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股认真劲儿! |
|
好多点都浅尝辄止,不过要深挖的话,得拍个三四季 |
|
曼海姆那个星型城市很有趣,得去看看。 |
|
欧洲就是擅长城市规划 |
|
看德国怎么吹自己。不过我也是坚定的城市派啦!城市生活更丰富更有趣,能够激发更多idea,还能减少碳足迹节约能源。所以我一辈子都打算住三环内啦 |
|
壯哉我德 |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9355037?from=search&seid=7711092550231973527 |
|
本来以为是德国几大城市的介绍的,没想到从鲁尔区几百年前的历史之类的讲起,感觉看到了高中地理课本😂花园城市 廉租房 阶级对立 印象最深的是最后 他说 我们不需要特大城市 但是我们在为未来做准备 觉得这才是想持续发展的城市应有的态度。以及想到今天看到的那文 中国到处都是失败的建筑。 |
|
这个好看!比起《鸟瞰德国》更加历史向
(顺手分享一下德国地图歌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J41197kz |
|
3.5颗星。商路的交点、河流旁的平原最容易形成城市,也因为对贸易的依赖,德国/欧洲对契约&收税特别看重,汉堡港口的强制卖货政策有意思;没想到曼海姆的发明史这么有料,之前没听过这个城市;慕尼黑和柏林的发展,跟王侯关系挺大 |
|
德国和英国是完全不一样的体系,值得一看。其实看完了这个片子,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德国人显然比英国人无趣很多。但是德国的这种实用主义其实挺令我喜欢的,英国创造力的确旺盛,但是整个国家好像有那么一点不太能够平衡的感觉。 |
|
其实这部纪录片的逻辑是有点问题的...每集结尾的配乐非常宏大好听,让你觉得德国的城市好像都特别大的样子...2333不过看了这部片子之后对曼海姆特别感兴趣。 |
|
結尾看得我一臉疑惑,西方人的樂觀與自傲究竟是如何隨著世界的交融而不褪色的。以及中間的情境劇場配音太尷尬了,情景再现也不行,虽然是想将历史与生活契合,但出戏感太强。 |
|
断断续续看了好久,回来以后看才有滋有味~ |
|
感觉很老,没想到竟然是10年的片子 |
|
语速太快,信息量太大,还没完全理解呢就讲完了。而且想讲的内容太多,时间线不太清晰,内在逻辑也不强,看完了却好像没什么收获。但是纪录片里还自带小电影,真的很特别。 |
|
语言典雅,每句都想按暂停细细品味。信息量大。 |
|
2018.01.20 ~ 2018.02.20
长见识系列。 |
|
最惊叹和向往的城市依然是汉堡。 |
|
原来曼海姆和纽伦堡如此重要!以后一定要去看。 |
|
16世纪以前没有柏林什么事么..柏林等我 |
|
柏林的碳排放量全德最低。好好好,这么热没有空调,我也做出了贡献555555555 |
|
每集最后的配乐好好听哦,柏林还真是没什么历史啊...曼海姆原来这么重要呃,快要哭了,又是城市规划又是科技创新又是水资源节约又是超前思维的城市宣传。啊,等我! |
|
德国一 |
|
德粉必看 _(:3 」∠)_ |
|
人在科隆第一集就看到介绍科隆城市发展史完美(环德工业考察期间看完) |
|
文本也太流水账了,完全没有解释城市规划的内在规律,简单理顺了历史也只是隔靴搔痒。不过复刻的中世纪风情,以及动画都很漂亮。今年看完最没收获的纪录片。 |
|
德国的城市规划好棒,不得不佩服。当风光旅游片看也错,配乐好听。 |
|
居然是7年前的片子了,思路果然和英国的纪录片不太一样。但是感觉有些东西没有讲透,比如柏林的出租房是怎么把中产阶级和贫民结合在一起的。 |
|
很棒 |
|
内容还蛮搭走德那本教材的😂里面演的历史剧演员们讲故事的腔调好重,听着好奇怪。 |
|
很喜欢片头 |
|
最喜欢鲁尔区哪一集,文明的起点与发展 |
|
听力练习 |
|
东北的未来可否学习鲁尔工业区的做法呢? |
|
比同类型的鸟瞰德国要粗糙一些,但是大片大片用动画还原的场景制作也算是很有心了 |
|
一直在强调城市的作用,历史稍不那么厚重 |
|
没啥干货,也没深入讲。话说是不是都喜欢认为自己是世界中心哈哈哈哈,这种自豪感隔着屏幕能感受到哈哈哈哈 |
|
远见 |
|
有些历史没讲透,但作为科普片已经非常好了。 |
|
49欧月票预热。德国人好喜欢给自己脸上贴金,德累斯顿“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科隆“莱茵河畔的罗马”,慕尼黑“伊萨尔河畔的雅典”... |
|
柏林人民对森林的执着原来是从古到今都有的…… |
|
惊叹❗️ |
|
很中肯,发达国家已经走入后工业时代 |
|
这片的小剧场太逗了。第二集里的曼海姆古代拆迁笑出猪叫 |
|
德国的科普片纪录片都严谨有条理 而且不会疲劳 |
|
德语国家概况打卡。台词很棒。 |
|
信息量大,背音好评 |
|
中世纪很多人都是文盲,看不懂地图和路标。有的时候,人们会通过气味辨别街道,确认自己在城市中的位置。比如皮具的街道、铁器的街道。中世纪人们脑海中的城市,和我们应该会有许多不同之处吧。 |
|
很有知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