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名字骗了,跟汉朝其实没啥关系,看完也不知道是要干嘛 |
|
对历史真正的态度,应该是肯定其进步,承认其落后,找出其发展逻辑与文明精神。无论是抱着过去的荣光不放,还是吹捧今不如古,都是对文明的侮辱。侮辱古人教导无方,侮辱今人智慧无能。拒绝开历史倒车,也拒绝历史虚无主义。向前走,向前看,双手万能。各集优劣不一,存在硬伤,气度略小,深度不足。 |
|
纪录片做好记录就好 |
|
汉代画像石是纪录片的核心,包罗汉朝的方方面面,串起零零碎碎的现代人的故事,由古到今汉朝的精髓一直延续。特别喜欢《宴饮》一集,劳动人民那种朴实的情感让人感动。 |
|
现代视角,文化情怀 |
|
看了第6集,烂!!!特别烂!!! |
|
朱青生那一段一定要看! |
|
全程专注墓葬,很有专业性。但是大家想看的是风土人情奇闻异事百姓生活啊。 |
|
真的是意识流,愣是没了解是什么意思 |
|
看半天没明白要干嘛 |
|
徐州汉画像石,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朱青生 |
|
可惜了这个重磅好题材,贫乏的历史解说和现代人视角的寻根故事,基本没有呈现出汉朝的姿态。嘉祥武梁祠、徐州画像石、南阳画像石、成都画像石、沂南画像石可以说是关于汉朝、关于中国美术史极其精彩的一段,其中蕴含的艺术、哲学、神学、历史都相当值得探讨的。鲁迅先生搜罗过大量画像石拓片,曾说:“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 |
|
可能大家都有不满意的地方,大概是因为这标题的缘故,“我从汉朝来”,第一人称并没有代入感,而且围绕着汉画像石/砖生发的内容又太多,还不如改成《砖石上的汉朝》更好。六集的水平不太一样,感觉想像陈晓卿做纪录片那样走横贯古今深掘文化的路子,但深挖的又不太够。不过在中国古文化类的纪录片中,已经很不错了,不能都向BBC的片子看齐,慢慢来。 |
|
感觉材料太少,没实际内容。 |
|
一二集不错,后面就 |
|
与史无关。配乐有点意思。 |
|
有些内容已经很大胆了,比方说烧纸这个风俗,还有国文班这种的复古的班级。不过无论如何这就是篇伟光正的主旋律命题作文,看着觉得没有什么新意。 |
|
有立意 有情怀 不够深刻 |
|
有主题,但表现整合上有些不知所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989097 |
|
奔着名字来,结果堪称我看过的最难看的纪录片,文不对题。 |
|
“《我从汉朝来》是纪录频道今年重点推出的大型原创纪录片作品。该片以汉代重要的图像史料和文化遗产“汉画像石”作为核心线索,三年间寻访百余处历史遗迹,用影像复原了画像石记述的历史事件,宴饮、劳作、家庭生活等各类场景和人物形象,甚至再现了先民想象中的神仙世界。” |
|
跟汉朝没啥关系 |
|
有点乱 |
|
立义是很好的,想把古今都串起来了,可惜整个叙述过于松散,主心骨都没有,不但每集没什么联系,而且每集里面的人物的联系性也很小,经常导致看了一段看下一段不知道再说什么,一脸茫然~真心不大容易看下来,如果这么松散就剪成一个个短片吧 |
|
题材填补空白,还是值得一看。叙事选题显得零碎分散,核心欠突出。个人喜欢第五集。3.5。 |
|
流逝 |
|
喜欢女子为好 |
|
槽多无口,通篇去其精华取其糟粕,难以相信这种价值观来自于一部2015年的作品。觉得这个纪录片好看的大概也很喜欢弟子规,博大精深,虽远必诛这些,喜欢把祖先的成就意淫成自己的成就,觉得与有荣焉 |
|
言论自由任重道远,发了长评说这片子不好,竟然被删除了。呵呵 |
|
比园林讲的还散乱,拖沓,莫名奇妙 |
|
很煽情,用情的时候有点泪目,但也过于煽情了。 |
|
确实感觉被名字骗了,本来因为是围绕汉朝的历史和文化展开,没想到是围绕汉画像石展开而且立足于当下……但是也算是对汉朝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吧。每一集的逻辑都比较散,感觉每个片段的衔接有些突兀呢 |
|
完全小家子气 |
|
汉画像砖是汉代人最直观、最真实的百科全书,有了汉画像砖,汉朝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影像的真实展现,它也是这部纪录片的核心。用汉朝画像砖串起了古人和今人。汉朝人生活在其中,今人模仿、羡慕汉朝人的生活。最有价值的是介绍了汉画像砖;正面展现留守儿童、离异家庭等现实问题。古今有点强扭,过于主观 |
|
勉强看下去的……汉画像石是主线,多在讲古今传承。意外的是里面竟然有我很爱的舞剧《三更雨愿》。 |
|
跑题已经成为本片的最高境界。一开始觉得可能是酒里兑水,还能看。看到后面发现分分钟就是纯净水了。 |
|
很震惊这个年月了还在用那一套荼毒孩子?欺负初识字的小孩子拿他们的天真唱颂摆拍是极其卑劣的行径。既不是记录片也和汉朝没有什么关系。平庸谄媚的主旋律摆拍。 |
|
看了一集,剪辑太碎。不过讲画像石那集的动画做的真不错。多给一颗星^_^ |
|
有点像《客从何处来》,嗯,寻根…… |
|
主要是和预期不符合,看到第四集看不下去了,现代的比重太大了。砖画很美。 |
|
健身房跑步机上的电视机看的…直翻白眼…什么玩意儿啊 |
|
2.5星。两星送给剧集里出现的汉画像石,的确有一小部分体现了汉代艺术特有的那种曲线灵动的特征,称得上美感,其他的就纯属记录性质,无非是工作生活、仪式庆典和模范事迹(生活类的还挺有趣)。而且黑乎乎的拓片效果真的有高古之风……半颗星送给有关汉剑的一部分闲篇儿,“短兵之祖、近搏之器、百刃之君”,虽远必诛。 |
|
非常不错的古代与当代结合的片子 |
|
垃圾 |
|
7.0
从汉画像石讲述汉朝的家族宗祠、侠客之风、婚姻爱情、农事活动、教育课堂等,将现代与古代相结合,给人以穿越古今的奇妙。
但素材琐碎,拼接的点并不巧妙,看起来并不连贯,很多故事有头无尾让人叹惋。 |
|
意识流的纪录片,汉朝生活散文诗。泛泛而谈,难免会比较浮于表面。讲述汉朝美食的部分最有意思。看完忽然想写篇关于汉时1500种食用鱼类的考据文 |
|
题材那么好,结果拍的。。。太一般了,看不动 |
|
只看了第六集,看得很热闹。全集贯穿的主线不够集中,主要在讲述现在的孩子们对汉文化的理解和学习过程。 |
|
应该是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对文化财富的一个抢救动作吧,刚刚开始看,应该是不错的。 |
|
站在宏观的角度看,就是需要用这种精神才能弘扬古文化,给我的感觉是产生了共鸣,看到更多的年轻人用现代方式去缅怀古人,这的确是好事儿,却被某些网友说成是洗脑,舔狗,并没看到哪里有侮辱现代文明的,拍摄方式可能过于零散,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