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会想看第二次,布兰奇的声音听着就神经衰落。我要是他妹夫,也会受不了她,白吃白住快一年,还天天被嫌弃房子小没隐私,占着浴室几小时,酒都被搬空了,还使唤自己老婆。。。要在妹夫要向北美吐槽君那儿求助,收到回答都会是:po主真包子,不撕留着过年吗? |
|
ga的嗓音是不是不适合舞台……表现神经质可以理解,但是一直这种一个声调在喊,到最后真的要听不下去了……影响观感……不过最致命的是电影版的化境是永恒的……你说是演技还是本色,不,都是,所以才可怕……恕我无能客观。 |
|
1. 舞台剧的表现力其实强于电影,可能跟文学更为亲近,那种简单背景,聚焦,会把观众的注意力放在演员的台词,肢体动作上。2. 优雅被一步一步的逼到绝境,这种脆弱是因为经济能力的丧失,但是女主仍旧坚持着自己,不去向下适应。这个逻辑其实跨越时空的,《卡罗尔》、《蓝色茉莉》其实也都是女性类似的 |
|
很虐的戏,看得难过,对于女主角又厌倦又同情甚至还会心疼;伟大的表演;如此强烈的代入感,旋转的四面舞台,戏剧的无限可能……我们落伍了不止半个世纪了吧。 |
|
#2016.12.3中间影院#快要把手掐烂了,才忍住没从剧院中逃跑,太太太难受了,不是剧不好看,相反冲击力太强,不停地告诉自己深呼吸你不是布兰琪,你只是在看戏,总算明白当年每日电讯报说令人深切的不安是什么意思了,特别特别心疼GA,她当年一天两场将自己代入如此癫狂的角色中真的可以抽身吗? |
|
我承认Gillian的Blanche有她自己的味道 也有她的可取之处 只可惜珠玉在前 这也许是Bendict Andrews版的Blanche 但绝对不是Tennessee笔下那个一袭白裙脆弱得如同飞蛾一般的女子 她尖利的声音让我对Blanche实在起不了怜惜之情 |
|
布兰奇是个虚荣做作、毒舌神经、自欺欺人的可恨之人,也是个依赖他人慈悲而活,想摆脱窘境却又无处可逃,从未蓄意害谁反而一直饱受恶意的可怜之人。很多时刻谎言并不是要伤害别人,而是陷入绝境时的自我麻痹。“蓄意的残忍才是不可原谅的”,妹夫的殴打和强奸才是真恶。剧目很还原,小维克剧院的360度旋转舞台,连换装都是浸入情绪在众目睽睽下进行,全面入侵这段可悲人生。观剧过程颇为头疼,有被GA的嗓音口音折磨到,三星半。 |
|
从一记枪声开始跳进湍流,做一朵逐水桃花,依赖陌生人的“善意”,直到所有浮标被人狠心摈弃。舍不下旧日绮梦的泡沫,新生也夹杂着过往咒怨,只等被人一针针刺破,Blanche与Stanley,大概一个可悲,一个可恨,周旋其中的Stella,只好可怜。鱼死网破的痛苦在这个别致的旋转舞台兜售,欲望狰狞的高阶音色成了反复回荡的午夜哀嚎。演员都很有力量,只是持久的冲击力泄闸后,反而渐渐趋于平淡。感谢新现场的限免。 |
|
复排的这版舞台剧更接近剧本原有的样子。费雯丽太美太柔,削减了人物的冲击力。Anderson摒弃了那种纤细和敏感,去展现连美貌都失去了之后的病态旧贵族,连卖弄风骚都显得特别绝望。最难过的不是她后来仪态尽失,而是她把命途交付于一个她万般看不上眼的男人身上,装出的矜持只是一层遮羞布。 |
|
没有看过原版故事的我,刚开始是有点懵逼的。坦白讲非常不喜欢女主的人设,进而也失去了一系列对她的同理心,且演员本身的嗓音真是不适合在舞台演出,极高极密,听到最后真的是要炸裂。她的一生无疑是悲剧的,被宠爱、被欺骗、被抛弃、被损害。但如若她一辈子在蜜罐中被保护长大,定是个温暖善良的人吧 |
|
Gillian的声音实在exhausting |
|
其实没看过经典的电影版,没任何参照的情况下被Gillian阿姨的演技震到了,极其神经质的声线表情肢体,天真敏感脆弱柔情可怜可悲,观者只能眼睁睁看着她的徒劳与挣扎,一路奔向无可挽回的悲剧结局。“I have always depended on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最后一句泪崩T_T ps:伍迪老爷子的蓝色茉莉也 |
|
young vic的场地氛围好,剧组转场时默默收拾的场景也好,GA演得很努力。然而我认为舞台设计比较糟,虽然旋转但视线多阻隔,这么好的一个场地应该用一些更简洁更聪明的设计(比如深夜小狗),不断换衣穿衣对于人物帮助其实不大。但想到若能现场看GA如此倾情演绎,也确实快慰了,最美谢幕时。 |
|
原本对这个过于至郁的本子是拒绝的,但吉莲的布兰奇简直惊人!相比起来女二就过于抓马。NT总有出人意料的惊喜。 |
|
她的虚荣、脆弱、骄矜、幻想一起摔碎在了坚如磐石的现实之上。那种破碎多么动人。 |
|
NTLive看到现在最难准确描述的一场,吉莲用女高音说台词实在难受,到表现疯狂歇斯底里及吵架时几乎是精神折磨,不过最后教堂钟声响起,那句经典的陌生人的善意出现,《日落大道》里相似的神情,理智上说确有其表现力与震撼力,没有白白坚持到最后。电影与舞台剧各有各的优势与特点,不分伯仲 |
|
很喜欢这个舞台,空架子一般的房间,一览无余的日常生活,高强度的慢性悲剧。 |
|
Very disturbing as it should be. GA开口美音惊到,会不会拗得有点过?看电影时被妹妹的欲望纠葛吸引,看话剧则注意到白兰芝与妹夫的戏。第一次打蓝光哐的一下吓到了,后面那个卖花戏也好恐怖=_= 摔酒瓶什么的。。真捏把汗。珠玉在前,感觉话剧版还差一口气 |
|
致郁戏。较美国审查制度删改过的费雯丽白兰度版《欲望号街车》,这版算是全本(按电影时长也需删减),表演,真的是,一般的好演员和两个传奇的巨大差异。戏剧和电影表演方式也有差,但女主的方式我确实不太喜欢。斯黛拉不出走,大概是基佬沉溺超强荷尔蒙无法自拔的无力感,比直女更甚 |
|
本科毕业论文写的这部剧,虽然对文本极其熟悉,但是这次Young Vic的旋转舞台演绎真的太棒了,吉莲把神经质发挥到极致,真的是对一个优秀戏剧文本的极端演绎。很多语言可以反复琢磨。 |
|
一听GA的声音就头疼,搞得我神经衰弱,无法判断戏本身好坏了都。港真,我觉得剧本没有把握好,几个演员都选得一般。 |
|
温文尔雅的英国人来排这部肮脏绝望的美国货实在有些水土不服,除了现代化以及转台之外也再无太多改动与惊喜。GA很卖力,然对这种婊气十足又拿腔拿调的Blanche演法不置可否,而小本全程干拔Stanley的凶狠却又没法从骨子里硬起来就实在接受无能了。目前看的最好版本还是电影。 |
|
男主还可以演得更凶恶夸张些 女主的表现够极致窒息 脑子里回响的那高八度的嗓门就神经刺激 |
|
不是俏皮话,不是诗歌,是从灵魂里流淌出的语言,奇迹般地笼罩住整个舞台。 |
|
51年电影珠玉在前很难超越,况且如今这个编排还不对路。各种隐喻都变成了轻喜剧味道,成了通常的家庭剧,非常失当。安德森的表演斧凿痕迹过重,看着累。BF骨子里是有暴力感,却没有表现出粗鲁无赖的一面,外表也不靓,表演欠斟酌。总体还是导演的问题,没有考虑布置好。 |
|
4.5/5,能量惊人。威廉斯这个戏的美国性,在我看在于一种碰撞,布兰琪活像个十九世纪小说里的人,带着包法利夫人的心机和普鲁斯特的矫情,当她走进一个蓝领teenager的街区,两个世界crash,让自己片片碎落,但她的毁灭还要早于此,甚至早于那声枪响,那首波尔卡舞曲,当她在一个昨日的世界遇见优雅的爱,厄运就开始了,而安德森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一个人是如何有尊严地摧毁自我,她用表演的聚焦,穿过整个戏剧的中心,那是死亡与欲望的翻转,是陌生人的善意,是“悲伤让人真挚”。戏剧有一种魅力,让你想象未被演出的部分,比如剥离掉冲突后的三人家庭日常,这将在银幕外无限延展。感谢NTL,想到还有那么多好戏,觉得未来可期。 |
|
先看的彗星美人再看的这部,吉莲姐姐的两个角色分别“单挑”了贝蒂·戴维斯和费雯·丽,看起来好像也并没有输气势。特别是布兰奇那种拼命抓住一点点体面,借以为自己破绽百出的生活遮羞的虚妄,让人看不起是真的看不起,也让人由不得不心疼。可能因为我实在喜欢不来原版里的马龙·白兰度,所以看本·福斯特还觉得他蛮演出了斯坦利那种死直男的铁憨憨气质。 |
|
( ̄◇ ̄;)不敢相信三年左右的时间绒绒萌萌Ben就成了这么个肌肉糙汉! |
|
20150627 Gillian的表演赞,Benedict的对Young Vic剧院的巧妙利用,让任何位置的观众都全方位观剧,移动的空间,一如布兰奇不宁的心境,诡异的灯光和乐声犹如远方扰动她内心的过往。开场已经点题,欲望带着她去往坟墓,在死中到了极乐。布兰奇的悲剧不仅是自己的,也是时代对人性的压抑和粗暴指摘。 |
|
时代背景移至现代 文本解读仍停留在原作;视频感受不到移动舞台的魅力;GA表演痕迹过重 BF beastly but not in a desirable way VK最自然 |
|
I have always depended on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 |
|
竟然已经是六年之前的戏了……现在再看仍然牛逼。 |
|
不是特别喜欢这个production,可能模糊时代感是本片故意为之,但是有种卡在抽象和半抽象之间,没个落点。 |
|
妹妹不管对于老公还是姐姐来说都是个善解人意温柔包容的好姑娘,感觉要是中国有婆媳关系锦标赛妹妹都能一举夺魁。NT的舞美真不错,转起来的不仅是舞台,也是生活和情感的旋涡吧。喜欢GA的表演,让人真的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把那种抽去了别人的作为物质帮助也好情感寄托也好的存在后自己就变成一滩烂泥却自命不凡、想抓住救命稻草又嫌稻草只是稻草的劲头儿表现得特别好。看完了很长时间脑子里都是Bleache那个沙哑黏腻的南方口音。从故事上来看觉得男主没有什么问题吧,除了是个粗野点儿的人以外,谁家来这么个爱挑毛病脾气还挺大的寄生虫都不能给好脸子呀。疫情期间在家看了些录影版的话剧,下了以后绝不省钱一定要买前排票的决心。另外中场休息之后在镜头扫过观众席的时候捕捉到了调整坐姿后把手重新拉紧看戏的两个长发姑娘,嘻嘻。 |
|
实在喜欢这个缓缓旋转的镂空四面台——不知道和《狗镇》是谁借鉴谁,呈现了动荡的透视感。就是辛苦演员了。矫揉造作神经质的女主并不值得同情。。。吧。她的悲剧在她自身,放在任何时空都难保不会重演。最后还想着衣服有没有起褶子、葡萄有没有洗,呵呵,我为什么瞬间联想到“小四”。可我又实在喜欢这演员的表演。第一场初到公寓与妹妹balabala一长段气场十足,我在喧嚣的公交车上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的狭小的屏幕,可以想见现场会有多震撼。这出戏真的只看她一个就够了。 |
|
Wicked Game
Troubled Waters
鲜肉Otto |
|
一个是养家之人 一个仗着贵族出身 一山不容二虎 寄人篱下却不会看人眼色 妹妹从来是顺从的 为了维护姐姐开始顶撞丈夫 作为导火索和催化剂 姐姐永远能在第一句话就触了男主人的逆鳞 她的过往带给她巨大伤痛 而无知的人有多大的义务和限度去忍受她的非常言行 她一无所有却以take it for granted的优越感高高在上地鄙视、挑战给她吃住的男主人 因而强暴是权力的证明 是打败 是征服多于觊觎 |
|
2014/10/19 第一次(在电影院看)舞台剧,感觉相当好。舞台设计好绚丽,女主演技真心好,收放自如,夸张中有种让人怜惜的凄惨。其实我是来看本的,咋就变肌肉男,不过还是一样的耐看! |
|
还是要看舞台剧 |
|
Gillian Anderson表演惊人 |
|
改编和表演都很棒,我唯一受不了是ga的嗓子(悄悄的说 |
|
这是一个悲剧。她虚荣,却又善良;她虚假,却又真情。大部分时候对于她我的内心都是一种深深的心疼。那种呼之欲出的绝望,屏幕前的我仿佛也被扼住一般。 |
|
补标,吉莲·安德森和柯比都很棒,男主有点跳戏。小维克旋转舞台当时看起来还是挺酷的 |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洞穴,是一个误入他人洞穴,并为此付出代价的故事。 |
|
Gillian Anderson这嗓子,平跩出去又向上使劲搓,扯了仨小时真受不了哇都被骂了!!新现场限免最后一天,集中注意力才看完了第一个部分(中场休息前的)。倒不是太不好,只是主演功力还是不够。虽然吉莲·安德森也是老牌演员,但从说台词到表演都显得很刻意。男主也真野兽。反倒是妹妹更自然真实。舞台设计新颖配乐好听。这种NTLive吧,大银幕看本身已是一种着补,再换到小荧幕上真是有些对不住剧。也可能是我的流浪胖橘🍊被传死了很难过无法集中注意力看。豆瓣时间有误吧?IMDB是180min,放出来的优腾B都差一分多钟。5.30凌晨补充:终于看完!难为腾讯视频还一直没下架,优B都基本按时下了。大概电影珠玉名声都在前,虽没看过也不认可这部,大比例戏保人了。腾讯APP投屏似比优酷bilibili多十几秒。 |
|
2016.4.17 BJIFF 中间剧院 |
|
看了真是难受,但是对布兰奇真的同情不起来。 |
|
“最后她因为吃了没洗干净的葡萄死去,死在了海滩上,一位英俊的医生紧紧握住了她的手。”她说,“我总是依靠陌生人的善意。”然而真正善良的,只有她的妹妹。GA太强了,极为精准的节奏把控和表演张力。尽管是一个对我而言代入感较低的本子,但GA的演技能把本子的深度再挖十分。你在她身上能看到她历经的所有心碎和谎言。(尾音上扬的台词说起来得多累...全程疯狂换装...真的是体力考验...上半场结尾形容男主是猩猩的桥段太精彩了。最好的片段是女主独白。)白皇后凡妮莎也很惊喜;我看了好几眼才确定男主是Ben Foster。主演都是演什么是什么。不知道旋转舞台对两侧的观众友不友好,不过离舞台近应该能弥补一些视觉上的遮挡。 |
|
无论你是谁,我总是依靠着陌生人的善良而活。所以人们的恶意杀死了她。南方口音从未如此的窒息过。 |
|
2016年5月在布鲁克林桥下看了两晚现场(第一晚要到了女神签名233)。2020年五月NT at Home。最爱的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