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冷的街道 永恒的冬天 红发的女友 Matti的歌声 |
|
僵尸可谓贾宏声的芬兰亲戚,即便米卡把他丢进《昨天》的北京,他也同样能在沉默和酒精中让人视而不见。他如此没有目标感,以至注定在极地的漫天雪地中迷失,像海湾战争投影于电视画面里的那只被原油窒息的海鸟,于是逼仄地下室的一把贝斯成了惟一伙伴,直至被伊斯坦布尔和黑色安息日的神秘雾气召唤而去 |
|
记得结尾曲好像是black Sabbath的? |
|
那么高的分是骗下载的么? |
|
"Elävä kuollut 4月8日 我的生活就像口含胆汁 但我不感觉自责羞愧或是恐惧 因为我完全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于局外人没有尽头的归途/Black Sabbath - Solitude/4星半 |
|
深度抑郁症!!!!!!!!!! |
|
听名字还以为是恐怖片,结果是温情又绝望的片。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的一个片的片段,居然在梦中为它哭泣。男主有一双像小狗一样水汪汪的眼睛和他永远孤单的背影。 |
|
酷哥他哥,北欧风情,同样的惊艳,电影原声好听呐 |
|
没啥意思,郭利斯马基哥哥的水准真不如弟弟,摄影啊节奏啊这些电影触觉比弟弟差太明显了,他哥的片子看了三部,没必要再看了 |
|
原来是Aki Kaurismäki的哥哥 |
|
生活如同地狱他就是其中的活死人。
其实他也是个善良的人。只是这个现实的社会没有给他更多容纳的空间。 所以他生活在边缘,过着自杀一般的日子。 |
|
Mika Kaurismäki |
|
我被他无奈的眼神击倒了! |
|
海报好像robertsmith |
|
芬兰,音乐,爱情,自我放逐的旅途,什么是生存,他站在一片虚无之中。不要怀疑他,不要怀疑任何一个怀疑自己的人。想起EVA的一句台词:“你只是自以为了解而已,人是没有办法完全了解他人的,甚至对自己能否完全理解也值得怀疑。” / Aki哥哥的作品 |
|
生活犹如冰冷的梦,虚幻朦胧没有含义。爱情并未死去,只是离开了我们。而我们才是死去的。 |
|
丧逼与幽灵列车 |
|
不知道芬兰语里zombie是个什么意思,但剧中的主人公看起来确实像个“行尸走肉”,精神上似乎很萎靡,找不到生活的动力,因此而走向毁灭。在片头主人公说知道自己为何成为现在的样子,但我看完电影实在不敢说我也知道了,也许缺乏相关的背景。 |
|
那修长纤细穿着黑色紧身裤行走在雪地上的双腿。。。 |
|
阿基有爱 |
|
摇滚文艺酒鬼的破事儿 |
|
太文艺了。不适合我这种肤浅的人。 |
|
fade to black 。三星半 |
|
只要表现骨子里的东西就够了。再次见到佩先生,真高兴。 |
|
太丧了。一个人得活的多不耐烦才会对自己这么不负责任并一而再再而三的辜负心爱的人。 |
|
比弟弟拍的东西要好玩儿些。岁月把男主蹉跎成秃顶男孩儿 |
|
北欧电影的凄冷和疏离,透过全片被冰雪覆盖的环境传递到屏幕外,明明是一个逃避生活的人,却被代入从“僵尸”身上感受到孤独和无力。魔鬼列车出现的几处,都是僵尸极为困窘的时刻,他们的状态或多或少映照了僵尸当时的心之所向,一度觉得他们只是在僵尸想象中出现的。只是自我如他,最终仍需一个归处。 |
|
仿如昨日 |
|
主角的脸,身材,气质味道简直是为影片量身定做,散发着浓浓的腐烂味又让人着迷 |
|
很嗨但也很丧的片,一种无望感,音乐都很好听啊 |
|
这个海报是剪刀手爱德华么。。。。。 |
|
EE-D9 豆瓣终于有人添加了 |
|
米卡·郭利马斯基导演. |
|
7 米卡和阿基的故事感觉都差不多,也许米卡想要有更多的深层表达,但又被故事本身所局限,视听上我还是更爱阿基的小清新 |
|
米卡·考里斯马基//还以为僵尸片/看了才知是关于一个特立独行者活着跟死了差不多的故事/黑暗系~ |
|
不能完成社会期望,适应不了社会束缚,只会让身边人失望的敏感男孩。
现实让他难以忍受,逃去幻想之乡,那里没有逼迫,没有争吵,没有失望,只有美好和宁静。 |
|
和弟弟还是有差距的,全片没什么起伏,抑郁到底。 |
|
太同时期苏联电影风格了,感觉像是the needle和通讯员的结合!无所适从的年轻人最后宁愿走进伊斯坦布尔的小巷中…… |
|
边缘人的自我放逐。米卡比弟弟阿基还要冷,而且不留一点希望。伊斯坦布尔段落让人想起锡兰的《远方》 |
|
OST和摄影美的北欧小清新。 |
|
Cold, so cold... |
|
僵尸和魔鬼列车都是与现实格格不入,只能活在幻想的爱情和世界中 |
|
千山我獨行 不必相送 |
|
和阿基感觉两个路子。不太对我胃口。但是蛮伤感的。尤其是里面的音乐,真绝了。可惜米卡的电影原声无。最后的歌是Solitude。 |
|
三星半。居无定所地生活在社会边缘,居然也投入了音乐中 |
|
日记电影,芬兰人的冷幽默是基于气候层面的自然产物,要么就是考里斯马基家的祖传,医院用药干杯,苦中作乐真不错 |
|
女妖里面的女妖是一首歌曲,这里面的魔鬼列车是一个乐队。后面几个人开始说英文了,没有字幕。没有什么意思又有点意思,群里面在抢红包,我肯定去抢了。 |
|
几乎是意识流了。。。 |
|
哎,太能理解了,因为自己先放弃了自己,所以完全没办法面对那些还没放弃自己的人啊……又能怎么办呢…… |
|
与阿基相似的边缘人主题与赫尔辛基,探究方向有所不同。从叙事到摄影完全是主流艺术电影调调,和导演强烈个人风格化的老弟相比还是差的有点儿远。倒是几组疏离的城市空镜头很有味道,伊斯坦布尔部分给电影捡回了不少分。ost好听但有点儿满,永远怀念佩龙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