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短评可以看出还是有人看完全片认为变性是为了搞同性恋……说明此类题材拍再多在现阶段也不为过。 |
|
#siff2017# 第一次看到关注儿童Transgender的电影,很虐很暖。腐国已经在关注跨性别者的权利问题,台湾已经承认了同性婚姻,而天朝的同志们连自我认同都还远远做不到。 |
|
看完之后会思考,如果身边有这样的人,应该怎么走近她、关心她、保护她 |
|
難避免不與後來的Girl作比較。有誠意卻無新意,戲劇層面停留在臉譜化的人物衝突,太predictable,結局不明所意,沒有對個人內心爭扎作出進一步的挖掘 |
|
又一部社会意义大于电影意义的电影,但它的存在太重要了。这好像是我第一次看到有关跨性别人群在青春期的电影,非常沉重,心都差点看碎了。我希望每个人都看看这部电影。难过的是,尽管是上海电影节,观众席中依然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笑声。这部电影本身更让我难过和绝望。 |
|
▤「I'm not weird! I'm not! I should've been a girl. I'm sorry. I didn't mean for this to happen. I don't feel right. I feel stuck, it all feels wrong. When I look at myself and I don't see me.」「This fucking planet. It's a fucking horrible place to be if you're different!」 |
|
这类题材里“母爱”都挺伟大的,结尾有点草率 |
|
自信的女孩最美丽👰 |
|
随着青春期性意识觉醒,逐渐明确自己是在错误的身体里,她不仅要承受来自自身性别错位的焦虑,还必须面对来着家庭学校社会的一系列霸凌和不认同,真的很不公平。“每次看镜子里的自己,那不是我,是一个陌生人,我是查理,而不是这具躯体”演员演得太自然,每次都忍不住跟着哭(꒦໊ྀ-꒦໊) |
|
能够同时兼顾社会对于父子两代人的压力的描写是本片的优点所在,即便是所有的角色设定都让人似曾相似,但是也没有多少可抱怨的,这就是现实。 |
|
没想到最近让我流泪最多的电影竟是这部讲诉跨性别者故事的《只是查理》。在渐渐感觉身体的异样,喜欢穿女装,乃至最后想要从男孩变成女生,查理在不被身边人认可的环境下做她自己又勇敢又让我心疼。妈妈和姐姐先后接受她、鼓励她的所作所为(带她去看相关方面的医生、上网了解性别焦虑症……等等)真让我感动到落泪,而爸爸难以接受她的情况也挺现实……不少人对LGBTQ有误解就产生歧视排斥的心理,也不会主动去了解LGBTQ群体的正常……观影过程联想起不少往事以及相关电影……有几场戏镜头衔接于我有误导性:查理拿起剪刀后转场至警车声响父亲在抽烟(好怕他自残,但后面也没详细交代)……查理被群殴后又突然转场父亲独坐在墓碑前(好怕她被打死,故事就悲伤结尾)……结果最后却是来一场温馨、其乐融融的婚礼戏收尾。 |
|
加入足球这种最具男性色彩的运动,让查理的选择显得更加艰难,但后来的草草结束,也太没野心啦喂。果然transgender是LGBT人群里最难的一个群体了。3.5 |
|
每个人都有选择做自己的权利 |
|
敬你们的勇敢!但是小朋友,做男孩没什么不好,你依然可以爱男孩呀。 |
|
还成吧,男孩打扮真的很可爱,女孩打扮恕我直言脸太大了 |
|
演技啊 拍的時候也就十四五歲吧 |
|
感人 只是时间的关系 任何爱都是伟大的 |
|
唉~查理好可怜哦!让我想起了小雀斑的丹麦女孩😭幸亏他有支持他的家人。话说最后几分钟吓死我了,我真以为他们把查理打死了…… |
|
查理很漂亮,以黑人作为主要切入点产生更大的冲激力,快结尾处导演耍了观众,感觉不太好,故事可以更深入点。其实算不错的片子了。别把它当成同性电影来看。 |
|
除了剧本真的不好让人不舒服以外,电影的其他部分真的还慢不错的。 |
|
贴着同性标签其实与同性无关。可以作为性别议题的参考资料。 |
|
外表萌哒哒、内心压力巨大的孩子,他(她)和父母都不容易也很了不起 |
|
1.36G。后来让他参加女足比赛,在一次朋友聚会中被人发现是男孩被打伤。每次看这种片子都很心疼,告诫自己以后一定要宽容和理解。 |
|
#SIFF 平实情节,典型角色。意义重但欠余力,"在这样糟糕的世界上,身为不同有多艰难" |
|
小伙子查理足球踢得特别好,可是忽然性别认同障碍了,觉得他自己应该是个女孩。然后肯定来自是家人、朋友、同学的压力,接着是痛苦的折磨,最后好不容易大家都接受她包容她了,本来应该大结局了,却被街上的小混混一顿毒打。导演的意思可能是这个社会普遍还不能包容这样的人吧,不能盲目乐观。 |
|
这结尾……何必强加violence戏呢。 |
|
和《爱你,西蒙》有相似之处,光有自我认同还不够,家庭和朋友、团体的接纳以及平常心对待至关重要。“这条路接下去会很难走”“we know” |
|
7.5/7 蛮不错的 就是结局差劲扣 一星 |
|
情节叙述的不错 酷儿们仍在为自己奋斗 Charlie是如此勇敢 家人的支持也很重要 |
|
不明白为何坐边上的两个姑娘能从头笑到尾……可能现实中她们就是那群嘲笑Charlie穿裙子上学的人吧 |
|
很用心,很细致,很温暖,剧情娓娓道来,除了最后的转场有点突兀。腐国已经开始探讨儿童(青少年)的性倾向和性认知问题,我国却还固步自封,停留在要不要把科学的性取向教育科普给儿童和大众的争吵上。so sad。 |
|
画面很美 |
|
结局处理太随意。 |
|
Just Charlie. Just be yourself! 媽媽和姐姐一路上的支持太感人了。結局很潦草但夠暖心。希望社會能多一點理解,多一點包容。P.S. 最近對龍家伊蒙德真香,天天發他的瘋,所以一有時間就來補Ewan的作品,他演了個混蛋最後也沒有交代抓住了沒,真是個反派臉... |
|
查理未来的路只会比同志更加难走。 |
|
女装癖和女性性别认同还是需要明确区分的,喜欢穿女装可能是性癖,想要性转可能来源于性别厌恶,想要性转后发生性关系可能只是同性恋,性别宽容反而更应积极干预性别建构。 |
|
最后还以为主角死了……还是很温馨的啊,穿上西装焦虑那里真的很写实了。 |
|
这世界什么时候才能让每个人都好好的做自己? |
|
小众题材。小男孩儿长得好看演得也好。父母的爱很动人。 |
|
成本比较低所以用了很多大光圈摄影也比较单一,但是故事讲得精简流畅。Charlie的碎花裙+毛线开衫的品味真的好英国呀哈哈 |
|
没字幕,大概看 7.6分 小男主真好看,演得也自然~ |
|
3.5星 |
|
一开始会奇怪,过阵子就好了。 |
|
选角到位,久违的曼城口音,温情脉脉的对人性进行探索。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腻英国小品永远是我的那杯茶,永远不会失望。#2017SIFF# |
|
TRANSGENDER对于我个人来说,确实是LGBT群体当中最难以一时半刻就能接受或者理解。故事当中人物众多,却是近乎相似,而查理父亲被着墨最多的其中一个角色,也是反面势力的代表人物,然而,父亲的心态和我的最相像。自私,到底是对谁而言。 |
|
希望每一个看到这的trans 加油! |
|
正裝charlie穿過一片一片失焦的小裙子, 為什麼你們就可以當女孩子- |
|
被封禁一年期间看过,突然想起来 |
|
Charlie 和爸爸演得挺好的,故事本身讲得糟烂... |
|
14岁的男孩查理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和自我的性别认同存在截然相反的对立,他从小就觉得自己有一天会长成如姐姐一般,但多年之后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却变成了男性的;这是一部社会意义重要的电影,即在性别的僵固框架内,有些人被困死其中而无法挣脱,不仅之来源于解剖学上的身体,还有顽固的成人和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