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很多珍贵的影像资料,比如《甜蜜生活》的拍摄现场和采访、《八部半》获莫斯科电影节大奖后的采访,以及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后的采访,费里尼还是很瞧得起奥斯卡的。最吊的是伯格曼和费里尼坐一起互相吹牛比的采访,他们说要一起合作一部电影,到底要合作啥,是不是流产惹? |
|
才发现费费是秃头,,,,他这个头秃得很有心机了啊,正面完全看不出!全世界只有这一个人,明明是完全不同的隔着半个地球的经验,用近乎魔幻的不真实的画面呈现,传达出来的却是正合我个人的情感和乡愁,搞不懂啊搞不懂 |
|
我认为旅程的主题,是叙述艺术的一大基础。我穷尽一生都是在讲旅程的故事。它或是真实的,或是虚构的。我的目的是传达一种混乱,无序的感情。这里没有人物,只有幻影。没有情节,只有片段。
任何一个艺术家 都得坚定地直面怀疑和问题。他必须接受自己的战争。而不是通过安抚和平息它来掩盖冲突。我认为正是这给了艺术家的天赋。以及作为人的使命和尊严。我把电影当作奇妙的玩具,一流的消遣。我站在镜子面前,它的倒影为自己辩护。我什么也补充不了。我能说什么呢? |
|
啊原来是这部,忘了收录在哪张碟里了,很早前看过。这次又重看了伯格曼与费里尼同场那段,自由舒展与痛苦拘谨,两种创作方式一目了然。 |
|
费里尼和伯格曼两位大师的互相欣赏;电影是一种玩具,一流的消遣;我对人性没有什么好说的。 |
|
只是素材堆积而没有主题,不过想了解费里尼的话还是可以看看。素材从他1957年完成《大路》到1975年《阿玛柯德》被提名奥斯卡,其中包含了访谈,行程跟拍,片场剪影等一系列内容。访谈上,费里尼本人段落基本都是在讲段子和自嘲(遇到过问他「为什么你的电影里一个正常人都没有」的贵妇,向他申请《八部半》里马斯楚安尼所戴帽子生产权的波士顿帽商,以及想知道《甜蜜的生活》结尾究竟是什么鱼的记者),偶尔讲点电影理念(作品中「旅程」是永恒的主题,而自己只把电影当做娱乐),别人评价费里尼都说他自成一派,「不来自任何艺术学校」「不属于新浪潮或旧浪潮」;行程跟拍则看他疯狂拿奖,和伯格曼等业界大拿吹牛,还有寸步不离的马西纳;片场剪影里看到了《甜蜜的生活》里的喷泉,《朱丽叶与魔鬼》里的山坡以及一丝不苟指导演员的费里尼。 |
|
吃到 Artischocke 还是别的蔬菜是萌生了「露滴牡丹開」的故事念头 而且还什么几个小时之差 兼有摩羯和水平的特点 2333 「神遊茱麗葉」片场给喝 Sangría 后馬仙娜吐舌头太可爱了 与伯格曼的合作计划未果 商业互夸无趣 倒是自述一天轨迹 回忆故乡 Rimini 与创作 Amarcord 时好动人 p.s. 原来小丑里化用的是 Fučík 的"角斗士入场 " |
|
想象的真实性,如果你真诚的讨论生活,而不是想训斥别人,进行你的哲思,当你带着谦卑讨论生活,带着对世事的冷静判断力,我想每个人都将能认同你,并把你的故事当作他们自己的 |
|
原来费里尼与伯格曼那段是这里。太多感人片段。 |
|
费费一瞅就是IQ极高的人,一脸“i don't give a fuck about anything but my films"的表情,上帝创造这种人就是用来拍电影给自己看的 |
|
"我把电影当作奇妙的玩具,一流的消遣。" |
|
在某种程度上,甜蜜的生活是浪荡儿的理想续集,(男主)Moraldo来到大城市、成为记者,而且一定程度上成功了。
甜蜜的生活是半自传电影,因为它集合了我过去几年的遭遇。我巡回世界进行试映,匆忙地前往机场,见到各类特异人物,这种生活让人兴奋,生活完全公开。
甜的灵感来源于我看到了一个穿得像洋蓟的女人,这让我想到罗马贵族,想到了许多电影仪式在其中上演的世界:铺张行为、豪华酒店以及美国人。
莫斯科电影节上的苏联观众看八部半时看得特别认真,看完后热烈鼓掌。
我认为奥斯卡是国际上最受尊重的奖项,它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奖项,是每个人都向往的最高级的、最终的奖项。
伯格曼费里尼互相称赞。
(阿玛科德里的大酒店)代表了我对于富裕和富人的全部想象,是最淫荡的性幻想。 |
|
包括很多珍贵资料,采访和跟拍内容,展现费里尼的工作生活,与伯格曼那段著名对话,在采访中说自己出生在摩羯和水瓶之间具有两个星座特点, 还有他调侃自己的稀疏的头发和双下巴,很有意思。 |
|
“我不想证明任何东西,我对人性没有什么好说的” “我把电影视为奇妙的玩具,非凡的娱乐” “我认为旅程的主题是叙述艺术的一大基础,我穷尽一生都在讲旅程的故事”……还有很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去奥斯卡一路从罗马菲乌米奇诺机场安检处就开始拍摄了。 |
|
大路到底要开几个豆瓣啊?! |
|
伯格曼出镜与费里尼接受采访,谈及对彼此的印象,以及未来的合拍计划,我相信在媒体面前,两位还是非常的清醒与聪明,知道如何打发记者提问,尤其这种合拍影片的重大计划,又怎么会如此武断和简单呢,这只是一种聊天话术罢了;本片主要是费里尼几部获奖热门大片的幕后花絮,涉及对奥斯卡的评论,对过去几年遭遇到的苦恼,对电影根本性的定义,许多回答往往幽默而风趣;更重要的是,他的电影就像一面镜子,在反复映照出他的生活,那些痛苦与孤独,都能在电影作品中鲜明真切的感受到。 |
|
4.0。1.纪录参考价值大于本身的意义,几乎按时间线梳理费里尼每一次的拿国际大奖。据说《八部半》拿了50多个大奖。2.费里尼原来谢顶,正面根本看不出来,只有镜头在后才可以。 |
|
音乐一出来的就被感动到,这音乐如此熟悉,仿佛已经是意大利的一种代表。影像记录更多的是访谈,不同场景的采访,还有大师与大师会见时评价对方的特写,如此动人。朱丽叶与魔鬼,为数不多的幕后,费里尼严肃严谨的指挥,朱丽叶保持微笑的神态,能够想象他们在工作与生活中的模样也是多么的戏剧与奇妙。 |
|
制作好你的电影。 |
|
收录于大路的DVD花絮中,难得见到伯格曼和费里尼俩大师坐一块儿的珍贵影像 |
|
无聊的媒体制作的记录费里尼无聊时刻的无聊的纪录片 |
|
八部半比宇宙更神秘,也更真实 |
|
前半电视采访合辑,片场探班采访什么的最烦了什么的哈哈;伯格曼真的说过这话哈哈? |
|
“我不想证明任何事。对于人性我没什么可说的。”费里尼是我理想中的导演的样子,自我、纯粹、有天赋、不匠气,不回避对记忆的重构,有个像茱莉艾塔这样的太太,被伯格曼这样的人所欣赏。 |
|
与英格玛伯格曼惺惺相惜。 |
|
主持人问:您觉得两座奥斯卡奖间有什么区别?费胖:我那时年轻20岁,这意味什么?这意味着我的头发少了很多,我的双下巴越来越松弛。 |
|
现实就是一场梦,喜欢费里尼谈论自己时那种躲闪又戏谑的眼神。费里尼和伯格曼互相欣赏的部分让人着迷。费里尼看到伯格曼的天赋,即无法将理想职业化,他的生命激情和电影是合一的,讲述故事拥有真正的authentic的天赋。伯格曼知道费里尼与自己遥远的距离,他嫉妒他,又知道那种梦境的魔力和创作力。“我到这里来,不是要给你的灵魂带去和平,而是带去战争”。“灵魂的困境,你只能直面它,而不能粉饰它。” |
|
这是我最喜欢的fellini电影. 第一本. 也是最悲伤的小号. zambano!!! |
|
Fellini看上去听上去真的好simpatico |
|
对年轻导演的建议:“拍摄好的电影,谈论他们自己”。对生活的忠诚。“生活有神秘、深刻的甜蜜。我们生活在野蛮、可怕的社会,同时也是辉煌的、非凡的、充满诱惑的社会” |
|
Amarcord后,记者问这距离第一次拿奥奖20年了什么感受,WTF,想让我哭下么,头毛秃了,双下巴松了 |
|
当他谦卑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别人不会难以理解它,它也不再仅是自己的故事。 |
|
才知道费费在甜蜜生活时期就秃顶了,还是那种正面看不出来的巧妙的秃顶。 |
|
cc花絮 |
|
现在的片子画面效果太好了,总让我分不清现实内外的界限,特别容易失神。这种黑白老片子却像一个确定的物体,让人可以保持观察者身份,又不会失去自己的灵魂…… |
|
“我把电影当成一个有趣玩具,非常好的消遣”;电影命运很神奇,各种围观和尾随,天马行空的问题;费费没有潮流派别,费费自己创造潮流; |
|
太喜欢。 |
|
Frank Perry整个就好呆阿-_- |
|
伯格曼与费里尼同框的时刻要哭了。 |
|
有趣的纪录片 |
|
珍贵影像!我是来看玛西娜的啊啊她好可爱~~ |
|
太可愛了,忍不住給五星。通過採訪片段拼湊出一個費裡尼的大概輪廓。費裡尼講段子n連!健談、幽默又見解獨到。“我要去做一個不會告訴你們內容的夢啦。” |
|
费里尼真是个有趣的人! |
|
费里尼谈艺录,不愧是记者出身,非常了解怎么在采访里给东西 |
|
主推费里尼访谈与观念,有意思的是他讲:“窮盡一生,我讲述的都是旅程的故事,它或是真实,或为虚构,像《浪荡儿》里,主角梦想着离开小镇去大城市,《大路》是一个讲述人们流浪的故事,他们命运难测,从一个城镇到另一个城镇,《甜蜜的生活》是虚构的一次游历……”
“在你的电影里,为何连一个正常人都没有?”,费里尼(声音竟是与他体型相反的柔和)谈在戛纳遇到的人对他说,然后一个美国商人来酒店里,期望他授权让《八部半》里马斯楚安尼的帽子大量生产。
拍《爱情神话》期间,伯格曼来看望他,两人疯狂互捧,“我当他是个同胞,我认为我们的合作将会非常刺激。”《船续航行》则如同白日梦的成体系的化身,涉及希望、幻想、政治或宗教,但如果你是真诚地来谈论生活,而不是想训斥任何人……对世事有种冷静观察,我想每个人都将能认同你。 |
|
关于费里尼五部影片的珍贵影像(现场拍摄以及获奖采访):甜蜜的生活、八部半、朱丽叶与魔鬼、爱情神话、阿玛柯德。八部半大获成功,费里尼谈到影片增加了马塞洛同款帽子在美国的销量,俄国宇航员说费里尼的电影“比宇宙更神秘”... 以及伯格曼和费里尼谈论过“合作计划”(!) |
|
选取至多至“想当年”之后采访的档案,认同感出自更多的是在50年代获得国际肯定(奥斯卡)之后带来的“意大利之光”效应 |
|
谦卑的阐述自己的哲思 |
|
喜欢费里尼被记者问起明天会做些什么时的戏谑神情和慵懒的描述,“我会在6:30起床,打开百叶窗,朱莉埃塔会抱怨并让我关上,于是我关上,再锻炼一下……”他这样细致地表述生活,目光像落在很远的地方。而他谈论明天,也像在回忆过去。“我突然听见了这些正在敲响的钟,对钟的这一切连锁反应在你心中种下了一种悲伤,害怕和不安的情绪,当它出乎意料地溜进你时,你会想,该改变我的生活活方式了,别再游手好闲,该守规矩了,做个好丈夫,好公民……”“我并不想证明什么,对于人性,我没有什么好说的。” |
|
剪得太碎加字幕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