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一部看后让我们泪流满面的电影。 |
|
先说一句,这不是1940年费雯丽的那一版,我看评论区好多人都在评价费雯丽,甚至选择标签里都有,太不严谨了。与1940的费雯丽经典版相比,就电影本身来说,剧情、人物、表演也都毫不逊色,只是没有了《友谊地久天长》有点不习惯,打四星。 |
|
最美丽的费雯丽和蒙哥马利 |
|
老是和“廊桥遗梦”搞混,最后只好用“断魂的女主角自杀死了,遗梦的女主角活了好久好久”来助记~ |
|
31版的剧情过于简单以至于最后的结局缺乏说服力。男主角是个愣头青,没有泰勒的深情与风度;女主角也很普通,比不上费雯丽的美丽与哀愁。所以还是40的翻拍版更凄美动人。P.S 戴维斯扮演的小妹妹还多乖巧的。 |
|
很美的电影,凄惨的爱情,残酷无情的战争,冷酷的命运。 |
|
评论区为啥那么多刷费雯丽的 这也不是费雯丽的版本啊 而且这个女主比费雯丽好看 |
|
相比之下,唯Robert Taylor才擁有那張令人心碎的面孔,哪怕是憔悴的,唯費雯麗才擁有那令人著迷的魂魄,哪怕它已經不純潔...而這部諧星男主VS黑色結局,把我对魂断蓝桥原本的迷恋都毁了,唯Bette Davis算眼前一亮。。。 |
|
一个完美的组合~ |
|
经典,浪漫,唯美,深沉的遗憾。 |
|
比十年后拍的版本更好,无论是演员表演的自如程度还是故事角色的意识形态。当然,1941版有炫目的费雯.丽,但这个版本更简单干脆,少了道德判断,多了艰难时世中年少初恋的涟漪。 |
|
对比来看,这部原版虽然预算明显低,但要好过1940年费雯·丽版的《魂断蓝桥》,逻辑要比翻拍正常得多,女主本就是性格活泼的底层站街女,和一个头脑有些发热的19岁年轻士兵开始的罗曼,要远比受《海斯法典》限制的洁版翻拍要符合现实,女主无须为失身而自杀,只是人世无常在空袭中意外遇难,而至于40年版所谓的“中国式内在的美国电影”,才是让人越想越反胃的评价,这个“中国式内在”究其本质,就是对女性人格的压迫,“失贞”的女性注定要自戕才形成悲剧所在。 |
|
从此,再也没有什么在我心里能够比得过悲剧之美。 |
|
太经典了,太经典了! |
|
好凄美的爱情故事 |
|
高中英语学习教材 |
|
这部比1940年的翻拍版大胆,涉及到了非常敏感的问题:军人休假期间与妓女的交集。滑铁卢桥没那么美丽浪漫,是士兵进城处,也是妓女揽生意的地方;女主人公没那么纯真传统,最终的结局是命运的无常。相比翻拍版那些守贞观念,我更喜欢这版的故事设定。说梅克拉克没有费雯丽演得好,我觉得很不公平——性格、经历都不一样的角色,怎么比? |
|
魂断蓝桥的原版。军官变成了士兵,还是不变的沦落风尘女。原作削弱了战争的背景,着重刻画了女主的精神状态,使得她的悲剧更多是因个人性格而产生的,和时代背景关系不太大,当然也和篇幅简短有关,有好有坏吧。结局死法也不一样,原作是被飞艇投弹炸死(好衰),费雯丽版则是自杀。无论是哪版,就算成功结婚,他们的婚后生活都是可以预见的一地鸡毛,首先阶级差距巨大,显然新鲜劲过后会进入一种没啥可聊的状态,而且电影美化了这样的爱情,因战争而导致精神空虚并急需排解性欲的士兵,与沦落的风尘女子,简直是各种性病的携带者,两者组成家庭在一起结合,医疗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绝对会给整个家庭带来灾难! |
|
说实在的,这些经典的电影,是毋庸置疑要打满分的~不过有时候面对这些,比较没有鉴赏力,分不清好坏经常…… |
|
小学时看的,一套VCD,还有巴黎圣母院,叶塞尼亚,罗马假日,追捕,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保镖等十部电影。 |
|
这个其实是31版,感觉底下很多人都评价错地方了。比起费雯丽和泰勒的40版,这版无论情节演技音乐颜值都粗糙很多 |
|
多么挫折的命运 |
|
这个版本的还可以,可惜了纯美的感情!爱的太真太切!明知没有结果,还求婚干嘛,害得没了生活来源。可怜的娃呀! |
|
Bette Davis稚嫩的模样多可爱啊....老版本的男主角更帅 |
|
感觉演的特别狗血......好像有了费雯丽其他都是将就.. 不过对那个年代不该那么苛刻 |
|
比起40版更喜欢这种架构轻快风格简约的小故事,剧情上不一样的是这部一开始玛拉就是个流莺,且结局不是自杀而是没躲开空袭而死。看过的许多40s之前的美国电影都是这种风格,虽然不够精致但是情节简单、故事有趣而不冗长,风格轻松、叙事自然,少了许多造作的电影技巧。比如1932年的《美德》。2018.05.15/2024.04.29 |
|
老版《魂断蓝桥》,梅.克拉克演得也不俗,但绝对不及费雯.丽的一半火候。男主角是个傻小子,也没有罗伯特.泰勒的魅力。最要命的是编导处理得前半截像是通俗室内剧,后半截的则比较无奈:男女之间的爱情完全像是男主角的一厢情愿。且结尾女主角也不是殉情而忘的。看来有时候翻拍也是必要的。 |
|
Roy这样英俊又纯情的谁能不迷糊啊,Myra遇上这样好的一家人大概是用尽了毕生所有的运气吧。只能说这样的好人好事毕竟是世间稀罕的,否则也不必安排如此结局。 |
|
如果说大人们的儿童是由八个样板戏组成的,那我们绝对是魂断蓝桥、罗马假日哈,暑假守着电视机真是看了又看。 |
|
啊啊啊啊啊啊啊!!!!我家费雯丽!!!! |
|
大概40年的名气太大,31年的连中文字幕都找不到。。。结果直到女主告诉男主妈妈的时候才揣测到,pick him up原来还有这种用法。。。主要还是开头两年没找到工作暗示得不太明显
这样的话才比较能理解女主一开始的不愉快,原本还以为是个努力找工作且自尊心极强的女性。。。确实两人的人生相差太多了,而roy的爱又都是建立在欺骗的基础上,但这份爱又多么让人心动,令人神往(不过一晚就fall in love,三晚就marry her也是挺厉害的),这种戏剧冲突还是挺强烈的
男主母亲的形象也塑造得挺好的,不然就是那种无视家庭阻挠的爱情故事了
虽然结局发展得挺好的,但不知为何总有一种难道要这样结束吗的不协调,总觉得答应marry him并没有给故事一个ending,大概是因为女主的心态还是反抗的,戏剧冲突并没有结束,最后女主的死亡大概就是一种强制性的ending吧 |
|
说来话长,首先,大部分人误以为这是1940年版本,于是打了高分,还在评论里说费雯丽美丽。最初,这是一个叫 Robert E. Sherwood的家伙根据自己一战的经历,添油加醋,编成了一个1930年百老汇的剧,这个剧当时没有获得太大的成功,但是被环球看中,买下拍成了这部电影,于是这个1931年版本,是首版。此版,是比较忠实原著的,女主被困一战伦敦,为了养活自己,成了军妓,大概是为了爱(或者一些其他伟大的事情),大部分时间没有接受男主的好意,最后桥上分离,自己被意外炸死。这样的设定(主要是军妓),当时被要求大量删减,1940年版本才是好莱坞希望自己被人认识的样子。可以发现,30年代左右,是好莱坞没有被完全绑架的年代,日后经典年代那个(本人)深恶痛绝的好莱坞还没有完全形成,好! |
|
经典悲剧,心碎,战争和命运太残酷无情。 |
|
女主有点做,但是挺符合30年代电影的哈哈哈哈。奇妙的爱情但有没有40年版本那么悬浮。最后结尾亮了,这才是真正的世事无常,战争苦楚,而不是无病呻吟。2024.4.5夜多云,于浙江杭州萧山兴议,豆瓣8.7分记。 |
|
我顶顶不喜欢的就是这样的结局。 |
|
小的时候就觉得,漂亮姐姐就算是,我也不介意 |
|
童年看过的电影,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
|
要等看完另一版魂断蓝桥之后再做评断 |
|
2.5//仿佛看了个爱情故事在演化为童话之前的版本//想起那句台词“只有在电影里人们才会为了爱情死去” 电影总还是美化过的生活 |
|
拍攝上不差,Mae Clarke很棒,男主角異常俊美。故事成立的基礎繫於男主角的純真,但實在有點太純真了,41年版就有較多轉折與現實感(這也造成兩片選角的差異)。最大問題是結局,這樣急轉直下、也跟角色行為沒因果關係的悲劇收場,根本是「偏不給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任性之舉。 |
|
这一版更加青春,更像是青春时的恋爱;可能是年代的关系,一些地方比较夸张;相同的是,滑铁卢桥上依旧人来人往,不论谁是否满怀真心;贝蒂·戴维斯在里面演男主的妹妹;(由于实在没有中文字幕,这成了看的第一部“真正”的“英语电影”); |
|
男主从长相到演技都稍显稚嫩,比较拖后腿,女主倒是演得不错。本片更像是一部对话与室内场景居多的舞台剧,跟1940版相比缺少场面调度与演员魅力,胜在尺度更大,比如有歌女更衣室的群像镜头,也直接用画面呈现了作为妓女的女主在街上拉客的具体过程。但是这些受益于时代的因素,并不足以让本片成为一部优秀的电影。 |
|
在学校的电影厅看的,剧情挺好的,虽是老片~ |
|
《魂断蓝桥》的1931年初版,很奇怪被收进好莱坞禁片合辑dvd中~另外,我觉得罗伊的妈和妹妹真是漂亮啊~ |
|
女主真的特别漂亮,之前看过他的那个乱世佳人,真的是一个大美女但是在国内的话,好像没有奥大利赫本那么有名气,但是他真的演可以媲美的那种美貌。影片中讲述的是他一个他和一个军人相爱的故事,但是他却是一个舞女,和他的地位不匹配,他们本来想去办婚礼去结婚的,但是因为阴差阳错没有办成,后面他发现这个男的战死在战场上了,之后他就沦落了风尘。其实就是一个高级军官和佳人沦落的一个故事,最后结局是女主死在了一座桥上,男主也是在那个桥上守着她。 |
|
爱是一种付出。。。付出中的收获。。。有谁能懂。。。 |
|
战争,把最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你看 |
|
魂断蓝桥早期版本,1940年和1956年翻拍此片 |
|
费雯丽好美,又好傻。男主帅。这个年代爱情来得好快,又能够一直坚持,爱过你就没有爱过其他人,真好。时代又让这样的爱情变成悲剧,为爱放弃一切,最后只能怀念。 |
|
2008/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