House里,两家同屋为邻几十年。试想透纳在这边厅里操着伦敦方言局促不安地讲透视画法,一墙之隔是他的好朋友法拉第眉飞色舞地讲电磁感应,这种艺术和科学水乳交融的场景,浪漫又牛逼。
      • 画作太多,加注释加得快哭了
      • 很好地再现了透纳的所处时代与经历,透纳生于航海时代,长于工业时代。他是那个时代记录者,即使是今天,他的画作也让人着迷,一种兼顾浪漫主义与科学性的双重观感。
      • 看完想去the national gallery好好看看真迹。
      • 白叶英剧社。真天才是也,
      • Good to know more about Turner in terms of the content of his painting rather than the form. A painter embracing the modern world and its technology. Surprised 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rner and Faraday. "For Turner, industry becomes the sublime."
      • saved
      • 好的艺术脱胎于时代 而非脱离于
      • 很久没有看到从正面来讲述科学技术的影片了,透纳的绘画把我们拉回到工业革命时期人们看到蒸汽船、火车的激动时刻,仿佛一个崭新的、进步的时代就要开启。如今人工智能和基因编辑已经侵入到我们的生活,这种五味杂陈和透纳的欣喜期待遥相呼应,有趣的对接~
      • 在英国我反复会去的美术馆就是Tate Britain的Turner Collection,没事能坐在那看几个小时。对我来说他画的东西只有一个:天气。
      • 时代风貌、气质与心声的画像
      • 早期蒸汽朋克。
      • 与时俱进
    • 豆瓣 8.0 TMDB 10.00 HD
      Oceans of the Solar System
      2016
      纪录片
      英国

      地平线系列:太阳系的结局

      Oceans of the Solar System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还有至少20亿年的时间去移民,人类能不能存在那么久都还是个问题。
      • everything will be gone
      • 流浪太阳系,在宇宙的尺度上人类真的连过客都算不上。
      • 最期待的还是仙女m31的到来,两大星系的碰撞太壮观(太阳系居然没事)。地球温度的上升,四季的变化,动物变成夏季休眠,冬季反而适宜生存。宜居带不断外延至冥王星!都是好科幻的题材哦。
      • 其实没太多新内容,早就知道太阳会在50亿年后逐渐膨胀变成红巨星,然后吞噬地球了。所以前半部分看得有些昏昏欲睡。不过最后太阳风和潮汐力的那段有点新意,想想仙女星云和银河系的融合,再加上太阳系的最终变化,真是感叹自然的伟大与神奇呢。
      • 太阳变成红巨星,地球很不幸会被太阳吞没,葬身于火海之中。不过这是几十亿年后的事情了,如果人类还存在,那将会发展出怎样的宇宙科技。那时我们会在另一颗行星上,躺在草地上,指着遥远的太阳系,动情的说,我们的祖先就是来自于那个正在毁灭的地方。。。
      • “根据最新的计算结果,世界将会在火焰中终结。”
      • 还行吧,伊利诺伊州那个尺度"巨大"的太阳系等比模型是个很有想法很有趣的科普。"宜居带"逐渐推远,地球被红巨星母亲吞噬,挣扎求存还是静候壮丽的毁灭,大概我们都无需担心。我们只消继续愚蠢地自恋着、互残着,膜拜各种虚假的"神圣",等着迎接远比那更为接近的灭亡就好了~ :D
      • 所以人类若想继续存在下去,宇宙飞船的远征在所难免。
      • everything will be gone
      • 还行 只是讲的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事 比较少新意
      • 宜居带的外移很有意思
      •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570090/
      • 你我都是星尘, 某天我们终将回归恒星
      • 当我们的太阳死去,它也会产生一个星云,天文学家计算出将近一半的太阳质量将会被抛到太空中变成气体和尘埃,也包括大部分从地球中得到的物质,然后恒星本身从一颗红巨星坍缩成一颗白矮星,差不多和地球一般大小,温度非常非常高,但体积非常小,,由气体组成的外环是唯一剩下可见的物质。 半个太阳系的气化残余物将会在一万年中持续发光,然后随着它逐渐在宇宙中扩散,光芒也慢慢随之消退,我们的太阳系将会终结,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只是新的开始。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最终也许会散播在整个宇宙中,组成下一代恒星、行星甚至是生命形态的原材料。 你我都是星尘,某天我们终将回归恒星,回归我们的太阳,然后在一段非凡的宇宙重生过程中,太阳会把我们的原子返还到星际空间中,去组建新的世界和新的生命。
      • 天文学的时间尺度
      • 最后不过是尘归尘、土归土、原子归原子。不过如果地球真的留不下来也是挺遗憾的,但那都是几亿年之后的事了就别操心了……
      • 我喜欢看纪录片, 让我认识更大的时间。
      • One day we may return to a star.想想自己能成为散落在宇宙中的星云,感觉生活也没那么惨了。
      • 遥远的未来,看着总有种伤感。
    • 豆瓣 8.5 HD
      Jupiter Revealed
      2018
      纪录片
      英国

      木星揭秘

      Jupiter Revealed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朱诺木星探测器迄今的一些发现。原来内部是这样(套娃)……我本来还以为木老大只是差一点就成了恒星呢(和太阳搞个双星系统)……
      • 一位研究五十余年的老学者,一个独自探险的Juno,一片金属氢海,和这个无垠的宇宙,这种微妙而深邃的关系。
      • 原来木星不仅有岩石核心 还有金属流体包裹
      • 圖像處理一流
      • 比较符合观众观看的基于科学测试数据的木星最新揭秘 没有失去重点 也没有大量学术语句 这个栏目是真的棒
      • Juno探测Jupiter……浪漫的感觉……总结就是发现神秘气体下有一层由岩石和液体金属氢组成的稀释混合体包裹着核
      • 太漂亮!
      • 人类的目标是要造一个行星么?
      • 木星实在是太精致了,是我们太阳系里最精致的球了!这个纪录片从朱诺探测器的角度探讨了木星的一些现象,比如木星的“地核”形成、木星的飓风、木星的磁场等。
      • 氢气金属岩石大木星
      • 还挺有意思的,想起漫游太空了~~~相比于其他几个行星,木星大得有点太不真实了,这点实在有点看不懂。能探测出内部结构还真是好厉害啊~~~
      • 讲的东西有点少。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探测器进入木星内部
      • m21249:古老的木星,太阳系最大的朱庇特与朱诺的太空之舞。
      • 片名应该叫伟大的朱诺号
      • 没想到木星里是液态金属氦海洋…真想知道是什么光景,能不能摸一摸,太奇妙了,比起知道卫星上那个甲烷海洋还奇妙。
      • 液态金属氢……简直无法想象
      • 讲了朱诺探索木星内部三层构造的纪录片,宇宙真是神奇啊
      • Godfather—教父,非常准确地定义了木星在整个太阳系里的地位和角色,仅次于太阳。
      • 木星质量比太阳系其它星系质量加起来还重2.5倍,巨无霸呀!木星里面都是液态金属,牛!
      • 非常棒的科普纪录片 NASA通过探测器Juno揭秘“丈夫”木星Jupiter 科学家那么有文化地用了神话之典 之前知道木星是氢和氦构成的气球 可是强大磁场之谜 于是该片揭示了最填补我认知空白的——液态金属氢的发现实验 再赞叹一句 里面的科学家都好可爱啊
    • 豆瓣 7.6 HD
      Horizon: The Placebo Experiment
      2018
      纪录片
      英国

      地平线系列:安慰剂试验

      Horizon: The Placebo Experiment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安慰剂效应太强大了,也很能解释各种“神仙妙手”“信则灵、不信则不灵”的现象。大脑本身就能生产具有止痛效果的化学物质,安慰剂的作用就是触发这一反应。
      • 我知道你说的是中药
      • 这么说来保健品也不全是骗人的了『』突然意识到,像现在这样对吃毫无欲望,减肥变得毫不费力自然而然,如果再少了强迫看剧完美挑物的这些复盘,那真的自我精神世界毫无内耗了,有百分百的精力追逐理想自我成就了,就像回到了当年反应力超人一心扑在学习成绩永远第一一样,一心扑在赚钱上,会接住公公的盘吗,会做的比他还厉害吗?
      • 说如果是安慰剂不会使得自己头晕的 John 也太可爱了。看到实验者真的因为安慰剂减轻了疼痛,突然感受到他们的喜悦。“现在只有天空是我的禁区了。”
      • 地平线以前有一集讲到过安慰剂(The Power of the Placebo (2014)),这次这集是为拍摄专门设计了一个实验,也留了更多时间讲已知安慰剂情况下的安慰剂效应。(受试群众被告知真相后情绪稳定,大概跟科学素养有一定关系,试想要是换成帝国厉害民……)
      • 下成这个版本了 就是一个验证性研究 结论系统总结了下 并没有太出人意料的部分
      • 意念的力量
      • 想知道安慰剂效应除了减轻疼痛之外,能否有其他效果,比如器质性的改变??
      • 很难真正的普及,虽然没有风险,但是让医生欺骗或隐瞒病人,这点还是让这个使用饱受争议
      • wow
      • The Placebo Effect comes from the Latin "I shall please". The power of belief. It's something that we can see played out through physiology and neurochemistry.
      • 非常不怀疑安慰剂的效果。我也确实每天都在用咖啡因安慰剂(咖啡饮料而非真·咖啡)。但更偏强迫而不是安慰(不是“我很困”而是“我必须要喝咖啡”)哈哈哈哈
      • 地平线这个系列有点无聊
      • 安慰剂使人体分泌内源性内啡肽,发挥类似吗啡的镇痛作用。安慰剂对焦虑和抑郁同样有效,主要是大脑分泌物质缓解症状,而对器质性疾病比如癌症等没有太大效果。
      • Never underestimate the power of Belief
      • 安慰剂是真的厉害,人们总愿意相信自己愿意信的。就好像片尾说的越刺激的口感越能让人感觉疾病在治愈,这不得不令我联想到中药和宗教的效果,大概都是安慰剂吧。当我们相信这些的时候大脑会自动分泌镇痛物质让身体去减少痛感。所以精神和信念很重要。
      • 给了我关于安慰剂效应很多不同面的思考。有价值。
      • 觉得事实上很多人类也是靠着安慰剂生存至今的,只是非药物形式。
      • 赛车手骑出个人PB,却被告知刚才吃下去的是安慰剂,哈哈哈好坑爹啊。利用人体自身的化学系统,安慰剂可以产生真实的生理性效果。神奇的安慰剂机制。
      • 哈哈哈哈好有意思,bbc太财大气粗了(如果不是想知道实验是谁funded的)。疼痛真的减少了,大脑活动也能证明感受的疼痛减少。老爷子没参加回访去了直布罗陀可还行?
    • 豆瓣 7.8 HD
      BBC Horizon: The Mysteries of Dark Energy
      2016
      纪录片
      英国

      地平线系列:神秘的暗能量

      BBC Horizon: The Mysteries of Dark Energy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暗能量、暗物质、2020年欧几里德任务、变色龙粒子理论,大量青年爱因斯坦独白表演,贯彻女性主义意识,结尾有趣。
      • 即使等到2020年,暗能量和暗物质的神秘性肯定也还是无法解决,因为即使到时有公式理论能解释,也会因此产生新的疑问,公式始终是公式,它需要代入的“项”的存在。
      • 这次的地平线非常精彩。想想所有已知的万物,看到的宇宙所有的一切在宇宙中不过只有4%的份额,真是让人叹为观止。现在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如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超级天才啊~~~~
      • 在某一星系中心,最亮的那个是黑洞高速旋转产生的光,而这个星系中从内向外排列的恒星中,它们既没有被黑洞逐渐吸收,也没有因为转速过快而远离该星系中心……这,就是暗能量。
      • 什么都让你看透,那宇宙还怎么充老大,宇宙也是要面子的。
      • 暗能量使宇宙膨胀,那么暗能量是什么呢?应该要引入第五种作用力,反重力作为一种排斥力。
      • i have no special talent, i'm just passionately curious.
      • 逻辑比宇宙大爆炸好,但物理真的太难了😂静候下一个爱因斯坦,不知道人类还有没有这样的运气
      • BBC“地平线”系列,也很多年了,很经典,质量稳定
      • 到目前为止,暗能量和暗物质都还是个假说,急需实验和观测支持。7.3
      • 好奇心最重要。很期待2020年欧几里得望远镜传回数据。
      • 人们通过观测动物植物得到了许多知识,但只有一个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科学家观测星空,发现了暗物质和暗能量,结论就是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爱因斯坦“来解释。
      • dark energy and dark matter
      • 《地平线》这一整套纪录片的内容确实比较前沿,但实在太散了,非常不系统。
      • 比不上前几个horizon
      • 好喜欢爱因斯坦
      • 宇宙加速膨胀,却需要有密度保持一致的暗能量。如何调节?需要另一位爱因斯坦。
      • big idea
      • 看了迷糊的半天,结论就是,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爱因斯坦。
      • 3.5
    • 豆瓣 9.5 IMDB 8.6 HD
      Goodbye Cassini - Hello Saturn
      2017
      纪录片
      英国

      地平线系列:再见卡西尼号,你好土星

      Goodbye Cassini - Hello Satur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知道土星的日长到底是多少,对我们又有怎样的意义?只要它不影响我进行某宝,某滴,不影响即将来到的双XX,不影响我去关注某某的新女朋友,就没有任何意义。对吧?
      • 😭 一开始就鼻子酸,看到最后音乐起来煽得我老泪纵横…… 卡西尼号实在是一个传奇,那些与它一同工作了20几年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对它的情感非常真切,令人动容。—— 另外,NASA(大概在《隐藏人物 Hidden Figures》事件之后吧…)有重视性别平权的传统,本片出镜科学家、工程师、高管女性比例甚高。
      • 卡西尼号深爱着土卫六,惠更斯号是他们的定情物,最后却一头扎进土星的怀抱。
      • Goodbye Cassini~~ 在土星大气层中燃烧消亡的瞬间我都要哭了哇!27年的一个项目,从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太久了,如果我是项目成员我都要哭崩。片子放了比较大篇幅在土卫六和土卫二上,虽然都没有找到水资源,但卡西尼号发回的照片和数据都很赞。如果片子能多一些土星大气层或者土星环的分析就好了。
      • 为什么三十年前就能做出这么牛逼的航天器?瞬间感觉我们跟人家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 2017年9月15日星期五4点55分46秒整,再见,卡西尼。天晓得我有多么喜爱土星,以及他们所有工作人员佩戴着不同款式的徽章,多么值得骄傲。
      • 17世纪,法国天文学家卡西尼首次观测到土星环之间的裂缝。1997年,以他命名的卡西尼号发射成功。2017年,在探测了土星及其卫星,传送完所有探测数据后,卡西尼号永远沉睡于土星的怀抱。它是一颗没有生命的飞行器,却用自己悲壮而灿烂的一生为人类带来了足以研究几十年的数据。
      • 1585. 克制内敛的表达,无可抑制的澎湃情绪,如同它想要守护的Enceladus;湮没的一刻,最后的注视,成为长存的记忆和传说。 Engineers don't like surprise No surprise
      • 持续30年的伟大工程,仅是与木星相会,卡西尼号就用了7个人类年,也许在人类的探索史上这不是最长的项目,但已足够给被网络时代裹挟着机械跑动与无意义加速的世代以启明:有些瑰丽景色一眼万年,有些项目规划需要以百年计,有些边界需要持之以恒方能突破。有些人终其一生追求虚无的崇高与意义,恨自己太平凡叹世道太灰暗,也许人生意义的参照系并非绝对,但能参与这样一个项目的成员在我看来都何其幸运。PS:此片基础上剪成的短片《卡西尼号之终章》获2018艾美奖创意艺术奖。
      • 调整姿态把天线指向地球坠向土星,执行27年生命历程的最后一次任务,在土星大气层化作一团火花,卡西尼号的终章
      • 卡西尼代表的不仅是nasa,更是人类的探索进取精神,我们不仅为了生存而探索,更是为了梦想与求知欲而探索。
      • 我们一粟,我们远征。
      • 对于外人来说那是远在天外遥不可及冷冰冰的探测器 对于这个项目的科学家来说 这是陪伴他们度过二十几年的朋友 在失去信号的那刻 除了向卡西尼号告别 也在向自己过去的人生告别啊
      • 当科学隐去了所有残酷,隐去了所有细节,以艺术的形式展现给我们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仅仅告诉了我们成果,而隐去了其中27年的过程。这就是卡西尼号和土星带给我们的所有意义,就是一次单纯的,能够对人类认知边缘的一次小小的展望,这个展望还是极其模糊的。 还是很能理解科学家在纪录片里的激动,因为在所有其他的领域,真的是没有人在乎他们的。仅仅是发一大堆的传感器到土星,拍摄一大堆的数据反馈回来,科学家开始各种的理论揣测。 这个电影虽然说饱含人文关怀,但其实是用人文关怀来掩盖他背后的无力,掩盖其中的真相,这个真相就是人类即使经过了这么多年,仍然没有迈出太空一步。卡西尼号几乎是人类太空探索的极限了,这个极限不仅标志着认知的极限,也标志着科学和工业的极限。 所以大可不必激动。甚至连生活的调味品都算不上。
      • 终场演奏。 他成了他用一生探索着的星球的一部分, 再见,卡西尼! 致敬卡西尼! 致敬伟大的冒险家们! 我们有且仅有一个月亮,土星却与他的六十二个月球相伴,多么奇妙! 看到最后的模拟过程,卡西尼的燃烧,像一颗流星画过那么一笔,消散。 升起一种对伟大的崇敬和使命感,好难过。 还有那些花费了二、三十年投身这一项目建设的工程师、科学家,完成了与老朋友的告别。或许是毕生心血,像是一场祭奠,是一场圆满,也可能是另一份伟大的崭新开始。
      • 载满人类情怀 漫长孤独的二十年漂浮 再见卡西尼。
      • 我简直沉迷于各个领域里醉心于工作的科学家!看到总设计师在谈到卡西尼最后要冲向土星毁灭自己的时候忽然有点哽咽,一个持续了27年的项目,尽管在路上就飞了7年!像一个自己的孩子。不少科学家在看到卡西尼好传回最后的画面失去信号时忍不住流泪,科学并不冰冷。
      • 真是伟大的探索旅程。Saturn, its rings, especially fantasic moons with dunes or seas 真的是太厉害了,超越任何人的想象,不可思议化为了图像。而且工程也很强大,漫长的27年稳健遨游,加上最后Finale grand那种悲壮很感动,已经白发苍苍的engineer们亲眼见证Cassini传回的最后一副图像后消失,浓缩了一代人的探索明确的终结,有些难以言说的情绪。再见,忠实可靠的老朋友,谢谢。
      • “土星的天空是你的终点,而我还在路上”
      • 宇宙太空,人类关于未知世界的遥远梦想。卡西尼进行自我毁灭的一瞬间,很震撼。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