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这么直面自己的历史的民族太少了。 |
|
上下两集。真实拍摄下来的镜头要比剧惨烈太多,虽然只是对照着剧做了解析并没有过多深入,但这样的纪录片最大的意义在于将当年发生的事由经历过的人口述并且用影像保存了下来。我们的历史能等到这一天么? |
|
能够看到关于德国战争幸存者的纪录片真的好少 通过五种不同类型的人展现出时代洪流下个人微不足道的命运 对于生于乱世的人而言 活下去就是胜利 |
|
纪录片比正剧强大不少,历史学家结合具体人物来进行科学理性地解读,感性与理性的精妙融合,对各个线的设置有更清醒的认识;真实人物对照剧中角色,带来超越改编的惊喜感;公正的态度,胜者与败者,一半是实力,一半靠运气。 |
|
比正片还要触动我。对德国人拍摄二战严谨客观的态度始终保持敬意,《我们的父辈》中的人物和细节都有史可依,听那些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和老奶奶讲二战里的真实经历,感动地想哭。 |
|
才20多岁,谁会想到死亡呢? |
|
纳粹的暴行自然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鲜有人知道早在一战结束凡尔赛合约就已种下苦果,当然对于任何已发生的历史,实际上都已经没有什么好解释与追责的,但对于正在发生的日渐猖獗的极权和暴政,却无法不深感痛恨。前车之鉴太多,实际上也一定程度说明它们重新发生的几率,远大于全世界多民族和谐共存的盛世太平……2018184 |
|
http://www.acfun.tv/v/ac1990800 5个主人公是战争中5类典型人群,同时延伸出其他在夹缝中求存的群体。编剧真严谨,果然每个人都有其对应的人群。战争远比现在了解的还复杂得多。 |
|
(9/10)同名电视剧的纪录片。据说有两集,但我只看过网上流传的中文字幕版,也就是第2集,讲述正片五位主角的历史原型(感觉原片应该是六个主角,那个逃脱审判的纳粹军官戏份也不少,而这部纪录片也有他的原型)。 |
|
不知如何用语言表述观看后的感受,只能说珍惜当下的和平吧,永远不要以任何形式和理由去美化战争,它的残酷性与对人性的泯灭远超我们的想象。 |
|
真实只会比电影更残酷。 |
|
真实人物口吻中的二战记忆 |
|
原型访谈录 |
|
Nazi. |
|
看过b站上的 上传的是第2集 油管上的只有德语原声没有英文字幕 |
|
结合着故事片看,特别有反思精神! |
|
Der Krieg war schlecht, denoch war die Menschheit großartig. |
|
每一场战争的背后,无论是失败方还是成功方,都用女人来牺牲。失败的,只管做个不惧生死的英雄,家怎么办,孩子怎么办,嘴上为了未来却是以牺牲现在为赌注完成一场男性气概。成功的,以凌辱强奸女性为荣来炫耀男性团结。反战不反男,纯属瞎扯淡。 |
|
短评写不下了写在长评里了。 |
|
一些以前不知道 让我惊诧的点:1.在德占区很多成为强制工作者的俄国人在解放后被俄国自己人当作叛徒,放逐荒芜之地。2. 战后在德国政府工作的人中有很多纳粹上层指挥者,比如担任律师,“ 如果没有干净的水,我们不能把肮脏的水倒掉。” 3. 成为逃兵的德国士兵在战后依然不受待见,被认为是胆小懦弱。 |
|
战争中受伤最深的永远是平民百姓
当我们没有干净的水的时候,不能把脏水倒掉 |
|
和电视剧视角保持一致,纪实画面穿插电视剧。 |
|
轰轰烈烈屠杀,认认真真反思。 |
|
看过 |
|
年轻人对世界最大的误解,就是以为世上的一切都是明码标价的。那一代年轻人正是抱着这种误解去付出了他们无法预想和理解的代价,一场又一场时代的悲剧给无数后来的年轻人最大的警示是:独立思考,坚守人性。当然要做到这点真的太难了因为年轻人就是要被当权者骗的啊。但是我还是不太喜欢这个系列,我感觉他们淡化了自己作为侵略者的认知,太过于强调大家都是受害者了。 |
|
在战争面前,人性暴露的丑恶是一样的,它不分民族。同样,受到最大牵连与伤害的,永远是平民与百姓。 |
|
战争没有胜者 |
|
记录片三观有点恐怖吧?德国民众做的事就是不知情,被迫的?把锅全部丢给希特勒,可是希特勒也是你们选的你们当时支持的啊!!我不认为二战德国人民无罪,每一个人都不是无辜的 |
|
只看了一集,先标着吧。能在这里露脸的得是多么幸运的 |
|
战争带来铺天盖地的恶,真实比戏剧更残酷。如何从苦痛的深渊中走出又不逃避其教训,直面血淋淋是消解和学习的第一课。 |
|
唏嘘 |
|
感謝人人影視的翻譯
無論這整部劇有多少納粹修正史觀在背後作祟,能看到從德國人的角度講述的二戰的一點片段還是很有意思。看過正劇的都應該來這部衍生紀實片。正劇的兩條女人線實在melodrama的厲害,teleplay屬性導致有些細節也不像紀實片里交代得那麼直接明白 |
|
一定要看完《我们的父辈》再看 某些角度上我认为它超过了《兄弟连》——《兄》是以战胜国角度去叙事 而《父辈》则是从战败国角度去反思 一个人是注重“American Hero doctrine of World War II(二战的美国英雄主义)"
一个是“对二战中希特勒绝对种族主义 绝对霸权主义的深刻反思” |
|
。。。被洗脑被蒙蔽 战争年代没有选择 |
|
那个时候我才20岁 对未来没有任何规划 |
|
“我们曾有五个人,五个朋友”。他们本都是很优秀的青年人,却被战争揉碎了命运。个人在时代的洪流中显得不值一提,他们的生命、青春、爱情都无声无息地凋零了。 |
|
真人回忆录,加电影解说,当事者回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自己做了什么,为什么会那么做。这样的反思是很有价值的,反观我们,能反思吗?敢反思吗?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失败者,可是即便如此,德国并没有倒下,仍然屹立于发达国家之中,为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
|
……感觉到了对苏联的仇挺大 |
|
我们的父辈,他们的青春经历过什么呢,谁会来记录,谁愿意倾听呢,我想大概不会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吧。父亲节快到了,真的希望我们自己能拍出这么深刻的纪录片。 |
|
剧里的每一个场景桥段,都有对应的真人故事:战后没有被清算的纳粹官员(“当你没有清水时,还不会把脏水倒掉);厌战逃兵2w5中被执行死刑1w5(剩下的被编入缓行队;干脏活和最危险的活如布雷排雷,缓行队只有2%的人幸存);德国军撤退时烧掉苏联农民房子(给苏联留一个荒芜的领土,焦土政策);苏联红军强奸了德国护士,凌辱了被强迫劳动的苏联护士最后送去工厂干苦工;躲在森林里存活下来的犹太人;想要去剧院唱歌却只能给纳粹唱歌的女歌星,战败前11天被枪决(苏联快要攻进柏林,纳粹赶紧清理监狱和集中营);最后一年被送去前线的希特勒少年团,还在被洗脑。没想到苏联游击队是滑雪进攻的。整一代人被摧毁,逃兵以为战后自己会被表彰,结果还是被人看不起和威胁。战争的残酷,人被灌输**人是坏人,都是骇人听闻的。 |
|
确实比正片要震撼。 |
|
震撼人心!是电视剧的史料基础,能在战争中存活是奇迹。 |
|
感谢B站找到了!
历史的记录比剧集好看100倍 |
|
德国当时总人口才8000万,动员总兵力却高达1700万 |
|
粮票之类的史实影像很珍贵,不过因为我已经看过很多书,感觉纪录片的内容不够丰富。比如德军挖坑炸犹太人,《奥斯维辛》里直接描述道“书上都挂满了断肢”,这是纪录片做不到的。但是纪录片很好的一点是让历史的见证者们在镜头前诉说自己的感受,如果能采访更多人就好了。/ 配汉斯季默的曲子好出戏…… |
|
看完发现德国人的反思真心很强烈 |
|
配合电影观看 |
|
同名剧集的情节都有出处,感叹电影导演太用心了。 |
|
也就是别国的我能看看,讲中国的,真的不敢看。 |
|
看完了纪录片,不肯看原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