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最后的跳水 La caída (2022)

    最近更新: 2024-10-25 最后的跳水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280x534 时长:95.15分钟 测试时间:2024-05-22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成功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920x800 时长:95.11分钟 测试时间:2024-05-22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失败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测试时间:2024-10-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920x800 时长:94.88分钟 测试时间:2024-05-22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成功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920x1080 时长:94.78分钟 测试时间:2024-05-22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失败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测试时间:2024-10-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920x800 时长:95.78分钟 测试时间:2024-05-22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成功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920x1080 时长:94.78分钟 测试时间:2024-05-22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成功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920x1080 时长:94.78分钟 测试时间:2024-05-22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成功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640x360 时长:94.97分钟 测试时间:2024-05-22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失败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测试时间:2024-10-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成功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920x1080 时长:94.78分钟 测试时间:2024-05-22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成功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920x800 时长:95.74分钟 测试时间:2024-05-22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728x720 时长:94.88分钟 测试时间:2024-10-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失败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测试时间:2024-10-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成功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920x1080 时长:94.78分钟 测试时间:2024-10-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280x720 时长:91.15分钟 测试时间:2024-10-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失败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测试时间:2024-10-25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4K/2160P

      DIVE.2022.SPANISH.2160p.AMZN.WEB-DL.x265.10bit.HDR10Plus.DDP5.1-PMS[10.08GB ] 详情
      DIVE.2022.SPANISH.2160p.AMZN.WEB-DL.x265.10bit.HDR10Plus.DDP5.1-PMS[10.08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最后的跳水[简繁英字幕].Dive.2022.2160p.AMZN.WEB-DL.DDP5.1.HDR10+.H265-MOMOWEB 详情
      最后的跳水[简繁英字幕].Dive.2022.2160p.AMZN.WEB-DL.DDP5.1.HDR10+.H265-MOMOWE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最后的跳水[简繁英字幕].Dive.2022.2160p.AMZN.WEB-DL.DDP5.1.H265.HDR-ParkHD 详情
      最后的跳水[简繁英字幕].Dive.2022.2160p.AMZN.WEB-DL.DDP5.1.H265.HDR-ParkHD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最后的跳水[HDR+杜比视界双版本][简繁英字幕].Dive.2022.2160p.AMZN.WEB-DL.DDP5.1.H265.HDR.DV-ParkHD 详情
      最后的跳水[HDR+杜比视界双版本][简繁英字幕].Dive.2022.2160p.AMZN.WEB-DL.DDP5.1.H265.HDR.DV-ParkHD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最后的跳水[简繁英字幕].Dive.2022.2160p.AMZN.WEB-DL.DDP5.1.H265-ParkHD 详情
      最后的跳水[简繁英字幕].Dive.2022.2160p.AMZN.WEB-DL.DDP5.1.H265-ParkHD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1080P

      迅雷下载 DIVE.2022.HD1080P.X264.AAC.Spanish.CHS.BDYS.mp4[1.86 GB] 详情
      DIVE.2022.HD1080P.X264.AAC.Spanish.CHS.BDYS.mp4[1.86 G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最后的跳水.DIVE.2022.HD1080P.X264.AAC.Spanish.CHS.BDYS 详情
      最后的跳水.DIVE.2022.HD1080P.X264.AAC.Spanish.CHS.BDYS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最后的跳水.2022.HD1080P.AAC.H264.CHS.BTSJ6 详情
      最后的跳水.2022.HD1080P.AAC.H264.CHS.BTSJ6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DIVE.2022.SPANISH.1080p.WEBRip.x265-VXT[1.48GB ] 详情
      DIVE.2022.SPANISH.1080p.WEBRip.x265-VXT[1.48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DIVE.2022.SPANISH.1080p.AMZN.WEBRip.DDP5.1.x264-SMURF[5.75GB ] 详情
      DIVE.2022.SPANISH.1080p.AMZN.WEBRip.DDP5.1.x264-SMURF[5.75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DIVE.2022.SPANISH.1080p.WEBRip.x264-VXT[1.81GB ] 详情
      DIVE.2022.SPANISH.1080p.WEBRip.x264-VXT[1.81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Dive.2022.1080p.WEB.h264-KOGi[5.75GB ] 详情
      Dive.2022.1080p.WEB.h264-KOGi[5.75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最后的跳水[简繁英字幕].Dive.2022.1080p.AMZN.WEB-DL.DDP5.1.H264-ParkHD 详情
      最后的跳水[简繁英字幕].Dive.2022.1080p.AMZN.WEB-DL.DDP5.1.H264-ParkHD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720P

      Dive.2022.SPANISH.720p.WEBRip.800MB.x264-GalaxyRG[TGx] 详情
      Dive.2022.SPANISH.720p.WEBRip.800MB.x264-GalaxyRG[TGx]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DIVE.2022.SPANISH.720p.AMZN.WEBRip.DDP5.1.x264-SMURF[2.37GB ] 详情
      DIVE.2022.SPANISH.720p.AMZN.WEBRip.DDP5.1.x264-SMURF[2.37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Dive.2022.720p.WEB.h264-KOGi[1.22GB ] 详情
      Dive.2022.720p.WEB.h264-KOGi[1.22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其他

      DIVE.2022.SPANISH.WEBRip.x264-VXT[923.54 MB] 详情
      DIVE.2022.SPANISH.WEBRip.x264-VXT[923.54 MB]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详情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来自屡获殊荣的Lucía Puenzo的《潜水》,由卡拉·索萨主演,在这个故事中戏剧性的表演,讲述了在一个将胜利定义为终极梦想的背景下,关系的复杂性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6.9 IMDB 6.2 阿斯特拉罕正片
      Astrakan
      2022
      剧情片
      法国

      阿斯特拉罕

      Astraka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导演还不够自信,给人一种感觉:很多语言想要说得不那么直接,想了想,还是补一个强烈暗示的镜头吧。 以及,结尾那数分钟的宗教吟唱,对于不好这口的人来说,太折磨了,只想盼着影片快点结束。
      • 养父并不会遵守开了门不会打我的承诺,养母只会对用番茄酱装死的玩笑进行惩罚,那个爱我的口气有栗子味的女孩,也只是拿我寻欢。砖头下面的秘密纸条,写上了去滑雪场春游看到老师和教练的交合,写上了农场叔叔在睡梦中对我的猥亵,写上了我在教堂对女孩捅了一刀,然后又全部抹去,毕竟我是献祭的黑羊。
      • 跟赤裸童年没法比啊…结尾段落也太着相
      • +
      • 《黑丝带》
      • 一眼望去,仿佛是怀旧的新浪潮风格,用客观的视角,表达极为主观的情绪。有一系列琐碎而无意义的日常细节。最后发现,看到的都是主观的投射,不全是事实。如同解密一样的观影体验,哪些情节是真实,哪些故事是隐喻,哪些角色是存在的,哪些人物是想象出来的。结尾的高潮让人无法喘息,欲罢不能。
      • 78/100 #IFFMH2022#
      • 故事生冷,后劲蛮大。养父的演员蛮帅的
      • 同为首作比《猎鹰湖》差远了
      • 很巧,刚看香港电影《流水落花》,接着就看了此部,都是反映儿童借养制度的。港片是母亲视角,此片是孩子视角。此部除结尾外皆很写实。故事起承转合上有问题,甚至是有缺失,不过作为导演首部长片,还是相当不错,颇有可观赏性。最后十分钟风格陡变,以巴赫B小调弥撒中的羔羊经贯穿影片,以小孩的梦境和遭遇以及各种意象闪回,尤其是黑羊意象的运用,显得太过刻意了。导演留下很多意象让观众去猜,包括片名,其实很多设置却并不聪明,只是表露出导演想获奖的心机。目前电影有些被玩坏了,我更喜欢像《流水落花》这样纯粹讲故事的电影。
      • Locarno MUBI, 青少年电影复杂性空间的绝佳体现,长片把力度压到最后宗教仪式幻象里,厉害,前面残酷的铺垫但也趣味十足。性元素本来就在该在青少年电影里。主角小时后喜欢女孩比自己高也太好笑,小学初中男生发育慢很多这种情况。性觉醒的过程,复仇的过程,比赛第二名的沮丧和开心,恋母的转嫁,作为处女作太厉害了。
      • 布列松式的当代电影,非常强。
      • 小黑羊从未存在过。
      • 同样的题材,国内一般都很直白。本片完全是知音体故事的欧洲文艺风范的表达。情感往后靠,依靠美学和独特视角(孩童)的切入,完成了美轮美奂的切身呈现。而表达的内容也更进一步,涉及到欲望和灵魂没顶的层次。
      • HKIFF47《九三之夏》小男孩版,胶片太美了,让我几次发出电影这种东西太好看了的感叹。很惊喜在大银幕上看见小孩子的性欲。导演映后讲到最后一段交响乐就像片子的clue牛奶沸腾一样,这个解释很有意思。
      • hkiff PE:临时买来填充时间,没想到又捡到一部好片。不过我对本片不是很有把握,只能尽力写一下我的感受。前大半部分是一个寄养少年的青春成长,其中和长辈之间的关系特别有意思,不仅没有亲缘关系,寄养父母也只是为了赚取政府的补贴。导演和演员也非常精准的把握住了寄养少年乖戾敏感的个性,上厕所的设定既暗示了动物性,同时也联系到弗洛伊德的肛欲期理论。而且拍得也很有意思,有一种布列松/考利斯玛基的感觉。对于一些戏剧性很强的事件,影片中并不会呈现其发生的动态瞬间,仅刻画了前后的人物状态和情绪,形成了一种暗流涌动的感觉。不过真正超绝的还是最后配上b小调弥撒的段落,镜头语言从沉静变成大量的闪回和跳跃剪辑,通过对一些关键场景的重演,甚至完全改写了之前的叙述。黑羊意向的出现和寄养母亲/圣母怜子的类比极富宗教感。
      • 隐喻太多 看的累
      • #Locarno75
      • I was born with an ace up my sleeve——像《椋鸟女孩》那样,披着《阿斯特拉罕》羊皮的少女在她不宜出现的历史舞台上正进行着一场自欺欺人的「cosplay」游戏:在爸爸电脑上的小电影里扮演男性诱惑者角色的激进女权主义信徒偷偷侵占了不属于自己主权和土地——用不道德手段和非法所得与对立面男权进行幼稚而低级的非合作博弈。然而,珠玑妙算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事实上,屁股还没有坐稳,位子还没有坐热,撒谎者就脱下了道德伪装直奔主题——彻底暴露了她们此行的真实目的——试图通过非暴力的「和平演变」方式迫使工人阶级子女向资产阶级爱欲享乐循环看齐。被拐跑的少年虽在幻梦中目睹了暴力性冲突的画面,但对现实道路的挫折性、危险性和不确定性还缺少切身感受。幸或不幸,谎言在真理面前不可持续。
      • 卧槽新时代《发条橙》!!贯穿全片的煮牛奶,满溢的牛奶如同他的无处潜藏的暴力。杂技耍吊小丑就像Alex的造型,砖头下是吕克的卡车同性秘密,从开头生剥兔皮到扔撞一袋幼猫,从恶作剧的番茄酱到白裙红血,看似清新的田园牧歌,实则充斥着杀戮和压抑。最终圣母喂乳,黑羊净化,向他们游去。
    • 豆瓣 5.8 IMDB 6.3 正片
      Monica
      2018
      剧情片
      意大利/美国

      莫妮卡

      Monica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看到现在第一部让我睡落枕了的片子,这不得纪念一下?
      • 抛出议题但几乎不讨论,比较标准的量产型电影节商品(离题一句,哪怕只是从题材的重合度上说,这届威尼斯主竞赛的选片也已经实在是差得离谱了,竟然接近三分之一都是女性传记 or character study……),不过导演在取景构图的创意上确实有过人之处(比较漂亮的是母亲拿小化妆镜将面庞与女儿重叠的设计),藏情节、抖情节的处理也足够稳健。比较耐人寻味的一点:母亲的“遗忘”对于Monica新获得的女性身份,到底是一种拒绝,还是肯定呢?
      • #79威尼斯# 没有特意使用过于浓重的笔墨交代关于她的过往以及家庭冲突,一切都以最温柔的方式去化解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值得给奖
      • 完美的作品。
      • 关于莫妮卡是MTF的提示过于隐晦。入戏之后母女关系极其缓慢的和解过程很动人。尤其是,就像船长所言,只有莫妮卡注意到她母亲想要优雅美丽地老去。
      • we're just common people, no more no less,
      • 2.5.
      • 其中有段对话值得一颗星。我还没来得及按照自己的计划缓解和增进与妈妈的关系,妈妈就因病离开了我,还有很多事没来得及完成。
      • she looks so beautiful!!!
      • #venezia79 前面两个人睡成左右外八字,旁边两个人睡成前后外八字,不幸被我盯着看盯醒了,真抱歉,他们睡得实在比电影有趣。(本来想好了写什么,看在导演帅的份上,算了,就引用片中一句话吧:“I‘m not your fxxxing experiment! Fxxx!” Oops,两句。p.s.最终触犯我底线的是跳舞的背景音乐,难得的释放时刻,有那么多适合一个人起舞的流行歌曲,却选了这首,如果这首歌与导演私人有关,还可以稍微接受点,否则,bad taste. Patricia Clarkson应该是最会演dying mother的演员了。
      • 实在看不到任何要表达的东西 变性议题塞进来到底为了啥呢 演得真的很好吗?放在威尼斯次次次单元都嫌浪费时间
      • 拍的过于克制了。比起热烈的冲突和矛盾,我觉得各怀心事的平静好像更苍凉。Monica每次对着留言信箱说完狠话总会再次打过去转换成卑微的语气,就觉得她一定很需要被爱、被认可。
      • 4.0。彷彿把「Monica」一詞拍成了某種觸發人物行動和情節發展的開關。
      • 情绪太淡了,克制过头了,有人会很喜欢吧。可能这种平淡才是生活本色。
      • 哈,评论好多不喜欢的,我个人很爱,虽然不是trans,但我很能relate莫妮卡的心情,世界是寂寥又色彩斑斓的,是俗气又温柔的,是不断衰败又所有采撷的,生而为人,规则是TA定的,我们只能跟这矛盾的世界努力共舞,舞不了就找一个自己的洞穴独自呆着也挺好。
      • 应该是正方形的画幅 割舍掉一部分的画面信息 画面也足够漂亮 但 电影本身的故事并不好看
      • 老年的困顿。
      • 7.4 美則美矣,但平靜如水,只待年華漸漸逝去……幾無沉思,細膩的此情此景,多少有些浪費…… 每一個人物,每一處景致,每一次情緒,都美得出離。雖然有母女隔閡、夫妻矛盾、戀情苦痛、病痛折磨,但總體溫馨和諧,就連大哭和大吼都傳遞不出憤怒。(特點。優點?缺點?) 適合在美好的時刻,為「愛」錦上添花。 跟拍酒吧外的高跟鞋👠聲,實在太楊貴媚了。居然就著《不怕不怕》(自動帶入)起舞💃🏻。
      • 有好的创作意图,却没写出漂亮的剧本。这样的人物设定配这样的本子肯定是不够的,过平的节奏和缺少魅力的人物,难以带起情绪。
      • 又是这种用屌技术屌设备拍着最烂的故事最烂的电影。钱不需要可以捐的,不是硬要用来伪学院的无病呻吟。
    • 豆瓣 7.0 IMDB 6.8 正片
      Revoir Paris
      2022
      剧情片
      法国

      巴黎记忆

      Revoir Pari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虽然回头想想好像也有不少是cliché(在餐馆打工的无证件黑人小哥说:“要是塞纳加尔人、马里人和斯里兰卡人罢工的话,巴黎人就没饭吃了。”C'est tellement vrai…),但以这样的方式串起来就还是很感人。以个人视角直面2015年11月13日巴黎恐袭的创伤,这样一个庞大、敏感且当下的题材可以拍成这样非常优秀了。导演用细致的笔触、不时穿插进来的多重讲述,在个人创伤与集体回忆之间逐渐建立起连结。一部真的能让人感到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处在同一个命运共同体的好片。我也顺着回忆了一下当天晚上我自己在哪里、做了什么,第二天去袭击现场看到玻璃上的弹孔、弹孔前的鲜花与蜡烛时的心情……快七年过去了啊。
      • 用空镜和近景来烘托气氛,渲染情绪,加之音乐抒情等等这些真的是很多女导演擅用的手法。实质上是戏剧冲突铺设成的片子,工具人有些多,有很多地方的处理过于克制,譬如男友,无法理解。全剧化看,片子算是很不错的,很厉害了。总体而言,导演完整的传达了自己的想法,完成度很高了,高到演员带着片子去了另外的高处。这个片子证实了那句话,演员是一切。女性化很法国的电影,情绪很私密,情感很丰沛,用很内心化细腻化结尾爱情化来处理这样一件事也算是法国人最会的。如果首映没见到导演可能更喜欢此片,本来看完片有种很多门开着的感觉,导演讲完,门一个个关上了。被翻译成巴黎记忆不大好,巴黎 重见更好一些,特别是就电影主题而言,女主想要重见一切,不是吗?还有豆瓣的简介是错的,但可能是最初的计划?
      • 布拉格看的第一块荧幕 终究还是错付了
      • 片尾曲不错
      • 借由一起恐袭事件探索创伤记忆对人的影响和间中过程的数个阶段,先会惊慌与失去记忆,其次会极力否认,还会有种种错觉来打破自己曾经的感知;从开片直接的场面交代后,就让人始终想知道“Mia”发生了什么,算提供了很足的粘连力。同时延续《比邻星》对于女性角色的情绪写照,连同Virginie Efira的演绎,都让它依然充满独有的力量;不过后半段插入更多感情视角就立刻陷于俗套,也多少有些破坏了这个看似宏大并且可以行得更远的前提。[简介里面竟然还保留了立项期间Nicole的传言,其实还挺遗憾没能发生的]
      • 看的深夜场,有一段睡着了。整体很棒,后半程差点意思,另外这个丈夫设定没啥用,格里高利怎么老是这种工具人角色
      • 略老土。
      • Une minute de trop à la fin.
      • 经历过恐袭的女主,在震惊之余失去了记忆,在再一次路过遇袭的餐厅后,开始寻找自己失去的碎片。本是很吸引人的题材,但叙事太平,情绪表达也欠佳,整体显得冗长。戏剧冲突再强烈一些会更好一点。P.S. 这豆瓣简介谁写的,快改改吧。
      • 【C+】感觉就是在用短篇思维在拍片子,不少好戏,但耐不住沉淀与厚重的性子。都是有效的,但是断裂的。
      • 好深刻的浪漫,害怕!
      • 戛纳就是电影届的天花板,这部戛纳导演双周作品完美吊打同年柏林主竞赛的《一年,一夜》,同样的巴黎恐袭事件,同样的幸存者PTSD,前者会不留痕迹令每位观众轻松入戏,感同身受那些随着时间也无法消弭的痛苦和悲伤,后者时刻令人出戏,各种摆拍加刻意政治正确,强加移民融入和国家安全议题的无聊肤浅探讨,令观众当场飙脏话
      • #TIFF2022#某种意义上超出预期,针对恐怖袭击PTSD导致的记忆缺失,Mia踏上注定悲伤却也治愈的“旅程”,在城市空间行走企图拼起散落的拼图,只是每个人都知道记忆的寻回无法弥补失去的一切. Alice Winocour的弟弟是2015年巴黎袭击的幸存者,而她并没有把视角局限于私人故事的重塑,亦或是单纯的reenactment,而巧妙地引入了undocumented worker 和the other side of Paris, 当痛苦与磨难降临,很多人默默承受却无法留下名字,而他们也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也是属于巴黎的“记忆”。Virginie Efira的表演虽然有很多之前的痕迹,却十分贴合这个女翻译家的设定与情感走向,但也要感叹,法国电影现在的很多女性叙事,离开中产知识分子的设定就没法继续了。
      • mia在mass shooting中失去了记忆,她尝试与同是受害者的当事人建立连接,找回那对对她来说改变人生轨迹的1个小时40分钟。影片沉重、窒息,聚焦巴黎的难民和政治事件话题下的普通老百姓视角,是与这几年时事息息相关、有迹可循的。# to find the diamond in the trauma # you never know how happy and lucky you were to be in a no trauma world
      •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多多少少也有了一点恐袭后遗症,熟悉的街道、用来呼吸的街道可以被枪声和尖叫声占领,它们潜行在这座城市所有的历史之中,并非值得铭记的荣光,而是像伤痕一样挥之不去的“坏历史”。仿佛是对巴黎的幽灵拓扑学描写。作为幸存者,另一种本雅明笔下的flâneur。
      • 融合了恐怖袭击、种族问题、心灵治愈等元素,前面还不错,越到后面越显得拖沓拉垮,属于不是在电影院看看不下去那种。但隔壁老太太看了很感动,好吧。Virginie Efira在此片中的表演略显呆滞(可能原因之一是没换过外套…导演有必要这么省吗?),让人感觉斯嘉丽约翰逊也可以演。同类题材推荐《梅尔贝克车站》,同样是恐袭幸存者寻找记忆的故事,两者重点不同,《梅》侧重对创伤和恐袭的挖开伤口,这部电影更多是治愈性的。
      • 法国人用个体回忆录拍2015年的恐怖袭击很厉害。revoir 是重新拾起记忆碎片,也是用新的/后来者/幸存者审视这座城市和前序人生的意思。另,again,相同经历是情感存在的基础,共情才有爱情。
      • 创伤(恐袭)之后,普通人记忆的重构和生活的重建。导演拍摄很细腻,甚至过于细腻,就有种刻意的营造感。关于sans papier的情节也如此,很动人,但是又政治正确得很刻意。最后,男女主一定要相互安慰到床上,这也可以说很法国了。
      • 伤痕会变淡,但是永远存在
      • 几度流泪 因为灾难 也因为灾难里坚韧的人们 感叹巴黎真是一个可爱的城市啊
    • 豆瓣 7.5 TMDB 5.90 正片
      Matria
      2023
      剧情片
      西班牙

      中年女性

      Matria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一部纯靠女主一人撑起局面的片子。她身上那种生机盎然的虎气很容易让观众也随着她一同开心、焦虑、发怒和无力。这不只是西班牙劳动妇女的人生困境,在其他国家(比如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恐怕都是别无二致的。最后一段女主表情三个阶段(愧疚、迷惘、解脱的快乐)的变化设计得很棒。最后希望所有的中年女性都能拥有出走的勇气。
      • #Berlinale73# 又是一部有笑有泪的女性题材佳作。 导演虽是男性,但本片难能可贵的是贯穿女性视角——vibrant, authentic, touching. 我们看着这个有强悍生命力的中年女人,在生活中横冲直撞, 在失去与被伤害的边缘来来回回,对着黑心老板破口大骂,和18岁的叛逆女儿兵刃相接——总让我想到那些四川女人和东北女人的故事,作为女性,我们本就命运相连,情感相通。 女主与密友夜晚hang out的那场戏——她们在酒吧放肆起舞,在夜晚的海边彼此依靠,是我看过近年来关于女性友情最好的电影片段之一。 导演说,这部电影是基于一位朋友的真实经历——她最后真的搭乘了那趟火车,并且没有回来。「娜拉出走」式的feminist narrative,无论何时何地都令我感动。
      • 看得我脑瓜子疼……结尾与女儿的对话,又哭得稀里哗啦,合格的电影,不觉得是女性力量,也不觉得是觉醒,但是确实有一种生命力,不那么吸引人,但很让人敬佩……
      • 影片前半部分,我觉得Ramona是东亚影视作品中几乎没有的女性角色,风风火火、暴躁、敢于反抗,没有一扇门会被她好好关上。但影片后半部分,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无数的女性,看到了我的奶奶、我的妈妈。女的太难了,太他妈的难了,也许所有的女性最终都需要完成一场“出走”。影片结束,大家集体鼓掌,旁边的女孩在抽泣。
      • 2023SIFF。蜻蜓点水。
      • 2023上海电影节由这部拉开帷幕,100分钟不长不短的情绪却很难消化。电影很好,人和人很近,可以喝饮料,结束时掌声很响亮(终于又听到这久违的志同道合的掌声)。正常又跳跃的生活如此真实的放在面前,才被击醒“啊,这荒诞的三年终于过去了。”我想最后女主坐上离开的车时,心里应该也在想着“啊,这荒诞的生活终于过去了。”
      • 照着达内20年前拍的片子,写出一个角色,然后剥削她,剥削她,最后的歌声更是让人无语至极(有人数过她在片子里到底一共接了多少个电话吗?)
      • 以为类似《罗赛塔》《全职》这种,疲于奔命的对缺钱的恐惧,时刻紧绷的不敢停歇,用大量手持近景跟拍人的无解困境。但不全是,Maria的底色是暖且有力的:对宠物的爱,帮佩佩先生注销手机,长椅上短暂感受阳光,开捕贻贝的男人玩笑。这些暖色攒到后面她爆发了,想开了,放手了,乘着火车我走了,就很释然——整部电影憋着长长的一口气松开了,车窗边那一刻光照下的松弛感太美丽。《全职》结尾那种天降神兵式的“拯救”其实有点假,更喜欢这种自发的内在的解脱。
      • 粗粝的生命力倒是一览无余 尤其结尾配乐很赞 原住民音乐又一次把女人比作了大地。但整体略粗,全片都被嘶吼着易燃易爆炸。底层女性的挣扎,繁重的体力活,酗酒而花心的伴侣,破碎的家庭,下坠的乳房,羡慕的女伴,路见不平的仗义执言。最终女主选择了出走了,是不是只有离开才是女性的道路。她的皱纹 红斑 褶皱都自然地呈现 感叹为何我国没这样的女性电影。
      • 23siff第二场 值得 倔强能干,嘴硬心软,理智善良,一地鸡毛 女人真不容易…最后的出走真的是勇敢和透气
      • 小地方生活的无依无靠的中年女性的生活是有点悲伤在的。没钱,没权,青春不再,没技能傍身。 每天都说不上是好日子,身边很难有善意环绕,可能还有一些白眼狼虎视眈眈。 能怎么办呢,独自坚强着,隐忍着。 觉醒,是个好词,然后呢,意识上觉醒但现实依旧如此,之后怕也还是迷茫。
      • 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中年,女性。如果不是电影节不可能会慢慢看下去。看的时候很累很压抑,看完好像因为她没那么难过,所以我也没那么难过
      • 年度最爱 真的希望娜拉出走后,不要再回来了
      • 最后火车上的她真美啊,哭了又笑,笑了又沉静。让我想起Fusi,三块广告牌的妈妈,夜航西飞的伯瑞尔,想起这些和她一样孤独又灿烂的人们,带着一身疤痕与皱褶,还是选择头也不回地走进迷雾一样的未来中。#SIFF 25 嘻嘻嘻嘻夏季电影之旅开始啦~
      • #SIFF 2023 #16 摄影机全程跟着女主 大量特写镜头 女主演的真好 把一个性情火爆、热爱生活然而生活一地鸡毛、爱女儿又不懂表达的中年女性塑造得很成功 最后的出走非常赞了 中年娜拉也可以勇敢地出走
      • 西班牙版《女人四十》。非常喜欢这个结局,跟自己和身边人和解,再也不插手女儿的人生,甩掉拖累自己的废物♂,告别家乡勇闯外地,找回心中的宁静。怎么不能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重启人生呢。
      • 剧情被取消了,呈现了生活的本来面目,仅仅是本来面目亦已令人避之不及。批判性是自然而然的,因为伤痕是来自各方各面的鞭打。去工厂做工可以无端降薪,而廉价劳动力一再被压榨依旧可以被工头那句“你们不想干,有得是人干”吃定,这句话的通行程度几乎可以被所有资方残忍而放肆地使用,因为她们一丁点议价权也没有,她们将生存所需降到极限。一个女人是所有女人,有的女人仅仅是幸运一些。她希望女儿可以凭教育的踏板,跳到她自己无法企及的阶层,去拥有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是承受如她一样的悲哀。于她而言,男人是不再值得付出了,她仅因肉体的价值而存在,她的情感、她对生命的热情都将跟随肉体的衰弱而丧失。这不是一个出走或者得到解脱的故事,我们根本无法想象会有什么样的厄运潜伏在未来。我们只是她持续下坠的一小段人生的目击者。
      • 罗塞塔进入中年后依然活在奔波和争吵中 妇科疾病就是这样来的啊 看到了身边很多劳动妇女的影子 (最后那段母女和解&娜拉出走稍稍溢出框架 那首地母歌就有点过头了……
      • 选片时看岔了,以为是部纪录片,刚从西班牙回来,想再多了解一下这个国家的普通人。电影一开始,几个机位一出来,就知道是故事片(后来又得知,还是本届电影节开幕影片)。很多段落手持镜头拍摄,的确非常“纪录”,人物表演,也自然无比非常纪录。底层女性,艰难谋生(一小时5欧元),打两份工,希望女儿读书走出来,可女儿眼瞅着就要复刻自己的人生……从我人生经验看,有时会觉得结构性的难题似乎无解。里面女儿吼她的一句“你一辈子一个接一个换男人,我根本就没有家”,和陈冲演的《意》里面的某句儿子吼母亲的台词,一模一样。出路肯定不是坐着火车“娜拉出走”能解决的!里面儿时闺蜜相聚的场景,极为感人,以及,深刻,“你以为我也会有个有几幢房子的婆婆吗?”
      • 從和平影都五樓的樓梯一層層轉下來的時候,帶來的一絲眩暈仍然讓我想到前面100分鐘裡的持續的無望和潛抑,以及橫衝直撞。 直到出口的那一點光亮,似乎暗示著,仍有光明可期,如同電影末尾列車車窗上,反射的陽光,又像是致敬“娜拉出走”。 鏡頭很近很晃,卻也逼近得真切,把近身的一切放大,片刻歡愉、十分警醒、日常瑣碎、慣常失落。 與其說中年困境,不如說是在長久的路上,找一個(暫時)與自己和解的方式。 周遭的那些,如果可以拋下的,就統統不要了。 和BFF一起,卸下身份的控制,就春宵一刻了。 嗯,片尾的西班牙歌曲,力量感爆棚。 #SIFF #《中年女性》
    • TMDB 7.12 正片
      Le Sixième enfant
      2022
      剧情片
      法国

      第六个孩子

      Le Sixième enfant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巴黎观影,四星。 郊区的房车洼地,一家七口挤在狭窄的空间里,因为信仰不断生育。城里的律师夫妇有敞亮的大房子体面的工作,一切…除了孩子。而人生就是这么矛盾的安排。于是就有了这次可以叫做买卖也可以叫做托孤的故事。在一次又一次的“角色扮演”里母亲们的命运被拉得越来越近。作为律师,也在不断挑战法条和个体需求之间的红线。一切的规定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合情合理。而贫困夫妇对于钱财的不在意和对于道德伦理的执念也和以往对“穷人”这一群体的想象相背离,仿佛他们是寄生与社会边缘但道德层面凌驾与众人的角色:或者就像christ本身,在苦中渡人,当穷人不在意钱,富人拼命挣钱,两个世界就会越发背离。
      • On ne va pas à l’enfer, on n’a pas fait de mal
      • 法国已经上映了,好看的电影,真实感人,女性观众应该更能感同身受,更有共鸣一些,四星🌟推荐❤️
      • siff2023 开头的部分我愿称之为法国版狂飙,两人法院道再见那一幕像极了安欣和高启强。 忍不住又想到之前印度老师跟我们讨论的abortion和surrogacy的问题,即使是在一个无法抚养一个无法生育的情况。毕竟怀胎8月的感情还是放不下的,与其担惊受怕过一生,只能说这是最好的结局。
      • 布爾喬亞與波希米亞兩個不同階層的交集,始於一宗嬰兒的買賣關係。在法律、道德的邊緣,沒有能力扶養新生兒;無法生育的中產階級,攜手走上挑戰法律與社會所不容許之路。電影的立意與身分的懸殊刻劃的細膩,演員也是ㄧ時之選;可惜節奏掌控的不佳,後段會讓觀眾覺得煩悶。
      • 使女的故事,女律师适合在基列国生活
      • 补标
      • #SIFF2023
      • 高知白人生不出,吉普赛人生不停。一边资源溢出房子空着,一边捉襟见肘亚历山大,难道不该有更好的资源配置方式减少人类内耗吗?
      • 喜欢结束在这里
      • 法国年轻导演的处女作长片,环环紧扣的故事,荒诞又很有说服力。每一个角色都令人信服,剧本的功夫下足了。演员的表演也都在线,尤其是结局,非常法国既在情在理又温馨浪漫。
      • 电影节的第一部冷门小片儿。看的人很少,但是内容还不错。生育话题对于求子心切的法国人来说,仿佛更容易被中国女性所理解。涉及到伦理道德的部分,只能说不愧是你们天主教啊!
      • 看这部电影最感到不安的是:边看边认为女主的做法是如此的理所当然。你孩子太多养不起就该弃养该找个更好的养父母;你没有孩子就该去想办法“弄”个孩子,钱都不是问题。 最后的坦白局,律师们可以用“话术技巧”取得量刑最优解,就像之前用金钱取得解决生活和无孩的最佳方案。但女主用最傻又最单纯的坦白保护了所有人,一力承担法律后果。现实中的我们太看重金钱,以为什么都可以用钱解决问题,说什么“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其实就像大儿子说的“这是不对的”,我们又往往太会“钻空子”,利用玩弄规则,以为是聪明,最后却找不到内心的平静。 狱中探视,两位母亲轻松释然,你可以说就是她们两位“作”才有了后来的牢狱之灾,但是那又怎样,她们找到了“母亲”的感觉,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活着。
      • 好难共情,从育儿执念到信仰和文化 只知道女主很美,女主和妈妈的情谊有点拉子之间的美好
      • 不是特别好看,就那么回事吧。人类这种动物,特别是女人这种动物,真的是骨子里刻着的基因想要孩子,当知轮回,爱为根本。太可怕了,人不生养孩子,得省多少精气神啊
      • 虽然片子很一般,但我还是忍不住嫉妒于你们法国人的亲密关系都那么健康吗?生活中的困难全是那些外部的东西,彼此之间的爱纯粹不含一丝阴霾。
    • 豆瓣 7.1 IMDB 6.7 正片
      Paradiset brinner
      2023
      剧情片
      丹麦/意大利/瑞典/芬兰

      天堂在燃烧

      Paradiset brinner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现实主义题材与神秘主义色彩结合的独特视角 母父在儿童成长的空缺并未以创痛的形式呈现 而是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 让这些被留下的女性尽情拓展和重塑她们的“家”概念 Hannah和Laura是最完美的partner 母亲和女儿的社会角色在她们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而暧昧含混的联结 她们对别人公寓的闯入不带任何窥视的意味 陌生私人空间仅作为躲避旧生活建立非常规关系的场域 这种舒适感同样弥漫在妹妹们的玩乐时间中 她们的游戏也是一场恶作剧 二姐月经初潮和小妹失去乳牙等重要节点分别以喝红酒和吞乳牙的奇妙仪式来庆祝 这些场景创造了“生活在别处”的惊奇感 为儿童世界立法——但正如理想的儿童空间不时被尖锐的救助所电话刺穿 这些孩子无法永远生活在乌托邦 她们被过早曝光在污秽的成人话语中 在成长永远跟不上加速的世界里
      • 看起来并不是麦克尤恩的《水泥花园》,相似,处理方式却更接近是枝裕和,没有母亲的棺椁、没有彻底的不可救药与腐败,有的是三个紧紧依偎的孩子。家庭是《我是布莱克》《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无人知晓》中的那一类家庭、社会的最底层,可以因为社区服务组织的一个家访电话而吓到鸡飞狗跳;姐姐是《备用钥匙》里那一类女孩,总会倔强、希望把妹妹们留在身边、不懈地外出寻找食物,却《无爱可诉》。小大人们轮番在现实社会承受家庭这一社会单元分崩离析的恶果,而情感教育课程亦因缺乏父母的言传身教而只能反复承受现实的鞭打,他们便是那一类“人生会走很多弯路的人”。他们总是这样,父母过早地死去,单亲、重组家庭或干脆是个孤儿,从小不得不武装好自己以便随时向成人世界宣战。更不幸的状况是,他们是她们,而男性社会早已张开了血盆大口。
      • 3.5 导演水平确实还是可以的,色彩布光都挺好,编剧后半程有点敷衍了,三条线既没有很好展开也没有很好闭合,外围几个角色语焉不详,矛盾化解基本依靠打闹,但整部电影又没有很好地展现身体性。结尾铃声留白还可以
      • Paradise is burning, BFI第九部,ICE放映的最佳首作。這部作品可以稱作歐洲版《無人知曉》。與另外幾部影片一樣,影片講述了三個女孩的故事,在她們母親消失後的生活。女性、兒童這些處於社會相對弱勢的一方,在這屆電影節受到頗多關注。相比於其他同類型電影,這部影片雖然在講述悲劇劇情,但事實上導演為故事增加了許多不那麼悲傷的情節,如老大與Crush共度的時光、老二月經來臨時的慶祝派對、老三掉牙後的歡樂氣氛等場景實則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悲慘氛圍。影片的片名或許可以翻譯為《天堂正在燃燒》,失去母親意味著食物的短缺但也意味著沒有母親的束縛,她們自由自在的生活,這在某種程度上如天堂一般。然而,社會服務組織的即將到來或許會打破她們這種自由自在的生活,將她們送入孤兒院。
      • 导演似乎是习得了一些青春片拍摄的门路,只是故事被过盛的表达欲淹没,毫无章法。
      • #67th LFF#28 Venezia2023地平线单元最佳导演。对于一种无序状态的描摹还算精准,但每个角色的展开都多少存在问题,小大人的设定似乎使某些表演或情节变得合理,造成如此境遇的背景要素及生活内部的无序却一直处于延宕的状态,对既有的问题显然无法给出最终的解答,因此最后的结尾确然是套路化、想像性的,我们只能看到剧本层面的「理想状态」,而缺乏现实层面的共情与关照。
      • 3.5.
      • 在残忍的天堂里不住燃烧完成社会化,蜕去最苦痛的皮,化最脆弱的茧,成一只无处可飞的蝶。威尼斯遗憾错过的佳作终于在LFF补上。很喜欢近年来欧洲电影中涌现出的各种想象丰富拓展多元家庭概念的影像,就好像世界形态的边界也在灵动地飞。三位演员都极为有灵气,最爱的是妹妹Steffi独自面对世界的勇气和眼睛,她的眸里透着我曾不小心失去的乳牙和烂泥;而Hannah与Laura光影交错的吻堪称油画,那场调度有如梦境,困兽般的她们在异世界里短暂休憩——我们都在如画的天堂中燃烧着,却从未真正拥抱在一起
      • 肆意的青春故事,有些灵气在但无甚惊喜
      • #Venezia80
      • 成长的龃龉。
      • 剪辑比较碎,很多细节和呼应。三姐妹和她们的一群女性好友,她们像女巫一样在丛林里举办聚会,用红酒模拟血液来庆祝月经和乳牙,女邻居女艺术家姑姑和姐姐,她们的帮助都是无由无求的,在这样一种类似鬣狗的母系群体环境里让母亲角色的缺失并不致命,不断出现的野犬视角也象征着这是一种自然的相遇,喜欢片里运用的各种光影来赋予女女关系之间的神意。从某种程度上劳拉的状态让我想起罗塞塔,忙碌焦虑抽离,但罗塞塔被关进了旁观的盒子里,而劳拉在盒子外面,拉着姊妹的手围着盒子跳舞。唯一的男角色男歌手无法登上舞台,是一只沉默的牛。
      • 很欧洲人的社会思考,强烈的阶级固化带来的撕裂渗透带了细微的社区家庭。音乐太重了,太抢,好像全世界青年导演都在犯同样的错误 演员选得好 是个很烂俗的儿童片青年片,但最后居然还是用很欧洲人文的方式沉淀了结局,一个一直在期待最后有重大悲剧发生的故事最后用团结一致结束了,片子结束有一半的人和我一样坐在里面傻坐了很久,这是一个好片留给人的余温,言有尽而意无穷,希望它今年能摘地平线桂冠,作为全豆瓣第一个评分的影迷,only for 打卡
      • 白人青年的生活以及精神状态究竟是有多无聊和空虚
      • 瑞典版《无人知晓》,三个被母亲抛弃在家女孩的生活。这样的家庭是会世代遗传的,她母亲的生活也预示着她们的未来。这样的题材不讨好,也不易拍。总体来说,故事还算讲得圆乎,不算难看。不过,也没更多惊喜的地方。是枝裕和前作也就拍成那样,是我不喜的一部影片,何况这个新手一样导演所拍相似度如此之高的影片?另外,片名天堂在燃烧不知指的是什么?
      • 蹭吃,蹭喝,蹭住;吸毒,打架,野蛮生长;如果你敲不开天堂之门,那就放一把地狱之火;既然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临,别忘记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时候,把假牙吞下,和月经一起狂欢。
      • 这类型看多了实在是无聊,最多算是不良少女酗酒, 就不能多拍点三女性、西尔薇回故乡这类致幻的么~
      • 《天堂在燃烧》三姐妹,母亲失踪了,她们独自生活。当社会服务机构要求召开家庭会议时,大姐劳拉打算找个人来代替。父母在儿童成长的缺失,她们在拓展和重塑“家”概念,她们对别人公寓的闯入,陌生私人空间仅作为躲避旧生活建立非常规关系的场域,她们的游戏也是一场恶作剧,二姐月经初潮和小妹失去乳牙等重要节点分别以喝红酒和吞乳牙的奇妙仪式来庆祝,在成长永远跟不上加速的世界里自我和解。 《无人知晓》《佛罗里达乐园》
      • 伊恩·麦克尤恩《水泥花园》的北欧版。在瑞典的一个工人阶级社区,三姐妹将去世的母亲葬进花园,开始了一段了虽《无人知晓》,但却自给自足的生活。16、12和6岁的三姐妹,正经历着初恋、初潮和初次换牙,不合群的她们互相保护,只想过自己的日子——随意闯进别人家的泳池,像读八卦专栏一样偷看房主日记;用熨斗拉直头发;将牛肉的血涂在脸上,分散店员的注意,掩护姐姐们在超市内行窃……本片获威尼斯地平线单元最佳导演。女导演以女性的直觉不加评判地观察少女们的本能世界,记录她们陶醉于最后一刻无政府状态的轻薄透气,和对即将冲进家门将她们彼此分开的社会寄养系统负隅顽抗的最后姿态,摄录她们在夏夜里熊熊燃烧、不可一势的青春(069)。
      • 看似无人知晓的表层下其实是女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境况,几乎是很刻意的在弱化和回避男性的影响,在故事层面做做减法会更好,虽然角色的生活确实立体了,但也并没能把握住后半程的走向。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