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在拍些什么,一个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的作品意义何在,完全形式,吃花菜吃婚纱完全醉,虽然婚纱配上那诡异的音乐还挺美 |
|
颓靡的摄影和悲悯的配乐成就了这部支离破碎的蒙太奇实验电影, 1个半小时像10个小时一样令我难安。 肮脏破败绝望癫狂的末日画面拍的虽然很美,过于敏感的人看了肯定也很难受 ╮(╯_╰)╭ 不管怎么说,我就是爱这种80年代后朋独立MV范的小骚片儿~ |
|
说什么好~好期待的下,结果超级实验的电影,晃动,黑白,同性影像,有对白不多。我混乱了- -超级隐晦但是留下的也只是思考而已吧。像我这看的我丈二和尚的人,只觉得实验太多隐晦太多,表达不足。世界末日会有的,希望也会有的所以这样无实际意义的实验片还是算了吧 |
|
实验性超强,贾曼就像是十个黑暗气质叠加并且毒蘑菇食用过量的泰伦斯马利克,现场配乐真的上头。围绕一个核战后的街头青年展开的回忆,零星串联出战前童年的回忆。最喜欢开始的街头青年喃喃自语、半裸着擎着信号弹在废弃的楼宇间穿梭、酒鬼和恐怖分子在英格兰旗帜上做爱、废墟间的甜蜜婚礼以及末尾斜阳海滩上的晕眩。战争、核爆、酗酒、爱欲、集体处刑,都是人类情绪的极致表达。体会到一种文明和制度的难能可贵。和@GreenySoul 在Broadway。 |
|
意象的混合交织反复 洗脑电影无误 被海报和内容介绍忽悠了
有理性的表达 洞察世间种种 但更多的是发泄 颓废 堕落 甚至偏执 疯癫
不过形式上确实独树一帜 可以说是将叙事这一特征完全颠覆的一部电影 |
|
碟都买了快三年了,不能够啊。。。 |
|
看不懂 英格兰末日 The Last of England (1988) c26c5yay |
|
德里克·贾曼的晦涩影像诗,获柏林泰迪熊奖,比之后的[花园]更加反情节、跳脱随性、恣肆而碎片化。全片均以超8mm摄影机拍摄而成(多为手持晃镜),后期再放大转印到35mm胶片上,因此影像极尽粗粝模糊,契合于核战争末日后狼藉遍地、阴惨荒芜的废墟景象。结构上大致由往日的战前久远回忆(温馨彩色)、战争间或临近战争时的黑白画面、战后的棕红单色图像、现时的彩色段落与贾曼的写作(黑白)乱序穿插而成,显得破碎而凌乱。零星旁白亦漫溢着绝望与颓败的诗意,一如疯魔般群舞与男子狂乱独舞的闪电速度交剪——连发射击声伴随始终,枪声、音乐与动作节奏突兀变动又时时吻合,仿若[随心所欲]机关枪抖动跳接的变奏。无尽的照明弹与焰火、火把确乎是萦绕于贾曼心中的意象。| 枪决,海潮,以卡拉瓦乔[胜利的爱神]自慰,米字旗造爱,剪婚纱狂舞。(8.0/10) |
|
完满而绝望,他是诗人,是画师,以镜书写,以影绘世。 |
|
摄影 音乐 和立意都是一流的 看起来电影语言很丰富 其实整体都很干瘪 基本上没啥信息 适合放在美术馆吓吓人 真当成电影看的话 看了和没看一样 |
|
贾曼的每一部片都是一场仪式 一片血红的世界末日 几乎充满全片的加速镜头直指滑向毁灭的危机 人与自然同样脆弱 战争安魂曲的花环也在这个片的片尾出现 突然想把贾曼介绍给anohni: how did I become a virus?(片子里的jonathan长得太像chris lowe了!还一恍惚贾曼不会把PSB也请来了) |
|
Through fast editing in a way that structured totally deep in subconsciousness, including rhythm and post-selected organization of image and audio, author’s subjectivity is proceeding to the most and audiences’ subjectivity is reduced to a very passive way that receives everything they can receive. (喜欢红色单色裸体-面具人-火焰那段/提尔达跳舞那段。好像被接入了脑机,任由画面腐蚀辐射梦境。 |
|
用声画拼贴写就的影像诗,贾曼最颓靡最诗意迸发的一部;浓郁的末世情结,动人心魄的粗粝影像,一代困顿青年的绝望回响,正应那首英伦名曲儿"no future for you,no fufure for me" 只是贾曼的遐想让歌里的情绪更合情合理罢了,当坏世界还未到尽头,一切还有希望 |
|
太实验了好不好?!!!前30分钟为数不多的旁白很赞,末日神马的快来吧,终结这早就该死的!!! |
|
染血的天空,末日的废墟,光明的使者,欲望的火焰不息,爱的躯体病态不堪。影片是一首死亡的诗,年轻的斯文顿跳了一支崩溃与绝望的舞。 |
|
感觉如急促与贲张、希望与绝望、腐化与生长不停的闪回、重复、叠印、拼贴,不敢直视。P.S.后艾滋时期影片。 |
|
很值得学习的实验电影和蒙太奇,我不知道故事是谁总结出来的,总之我不觉得有什么情节,但是要表达的思想和感觉很清楚,二战影响也很清楚。声音剪辑很不错,再度说明声音升华图像, 甚至高于图像的重要性。 |
|
想起很久以前看的vintage gay porn,同样是一片匿名的废墟,肉体躺坐在瓦砾周围,或是四肢支撑着残破的墙壁,人与建筑材料的互动甚至比人与人更亲密……觉得贾曼和那些porn在追求同一种图像质感,不仅是Super 8的摇晃和噪点,更像某种徘徊在多个历史层之上而遭受的物理效果。正因为如此,标题中的末日并不能概括我的观感,而且造成灭亡的不可能只是恐怖分子。即使他们指代的是撒切尔威权,但现在看来蒙脸拿枪的形象免不了牵扯到特定的种族和宗教,从而将衰亡联系到某个具象的他者。能把阿尔伯特纪念碑拍得这么血腥很有功夫,但生吃花椰菜可能更sacrilegious…… |
|
The message I get from this film: the world is on fire, the world is on its own fire lit by death, decadence, destitution, terrorism, bereavement, despair, and an eternal lack of meaning. In this perpetually precarious world we eat, sleep, vomit, squirm, dance, sex, bleed, smile, scream, kiss loved ones on the forehead, sob, and eventually we close our eyes. Jarman paints his England in strong, abstract and unnatural colours that echo expressionism, and with endless succession of erratic, dream-like fragments of moving pictures he seems to be whispering in our ear: the last of England lasts and never ends. #Live score |
|
《英伦末日》不同寻常,它是混杂的,是个轴心。总有一天,会有一个修复版放映,他们会说:“1986年的德里克为电影疯狂,誓与录像共存亡…”我拍摄这部电影时有这样的感觉,即使闭眼从窗口跳下去,我也会有个着落。所以,我对每个人说“跳”。我们投身于蓝色之中,整个制作。我们不是在等待日落,而是将它抓在手中。 |
|
有没有希望 有没有希望 啊~~~~~~~~~~~~~~~~ |
|
home-movie + Super 8 + video 不太适合在对贾曼没有一点概念时观看 部分素材与《华丽的咏叹》中Depuis le jour那段关联 年华老去的女伶对往事的回忆 |
|
【meditation film】不知道我都看了些什么…但有被影像感染,沉浸在美妙的末日情绪中;仔细回想那些场景与剪辑,能凭空造出这么一个末日世界,贾曼的影像直觉是很惊人的。 |
|
极度先锋性和私人性的影像拼接、剪辑只能属于非常私人饭的审美,作为短片不失为一种强烈的个人风格,但是长达近90分钟只剩下自我陶醉的意淫。 |
|
怪诞而不真实,令人印象深刻 |
|
据tilda说这里面她的表演完全是即兴的。以及很多镜头是超八转过来的。 |
|
大过年的挑错片看了。。一部实验电影 颓废的末世混乱景象加上苍凉的音乐和嘶喊让人慎得慌。。。后段惊现蒂尔达·斯文顿 |
|
Tomorrow has been canceled, due to lack of interest. |
|
很早看过,版本太差加上混乱异像 |
|
超级8拍的就是不一样 里面有首andy gill的歌
@ Le Luxy |
|
2。即使末日到来,依然可以搞基 |
|
你就是从不节制,不知检点 |
|
Tilda Swinton真可谓是独立文艺片女王了~~ |
|
德里克贾曼拍出了一种末世的癫狂与混乱,涉及的一些影像似乎是当代问题的放大。贾曼真的是电影艺术家,而且我还挺吃他这一套的。其实电影拍的是末世的不同人的不同行为。性爱、死亡、婚礼、杀戮、舞蹈这些放在一起毫不冲突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绝望与失落,惊艳又诡异的影像同时又有如此强烈的纪实感。看完之后我强烈地好奇贾曼的工作方式,他到底是怎么写出这样的剧本,又如何指导演员拍的啊 |
|
Poetic as ever... |
|
前衛實驗電影,主色為紅藍灰,快速鏡頭時而尖銳刺耳音效跳接等等,突顯出燥動不安,片中涉及很多圖像,男同毒品末日詩句倍覺詭異灰暗冷峻壓抑頹靡絕望,反政府反戰,對社會道德以及物質主義批判,而且用上了很多對比手法及蒙太奇,但不難看出導演的意圖,全片藝術實驗味很重,不錯的觀摩 |
|
您想象力何以如此丰富? |
|
75/100 撒切尔时代废墟里howling |
|
贾曼拍到英格兰末日的时候技法已经很成熟了,之前对画面效果与叙事结构的摇摆不定已经不复存在,他很好地将二者平衡了起来。与其说他在拍电影,我更愿意说他在谱曲,那么的松弛有度,每分每秒都深沉美丽...... |
|
BSC91Non,就英伦三岛那点纵深还拿啥畅想核战之后...... |
|
末日来袭,焰火走起;绝望颓废,不忘搞基。 |
|
配F. I. R.的《我们的爱》正好。 |
|
影像的倍数播放,以及众多意义指向不明的片段的剪接或叠印,主题蒙太奇——以战争为主题的各类人物的“末日性事件”。 |
|
喜欢到失语……看到这样的电影让我更加坚信电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联想到马利克的呢喃和寺山修司的色调——颓废的反乌托邦英格兰末日,摇滚朋克的不安躁动和霓虹灯般污染的色调,大片诡异的血色天空,独裁的枪声和河畔的童谣,米字旗造爱和黑暗中的畸形舞。电影的最后,蒂尔答仿佛跳着死神之舞:那么绚烂,那么颓靡,那么妖丽而自由…… |
|
没想到这么实验。挺绝望的,渗透在镜头的抖动和音乐和旁白里。有一周很病态的气氛,从开始年轻男子在古典裸体油画上的动作和那些人只有表情口型却没声音的愤怒呐喊,还有一个人举着照明冷烟火戴着教皇的帽子慢慢地穿过有灰色混凝土支撑梁的地下室。看完感觉还不错不知道为什么。像首诗。 |
|
风格过于实验,接受不能。 |
|
剪辑绝对跟眼睛有仇,不给你整瞎不罢休 ...... 虽然我从头到尾就没辨认出一个像样的故事线来,但我还是承认,它营造出的模糊意象与那句旁白(也是唯一我有深刻印象的一句)足够契合,这也让全片不那么没灵魂了 ---- "Tomorrow? Sorry, tomorrow’s been cancelled due to the lack of interest." 当时突然听到这么一句还是挺有感触的。 |
|
行为艺术大杂烩,伪丧尸片 |
|
想像力进入疯癫,jarman流露出的痛苦变得更深了 |
|
幻灯片现代诗啊? 我想看这部电影 2011-1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