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电影节展映】观影经历坎坷但值得。这是我这辈子看过的3D效果最牛逼的片子没有之一。3个短片是英法葡语原声,只有英文字幕。半懂不懂地看完后只能不明觉厉地给跪!格林纳威用长镜头展现历史名人;埃德佳佩拉则对电影史及电影本身进行戏谑嘲讽(最喜欢这段);戈达尔各种反传统电影语言独特而不羁 |
|
因为太烂彻底记住了edgar pera的名字 == |
|
三个装B的。第一个是技术B,看了视觉疲劳;真爱是考据B,吃惊的是他居然连死神来了最新一部也看过了,第三个是意识B |
|
第一部分3D效果直逼Universal Studio室内过山车,差点没吐出来…想说阿凡达算什么,Greenaway童鞋你确定不去好莱坞捞一笔么?第二部分满满中二气息,完全把观影活动整成了小邪教。。。脑洞之大直逼二次元,确定不是来告诉我们二三次元没有墙的么。。。第三部分。。。戈达尔同学,您是真文青。。 |
|
3D 戈达尔不需要三D,庸才和好莱坞才需要三弟。 |
|
1,一个3D版的俄罗斯方舟证明了3D漫游非常适合房地产广告……第2条提供了大量反面教材—负视差真不能乱用,感谢导演,一般人可不敢这么乱拍3D。第三条……戈达尔嘛……比较搞笑的是他抽了很多老画面,有的转了3D,有的没转,都没3D效果……还借用了皮娜和忘梦洞的3D素材。3D机拍镜子的镜头真让人崩溃 |
|
戈達爾一如既往的屌,Peter的映像切割有啟發。 |
|
最喜欢格林纳威的部分,技术玩的牛逼内容也充实。第二段越做越不知所谓玩命作秀浮夸空虚。疙瘩儿,真的是一个不会玩3d也能拍高深的疯子,对《上海小姐》等经典片段的选取闪亮惹目。 |
|
3D艺术片必须影院观看!12年6月我到葡萄牙吉马良斯,欧洲文化之都有50个电影项目,这一3D项目刚在戛纳融资成功。今天意外在蓝色港湾看到,极喜!格林纳威三进三出修道院,用空间美术回溯城市历史名流;佩拉以科幻恐怖片戏谑观众中心电影观;戈达尔则继续用旧电影和散文朗读,表现数码独裁带来的三个灾难 |
|
受吉马良斯市邀请拍摄的三段影片:格林纳威以长镜头穿梭于布拉甘扎公爵宫殿,结合分屏和屏幕笔记再现葡萄牙早期不同领域的文化人物,戈达尔以电影片段、原始影像和不同文学叙述构成的视听杂文探索技术、艺术、社会的交错影响。佩拉通过电影史上观众与银幕的不同互动方式表达对现实主义的真实性的批判。 |
|
戈达尔部分,5,以《电影史》组织《再见语言》的局部。其余两位2- |
|
格林纳威类似于莫扎特,看似简单实值回味;疙瘩尔则是贝里奥,古今有无之间来来回回,曲高难和;葡萄牙老哥则是周杰伦,摘掉眼镜看类似于听现场。 |
|
高达最高 五星跪舔 |
|
“电影人万岁现实主义者都去死” 最后都不免是一场电影意识(无意识)游戏 成为影像-历史 hkiff |
|
Greenaway那段大长镜好好看 特适合做旅游广告 |
|
3D的真面目:哗众取宠的伪技 |
|
9。影院里看过格林纳威那么精彩的3D短片,旁边还有博学帝罗米老师讲解戈达尔的图像语音,另外一段再不好看也值了 |
|
peter greenway是真正热爱新媒介的人。有时拥抱新事物比怀旧癖好太多 |
|
2014上海电影节 疙瘩儿的那段强奸观众毁掉全片。 6.9★★★☆ |
|
艺术?错!技术?大错特错!这是3D时代如何搞政治的第一本教材!3D诞生已经不短了,但是对它的应用还停留在“身临其境”这个最浅层次的“共感”规训上,还得老师傅出马来示范一下3D也能是极好的异感武器!止于戈达尔,还是熟悉的字体,还是熟悉的配方……不,配色……并让我一回电影节看了两次上海小姐 |
|
#SIFF# |
|
埃德加·佩拉那个最喜欢,这个导演的作品以后可以关注,影片的视点的建构有点类似寺山修司的《罗拉》,内涵更加丰富,虽然中间无字幕,但是结尾很喜欢。格林纳威一镜到底非常花哨,戈达尔那个我就不说了...... |
|
33D。 |
|
没赶上Greenaway那段,戈达尔的又看不懂,好难过 |
|
以3D控訴3D |
|
戈达尔继续潜行,格林纳威一镜20分钟,姓梨的葡萄牙人讲作为奇观的电影史。3D效果好,三个人都践行了一句话:电影就是奇观 |
|
戈达尔的没看懂 谢谢。Greenaway玩太过了吧哎哟喂 眼晕而且无聊。最后一片后半段没必要。。。a new generation of spectator is born. #MIFF2013 w/Jesse&Chau |
|
第一段3D版俄罗斯(葡萄牙)方舟,第二段3D效果太极端,第三段延续了电影史系列的风格但为啥有些部分没有转制成3D?总之我无法评价这片,直接看晕菜了。 |
|
!Johnny Guitar(ps:看到某处和坐我旁边的一外国美女一起笑了,其实一点也不好笑)(pps:70分钟的电影不到60分钟就看完了,不能幸福) |
|
必需大银幕,一是3D呈现,二是片子本身就是讲3D。格林纳威用一剪接长镜头重现了一段图文并茂的历史课,中规中矩但视效讲究;后2位都是3D高级黑,皮拉玩的最过,纵身感也最强。3D重拍了若干早期经典,观众如信徒般膜拜3D却不知不觉被其反映出的危险挟持;戈达尔告诉我们透视法是种罪,技术却加强了它。 |
|
Greenway技术玩得赞,就是信息量太大;Edger Pera有表达略cult;戈达尔你特么又玩观众吧。(虽然才60分钟,你们谁全程醒着看完的啊) |
|
无福消受 |
|
跟红人们看太幸福,一觉醒来放完了 |
|
第二部无趣。 |
|
SIFF201402 @上海影城二厅 格林纳威就是拍个纪录片 戈达尔就是个电影史3D版+再见语言预告片 第二段那是谁= = 那么激进喊口号...本来也就是个亵渎观众的片 好像很多人睡着了... |
|
为啥只有57分钟? |
|
3D铁三角 3X3D (2013)小易甫字幕组.mp4 |
|
#SIFF# greenaway嗲 第二段最傻 |
|
比预想好特别多,且三个都特别好。 |
|
因为迟到错过了格林纳威的开头部分,但是看完之后还是觉得只有他拍对了——3D技术只能这么用。因为英文太烂,另外两位大爷对3D的思考只看懂了个大概意思。 |
|
格林纳威的真是做得漂亮啊 感觉看到了3D的另外一种未来= = 佩拉的很有意思 本来是应该慢慢看慢慢体会的结果连中文字幕都没有 戈达尔还是一如既往让人半知半解也不想费力去揣测 后面两个都持批判态度但反而觉得格林纳威的尝试也许更有意义 |
|
格林纳威神乎其技的长镜头(将框中框、字幕都纳入),戈达尔一贯的拼接影像,Edgar从观众和奇观的关系角度展演电影史(如“洞穴之寓”等等)。 |
|
Greenaway一镜到底玩得尽兴,比如同屏分裂景深,或将立体切成饼。这种在历史人物桌上飞过,在透明的教堂内壁和柱子里旅行,感受欧洲文化历史往脸上扔的经历多过瘾啊!Pera的一段是高级art video。戈达尔的一段3D无用。某电影节主席称片子一文不值我可是理解不能。 |
|
大师们玩3D,影像实验。我怎么感觉是在嘲讽3D的字幕呢? |
|
不推荐观赏,在电影院不推荐在5排及更靠前的位置观赏。。。在家使用3D眼镜观赏估计还是会快进。。。greenaway拍的晕眩极致其实也还是在说电影史,为毛大家的3D效果都喜欢做伸手伸脚呢!?我对godard一直就是没感觉,不过这次里面他的那段最棒了,不是影像棒,而是陈述棒,每句话都戳点。。 |
|
Siff期间大上海电影院看的,3D效果好棒,特别是Greenaway 与Edgar Pera部分,戈达尔稍显无趣,还想再去看一次! |
|
依然不耐烦高达。格林纳威倒是意料外。就佩拉那两下?嗤。 |
|
就是「大师」们破罐子破摔瞎弄一气啊,画面还是挺美的。 |
|
好不容易去影院看了个这个~结果说组委会给的DCP出问题~各种问题看得很不爽,字幕音频都有问题~不过其实这是个不错的片子~前半部分看的不错~后面从新剪辑过各种乱~ |
|
盲看了一遍,等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