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点意思,但还不够有意思。达布森这角色太烦人了,没有必要为主角安排一个丧妻的暧昧对象 |
|
为什么一个标榜打破陈旧学科陈腐架构的剧要把那么多精力放在描述一个fuck-up中年老白男身上?? |
|
看第三集这个男老师因为nazi手势陷入多大麻烦,结合最近热搜🧐(可能是亚裔配角最多的Netflix剧? 以及,我合理怀疑整部剧一开始是为男老师写的,another same old story about how a middle aged white man fucks up his own life….. 找了个吴珊卓加了些戏份,在海报封面当噱头。。。7分吧 |
|
听说某教授30年没更新讲义,我直拍大腿 |
|
这是一部演员大过戏的剧集,所有演员的表演都很在线,剧情乏味,但细品对话却很精彩。这是一部讽刺大学教授stereotype的剧集,却最终陷入了某种政治正确的stereotype。因为吴珊卓而追,也因她加了1星。 |
|
课上只有三个人的中世纪文学老太是我的未来吗…… |
|
不管前面的insider joke铺得多么满,当男主在最后的听证会上说,“Sometimes you love a poem so much. Every time you read it, you learn something new, and you feel transformed by it. It's a very complicated, but faithful relationship.” 我还是感动得掉眼泪,it's exactly what i was going through last night. 作为一个英文系在读生无法不偏心地给它打五颗星。 |
|
好看。文学院的困境、职场女性的困境、tenure-track的困境(这一部分不要太有代入感…)、中年单身者在家庭上的困境,细密交织成了生活的一地鸡毛。看上去是空中花园的文学院,依旧无法躲开回归生活的命运。 |
|
一个演员最幸福的事情:能够被赋予自己想要去尝试和挑战的机会。SNL、颁奖礼、致辞、颁奖人之后,我Oh真的从那些“疯狂”的正剧角色“脱身”,演到了这部很风趣却又睿智的喜剧;事业粉感到无比幸福❤。大学的背景常常被作为超龄爱情戏的实验室,抑或下刻就是都市传说的黑洞;但人们却忘记了它同样是思想的竞技场,以及对这世代最前端的反映。留住学生,教员年龄的碰撞,以及当下抵制文化与敏感议题的交融…有引经据典的讽刺,也有纪录,这些支线故事都似「大公园」完成了对自身领域最详细也“尴尬”的捕捉。而这之外的,还有几乎每个人在从中寻找自己身份与位置的故事;Ji-Yoon的角色独特,又充满意义。只可惜剧集略短,还以迷你剧制作;殷切希望有第二季,或者其它形式的外传。 |
|
“Sometimes you love a poem so much. Every time you read it, you learn something new, and you feel transformed by it. It's a very complicated, but faithful relationship.” 这段边看边流眼泪 |
|
这真的是喜剧咩,各种各样难以应对的问题,道德的家庭的职场的程序的言论的高龄者的性别的种族的历史的好多困境,这要怎么给处理好哇。不过学生们还是挺酷的,比我做大学生的时候酷多了。 |
|
正片的质感比预告片好一百倍,人物形象饱满,笑点的设计都恰到好处,没想到越到后面越扎心,麻烦是源源不断,也并非是为了打种族牌或者蹭热度在硬往各种问题上扯,而是实打实地在讨论这些现实议题。 |
|
这个题材实在是有点 too close to home,尤其最后尾声其实达成的是一种非常欠满足的 closure,非常直接地体现出有色人种(年轻)女性获得权力的不仅仅是艰难,而且是排在白人(老年)女性的后面,一步到位的进步是完全不可能的,前进的路上前者的努力会被用来提供后者的可能,唉,唉。有很多发散话题值得讨论,感觉播客主题又有了。 |
|
美国如今的大环境真是如此,这剧一点也不搞笑应该算是写实剧。美国很多大学之前都有教授的一句话被社交网络歪解,特别荒谬。好喜欢男主啊!!太甜了 |
|
好像什么都说了,好像什么都没说 |
|
文学系主任,一个任何人做了就再也不想连任的工作。年轻老师和年老老师的分歧太大了,但他们至少有一个共同点,当有人于麦尔维尔去世时在纪念他的讣告里把《白鲸》(Moby Dick)的Moby拼错成Mobie的时候,他们都会感到悲哀和伤心。 |
|
作为一个在国内读了英文系本科,在美国读了一个少数族裔占多数的专业的人,我对The Chair观感复杂的一点在于,挑战由白人男性主导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学术建制是当下欧美人文社科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剧中暗示当下的学生太liberal太激进,反而让自1960年代以来由自由派主导的大学丧失了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对问题保持开放性阐释的空间。反观国内,可能反而因为不太存在交叉性的问题而对“西方正典”保有更多的尊重(我本科期间上过的唯一一门女性主义文学课是外教开设的)。我记得何伟也说过,他在四川教书的时候反而能感受到与学生一起阅读英语文学作品的纯粹的快乐。 |
|
Netflix拍这类剧还是挺得心应手,《柯明斯基理论》后的风格继承作,希望能多拍几季,第四集标题叫「Don't Kill Bill」差点没笑出声。 |
|
文学院院长是个官僚,因为说'to who',被下属纠正正确讲法是'to whom';教授的观点从纳粹礼开始但后面的核心内容是反对纳粹却被学生断章取义发到社交媒体,就像美国某些医学院的教授因为说“女人”而不是“有子宫的人”被学生举报性别歧视一样。太真实了,这世界已经疯了。cancel culture盛行的时代,每个人都噤若寒蝉。sandra oh的角色是一个完全白人化的亚洲人,人到中年收养了一个少数族裔的孩子,生活工作都面临各种困难。一开头她的工作椅就坏了,然后出现片头'the chair'非常有意思 |
|
其实白左们自鸣得意的“政治正确”,就像吴珊卓饰演的这位韩裔系主任一样,试图左右逢源、长袖善舞,还要抽空跟白人男性调情,然而美国现在就是纸糊的房子,禁不起风吹雨打,摇摇欲坠。 |
|
小众的学术生态里依然逃不过那些泥地里打滚的博弈和算计,象牙塔里没有新鲜事——或者说Netflix的左翼书写方式早已形成套路、缺乏新意——但是,能看到人文学院的这些琐事被搬上台面、听到大家引经据典展开文艺批评,依然可以说是弥补了“职场剧”类型里的一种空白。至少可以让我忘怀投入进去,看着他们搞得一身烦恼但依然激起了我想要立刻冲去读博的渴望,这大概就是智慧的迷人光环吧。 |
|
一口气看完,六集披着喜剧外衣但一点都笑不出来的短剧。文学、研究与教学、misconduct、黄皮肤、no confident vote,小小的英语系浓缩了全世界的压力,压在这位已经有点自顾不暇的first asian female chair身上。吴珊卓演技满分。最后一集lila问Jin,but do you have one,好问题。 |
|
为吴珊卓看,开播之前都在宣传喜剧,看下来好像与喜剧稍微有点不太搭界,就是个生活剧。为女主配一个老白男实属刻意,去掉这条线聚焦女主没准会更好。当领导可真难啊,还是做个普普通通的专技人员最开心。 |
|
大学里教书的文科同事们看了都会会心一笑吧,但是笑完了又觉得这分明是排练自家的追悼会。其实是个欲说还休不太讨巧的主题,细节上留下诸多可供开掘的线索。但确实让人看到人类几十年来的愚蠢和偏颇所造下的孽,终于要到了见分晓的时候。不仅是驱逐排挤了几个老师,不仅是教育正在被一群傻叉捣毁,甚至连那个衰老又迟钝的艾伦布鲁姆的世界与之相比看起来都残存一丝美好。 |
|
吴珊卓是个好演员,但这片子不是个好片子。看了第一集开头还以为会讲主角如何提升英文文学的吸引力,让更多学生来上课之类的,结果看着看着就变味道了,你就算扯点办公室政治也好啊,现在这样各种元素塞到一起真的是好无聊。。。。个人评价:B- |
|
我感觉编剧就没想好这个剧该咋写 |
|
要成为英语老师,你必须爱上故事,爱上文学,做这份工作,你总要试着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你想占据一个不同的空间,当故事看了一半时,你面前有各种可能。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压抑程度,都没有那么多种可能,生活中的文章是活生生的,是一支舞蹈,你跟她一直在对话。有时候当你特别喜欢一首诗,你每次读的时候,你就会学到新的东西,你感到自己被它改变。这是非常复杂但忠诚的关系。 |
|
so so triggering 以至于延缓了我看剧的进度…非常爱吴珊卓。选不出哪一个细节最让人窒息,是Ji-Yoon之前无法spousal hire只能拿到5/4 teaching load的三年contract+异地男友出轨,还是Elliot的太太作为他们当中最出色的当年无法tenure因为要带三个孩子。其实我破防的瞬间是老得每天打盹的Prof. McHale用一卷论文敲了我特别喜欢的老太太Joan的屁股说"You still got a top-notch rear end", 就为什么活到了这个年纪还是会有这种破事啊……喜欢ABK抓周宴会小朋友没抓成钱最后抓了Bill磕的Hydrocodone药瓶那段,效果拉满。 |
|
作为在学习英美文学的同学,看到剧里多次提到Chaucer, Moby Dick等等真的蛮亲切hh。六集迷你小剧其实中间剧情还是挺疲软,有点子boring,但因为有三抓阿姨倒也能看下去。最终看完感觉总体剧情值三星,英美文学相关,情怀分加一星,再为三抓阿姨加一星,五星咯~ |
|
绝了 综合各种美国的身份政治、人际政治、新自由主义高等教育与利益集团的金钱政治,如何将虚伪进行到底?美国社会惯常的手段 简单化观点的政治正确文化、对经典文本与新文学之争背后实质上在为白人至上之500年殖民历史买单、用政治正确的表演掩盖新自由主义的剥削、自己亲手养的蛊反过来吞噬自己,etc.。严肃地说,这剧情还能更drama更惨烈,这就是一个还债的年代,一个幽灵不断返回的年代。至于文学...那些个课的题目包括最后男主研究生所提交的论文题目都足以说明这种学科本质上的自我重复,表面上变化好大喔,老教授完全接受不了年轻老师的上课方式,其实呢,换汤不换药的东西。归根结底,一个处于资本主义帝国世界体系核心的享有特权话语、能够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学院,究竟为谁服务?对吧,改变,想多了 |
|
短小而精准,但同时也很无趣。我被中文译名欺骗了,“英文系主任”总让人觉得重点在“英文系”,但其实“the chair”本身象征的就是一种职权上的问题。学校离学术的象牙塔越来越远,但却永远融不进在十字街口,商业学术下的文学教学到底如何自处?
片子里充斥着各种矛盾,种族、性别、立场、新老教师的教学分歧。最后当然什么都没解决,只是轻飘飘的粉饰太平。其实吴珊卓也不是故事的重点,只是一个故事的支架罢了。 |
|
Fuck this generation. Fuck gender studies and CRT. 整个English Department没有一个正常的白人男性教授,然后要个黑人上来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你当是没人上过大学么? |
|
中年人的世界,不停地要面对。正在经历,还要从剧里再经历一遍有点无法承担。一个陡然转折貌似完满的结局,更加显得这是一个童话故事,浮皮潦草地掠过社会现状,随时可以抽身。色调和节奏不错,配乐加一星,Joan加油! |
|
赶紧出一部《中文系主任》,绝对是宫斗大戏。 |
|
权游的两个弱智D.B.跑网飞来了,也算是臭味相投 |
|
费心布置了这么多关于性别和种族的微妙设定 结果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在讲亚裔女系主任和自己系里的白男教授搞暧昧???每次尝试探讨女性 少数族裔的话题就像是要完成业绩一样生硬 本质就是个学术版狗血悬浮剧… |
|
设定有趣,浅尝辄止。世界泥沙俱下,看起来形势严峻,其实大部分人也只是开句玩笑,就拍拍屁股继续。 |
|
剧情线混乱,支线剧情试图关注女性/家庭工作balance/有色人种/象牙塔的不公但处理的跟废柴一样 - -(不如去看纪录片《科学家的模样》),试图搭一些小幽默但看起来很蹩脚,总之就是难看。幸亏一集只有半小时,很快就结束了煎熬。演技都无法拯救的难看。 |
|
没当过老师还没跟老师打过交道?奈飞抢注了教员这个很有潜力却被忽略的普适题材,幸好没拍成狗血的“园”斗,亚裔演员与生俱来的知识分子气质也得到充分展示,不过最终还是落入美剧的惯式,象征性地提出棘手的社会议题,然后用糖衣快速化解。末集说得挺好,爱文学就是爱故事,就是进入新的空间,从别人的角度看事情,无论现实中遭遇何种压迫,只要置身故事中,就有无限可能性。祝福在西方校园的兄弟姐妹。 |
|
太浅了,隔靴搔痒,并未反刻板更像是归于刻板。除了Joan!这个角色写得真好!如有S2希望能试着去叩问和拆解问题的核心,即使绝望无解也会有价值。单纯依赖一些eureka moment去推进情节(走向折中)着实平庸了些。 |
|
差点就错过了这么一部好的作品,拍的真是细腻,最后吴珊卓读的那段诗真是好听,格外动人,这台词功力,扎实,厉害! |
|
全场shitty humanity不值得 希望下一季她能少给人擦点屁股 尤其是睡不醒白男 |
|
看到最后一集我笑了:这不就是我吗。原来我一直看着的是自己啊,最大的快乐就是不要做级长了,做一个普通的语文老师,还可以有空跟学生谈谈诗歌童话。短小精悍的小短剧,得以一瞥当今语言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学习文学的人待在象牙塔里,待在讲台上,生存空间裹挟着这个那些,所以最好结个茧把自己裹起来。珠珠好鬼灵精,编剧好会写小孩子,也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好会演的小女孩。 |
|
平庸,已弃 |
|
算好看,因为故事背景是美国大学,所以对剧集里涉及到的议题都非常熟悉,美国高校(尤其是英语系这样一个百年来由老白男拥有绝对话语权的领域)里女性的困境、少数族裔的困境、tenure-track本身的折磨,明明已经成为了美剧里的大女主,日复一日面对的依然是典型的东亚女性会遭遇的种种问题。而男主角因此而显得越发鸡肋起来。因为是二十多分钟一集的comedy,所以呈现上热闹有余,深度不足,但依然期待第二季,期待老白女做了系主任之后的故事。本剧的配乐都非常得我心。 |
|
真的很一般 |
|
反映美帝Humanities现状入木三分,但刻画人物还是不出平庸美剧三件套:憋屈主角、掉线二号、温吞群像...(30分钟一集都这个套路,参见另一部《狄金森》)...外加平庸美剧三小件套:小人大鬼、腐朽老人、精装反派...导致这个英文系卡通得相当傻~不过对zzzq的表达蛮微妙,做到了让大家各取所需~ |
|
可以请Phoebe Waller-Bridge来润色一下吗
还是有潜力的 |
|
时间多的或者喜欢女主的就看看吧 不然没必要……还有这个男主 真的是看的我讨厌死了 除了和孩子打交道还行 其他有啥好的????敬而远之 和他相处真的是浪费光阴…… |
|
太单薄了,借了个library arts学校的壳子来讲述烂掉牙的zzzz剧情,实在是太拆强人意以及无病呻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