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二战时期救援难民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题材还挺严肃的。看片尾Varian Fry这个角色应该是真实人物,不知道有几分写实几分虚构,但至少呈现出来的这个角色是很动人的。第一次看到Cory Michael Smith,狠狠get了,好软好可的样子,居然还有同性CP,也狠狠嗑到了,悲剧结局更触动。Corey Stoll形象有点突破。节奏不是特别好,尤其后半段比较零乱,导致观感也一般,如果砍掉支线缩减篇幅,只专注于男主会更好。很喜欢服化和取景,好美好美,法国风情很浓。 |
|
主创期望通过另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来切入已被讲到厌倦的“二战”题材,这里没有血肉横飞的暴力场面,也不是那种游走在各种险境之间的极限求生。很多很多的浪漫纠葛,畅想不同心怀艺术理想之人共居一处;只能说思路和方法都太接近Ryan Murphy去处理《好莱坞》了,不是不可以,但就是有种莫名的“怪”——尤其考虑到《离经叛道》后,哪怕就是粘贴复制估计都是又部无悬念的佳作。 太过干净、明亮的镜头与设置让剧集几乎没有更大的说服力,而像一出得到精心布景的舞台剧;应该肯定Netflix支持了这番讲述,但实际效果寥寥。Gillian Jacobs真的好美好美,Cory Michael Smith《1985》后再度被分到“做自己”戏份,算是少数亮点了。 |
|
几乎是同一时期,当中国大陆的富二代败家子正在赌场奋力输钱时,美国的败家子正在花光老爹的钱以及卖身救人。国运,实际上就是每个国民认知能力的集合。这片拍的好不好无所谓,价值永存不灭。PS:剧里出现了很多在艺术界和思想界如雷贯耳的名人 |
|
真好看啊!尤其是艺术家party的一段,来自法国殖民地的黑人小哥Paul戴着自己制作的纸质帽子(像一只纸船),在夜里尚无别人的院子中跳起自己的舞蹈是关于找到自己组群voice的提示。本雅明的演员实在像我脑中那个本雅明。印象最深的几个镜头包括:在西班牙的小城,女仆收拾本雅明的遗物——实际上只有一个皮包——里面是一颗水晶玻璃球,雪花从中缓缓落下;本雅明教法国警察局长发音tikkun olam(后面又提到了这一概念)。闹腾的佩姬·古根海姆的出场也不错,像《红楼梦》里的凤姐出场,笑。 |
|
之前怎么忘了标记。时代剧,但是故事讲的不是很好。 |
|
一个惊人的史实是当时美国国内是有很多人对欧洲的犹太人持隔岸观火的态度。什么时候正午阳光能拍一部《犹太人在上海》给欧美人补下历史课,哦但是可能上不了网飞因为平台都被禁了。 |
|
好爱这部剧,尤其是艺术家的每个片段。整部剧的风格偏轻松,看的时候也不费心纠结细节,蛮好的。 |
|
很烂 |
|
奈飞恰烂钱灌水剧典范,都怀疑是用来money laundering的。本来是冲着阿伦特和本雅明来看的,没想到整部剧就是拿拯救二战时期的思想家艺术家这件事当幌子拍了一部降智的谍战片……my eyes,my eyes(菲比.jpg)关于艺术家,可能真的是超现实主义的诗人和画家需要癫狂的party来刺激大脑获得灵感,作家思想家一类的还是需要非常自律与刻苦的冷板凳式的付出的。建议就是别看。看了以后发现只有7集就硬着头皮看完了,可能导演也知道拍得有多离谱吧……服化道有一股浓浓塑料味,知道要表现上流社会的逼格,结果根本经不起推敲,好多件都像平替……还是瓦里安的衣服质感相对来说最好一点…… |
|
感动,心有戚戚。 |
|
艺术家party是高光 |
|
南法风景 |
|
画面是真的美…其他的就差强人意了点 |
|
看了4集 不想看了 |
|
不好看,乱七八糟……不过Gillian很好看(她蛮显年轻的诶。 |
|
Gillian💓 然后确有高光时刻(还有夏加尔夫妻 |
|
难看啊,两星全给推荐来看赫希曼的田方萌老师了,田老师和康子兴老师讲赫希曼有多专业,这部片拍得就有多业余。本雅明和阿伦特被边缘化最严重的一次。艺术家不是各种party就能代表和演绎的。芝加哥啊芝加哥,你什么时候才能振作起来呢。 |
|
捏爹啊!这几个负责主要戏份的男角色真是各有各的恶心啊!都是第一次搞抵抗运动,对mary“听我指导”“我来点醒你”的底气哪来的?mary出钱出人又出力,简直被吃干抹净骨头都不剩还被嫌硌嘴,你们男的搁这儿装啥大头蒜呢。莫里兹我为你看这剧,你咋好意思才两集就去领盒饭了 |
|
放弃 |
|
好看,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
|
基于真实事件和人物的虚构作品。mary jin虽然是个美国白富美,却用自己家当救人离开欧洲去美国。虽然美国人也有私心,获取签证还得是艺术家作家或者发表过什么论文。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救援。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上海救援2w犹太人的故事拍成剧or电影。这剧最大收获是知道了西班牙葡萄牙竟然没有参与二战,我是说怎么徒步从法国翻阅山到西班牙就安全了,我是说怎么一想诶?好像确实从来没看到二战史的西班牙。欧洲没参二战的还有瑞典、瑞士。 |
|
又一部私心五星。非常有美感而深刻。希望历史不会重现。 |
|
很久没看到Cory Michael Smith了,他的角色和官配以外的任何人都更有化学反应。畅销书改编的剧集,质感过于网飞,卡萨布兰卡形式的拙劣效仿,很假很浮泛。本来是对题材比较感兴趣,没想到剧本这么稀烂 |
|
美國人打飛機 |
|
离别拍的很美。世间太多无奈,多份理解,把所有美好存在心底❤️ |
|
凑合吧 不算特别优秀的剧……不过这个救援小组和抵抗组织整个救援过程还是挺紧张的…出现了很多历史上很牛的艺术家 所以人家才会死到临头也要party🤣
一边是美国大使和法国官方不做人 另一方面还踩了大英不做人hhh 好在没有着重刻画纳粹 没有让人看了特别不舒服的桥段
这里的爱情故事看起来都很突兀…虽然Cory看起来真的很好推倒😏Luke Thompson突然出镜也是意外之喜🥰 |
|
其实还行,虽然好多密谋暴露之类的太傻了。马赛挺美,摸鱼甩锅的法国人挺萌。许多德国男演员这回不酱油纳粹了而是酱油堕落艺术家哈哈哈。 |
|
想看多一点艺术家的轶事 |
|
为了女主的衣橱来的!太美了,法国的景色和女主的衣服都好美,看着真是一种享受~
两对都BE了,那个时代相爱容易相守难~ |
|
三星半,还不错,欧洲人的浪漫,连危急时刻都不能暂歇… |
|
搜索了一下真实的Varian Fry (1907-1967),发现他的模样有点儿像剧中虚构的男友Thomas |
|
男主和女主在一起之后第二天早晨从房间出来突然用德语说“这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晚”,然后又接了一句“能说德语真好”。啊,所以他的幸福也是时刻如履薄冰的。 |
|
服道化配乐还不错,三集之后节奏越来越拖,网飞剧通病 |
|
养眼是真养眼 叙事乱也是真乱 |
|
纵是大厦将倾,也总有人不愿同流合污。那个,Hanno,你和Max的自由坠落2到底什么时候开拍?10年了,等了10年了。 |
|
總覺得差了點什麼。 |
|
这个故事讲得不完美。但是这个故事,它的制作和它制作时所处的社会语境触及到了一个今天欧洲面临的stateless和transnational共存的境地。两位瑞士导演用一个轻小品的形式和二战题材处理了这个境地。让我联想到去年达内兄弟的《托里和洛奇塔》,用一种克制冷静的现实主义方法处理了同一个欧洲主题。活跃在欧洲的导演这十年来都切身感受着这种社会状态。还有,Netflix 真的很了不起,今天可能只有它有这样的资源和意识,主动去做真正的transnational production |
|
南法风情不错,维希政府太废了,故事讲的太平了。 |
|
复古时装秀+灯塔国镇智正确,两集弃。 |
|
当时装剧看了() |
|
挺感人的。 |
|
mary和Albert还蛮好嗑的,但是由于剧集整体基调算是正剧所以最后还是因为现实考虑be了。剧情不像网飞倒是有点BBC的风格,一些zzmg话题我不评价了 |
|
开头比较平淡 |
|
合格的美国中心主义历史再创作。新颖的切入点和精致的服化道也难以掩盖文本的空泛和流于表面。好喜欢Cory Michael Smith😭 |
|
两集看起来,是属于能看的。。 |
|
从美国民间救援组织入手讲述如何营救流亡犹太人。没看过小说,这个主题下,本该讲个好故事。但是七集下来,发现想讲的太多,真正讲的又太少。节奏太拖沓了,穿插的感情戏拖泥带水,演员没有化学反应………虽有精美的制作但是最终的呈现太不让人尽兴…… |
|
感觉美国的崛起离不开这波人才 |
|
一般般吧 |
|
救援也不是无差别的,在衡量人的“价值”。可能是最近党课培训,总感觉这类行为看似是人道主义援助,但还是过于狭隘 |
|
mary jayne: i'm an open bo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