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罗塞塔 Rosetta (1999)

    最近更新: 2022-11-01 正片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解说视频包含大量剧透,谨慎观看

    #重返未来1999 #重返未来剧情 #重返未来1999创作者激励计划 #重返未来新主线 #重返未来洞穴的囚徒 有人选择以身殉道 有人选择永远追寻 有人选择堕落的路 有人选择自由之途 一场暴雨孤独之歌 -《重返未来:1999》 罗塞塔墓碑上刻着三种语言版本,分别是圣书体,世俗体和古希腊文 第一段圣书体是37在洞穴中聆听的真理,第二段世俗体是在维也纳的卡卡尼亚伊索尔德马库斯等人的帮助下获得的具有诅咒的...

    作者:

    法国戛纳金棕榈奖最佳影片(1997-1999) #高分电影 #金棕榈奖 #樱桃的滋味 #永恒和一日 #罗塞塔

    作者:流浪的hub(影视合集)

    索引15】罗塞塔,电影语言典范#电影 #罗塞塔#人性电影 #就业

    作者:电影艺术创作

    罗塞塔:在被命运捉弄的人生里,该怎样走出困境?#推荐电影 #电影解说 #励志电影

    作者:躺平看电影

    Emilie Dequenne(艾米莉·德奎恩)是一位比利时女演员,生于1981年8月29日,逝于2025年3月16日。 她因在1999年由达内兄弟(Jean-Pierre 和 Luc Dardenne)执导的电影《罗塞塔》(Rosetta)中饰演主角而一举成名,该片不仅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她也因此斩获最佳女演员奖,时年仅17岁。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开启了她璀璨的演艺生涯,此后她持续在欧洲...

    作者:纪念

    《罗塞塔》

    作者:一路风尘

    【鹿之山】万恶穷为首《罗塞塔》

    作者:鹿之山电影

    改变国家法律的5部电影,《罗塞塔》让比利时通过“罗塞班法”

    作者:晚风姑娘电影

    【电影解说】《罗塞塔》:经济萧条年代下,失业少女用尽一切努力,只求一份工作!

    作者:睡去荼靡

    罗塞塔 Rosetta (1999) 让-皮埃尔·达内 吕克·达内 艾米莉·德奎恩 法布里齐奥·隆吉奥内

    作者:给白傻买瓜子去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1080P

      百度云盘 Rosetta.1999.1080p.BluRay.x264-CiNEFiLE 详情
      Rosetta.1999.1080p.BluRay.x264-CiNEFiLE
      打开网盘链接 获取提取码
      罗塞塔.1999.BD1080P.AAC.H264.CHS.BTSJ6 详情
      罗塞塔.1999.BD1080P.AAC.H264.CHS.BTSJ6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Rosetta.1999.FRENCH.1080p.BluRay.x265-VXT 详情
      Rosetta.1999.FRENCH.1080p.BluRay.x265-VXT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Rosetta.1999.FRENCH.1080p.BluRay.H264.AAC-VXT 详情
      Rosetta.1999.FRENCH.1080p.BluRay.H264.AAC-VXT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Rosetta.1999.FRENCH.1080p.BluRay.x264.DTS-EA 详情
      Rosetta.1999.FRENCH.1080p.BluRay.x264.DTS-EA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罗塞塔.1999.x265.10bit.BD1080p.中英双字.mp4 详情
      罗塞塔.1999.x265.10bit.BD1080p.中英双字.mp4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Rosetta.1999.1080p.mkv 详情
      Rosetta.1999.1080p.mkv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Rosetta.1999.1080p.BluRay.x264-CiNEFiLE 详情
      Rosetta.1999.1080p.BluRay.x264-CiNEFiLE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字幕1
      罗塞塔[简繁英字幕].Rosetta.1999.CC.1080p.BluRay.Remux.AVC.DTS-HD.MA.2.0-QuickIO 详情
      罗塞塔[简繁英字幕].Rosetta.1999.CC.1080p.BluRay.Remux.AVC.DTS-HD.MA.2.0-QuickIO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罗塞塔[简繁英字幕].Rosetta.1999.CC.1080p.BluRay.x264.FLAC.2.0-QuickIO 详情
      罗塞塔[简繁英字幕].Rosetta.1999.CC.1080p.BluRay.x264.FLAC.2.0-QuickIO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罗塞塔[简繁英字幕].Rosetta.1999.CC.1080p.BluRay.x265.10bit.FLAC.2.0-QuickIO 详情
      罗塞塔[简繁英字幕].Rosetta.1999.CC.1080p.BluRay.x265.10bit.FLAC.2.0-QuickIO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720P

      百度云盘 蓝光720P视频+外挂中文字幕 详情
      蓝光720P视频+外挂中文字幕
      打开网盘链接 获取提取码
      Rosetta.1999.FRENCH.720p.BluRay.H264.AAC-VXT 详情
      Rosetta.1999.FRENCH.720p.BluRay.H264.AAC-VXT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罗塞塔.1999.法语.中英字幕£CMCT小鱼 详情
      罗塞塔.1999.法语.中英字幕£CMCT小鱼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美丽罗塞塔]Rosetta.1999.BluRay.720p.x264.AAC-iSCG[法语中字1.5G] 详情
      [美丽罗塞塔]Rosetta.1999.BluRay.720p.x264.AAC-iSCG[法语中字1.5G]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其他

      百度云盘 【HP-01】罗塞塔.Rosetta(1999).中文字幕.@锈山 校正压制.mp4 详情
      【HP-01】罗塞塔.Rosetta(1999).中文字幕.@锈山 校正压制.mp4
      打开网盘链接 获取提取码
      百度云盘 (小体积)【HP-01】罗塞塔.Rosetta(1999).中文字幕.@锈山 校正压制.mp4 详情
      (小体积)【HP-01】罗塞塔.Rosetta(1999).中文字幕.@锈山 校正压制.mp4
      打开网盘链接 获取提取码
      百度云盘 内封中字.罗塞塔.Rosetta.1999.BD.CC.MiniSD-TLF.mkv 详情
      内封中字.罗塞塔.Rosetta.1999.BD.CC.MiniSD-TLF.mkv

    对于在贫穷中挣扎的人们,活下去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18岁的萝赛塔(艾米莉·德奎恩 Émilie Dequenne饰)就是这么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子。她的母亲是个自暴自弃的酒鬼,没有谋生能力,沉湎于和底层男人们的性事当中,生活的担子,完全落在了萝赛塔的肩上。 母女俩住在流动车上,萝赛塔还没能找到固定的工作,但她的心底却有着倔强的求生意念。在这样恶劣的人生境遇中,为了求得一份工作,她甚至不惜与唯一的朋友交恶。只因友情在生存面前显得太过脆弱。命运没有眷恋这个顽强的少女,她终于在人生的半路陷入崩溃,选择自杀。然而,命运又一次给了她无情的嘲笑。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8.8 IMDB 8.0 HD高清中文字幕
      Les quatre cents coups
      1959
      剧情片
      法国

      四百击

      Les quatre cents coup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即使逃向大海,也没有出路。/200118AF 只记得那两场戏,再看也是只有那两场戏
      • 法国谚语说,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灾难,怯除恶魔,变成健康听话的儿童。
      • 分不清是看似轻松愉悦的表象下涌动着无力的绝望,还是枯燥沉重的现实中也有一些让人得以喘息的愉悦瞬间。
      • 当我们无法去尝试了解孩子的内心,“教育”就是一种伤害。
    • 豆瓣 8.3 IMDB 7.9 HD中字
      4 luni, 3 săptămâni și 2 zile
      2007
      剧情片
      罗马尼亚

      四月三周两天

      4 luni, 3 săptămâni și 2 zil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冷峻,克制,准确,手术刀一般,如同纪录片的写实,摄影,表演,故事,天然去雕饰,那些长镜头,像餐桌上谈话,大段大段的,一口气拍出来,也不容易。这个罗马尼亚闺蜜真好,演得这么棒,为了朋友,东奔西走,借钱,得罪男友,甚至献身都可以,为了啥。
      • 简直就是欧洲学院派的教科书习作!
      • Gabita就是条毒虫。
      • 对新浪潮与旧时代的凝眸回探,朴素手持长镜,齐奥塞斯库末代。开场半小时的未知目的,庆生宴上焦灼的真实时间,精妙的构图与调度,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历史。结尾再次对称构图,G面前一盘动物器官,听完侍者介绍再次拿过菜单;O喝了一口白水,四百击般直视镜头。远处婚宴喧腾,忧愁并未了断。
    • 豆瓣 8.3 IMDB 7.7 HD中字
      La promesse
      1996
      剧情片
      法国

      一诺千金

      La promess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尽管西非神秘主义仪式有些噱头的嫌疑,尽管少年忽然变成了天使,但剧作仍是惊心动魄地好。手持摄影机+长镜头+自然光(效),长镜头捕捉激烈的动作,结尾的那个长镜头饱含情感强度。扮演恶魔父亲的Gourmet之后凭借《儿子》里上帝一般的表演拿下戛纳影帝,两部影片造型判若两人
      • 达内电影世界更多是一种人性的演绎【它带有既定道德和价值立场】,而非是对道德自身界限和标准探讨。在这个框架内,他们已经把对剧作打磨和对演员控制推到了某种精确极致。这种表面上的自然主义恰恰是搭建在一种极其细致工作之上。达内的小成本是可以通过长年努力习得的。
      • 娄烨都比不上达内的手持...
      • 当年的达内兄弟风格尚未像其后的作品那样风格统一而保留了相对较多的剪辑和景别的变换。优点在于,在达内的作品里,关键性的台词总是以毫不煽情的方式自然流露。然而由于一贯的片段叙事,故事起因仍旧显得突然。最大的问题则在于,作为影片名的“诺言”在片中缺乏强调或无足轻重,丝毫不影响其后剧情。
      • 达内兄弟太好了,剧作完美。他们的故事都像一根紧绷的弦,牵动到影片的最后一秒,越来越紧。片子太沉重,比“诺言”本身更沉重。雷尼耶金发飘逸的样子真是太好看。恶爸竟然是他人之子的男主,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骨灰级演员啊。。
      • 达内兄弟的电影都有浓郁的DOGMA95范儿,也喜欢专注屌丝题材,没有配乐了反而增加了写实感。想起不久前和朋友闲聊电影,无意中说出一句,“假如90%的恐怖片没有了配乐,那岂不都成了逗逼片了。”想想也是。
      • 剧本后半段不如前半段洗练,但技术层面的无情弥补了这一点。自然光、长镜头、无配乐和手提摄影,把这四种技巧合而为一的结果是消灭技巧,只留下灰色的比利时小镇。而最具决定性的要素其实是Jérémie Renier。只要注视着他那受阿波罗祝福的金发,我便永远无法说出「这是一部写实主义电影」之类的蠢话。
      • 被震到九霄云外短期之内回不来了。
      • 中国那些导演编剧(特别是拍独立片的)真应该好好学学达内兄弟,无论隐忍还是爆发都拿捏的恰到好处,还可以将故事完美植根到自己的环境与土壤,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拍的如此手到擒来,而我们的同类题材,却总有一种吃力感。
      • 不动声色间点滴渗透直至巨变,有如重击。
      • 达内兄弟的片子在我这儿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不断刷新TOP榜单
      • 颓废青春转至道德坚守。1.达内兄弟奠定题材与风格的成名作:关怀底层人物境遇的写实主义,手持摄影,自然声光,粗粝质感,毫不炫技。2.聚焦非法移民与种族歧视。3.碾破的雕像接起来了,然而父子裂痕,贫富差距与阶级鸿沟何时能弥合?4.一个人如果在祖先的墓地上没有坟墓,他会死在异乡。5.收尾干脆。(8.5/10)
      • 替父辈赎罪的小小少年
      • 轻盈自然又倾入关注与感情的手持摄影,加着在主角身上的情感追索和道德挣扎,冷静展现种种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基调,所有这些无不让人动容思考。但达内兄弟在剧作上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推动整个剧情和影片内在逻辑发展的事件总是经不起审慎的推敲,剧本根基不牢!这让以上所有的元素都显得轻浮空荡
      • 作为纪念的第1234部,是一直留着没看的达内兄弟。没有多余的形容词,我就是想拍这样的电影。
      • 达内的片总是犹如一碗没有味精的料理,却依然盛满了生活的况味。
      • 今日最佳达内兄弟,社会移民现实议题,新现实主义的延续,朴实的技法融合于现实表达之中。巴赞说“新现实主义首先就是一种人道主义,其次才是一种导演的风格”,达内兄弟兼容两者,将现实主义之光不断延续。
      • 估计因为这个没拍过瘾,所以后来又有了《罗尔娜的沉默》,如果再拍同类题材,导演还可以给出第三种结局吗?达内的细节张力总是这样,时时转折,处处变奏。
      • 飞驰吧,少年!看到那个在小摩托上奔驰的金色头发的男孩,心中忍不住的雀跃与惊叹。他的生活虽充满欺骗、奸恶、丑陋,但是他本身却又保有责任、诚实、纯真。最爱场景:老爸跟儿子在酒吧中的和声演出,愿时间留驻。这些美好的永存于电影的灵魂。
      • 没有太多技巧,摄像机就跟随在人物身后,还原来自亚非拉非法移民的底层生活。两父子代表剥削阶层,在儿子做出承诺后,角色开始趋于扑朔迷离。在控诉的背后,是达内兄弟寄予希望的期盼目光。
    • 豆瓣 8.6 IMDB 7.9 HD中字
      Kes
      1969
      剧情片
      英国

      小孩与鹰

      Ke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肯·洛奇质朴而厚重的写实主义佳作,英国影史经典。苍郁的绿意渗透在每一格影像之中,与向往自由且无法被驯服的红隼一道倔强地对抗着工业区底层民众的精神贫乏与情感虚空。大量跟拍长镜头,驯鹰时的中远景段落镜头。拿孩子出气的可悲足球教练,顺便黑一把红魔。结尾埋鹰处理得极为克制冷静。(8.5/10)
      • 总是一脸愁苦的男孩,惨淡童年里唯一灵性的存在就这样消失了。肯·洛奇的写实主义是棱角分明、一点煽情都不带的,这样的风格简直是冷暴力。
      • 成长的故事
      • 摄影,剧本,表演接近完美;冷清、泥泞、阴郁的工业小镇,少见蓝天,贫寒下层生活,叛逆的孩子,纯真、野性、自然的美,想起贫瘠破败的故乡,痛并快乐的孤独童年,林子里行走那一段,简直是我童年再现,这孩子太灵,但不装,不像演戏而像个人真实生活。英国矿工孩子苦涩生活,带着煤球味道,像《比利·埃略特》。
    • 豆瓣 8.5 IMDB 7.7 HD中字
      Mouchette
      1967
      剧情片
      法国

      穆谢特

      Mouchett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蝉鸣知了的讨论】“四百击跑个长镜头算毛,穆谢特用滚的!连续循环滚! ”之前并没有看过这部,但是最后“连续循环滚”让我想起了去年看的——心是一片暗林女主也是滚着下定决心回家杀死孩子杀死自己的。所以说这是一份似曾相识的绝望和归途
      • 世界对少女穆谢特来说是如此的苍凉而无情,唯有死亡才能解除外部的苦难与内心的恨愤。影片开头,穆谢特在树林里自问:“没有我的话,他们该怎么办?”类似的问题曾由弗兰克·卡普拉以一种无比励志的方式探讨过([生活多美好]),而布列松的冷酷则贯穿首尾,一如猎捕与陷阱的隐喻,以及多次在银幕上杀死主角(重复镜头回放)。推搡与冲撞的动作母题,无可挽回的跌坠,一切都面目狰狞。即便是仅有的、微末而酸甜的幸福时刻(第二次哼唱圣歌&经典的碰碰车段落),也只是(如布列松在采访中所透露的)为了更为绝情地摧毁希望与赎救的可能。(8.5/10)
      • 野兔也想贴近果子,但首要的是活着,这就是现实主义。能给予猫猫狗狗最大的善意,却冷漠对待与己无关的挣扎灵魂,这就是我们自己。
      • 《The Dreamers》最后一段有用到这个片子的结尾。非常难忘。
      • C / ...... / 二刷:整体还是不太能get到点,觉得比较神奇的是中段那场暴风雨。在暴风雨中猎人逐渐进入醉态,与穆谢特之间居于最不设防的放松状态。然而一曲圣歌唤醒之后的猎人反而侵犯了她。之后守卫却说这只是场小雨,穆谢特则声称猎人是她的情人。所以这场雨到底是什么?到底在何处落下?
      • 平静、冷酷又绝望,布列松简直不是人... 穆谢特的人生,本可以是充斥着无数次情绪大起大落的:酗酒又残暴的父亲和哥哥,病重早早离世的母亲,襁褓里的弟弟... 而用倔强和沉默面对这一切的她,竟在遭受暴力侵犯后寻到仅存的温暖,尽管那也稍纵即逝。被结局弄崩溃了真的,虽然一切都是注定
      • 波米老湿点出了布列松的少女情怀,其背后仍然是强烈的现实指向——社会、家庭、性别的多重弱者。女孩皮鞋倔强的噔噔声、来往车辆在昏暗房间里留下的光影和噪音、以及结局,让人难忘。
      • 最后的水面镜头应该是剪辑回放的,算是嵌入自身作品语境里给主角送上的葬礼。不知是否是误读,初次看海报认为穆谢特为男性/童,观影后发现是「她」,而她最后是以某某的女人的身份死亡的。作为一个性别,没有成长阶段和空间,也没有转变痕迹,甚至在我这都「去性别化」(并不能放到平权语境中去理解)了,这难道不是最大的残酷?
      • 驴子的前世。穆谢特不合脚的大鞋,便是整个故事的缩影。她的命运也如同影片中反复出现的被捕获猎杀的小动物,唯有逃窜挣扎。碰碰车是短暂的快乐,却同样是动物性本能的延伸。生活没有给予她什么,只有彻底的强加,她企图为自己找到一个角落,但是脆弱的屋檐不断坍塌。话语引导她滚出生活,紧抓裹尸布。
      • #重看#4.5;与《驴子》《钱》有共通处,都是冷漠环境对人的戕害;茕茕孑立一身,受尽冷眼偏见忽视,家庭环境的恶劣和父权压迫,邻里戴着有色眼镜地贴羞辱标签,无人可爱,无爱可诉,一度心存幻想妄图伸手抓住虚假的光,最后一根稻草压断了这个也曾努力对生活微笑的卑微女孩。开篇设下陷阱一幕,奠定全片基调,被俘获被屠宰的命运无法规避。结尾堪称影史最佳结尾之一。
      • 让人回想起贝拉塔尔《撒旦探戈》里的小女孩,罗西里尼《德意志零年》里的小男孩。他们都执行了一场死亡,然后毫无征兆的选择了自杀。小孩的世界是去中心化的解构的世界,由不得成人读解的余地。这是最不克制的布列松电影,但是最压抑的一部。原著中没有的三次翻滚,是我见过最震撼的电影结尾之一吧。
      • 只有这一个导演 只用几分钟 没有话语 就能使我流泪
      • 布列松的片看得越多越觉得死囚越狱对于他是个幸福的意外。
      • 咦居然没标记过。前半程描述状态,冷峻随处可见,几个片段分秒诛心;后半程顺理成章,温情稍纵即逝,直到落水算是彻底解脱。可以算作罗塞塔的原型,但布列松的贫穷见于压抑,达内兄弟的贫穷见于挣扎。
      • 每次看布列松的片都感觉是人生希望的全面崩塌。尤其是这部应该是临死前重温的最后一部电影。一直没想明白的是既然已经如此绝望了为何还要拍电影。
      • 布列松完全把原著拍毁了啊亲!觉得这姑娘做作吧,纯属布列松下手太狠了:最重要的一点是阿森给了她家庭缺失的尊重和关注啊,她是自我献祭啊,不是斯德哥尔摩啊!原著就是一夜一晨的集中叙事啊,很精妙啊!你这抻长了算什么啊!
      • 布列松对于心理刻画和生活真相的追求近乎偏执,他让观众眼睁睁的看着穆谢特所遭遇的一切,丝毫不加修饰。他告诉你(你也心知肚明)这就是真实的、去戏剧化的故事。这是老塔、伯格曼等大师都想要达到的高度,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太过残忍了,剧情的跌宕对本片来说毫无意义,唯一重要的只有事实。
      • 极简主义的魅力,台词配乐减到了最少,却是艺术高于生活的丰碑。非专业演员在布列松的调教下全成了超级的影帝影后,运镜尽显大师风范,观影过程并不顺畅,但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 开头,母亲坐在画面中,感觉内心沉重如磐石;母亲起身离开,房间空空如也。片中频繁出现男性们狩猎的状态,穆谢特在镜头中间,和镜头中被众人猎杀的兔子位置一样。阿森进屋时手电筒在下体位置的特写,暗示了即将发生的剧情。穆谢特在整部影片所受伤害来自家人、来自老师、来自同学;不仅来自身边的人也来自陌生的路人,不仅来自男性也来自女性;可以说她所受的伤害来自所有人包括她自己……结尾,穆谢特一遍又一遍顺着山坡滚向河边,次数多到令人崩溃;最终她落入水中,沉了下去,水面空空如也。
      • 布列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完全超越了社会现实本身,从一个更为绝对的角度去探视,这和我的世界观完全抵触。还好,起码他的手法还是比较理性的
    • 豆瓣 7.5 IMDB 7.1 HD
      Le silence de Lorna
      2008
      剧情片
      法国

      罗尔娜的沉默

      Le silence de Lorna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达内自然是高手。别人拍大概只会是去批判法律漏洞,达内却着意写人。与两天一夜如出一辙,动作与心理的双轴刻画,剧本写得相当好。人的尊严,生命的尊严,活着的尊严。
      • nothing
      • 一场场赤裸的交易 为金钱 为国家身份 哪里还有什么良善与自尊 沉默去
      • 比利时的移民漏洞,中途两人c过,以谋杀离婚,片尾对腹内孩子的喃喃自语,正直有吸引力勤劳健康的女人,洗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