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th FIRST#短片3组,台北电影节入围。台艺大学生短片。破碎家庭,少女心事,还都挺准确。片尾主观长镜头值得商榷。 |
|
#FIRST#。结构式压迫展现得很棒,女性阵营联盟并不突兀,结尾的pov视角非常喜欢。 |
|
一个缺乏家庭关爱的女孩的青春故事。在逼仄、浑浊的麻将馆中,女孩歪歪斜斜地顽强生长着,渴望着毕业旅行,渴望着友情,渴望着不一样的未来。然而,她很难在这里看到外面的天空,看到一个出口。最终,只好代替着前一位牌客,在麻将桌前坐下来。在赢钱的那一刻,她笑了,花儿与季节却可能由此凋谢,进入另一个轮回(本片英文片名即是《No Flowers Or Seasons》)。这是一个底色有些伤感的故事,年轻的台湾女导演拍得平淡从容,却让人看得痛惜青春。 |
|
台北艺术大学,主演和导演同一人,镜头很沉稳,故事却乏善可陈,细节可以品味。 |
|
14FIRST竞赛剧情短片单元,可能是因为太久没看片,连着看的几部短片居然都蛮喜欢。算是一部挺成熟的台湾生活小品,导演居然还自编自导自演,很有灵气。成长于残缺家庭的麻将馆少女亚云为了毕业旅行的梦想而努力攒钱,她厌恶着周遭的一切,却又离不开这惨淡晦暗的现实;她最不喜欢的赌客佳嘉,却是唯一一个真正去关心和保护她的人;她痛恨偷自己私房钱去赌的阿嬷,却发现只有在麻将桌上自己才能赎回自己的钱。罪恶和欲望贯穿的麻将馆里,少女的青春正经历着一场残酷的阵痛。 |
|
节奏搞得不像台湾片,太个人主义式 |
|
结尾的主观镜头 少女玩味的笑和配乐很有意思 以幽默方式展现原生家庭的影响 另一个角度的春潮 |
|
FIRST观影,很喜欢这部毕业短片。来自台湾青年导演游珈瑄的「破碎家庭」故事,技法相当纯熟,完整且精致的台湾短片作品,有条不紊的叙事节奏,完美呈现了主角心境变化的弧光,尤其最后的主观视角,很棒。 |
|
共通的情感,青春期的小目标和小绝望。 |
|
困顿的人生从赌局开始焕发新生。 |
|
慢慢的,有点感觉 |
|
很棒啦 |
|
First开幕短片第一名,理解“少女”的程度极高,游珈瑄未来可期。 |
|
挺好的,两个女孩儿表演很自然,结局很残忍。导演居然是女主,还以为女主是高中生。 |
|
★★★☆ 不是簡單的原生家庭論,而是一步一步地夠了角色心理,後續的一系列選擇都順理成章了,最終,看似解決眼前困境,實則陷入沉淪的循環,即便將自己代入其中也很難不做出同樣的選擇。一首一尾兩個長鏡頭,都和整部短片的節奏不太一致,拖了。 |
|
高中女孩的选角和塑造都非常不错,独特的家居环境也成为酝酿青春故事的奇妙场域,在30分钟的短片时间内,主角也有了充足可信的目标——为毕业旅行而赚钱。于是,机遇和阻挠纷至沓来,少女在信任和失望间得到了成长。意外之财的收尾实在糟糕,没有造成任何奇迹和奇幻的浪漫。 |
|
喜歡 @2021-05-05 12:14:17 |
|
#FIRST14 |
|
#14th FIRST#“没有花季”的少女,为毕业旅行攒钱,迷惘、痛苦,寄托生活希望的麻将台上,一个微笑划上意味悠长的结尾。自导自演真的非常了得。 |
|
未成年人对成人世界的反抗,最终妥协被同化的故事,有一嗦一,阿嫲这个角色太讨厌了。 |
|
人物关系过于单薄,或许是受限于时长,片中围绕女主的角色都像是工具人,但作为自编自导自演的学生作品,已经算是很有灵气和悟性了。客观诉说原生家庭对个人的影响,从教育到为人,看似素朴的故事却有着令人深省的力量。 |
|
人物塑造有特点,作为短片,叙事也相对完整了。喜欢女主角,也是导演。 |
|
元素太散导致整部短片重心失衡,最后的主观镜头仿佛是赌博宣传片(不是 |
|
不错但看完感觉一般 |
|
不错 可能是受限于时长 转折才让人觉得不妥 如果有机会的话 希望导演能把这个故事按原本所想拍完。。 |
|
2020年12月26日上午,随着G5322次列车从平潭站缓缓驶出,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铁路——福平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对于这位集编导演于一身的台湾才女来说,应该是个好消息吧。正如我们看到那样,她的这部短片始终在强调金钱的重要性,经济独立甚至成了她走出原生家庭获取「主体性」的唯一动力。为此,如何摆脱经济制裁也成了她实现财务(人身)自由的前提。不过,我们不知这场似有还无的「毕业旅行」对于这位同学究竟有多重要。倘若只是为了借着假期出去开开眼散散心,那么跟着姐姐一起去兜兜风也很好啊,如果另有打算,那么这种极度依赖运气的赌徒心态实不可取。事实上,她的烦恼早已随着她的目的迎刃而解:想要摆脱当下的困境,就必须与这种其乐融融的《家庭式》关系融为一体,并与之互动。最后,欢迎运气极佳的导演乘高铁来祖国大陆自由行。 |
|
完整 |
|
看完全片才知道年轻的女主竟然也是该片的导演,算是未来可期。短片在拍摄手法上其实表现平平,想表达的主题也不够尖锐到引人深思,但凡成人之间的追求,仅仅只是今天在牌局中赢了多少钱,他们不会懂得一个正处于青春期少女的心思,更不理解一次无聊的毕业旅行对一个孩子成长阶段的重要性。在他们眼里,除了钱钱钱,一切都看似无关紧要。而这个社会甚至世界,总能想到一种方法,以它那一套看似一切皆准的原则,在不经意间去撕裂一颗单纯的心,毁灭一份纯真的美好。 |
|
非常不错 |
|
#first露天开幕#这是一个糟糕家庭轮回的故事,花儿总会凋谢,花儿总会被周遭的事物去吞噬,即使她之前多么有拼劲想要逃出,也无能为力。主题和结构配合上结尾人物转变的过渡镜头,太棒了,女主写的极其抓人把青春期过后女生的那种退让和半丝的妥协全勾勒了出来,再加上其他两个女人的刻画对比和女主的两段转变,让人物上升了一阶。但不足的点是群戏尤其是开头的太混乱了,给人半天拎不到点上去。片尾一出导演编剧主演全都是这个小女生这点,差点没把我吓死,这女导演通过这部证明了自己是可以拍长片的 |
|
#first青影展
很喜欢,两个演员演技也很棒,拍出来很有味道,最后一个情节倒是多余了,如果是长片会更期待 |
|
稚嫩,对生活的体验还比较狭隘 |
|
片子不错,最后的一幕感觉导演有点潜力可以期待。不过题外话台湾女生真是神奇,硕士毕业的游珈瑄演起高中生手到擒来毫无破绽。 |
|
编导演一手抓,主观镜头有点意思 |
|
干净利落,贵在气质而非故事 |
|
#桃花岛观影团# FIRST露天雷克萨斯影展第一部电影,短片关注于一种格式化了的、无奈的生命活动,主角最终从正面走向了反面。故事的内核仍是一种时间神话,将生命的事件简化成一个细小的微点,以一种短暂的崇高感冲击观众,这类故事通常需要大量的认同来达到回指瞬间的冲击与震撼,因此,大量的空间真实和心理真实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片受限于短片的时长,总体表达稍弱一些,但充足的长镜头展现和对话基础弥补了不少遗憾。洗浴时的对话场景让人眼前一亮。一部合格的短片 |
|
#FIRST露天放映#打麻将的主观镜头好,怎么把普通故事用影像化精妙呈现值得探讨。 |
|
#2020 FIRST No.3 短片集
算是今天最喜欢的一部短片 |
|
台北艺术大学,主演和导演同一人,镜头很沉稳,故事却乏善可陈,细节可以品味。 |
|
2.5/5,太过刻意,开头和结局的处理均是下策... |
|
对我来说片尾的主观镜头还蛮有趣的,台湾演员真心用功。 |
|
成人的趣味,仅仅只是世界乏味的侧面证明;他们不会懂得孩子的心思,不会懂得毕业旅行有多么重要;这个社会甚至世界,总能想到有办法,以它那套无聊的标准,改变一颗单纯的心,破坏一份纯真的美好。另外要提,女主角很漂亮,一看,还是导演,真是有才华。 |
|
像有无限细节的中短期小说。 |
|
20年在first看的,到现在记忆都特别深刻,佳嘉的演员超漂亮,是小时候就会喜欢的坏女生,故事很平淡,结果今天突然想起来觉得和过春天有可以相比的地方 |
|
互相算计的成长环境 |
|
first露天放映#很成熟的摄影技巧 调度都很用心 |
|
主角阿云居然是导演本人演的!自导自演的女性电影人太少见了,并且片子本身的质感很不错,个人认为胜过《少年阿尧》。期待长片。 |
|
舍长取短了,明明开始的调度还不错,最后却落在一个长镜头上 |
|
最后没有设置好开放性结尾,没有瞬间推出来…我还是觉得台湾的编剧事情太小太寻常了,或许也是能活成自己讨厌人的样子,但起点不是为了存钱,而是赌博带来的折磨和煎熬吧 |
|
真没想到导演是女孩本人,演得真好啊。结尾有点突兀,但和《少年阿尧》对比就非常有意思…少年阿尧的现实主义太老套了,虽然我们也需要它,但的确没太多新意。家庭式里的人物反而更强韧,更当下,或许能够提供新的出口。有一点性别视角的东西在里面,很值得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