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开始以为是一个狼外婆的故事,谁知道还是儿童青春片,那个女仆人给兄弟俩上了一堂性启蒙的课,小兔子在高潮中死去,狼外婆安乐死,母亲父亲都死在他们眼前,因为训练过,所以他们可以承担肉体精神上的痛苦,最后一堂课是兄弟二人分开,喜欢结尾的画面。电影真尼玛虐心。最好的学习是在生活里。三星半 |
|
对自己残忍,才能面对残忍的世界! |
|
说实话,把我给看郁闷了!我要静静呆会~ |
|
致大学毕业那会儿那段浑浑噩噩的日子! |
|
记得是出国前买的小说,一直堆着没看,结果倒先看了电影。或许没有小说的先入为主更能够客观地欣赏电影。很冷静,为了生存,他们把自己从身体中抽离,从头到尾,每段对话都是毫无感情的,即便是母亲的告别。看完之后,才发现从头到尾,我全身都是冰凉的。或许这就是此片的极致。即便是悲痛,也是冷的。 |
|
没看过原著,影片的感觉就是以双胞胎视角看待战争和世界的,为了生存必须学会一切痛苦,肉体和精神上的,有些情节处理得非常冷酷,但也不乏人性光辉,如两位与鞋匠的故事。只是与父母在感情上的变化处理得有点突兀,感觉没多久就似乎能够脱离并利用他们了。总的来说很赞,两小哥又帅又会演,期待下部 |
|
我变坏只是为了适应这个“不坏就活不下去”的世界 |
|
恶童是狡诈生活的产物 |
|
看着好怕怕 |
|
#BIFF# 很忠实的文学改编电影,加入了手绘动画元素,Voice-over的段落控制得很节制。只是小说太强大了,电影总归还是略逊一筹(总是比不上自己脑补的那一部)。 |
|
在地狱,只有剥离人性才能生存。 |
|
战争使人扭曲,困境使人坚强。★★★★☆ |
|
1.疼痛、寒冷、饥饿、分离(孤独),人生惨烈的4堂课;2.配乐、摄影。 |
|
外婆的冷漠只是对于母亲不孝的惩罚,终究还是抵不过亲情。。。 |
|
另类反战。战争场面的虚写,不仅没有削弱故事,反而更加残酷。几处场面令人印象深刻,还有就是老奶奶的表演,不能再赞。 |
|
很典型的歐洲電影,簡單,但每一個細節都意指存在的真相,具有振聾發聵的力量。要想在這個世界上存活,得能忍受痛苦,忍受飢餓,忍受別離,殺死親人,放棄愛的回憶。惡是這個世界的通行證,片子入木三分告訴這個真理。 |
|
冰冷残酷! |
|
倒不必带着道德评判去看,人性在特殊的环境中,从善到恶是个再正常不过的事实演变。 |
|
旧闻大名,很久以前就想看了。小孩子在战争中一点点学习求生本领 |
|
看这部电影时,想到在书店里发现南大出版社《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的那种感觉,每夜一则黑色童话。匈牙利,在朋友口中是灰色的,有一点《全金属外壳》的影子,只是少年俩善恶分明、苦苦修行。 |
|
阴冷 |
|
结局之前都没有太大惊喜,只觉得跟“禁忌的游戏 Jeux interdits (1952)”相比还是差很远。不过结局还不错,可以去看原著。 |
|
导演也太不会调教演员了 尬的要死 |
|
苏联《自己去看》悲天悯人,德国《恶童日记》学会残忍,中国《三毛从军记》好死赖活 |
|
在看不到一丝光明的黑暗里靠自己摸索 他们足够勇敢 充分见识过残酷并打败残酷 才能在残酷中成长而不是被吞噬 然而真的没有被吞噬吗 还是当了牺牲品却不自知呢 |
|
potato soup |
|
11.1 过于致郁了。哪部战争电影不致郁呢。 |
|
双胞胎男孩在残酷的世界中,用自己的方式活着。找吃的。远离伤害。跟母亲和父亲离别。 |
|
好想看续集(但最好是换个人来拍) |
|
看小说在先,没办法了,电影力度远远不够。 |
|
闪灵式特写有点好笑。。感谢多邻国,片名直接看懂了,居然还听懂不少词- - |
|
实在没必要拍成电影 |
|
没有姓名的灵魂们。画外独白的取舍恰到好处,由日记引领的叙事不带任何感情,遗憾的是节奏还是稍显仓促,我们可以看到战时恶土和兄弟二人的成长,却很少触及两者之间的更深一层。好在导演除了展示孩子的眼神之外,也不吝惜让观众直面苦难以及注视苦难者的目光,以视角变化拉近了电影和观众心底的距离。 |
|
必须要重新认识什么是恶! |
|
太喜欢原著小说所以马上找电影看,然而并没有很惊艳。如果没有事先看过小说可能就会给五星诶……欧洲性冷淡风是我的菜✔ |
|
20140612 看了心里一颤! |
|
感谢豆瓣卜乙细路美的中字 |
|
小说首部曲还原度很高,吊诡的兄弟俩,情感如小说人物般浓烈,选角都很到位,全片配乐氛围营造出色,看得人心发毛,初次看小说时的回忆被不断唤起...后面两部还会拍麽... |
|
阴森 |
|
两个纯真的男孩儿一步步走向地狱,变成恶魔。 |
|
不寒而栗。动画日记有意思,片尾加分。 |
|
Camera3真是衣食父母,电影节回来本来都觉得不想再看了,一查排片又被吸引,这个和Come and see有点类似,并不是恐怖片而是通过儿童视角的战争控诉片,更糟糕的是,战争的结束并没有带来美好的未来。 另外带着日记逃向西方的少年这一结局也是暗示未来日记得以保存的原因吗? |
|
战时记忆,兄弟俩已算幸运的了。看到有个评论里说一个女仆人给兄弟俩上了堂性启蒙的课,那是修女姐姐吧,只是洗了个鸳鸯澡,还遗憾兄弟俩太小了 |
|
因为有书在先,所以并不是很精彩。 |
|
恶童的日记本一段时间我把之视作荒诞的戏谑拼贴作品,还乐观的攒着小正太艺术悟性颇高,可最后半小时的摧毁性是没有做好准备的人很难承受的。地雷是最无情,隐藏的罪恶还永远的躺在那,等着无畏者的触碰,窝心,就是猜中了开头,但永远猜不中的结尾 |
|
在战争中逐渐泯灭的人性,在死亡与残酷中学会生存。 |
|
环境造就一个人。 |
|
压抑 |
|
先看的书 |
|
小朋友没表情是为了体现对社会墨墨黑的麻木还是…?也没什么特别残酷/精彩的情节啦,没看过书看了片对书也不怎么感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