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用道德标准去衡量底层边缘人物,对于他们来说活着,拼死地活下去已经不容易,更别提去挖掘什么人性光辉。给这部戏结尾打低分的其实还限制在,好人一定要有好报吗?坏人一定会被惩戒吗?未必,现实就是,即使你掏心掏肺,赌上人生,永远有人会把你拽进泥潭。 |
|
马来西亚赶上,今年亚洲国际都要集齐了 |
|
比較迷失安狄丶親愛的房客,前者易吞服,也有一種說不出的匠氣,一切都點到為止,不會挖更深更痛的東西(有深度的結局,反而成了最突兀的部分),比較適合中國丶東南亞丶一般電視播放;後者則是臺灣影展丶影業丶影展受眾偏好的。 |
|
倒是觉得不难看。但最后20分钟的结局反转就很让人讨厌,感觉有居高临下之感,我非常讨厌那种“看,这就是所谓人性”然后轻贱人了“人”的方式,而且自己感觉是,反而是一些边缘群体对主流的一些标准和价值追求的时候还有一点自尊体面而言,这种中产阶级幻想生活对几个风雨中相依偎的人的生活的摧毁,实在庸俗。 |
|
虽然我很不喜欢中彩票后的反转,宁愿故事就停留在那个温馨的圣诞夜,但马来西亚毕竟不是日本,一个trans一对单亲母子一位失聪青年最终也无法组成一个大马版的小偷家族,或许这才是真实的人生与人性吧。看到他们在街边吃东西的场景,就想起了两年前在吉隆坡过的那个圣诞,也真是恍如隔世啊,陈泽耀也太可爱了吧。 |
|
质感很不错,关注边缘人生,深度也有了,林心如自己制作的剧和电影都很棒啊 |
|
不错,值得一看 |
|
本以为是边缘人的相互救赎。没成想是善良人被欺被骗的惨淡收场。干嘛对谁掏心掏肺呢? |
|
人性和性别无关,女生也可以有侠义精神,安迪或许在性别上迷失了,但他是个好人。 |
|
影片努力的把三个边缘人物往一起凑,可是让我看的心无波澜,完全不动人。李李仁和林心如的表演着实让人捉急,只有浮于表象的丧,完全没有源自内心的痛。影片最后的转折,完全让整部电影以一副“局外人”的冷眼旁观像收尾,简直是为了惨而惨。 |
|
易装的中年变性男子,飘零逃亡的单身按摩女,听障的负债底层年轻人,你以为只要一台修好的洗衣机、一只蓝色手机、一架金鱼水缸,就能包裹住他们仰望家具店五光十色的明媚梦想,却还是输给一张彩票背后人性的私欲深藏。只是差了一口气,没有能成为更好的电影。 |
|
结局太刀我了 |
|
没有刻意要消费跨性别性别,更多的是人性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作为一部带有命题性的电影,我觉得拍得相当好看,虽然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但瑕不掩瑜 |
|
這個題材新穎罕見,為特殊人群發聲。林心如這几年在台灣做的影視戲劇真的不錯。有看到李李仁的付出。好電影,值得推薦。 |
|
看得剪辑,结局真的太有教育意义🙂 |
|
压抑,而且为什么搭上跨性别,没啥关系啊 |
|
既然要做女人,为何要做爸爸?
我理解平等对待跨性别人,但是我不接受变成妈妈的爸爸 |
|
世事多难料,人生本无常。 |
|
故事有老電影的感覺。林心如跟男二給我驚喜比較多欸⋯⋯李李仁,大概就是一個不那麼完美的跨性別的象徵? |
|
从制作班底到每个演职人员,都从电影里看到了她们的用心和演技。我们生而为人要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这是一部很特殊的电影,为边缘人发声,感谢林心如监制又出手一部好作品,演技有了,深度也有了,是真的值得一看的电影! |
|
emmm,我觉得导演没把故事讲好。 |
|
女装大佬,听障少年,按摩大嫂互相护持然后又互相伤害 |
|
假如改結局我可以給到三顆,雖然都是極度刻板的角色設計,但所有角色在實力派演員們交織下成功撐起。我最不解的是結尾的反轉,究竟導演跟編劇有多不相信人才寫了這種結局。結果你看看,金馬獎沒入圍,明年上映臺灣票房能破五百萬也該偷笑了⋯。拜託把原本拍的結局加回去吧 |
|
结局。。太emo |
|
没有相互救赎,不过是被心怀不轨的人所利用。电影其实有挺多地方没讲清楚的。那个女儿可也是真让人来气啊… |
|
还以为是二手玫瑰 |
|
片头出主创字幕的方式有点意思,随后的开场戏却拉低了好印象,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台词表演剪辑等等,更是看得我不满意中略带嫌弃。本来还期待能有《翠丝》的水准,结果个人观感还不如《阿莉芙》。看完《迷失安狄》,本想标记2星表示对本片的失望,在看了《揭大欢喜》《爱·杀》之后,还是改打个3星吧! |
|
红色男女偷走了绿色的希望,来自底层人士的互相伤害,比亲人的那两场冲击更迫害人心。亲情的崩塌,挚友的离去,善良的辜负,不知道如果是真实的生活,evon该怎样面对接下来的日子。卑劣人性和死去的希望,心存善念的安狄很难不迷失。 |
|
当你看到后半段时,你就会知道第一场李李仁的出场戏的目的性但无用了,很糟糕,它暴露了导演的创作格局,涵盖社会问题的剧本总是这样,在开篇半小时里每个人的对白都是和主角所代表的族群,主角经历的社会问题息息相关的,不停的提示我的这个电影是在讲这个,非常失真,在社会影响层面也是一个坏榜样,所以我很不喜欢那些社会议题的国产剧,他们再次做得更过分,无法自然的展现有问题,要去编。电影中间一度抽风变成心灵鸡汤,难以下咽,到结局又神转折,抛主角于不顾,这在剧作上散乱不堪,利用了人物具备的动机刻意制造矛盾和问题。 |
|
边缘群体互相抱团取暖,但与跨性别无关,结局反转得那么生硬就只是告诉大家老实人活该被欺负吗?
共患难易共富贵难,从今天起做个尖酸刻薄的人吧。。。╮(╯▽╰)╭ |
|
不管是刻意的好,还是极端的恶,都是一种粗暴拆解人性的方式。这样的现实主义更像一种局外人的臆想,处处用力,处处力不从心。我认为李李仁的表演恰到好处,那种阴柔气质与阳刚外表的冲突,也是跨性别者在与自己内心和社会传统对峙的具象体现。 |
|
【马来西亚】即使最黑暗的时刻,也始终秉持着希望;众叛亲离、爱而不得和所有忍让的感情,让所有的“苦”煲在一起,试图揣摩跨性别者的生存境遇。这之外,也很有野心地塞下了黑工、残障等个体触及。只是故事在完成“呈现”这个目的和李李仁的惊喜诠释之外,难以让文本与角色形成更深刻的交融;除去面对儿女时的哑口无言有更完整的感受,其它部分都陷入一种为苦而苦的犹豫中。陈泽耀是里面表现最好的,“赏一耳巴给份深情”的处理亮眼深刻。 |
|
跨性别烂好人无差别被骗的故事 |
|
惊喜真的是男二给的!(陈泽耀,大马男演员,91年,已婚。)杜政哲编剧,有一种平淡的收敛感,四个社会边缘人在一起取暖,结果那个最渴望被爱的被抛弃。 |
|
1.5/5 - 怎麼可以這麼難看,最後半小時編劇直接下地獄。片名應該是以李李仁為主軸,為何從頭到尾都沒為跨性別平反呢?被污名化及歧視的事實不需要再次被電影妖魔化,謝謝。 |
|
结局加分 |
|
好家伙 一对狗男女骗财又骗感情 |
|
★★☆ 華語電影史拼湊不出一部好看的跨性別者電影,《阿莉芙》《翠絲》也都只是一部分好看而已,而《迷失安狄》更是幾乎沒有試圖真正去將跨性別者的生活與心理,為了賣慘而賣慘,結尾為了反轉更是不計角色邏輯了。Andy/Evon的表演難度超過了李李仁的能力,只讓人覺得他演得很努力卻演得不夠好,林心如也有一樣的問題,相反,陳澤耀演聽障人士便活脫脫就是聽障人士,鬆弛自如,甚至非常迷人,而只有幾場戲的Lucy,官有顯演得意外靈動可愛。 |
|
缺不是我,各自伤。 |
|
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差 但拼接起来反而不好看 不知道是拼接的问题还是叙述的问题 |
|
对于人物和情节的处理方式都过于粗暴刻意,李李仁和林心如的表演也比较糟糕,看到最后感觉这种程度的对于社会现实边缘人的刻画实在是太单薄乃至刻板了。 |
|
最终被遗失的也只有自己! |
|
女儿为什么说妈妈是他害死的;最好的朋友被杀也不想着找凶手…只管挖坑不管埋真的不好。虽然把主角拍得过于天真幼稚,阿德的背叛少了点动机,但场景和光影无法挑剔,片尾曲的词也很点睛。问题在于Andy就算是个取向正常普通的男人,故事也是成立的啊!非要往LGBTQ上靠显得很牵强。中文片名还是花了心思的。 |
|
李李仁努力想突破,五官的刚毅和肢体的男性化,注定了片子成为华人LGBT+世界里边缘中的边缘,小众中的小众。跨性别人群的隐秘情感着墨太糙,结局反转让人摸不着头脑,显得狗尾续貂。 |
|
痛中之痛,就是无尽的善与恶。绝望紧依在希望之后,才是最深的绝望。李李仁实在有点不适合这个角色。总是出戏。结局好评,实在不想被强行温暖了。 |
|
像在精致餐厅尝过饭后甜点后把最后一口酒抿尽,然后向窗外淋雨的人瞟过的轻轻一眼。杀伤力不大但侮辱性极强,让人不适 |
|
其实不需要把边缘人物捆绑在一起,更不需要爆发式反转,等有一天不再着重强调少数群体需要被关怀,不用批判多数人的冷漠讥讽,电影就成功了 |
|
也許在大馬有意義,但對台灣觀眾如我,得同意trans poverty porn評語。第一場戲就在講安狄(李李仁)成了Evon(越南話希望)後的慘,賤賣身體賺錢,警局扒光羞辱,好姐妹被殺;遇阿德(陳澤耀)重返貨車司機工作,越南母子(蘇荷與小康)上他貨車,住進他家;中點是參加生女婚禮,被怒驅(「是你害死媽媽的!」,關係如何裂痕等前情未細述);與淪落人重組家的寄望,在買家具戲達高峰,彩票中獎以為是實現,其實是毀滅——呼應開場畫面:攝影機巡弋拍攝掛著標價的各種貴重家具——聽障男女(有一場紅光下借用助聽器側臉貼臉的戲)偷彩票遠走,安狄空悲懷。電影花在讓觀眾感動/賣慘的力氣,更甚建立容易相信人的性格,導致後面突兀。美術、聲音質感有砸資源(廖慶松剪輯指導),但編導技法頗單調,大概是比較差的人生劇展等級。 |
|
本以为会像《东京教父》一样,在绝望中依旧可以开出鲜艳的花朵,结果这花朵正如歌中所唱并无颜色,甚至丑陋不堪。苏荷和阿德的后期反转完全不符合前期刻画,过于生硬且没有说服力,生活已经足够艰难,谁又希望在电影中也看不到一丝希望呢?如果有一束光,请照进安狄的世界里。 |
|
变性人,残疾人,非法居留者。
残疾人与非法居留者在见面的第一眼就已经埋下了日后联合对变性人的背叛,他们有明确的男女性别,只有EVON,她在这个没有完全包容的时代注定被抛弃。
那一抹红调对于安狄是迷失和背叛,对于小康二人居然变成了爱情。
两颗星扣给了两人的爱情,他们的互相取暖站在了抛弃他人的基础上,他们凭什么有一个这样好的结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