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虽然老套,但是表达的光怪陆离,妙趣横生。在那个没有CG特效年代,杂糅民间民俗、杂技杂耍、曲艺奇观,对奇门遁甲术数的表达演绎,真是有板有眼呢!70~80年代,那时候民国时期南下的精英还在,以北方武术功夫袁小田及其儿子们组成的袁家班(袁和平),于香港电影真是贡献良多!如果20年前看这片可能不觉奇特,现在看来,居然感到欣喜又亲切。7.9 |
|
这他妈才叫港片,瑰丽多变,奇思妙想,趣味横生,类型混搭,嬉闹癫狂! |
|
这想象力简直了!全程o嘴!比新片好了十万八千里! |
|
放在现在影院去看,它可能会是一部烂片,但是放在1982年,它所体现的港片那种简单、干脆甚至有些粗暴的气质,真是淋淋尽致。放映室第1期,笑果还不错噢。 |
|
最烦程小东之流的飞天派,邵氏的动作设计太假,嘉禾有趣味的多。此片八爷导演,众袁家班兄弟出镜,好不热闹。桥段特立独行,翁中人、扬州话。
ps树根长得好像黄渤 |
|
怪力乱神片~花样迭出 糙而不闷 很多港片反清情绪明显,跟三合会是不是有点关系 |
|
海报上写的可好了:揭开中国玄术奥秘之谜。结果点进去一看:俩老头老太太吵架互相变魔术,冒个烟,点个火,相爱相杀你和我。什么奇门遁甲,就是街边杂耍。这不就是把天桥底下老北京古彩戏法加上打戏吗?邪魅埕人,布袋双簧,金线飞刀,隔空飞头,三只手,分身术,在今日看来,尽是一些落后的想象力。俗话说学好奇门遁,来人不用问,奇门遁甲本身最大的功能是预测,而且流派众多,数理奇门,法术奇门,再到大小六壬,可说的东西太多了,但电影里面呈现的都是一些偏门邪术,不揭秘也不解释,就是正反两派喊个招式名,然后就叮咣的干起来了,师出无名,招出无本,一派怪力乱神,看着热闹,胡编乱造。最有想象力的桥段大概就是法术大闯关一段,有点精怪氛围,其他时刻就是嬉皮笑脸的闹剧,纯粹是为了展示奇观而强行拼凑的俗烂故事,结果奇观处处透着穷酸样。 |
|
袁家班一众前辈倾力出演,现在来看粗是粗糙了点,但各种小玩意小机关还是让人看得津津有味,袁和平设计的动作总是以巧取胜,四两拨千斤。这时期的香港武侠功夫片已经和奇幻类型结合的比较成熟了,之前的《拳精》和后来的林正英系列都属于此种。不知道特效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重拍版会有怎样新的演绎… |
|
那时候港片的想象力和实现力真是妙爆棚啊!! |
|
有被翻拍的潜质。 |
|
想象力真牛逼,奇门遁甲两位老家伙、坛子里那位“感情用事”,都可爱滑稽极了,拿那五雷天师令的时候过三关的考的是油中取钥、过纸桥和叩关取令,剧情的bug都无所谓,这真心就是一部袁家班炫技的电影。啊,对了,我喜欢里面奇门遁甲门派的设定,入门就可以习得高超法术,但必须付出穷、夭、孤的代价 |
|
真的,那时候用剪辑和定格做的特效比现在的电脑特效有趣了八百万倍。真是便利限制了人类的想象力。 |
|
想象力不错。 |
|
袁家班的武打水准依旧高超,袁和平对各种道具的娴熟使用,也不愧是启示过成龙的人,但本片最出色的还是各种应接不暇的奇门法术,不仅好玩,其丰厚的奇思妙想和浓烈的东方元素(这个超有徐克的味道的),使得观者能彻底地忽视掉剧情上的薄弱,喜剧、奇幻、动作,各种元素的大混搭也是当时港片的一大特色了 |
|
旁门左道总动员,怪力乱神爱炫技,奇技淫巧大杂烩,我独心疼酒坛子 |
|
剧情弱,但想象力和打戏弥补一切;天马行空,光怪陆离;入门必得穷、夭、孤,三选一,可是主角插科打诨到最后天师令都拿到手了还是没选23333坛中的“感情用事”,奇门遁甲里的两位老顽童,很出彩。但是!有蛇!有蛇!有蛇! |
|
太有想象力了。。。在现在的电影里真是很少能见,难得看到这部片,有种“脑子被电击了一下”的感觉呢,纯手工打造的想象力 |
|
缸中怪人毒液流,翻花绳拳开心死,钻头陀螺双簧半人,油锅死鱼纸桥群蛇,定影飞镖全息分身,民俗怪奇之极致,比35年后的翻拍好了太多 |
|
以前看过的,当时对奇门遁甲的精髓尚未了解,当然,现在还是尚未了解。。 |
|
魔幻,异色,超现实啊,太牛逼了 |
|
8.0/10 分。2018.02.07,第一次看。未看新版前,看看旧版。剧情虽然很一般,道具也很粗制滥造,但创意非常好,估计是把以前戏班的点子结合了电影的表现手法。。。梁家仁饰演的“奇门”和袁祥仁饰演的“遁甲”师兄妹很出彩。。。2024.07.12,重看,Eureka英版蓝光。这个系列有好几部。《奇门遁甲》(1982)、《天师撞邪》(1983)、《鬼马天师》(1984)、《阴阳奇兵》(1986)。 |
|
袁家班大胆的将传统魔术与剪辑结合,剪纸化蝶、易容杀人、饲养傀儡各种想法妙趣横生,久闻的民间秘术通过道具演绎出了瑰丽多变的视觉效果。这片子人物造型、道具、布景以及打斗场面和谐统一,呈现出既恐怖又幽默的诡异风格,给人完全不一样的观影感受,即便今天看依然经典。 |
|
4.5。其实受制于时代技术的匮乏,80年代的香港电影不乏许多叹为观止的巧思。即便在今天,《奇门遁甲》也是熠熠生辉。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粗糙的作品,但透露出来的Cult气质却令人着迷。奇门、遁甲和蝙蝠法师的法术总是诡异而妙趣横生,这种怪异的梦幻体验足以让我们忽略情节上的突兀与薄弱。始终携带着幽默气息的武打编排削弱了暴力的强硬,观众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奇异的招式上。《奇门遁甲》足够疯狂,也足够脑洞大开,我们完全能从中感受袁家班的匠心。 |
|
袁家班的倾巢出动,这类古代民间奇门法术的题材想要拍得不好笑也挺难的。梁家仁和袁祥仁这对斗气老冤家笑死我啦,两朵大奇葩←_← |
|
此后谈起香港八十年代古装动作片绝对的首推之一,五花八门实在是怪得太精彩了。 |
|
记得我是看过哒,但好像剧情忘得差不多了,发现奇门遁甲2017评价已经扑街了 |
|
坛子精灵使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瓶中女,八九十年代经常有民间马戏团表演,其中夹杂着一些古古怪怪的东西,比如五条腿的牛,两只头的狗,还有瓶子里的女孩,女孩还会说话。前两者只是动物界的怪胎,瓶中女我邻居告诉我,这是真的女孩,就是从小养在瓶中,不会长大变成畸形,童年阴影之一。后来有人和我说,这是魔术,利用镜子的反光造成的视觉差异 |
|
又名: Qi men dun jia
导演: 袁和平 (Woo-ping Yuen)
主演: 袁祥仁 / 袁家仁 / 袁日初
上映年度: 1982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语言: 粤语
imdb链接: tt0084557
|
|
奇幻版《败家仔》。袁日初等于元彪;遁甲袁祥仁等于短桥咏春林正英;奇门梁家仁等于长桥咏春洪金宝(这师兄妹俩人疑似周星驰功夫中包租公夫妇的角色原型?);师父之一被来自清廷的强敌暗算身亡,剩下师傅倾囊所授让徒弟复仇……大波老师有云,尽皆过火,尽是癫狂。虽然说的是电影风格,但实际指的却是表演状态。因为你很难想象沉稳内敛极简风格的表演能够造就出过火癫狂的影片风格。所以当吴宇森徐克袁和平洪金宝程小东等崛起并成就于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导演在失去了以此表演状态为招牌特色的那一代或那两代的演员群体之后,他们也就失去了自己的风格。……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2247846496/ |
|
死老太婆,我被你气了二十多年没被你气死,没想到现在却要被闷死。——吵架的最高境界就是,对手是自己活着的一切乐趣所在,哈哈哈哈哈 |
|
2008.5.28 看了几个那个年代的港片,都是花样百出啊!挺好。 |
|
当个武打片看咯~做的还挺精致 动作武打场面好 |
|
蝙蝠法师是袁信义,坛子鬼是袁振洋,树根男主是袁日初,道家老婆子是袁祥仁。神坛供奉袁小田。 |
|
上大学时和一帮舍友在桃园小屋里看的,还以为有军舰直播,最后只好看这个,记得老婆婆和老头子最搞笑。 |
|
土法年代超一流的執行力 |
|
原来我小时候就看过,看到坛子人就反应过来了。创意才是最绝的,尤其是考虑到那时候的特效水平有多简陋。袁和平和袁家班真是把道教文化玩得出神入化了! |
|
好糙好好看哈哈哈哈~港片武打多半不讲科学,但这个不讲科学搞得好好笑哈哈哈哈哈哈~好久没看到这么热闹的港片了哈哈哈哈哈~~男主不太合我颜审美,但是不重要,以及看讨论区说他后来真的做道士去了也是很厉害的样子。。我还想看他解救小缸人,跟师兄师姐一样搭一对cp,结果讨论区说小缸人死了。。TAT。。 |
|
差点没给罐子里的小孩吓死_:(´ཀ`」 ∠):_ …这就是我最怕的那种脸上有红蛋蛋涂得煞白穿古装衣的小鬼!!!然后还结合了我的童年阴影(小时候在北京旅行看花瓶女头给我留下了毕生的那啥)我滴天,我看俊雄和瓦拉克都没有这么全身冒虚汗过,每次看这种扮相就打心眼里害怕……莫非,我的祖先,我的血液里落下了什么阴影?(哆嗦)而且这种伤害小孩的设定真的好残忍啊可恶!还好演员本人挺正常,我对瓦拉克免疫也是看演员ins照片才扛过去的(。别的都蛮搞笑的2333尤其是师兄和树根合体打法师那段怎么可以如此灵活可爱!噢对师姐这种男扮女的演法娘得好自然又好拉好感喔,她死的时候我真的有伤心……还好是假的。 |
|
老港片 蔫 怪 坏 师兄师姐快在一起吧 |
|
坐等龙门飞甲,翻出奇门遁甲。各种奇技淫巧,非常怪力乱神。 |
|
哈,原来是叫奇门遁甲的两个人。。。倒是那个巫术祈雨场面居然想起wenge批斗大会,被斗者是祈雨用的巫尪,批斗士好像祈雨术士,然而祈的什么雨呢? |
|
五星算是鼓励。四部奇门遁甲排序,第一周同(纯爱),第二太岁吴因,第三树根(传统民俗走进电影世界),第四诸葛青云(四大掌门特效拉满,大反派鬼扯外星人) |
|
没有大场面大特效的那时候,拍这样的奇幻电影,主创们真是设计了很多精妙趣味的动作桥段,虽然那种「被砍一刀要转两圈才死」的表演已经过时,但蛮多武打戏还是让我眼前一亮的同时,也想不出是怎么拍的?→看了2017年版,再来看下1982年版,原来老版的片名《奇门遁甲》是源自师兄妹的名字呀!-8300 |
|
这个真的太棒了 这才是动作喜剧的样子 我说遁甲师姐这么眼熟 大内密探零零发里有他! |
|
袁家班动作指导,全片风趣幽默,动作戏分和人物性格、剧情关节的结合很世俗很接地气。各种技法的施展和反转让人大开眼界。中华奇幻片不是没有好的模板啊。而且影片议题涉及到传统极权对个人的压迫和杀戮,个体奋起反击,战胜并幸存了下来,这个表达也很重要。 |
|
太能闹腾,也太会疯癫。武指同期不一定称得上最佳,但"奇门遁甲"怪招展示与斗法蝙蝠法师都能把人看得一愣一愣的。某种程度上,它有一种偏门的纯粹性:在开头与之后情节关联不大,单场互相割裂,逻辑跳脱的失衡状态下专注于营造其汹涌新潮的邪典设定,不失为港产片"尽皆过火"的典型例子。1982年,袁家班就能玩出这样的《奇门遁甲》;2017年,八爷联手老怪捣鼓出那样的《奇门遁甲》。横向对比两作,不禁一声叹息。 |
|
尽管到现在仍不太能欣赏香港电影的搞笑梗,武侠梗,但是早期香港导演拍武侠、鬼怪题材的作品确实有相当独到的地方。《奇门遁甲》有点扯,但是非常好玩。 |
|
想不到袁家班也挺逗的,看到不少民俗的东西,也挺精彩的…两个老怪物太可爱了! |
|
真是又扯又萌~虽然特效什么的还显得粗糙,但是已经不错了,看人家那易容术,假体什么的做得多精细~梁家仁还真是挺有喜剧天分的。 |
|
多年后特效技术、运镜、服化道和光影都更现代、高端,但同样是袁和平导演的2017版《奇门遁甲》远不如这个袁家班底打造的光怪陆离的清代学艺复仇记精彩。老胶片电影特有的颗粒噪点加上港式无厘头和天马行空的创意,打造了专属于八十年代的一批又好玩又恐怖、又肤浅又深刻的电影。里面每个人的塑造看似匆忙刻意,却又荡开一笔有着市井烟火的真实气息:反派走狗的坛子人初登场诡谲凶残、与树根缠斗又体现出童真感性的一面、在奇门遁甲师兄妹口中补完了凄惨的身世;男主也非一根筋,而是兼有小聪明和好品德;奇门、遁甲俩老头老太口是心非的拉扯互动可太有趣。再来就是用道具与想象力弥补的各种特效与剧情设计,三头六臂、画皮、下毒、影分身、结印、吐火降雨、飞刀飞剑、影子束缚……怀疑岸本齐史看过这片才画了《火影忍者》。有些台词是有深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