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年接近已知的荒唐,除了看着它发生什么也做不了,真相溶解但无人在乎,这就是政治和现实。配乐不错,在阴谋、暗涌、荒诞、叹息之间变奏,基本就是片子要表达的意思。 |
|
SIFF第二场,很喜欢这部德国政治讽刺电影,真实事件改编,把美国的虚伪和德国官僚主义的腐败暴露在观众眼前,前半部分轻松荒诞,越到后来越让人感到可悲,很能和男主角的无力感和愤怒共情,台词很妙,有一段印象最深刻:“-你总是如此拘泥于真相,而我们追求的是正义-你以此为理由扭曲事实-我们创造事实”,然而正义可以有千万种,真相只会有一个,向所有追求真相的人致敬 |
|
两星当然不是给这个故事,故事本身很好,但是这拍的是个什么玩意儿。完全是导演的问题。想用一个对一切无能为力的男人来影射一个国家,可是这力度只显示了导演的无能为力。还有那些一点不可笑的冷笑话剧情,真的,这幽默感就别拍喜剧了。看得我极其尴尬。 |
|
有种柏林不敢把它选进主竞赛的感觉,给新浪微博上那些成天叫嚣着“美丽风景线”的看估计能高潮到明年,看战狼地球真的浪费时间了。价值在于揭示了无论东西,无论自由与非自由世界的阴暗面共通性,当真“后真相时代”。 |
|
#24SIFF聚焦德国#第五场,政治 惊悚 喜剧叠在一起的化学反应就很符合观众胃口,真实的录像成了这场黑色幽默的证明,配乐虽然奇怪但是听听竟然觉得好听,德国人的视角是真的搞,节奏方面一开始不大引人,后面就好玩了
哪有什么justice 都是政治工具罢了,
有机会一定二刷! |
|
Based on a true story, unfortunately. 现实往往比作品更荒诞。 |
|
什么是真实?——an illusion 可是如果停止追寻真实 ——WE ARE NOTHING |
|
前面冷下去的调子很有意思,后面的展开略微有些乏味,视觉上有点「宏大又商业」,从个人内心的摇摆动荡跳了出去,有点阿汤哥风格了,反倒显得冗长。瑕不掩瑜,精彩的炭疽片头,丰富的音响与音乐 (诡异音乐的共鸣腔像是发自胡琴?) 设计,稳重而老练的风格承载着这段荒诞而又真实的讽刺。 |
|
看到最后我特别惭愧,他们在拍这,而我每天在关注国产院线片。 |
|
7.5。“曲线球”是德国情报机关对一个举报者的代号。这件事就是众所周知的鲍威尔在联合国大会上拿出的白色粉末背后的故事。一个伊拉克难民为了寻求保护,撒谎声称自己在伊拉克生物武器制造部门工作,可以为伊拉克生产炭疽武器作证,前提是给他提供德国护照。在审问过程中,这个举报者对细节三箴其口,并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证据,但德国情报机关的工作人员一厢情愿地认为他就是关键证人。仅凭一张画在纸巾上的相当简易的草图,在未做核实之前,他们就向各国情报机关通告了这一“重大发现”。当然,最后此事被证伪,但美国依然在此基础上大做文章。整个过程表面严肃,实则十分荒诞,荒诞到能带给观众一定的趣味。如同海报所示,真相早已被掩盖在国旗(所谓正义)以下。 |
|
真相是什么?可被捏造的事实罢了,真理是什么?可被控制的文化罢了。这是一个立场先于人性的世界,对抗胜过团结的世界,讲真话的人没有故乡可以栖息,更没有彼岸可以到达,真话并不被任何一方所吸收接纳。而谎言造就了世人憎恶仇恨的面庞,它就像世世代代的诅咒成为人类建造巴别塔最大的阻碍,用虚伪不真诚的幽默隔绝开和平友善的连结,它并不谋求能够改变现状,甚至并不具备任何可能的现实意义,所以通天塔的坚持变成了一种执念,这种执念不是空穴来风的无稽之谈,而是人们仅存的原始良知,只不过它在众多虚伪中映衬出了本不属于它的荒谬讽刺。追求真相不是不理智下的疯狂,而是酩酊大醉后的恍然。美国的反恐怖主义、俄罗斯的去纳粹军事化,是时候让我们摧毁绝对的权威了,解除所有由机器结构意识形态运转组成的暴力体系。只有仅剩的真实才能解救我们。 |
|
正義重要,真相更重要,以正義之名抹殺真相,只不過是讓偽善更顯虛偽罷了。通過喜劇的方式,放大現實的荒誕,而結尾的戰爭紀錄畫片又將人拉回殘酷,一個謊言不斷被一些人、一些國家的自私放大,最終成為了一場讓幾十萬人受到傷害的蓄意謀殺,讓人再難笑出來。#SIFF2021# |
|
siff/你不挖,我不挖,truth就被他们编。博士一直在挖,🇩🇪情报局想扬眉吐气,但弄巧成拙,只得瞒报情报。🇺🇸知道地球上的一切,也能制造一切。🇮🇶人提供🇩🇪🇺🇸想知道的truth;上海影城大上海1号厅看字幕好痛苦!;片子可乐(百事可口)代表🇺🇸眼线? |
|
看完后和几次大远景中的男主一样又加深了对整个世界的绝望,不追求真相的我们会变成什么,那告诉你后能怎样呢。前半段确实不够好,但后劲实在太足,羡慕别人的电影可以这么拍,希望二十年后也可以揭秘看到我们现在这里的故事,哪怕如海报所示的冰山一角。德国的高官和真实的美国领导外交人员被黑得体无完肤,这就是政治、现实,普通人永远是受害者裹挟其中,又有多少人背离自己的初衷和正义在做事情。配乐的主旋律真的很搭,阴谋恐惧荒诞无解。不知怎的突然想起2019年的《小丑》,用它分割当今疫情前后来看再好不过了。The world is a joke,毁灭吧。百老汇德国影展。 |
|
本片最讽刺的黑色幽默是开头第一句话:本片改编自真实故事。本以为是严肃的政治片或者紧张刺激谍战片,谁知道是黑色幽默。男主除了在科研生物学领域比较在行,其他方面都普普通通,甚至有些憨憨,就是这样竟被他获得了所谓的伊拉克制造生化武器的证据,然而后来发现一切都是谎言,但已经当真的事情就这样被掩盖,而且最终成了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理由。最后一句:谎言跨越大半个地球,真相还在穿鞋。 |
|
不说主题有多讽刺了,政治没有真相,正是疫情后最切身的体会。手法真好,小成本风格化,就这么几个人这么几个室内景拍出一个大世界。配乐神来之笔 |
|
loser 大叔 雪地大逃亡😍 |
|
我试图搞懂事件背景…但政治历史不好,能力有限。除此之外还是挺有亮点:色调灰冷;bgm和音效很有意思,大量的垫乐和跳跃单音,听着太爽(片尾曲甚至有点赋格?);还有世纪可乐之争…别争了!我挺可口(健怡除外)。 |
|
从AC/DC开始,就可以猜到伊拉克人在信口开河了。后来的各种线索都在暗示情报的虚假,以至于没有那么惊喜了。 |
|
一个平铺直叙的故事,也是一个放在当下讨论很有意义的话题,真相是怎么变成“真相”的。能拍出来就很厉害,关于政治的故事总能吸引人,配乐有点恐怖氛围,因为很遗憾这是真实发生的荒唐 |
|
siff iapm cinema with meteor | 四星 | 这部片子居然是喜剧?除了不好笑 其他都不错 |
|
??????? |
|
嘲讽美国人和德国官僚哈哈~ 本场上座率太低了~ |
|
为了所谓的正义,他们可以肆意制造真相,公理何在? |
|
对当今世界真相的思考,值得五星。然后音乐其实搭得挺好的,荒诞而又现实的体感! |
|
“真相是什么,一场幻想。如果我们不曾为真相而战,我们是什么? 法律、新闻报道、选举……意义何在?”3.7星。不知道这部片子的真实性能有几分,但谎言一直是政治的工具不是么。而大众传播学告诉我们,大众知道的永远不可能是真相,最多可以无限接近。前面大半场看得我坐立不安,沙漠之狐Wolf帮伊拉克男从他前情人美国佬那儿滑雪橇逃走开始才入戏精神起来~让前排一个长发女人别老撩头发他一回头两撇小胡子吓死原来是女装大佬!英语德语。内嵌英字外拍白色中字。第九届德国电影节。with自己要看没睡的肉。今天本想去加拿大大使馆(主要想参观)看冰球短片,“多元与包容”影展,就差几小时预约满了。这场是apm店放映取消后魔玛新增的排期,之前两场已售罄。仅次于《定制男友》受欢迎。百老汇电影中心MOMA1号厅周四晚约78成满 |
|
它们不关心真相,只要对自己有益。
它们无所谓正义,只要维持住稳定。
它们不在乎法律,只要兜得住钱币。
它们不屑于公理,只要守得住体系。
人类和上层建筑还真是没有一点点长进,那就改编,重演,悲剧 |
|
官僚主义、暗箱操作、尔虞我诈,这位天真的情报员俨然成了各方斗争的牺牲品。电影拍得特别滑稽,但如此荒诞的闹剧居然是真实事件改编,这才是最讽刺的。 |
|
德国佬治好了我的强迫症,该有都有,哪哪都没病,纵享丝滑。加上minimalism配乐,妙不可言。 |
|
黑色幽默尽在天下朝闻! |
|
No we make the facts. 对于当 权 者 就是:作为韭菜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老大哥 |
|
该片改编自真实事件。事情开始于2003年美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之前,一个伊拉克人在德国为了获得庇护和护照,向德国生化专家沃尔夫编造伊拉克在制造炭疽作为武器,这消息让德,美,英,以色列情报方欢呼雀跃,后被证实这是假消息,但德方负责人为了升迁,并没有宣布这是假消息,而是强迫沃尔夫辞职。
而美方也早已知道伊拉克有炭疽武器是假消息的前提下,在2003年“绑架”了这个伊拉克人,让他录一段录像向全世界宣布“证实”伊拉克存在这种杀伤性武器。面对沃尔夫的质问,美方情报人员(他的女友)说:真相不重要,正义才重要。沃尔夫笑:正义赋予你们杀戮的权利是吧。
还有一部片叫《官方机密》。也是真事改编。 |
|
为题材点赞 |
|
没有真相的正义,那么又如何评判正义呢? |
|
等资源等了好久,片子just so so |
|
导演的叙事能力,如果撰写一本纪实文学,可以,但放在一部影视作品上,浪费了这个题材。 |
|
#siff illusion or lie?所有领域都热爱storytelling:) |
|
打卡24th上影节。美伊战争背后的笑话。 |
|
现在这个时代:还会有多少人会在乎真相呢,还会有多少人会历尽艰难去追查真相呢,还会有多少人会坚持原则向普罗大众公开真相呢。 |
|
谁说德国人古板来着?! |
|
两个滑稽男人游走在谎言边缘的荒诞友谊,是如何和千里之外一场军事行动,以及数十万平民的生死相连的。在已知史实的改编基础上,这一角度的选取是最为深刻的创举,小视点与宏观历史的对照投射,轻巧而略带黑色的喜剧气质带来极大的荒谬意味。 |
|
人们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 |
|
四星半。不论是在巴格达还是在柏林,频频亮相的可乐其实就已经预示美国在冷战后隐秘且牢固的影响力,所以即使曲线球计划不是美国人开启的,只要并入美国人的轨道中他们也会不惜一切代价的推进,就像“耿直老蓬”的名言那样。电影本身不算出彩,叙事节奏比较平淡,即使如此这个根据现实改编的故事对霸权和官僚的讽刺也已足够深刻,而且也是对当下流行的后真相话语的一次隔空对话。当下也就韩国可以把政治惊悚题材拍的好看,但他们似乎不太能直接把矛头伸向太平洋的另一段。 |
|
那袋洗衣粉的由来,电影拍得一般,里面有一些关于真相,正义,政治的灵魂拷问,现在再看,当时对这个草台班子世界的想象还很初级,没想到这戏还能唱得更加匪夷所思吧,不要停止幻想。 |
|
7.6分左右。
这真的是可以拍的吗………难以想象。这不是自省,这就是花钱买耳光,到底什么样的场景下可以这么拍啊,至少在可预见的时间里,不会发生在我的周围。 |
|
用假消息变为真证据,发动了战争,男主身处其中无法证明,却也没有勇气反抗,直到战争多年后,却也没人再听,其实现在更多的人也已经相信当时的真相,政治筹码改变了整个世界局势,影片看似轻松却很沉重,值得一看! |
|
真相是什么?一切都是“理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精彩的炭疽片头,丰富的音响与音乐 ,承载着这段荒诞而又真实的讽刺。 |
|
看似荒诞实则令人细思恐极的政治惊悚片。 |
|
政治可不就是充斥着谎言么 |
|
色调好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