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头死命令,下面死扛住。当时的军人履行军职,做出这样的牺牲。那些冻死的战士依旧在雪地里拿着枪。纪录片也已经非常隐晦地提及到战争结束阶段,第九兵团都已经要被主席喊回来休整,但宋时轮却依旧坚持追击,后来美军陆战第一师撤退后还部署了舰队向追兵实施了全部火力的打击,3.4万发炮弹舰炮啊。开总结大会还批评,没能打好胜仗,就这原因。 |
|
比央视那部《冰血长津湖》要完整一些,包括入朝的准备不足。 |
|
作为纪录片本身其实是很差劲的,信息少,流水账,意淫夸大,连“史密斯心里泛起一丝绝望”这种话都冒出来了。九兵团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包了陆战一师的饺子,这么值得讲的一句没提。 |
|
看了PBS拍的长津湖战役纪录片,作为对比又看了凤凰卫视拍的这一部。说实话拍的是不够严谨的,唯一的长评论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对比美国拍的,只要是战场画面,没有一幅画面是没有雪的,而这一部我觉得可能很多镜头都是拿电影画面充数。 |
|
其實沒看過,但希望能拉一下評分,讓更多的人看到它、关注它、思考它,為國為民為己 |
|
整个纪录片,只采访了1个普通战士和2个班长,其它全是干部,不想说了,凤凰是这样糊弄观众的吗 |
|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
|
很遗憾这部纪录片看的人不多,这部纪录片和央视版的《冰雪长津湖》有部分内容上的重合,央视版为一整部95分钟,而这部纪录片分为5集,每集30分钟,总体内容量略超央视版,但仍不失为一部记录长津湖战役的经典纪录片。 |
|
2011年《冰血长津湖》→ 2016年《长津湖战役》→ 2010年《血色军魂——长津湖战役纪实》:愿战争记载入历史,而人类世界的未来尽是真实和平的景象…… |
|
真正的勇气 |
|
完整版 |
|
致敬英雄们 |
|
7分。是凤凰卫视将几个中外纪录片重新剪辑而成的。 |
|
这部和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纪录片《冰血长津湖》基本是一样的内容。但看时间这部播出为先。难道是制作好后先放电视上试水,然后制作成电影播出? |
|
致敬 |
|
致敬!!! |
|
战士们没有冬装,在严寒之地作战,致敬 |
|
口述历史也许会有记忆偏差,至少有真实性可言,显然长津湖连这十分之一都没拍出来 |
|
眼泪从头到尾没停过!基层士兵太不容易了 |
|
凤凰大视野出品的纪录片最大的问题,就是貌似什么都讲了,其实都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
|
打的太惨了 |
|
讲的主要是第二次战役东线的第九兵团(入朝之前在上海附近驻扎,部队的士兵也主要来自华东),哎,非战斗减员太大了,冰雪严寒和后勤跟不上,可战机不能延误,在东北装备棉服的时间都没有。太残酷了。 |
|
封控期间才能坐下来好好看。很多素材和《冰雪长津湖》这个片子是一样的,不知道谁用谁的。确实是用人命堆出来的。什么时候中国的兵可以过上美国兵的日子。 |
|
看完美国人写的朝战,再看这个,唏嘘万千 |
|
看过两遍了。战士太艰苦了,源于指挥太仓促了 |
|
2020年把解说词改了一些吧 |
|
“日本鬼子没有跪下,国民党军队没有跪下,只有美国人他们跪着投降。” |
|
还是比较客观的。能打退美军,志愿军战士靠的是顽强的意志力和战斗精神,但是这样的胜利是惨胜,付出的代价太高昂了,愿世界和平不再有战火。 |
|
整体不错,某些表述上略有瑕疵 |
|
冰血 |
|
历史不容忘却,中国现在的国家地位和韩战密不可分,向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致敬! |
|
不能哭,眼泪会冻住 第9军团 |
|
算是国内比较客观的记述了 |
|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
|
纪念馆里的有几个,大部分牺牲的都回不来了,青山到处埋忠骨。 |
|
【2010.血色军魂-长津湖战役纪实_2011.冰血长津湖】相同素材,不同剪辑。 |
|
那场战事啊 |
|
志愿军战士们太厉害了,纪录片让人看到了什么是坚定的战斗意志,用血肉之躯打败了飞机大炮。太多感人的事迹了T_T |
|
拍得不好 |
|
历史应该铭记,特别是这场战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战争。 |
|
纪实,震撼。用血肉之躯抵抗寒冷饥饿,用粗糙的武器对抗精良的装备,用必胜的正义战胜卑劣的进攻。当毫不犹豫地接下军令后久久未执行,只因为想有点口粮,但上级也只能无奈叹气。当上级到现场想责备为何没有进攻却发现他们已成为冰塑。感恩先辈,铭记历史 |
|
致敬 |
|
还行吧 |
|
我记得是十年前放寒假在家里吃完饭看的 |
|
看的凤凰大视野纪念入朝70年专题(2021)。注意:口径与中央保持一致,请警惕“感情的炼金术”(高桥哲哉语,出自《靖国问题》)。被采访的老兵提到那些牺牲的人几乎没有很大的情感波动,特别是那位提到自己弟弟冻死在洞窟的前团级干部,简直灭绝人性。26师支援途中因为暴露目标而被美军阻截,损失惨重,却被宋时轮在会上一顿臭骂。士兵们甚至想请国人派代表队来前线观战,了解他们的处境,一转念又自嘲说痴心妄想。朝鲜战场和国内似乎是两个世界,但战俘问题和朝战结束后不久的反右又用事实证明,什么才是笼罩一切的主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