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弹的产生是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至少我们在见证了它在二战时的作用,冷战时的威慑,还有如今我们对于核弹的反思后,可以看出它目前是一个可以控制的恶魔。这纪录片科普了核弹知识,历史知识,国际关系,明争暗斗,对了,中国只在最后露了一下脸。 |
|
核弹的历史,现在和将来
潘多拉的魔盒已经打开
|
|
从1938年纳粹德国科学家发现核裂变,美国为抢先造出核武器,启动曼哈顿计划(投入近50万人+20亿美元),造出“小男孩”和“胖子”,分别于1945年8月6日和9日投向广岛和长崎,到其后美苏的核军备疯狂竞赛以及核武器对全球政治和人类命运的巨大影响,都有繁简不等的讲述、评论和历史(镜头)还原,算得上是关于核弹历史非常详实的纪录片了。奥本海默的故事很完整。原来第一次核事故是美国海军,竟然想把核爆后没有立刻损毁的实验舰艇开回海港,以显示水下核爆对海军攻击力并不强大。海军士兵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用被核爆污染后的海水冲洗被核爆污染过的舰艇……还有教老百姓如何把前院后院打扫干净,房子油漆刷好,就可以抵抗核爆等等全然的无知。军备竞赛到后来花样百出到甚至可以造出核手榴弹,“只要有傻子愿意去投。” |
|
(1945年)7月26日,给日本最后通牒:无条件投降 否则将面临毁灭。→ 日本拒绝接受最后通牒,现在等待日本是可怕的灾难。→ 在太平洋天宁岛,绰号为“小男孩”的铀枪原子弹已经准备就绪。…原子弹被装载到B-29“伊诺拉盖”,8月6日黎明前几个小时飞机起飞,晚间飞行1500英里。早上08点15分在广岛投下原子弹。…至少八万人死亡…在此之后,日本也不投降。→ 第一颗原子弹实际没有完全起到震慑效果。起初他们甚至不认为广岛遭到的是轰炸。→ 在天宁岛,工作人员正准备下一个原子弹,绰号“胖子”。…8月9日,一架B-29携“胖子”起飞,目标是小仓,但小仓被云层遮蔽,因此飞机飞向备份目标。因为正好是阴天,数千名幸运的人被幸免,其他人代替他们死。原子弹击中的第二个城市不是小仓,是长崎。…高达七万人死亡。→ ……轰炸长崎一天后,日本同意投降…… |
|
「核武器时代你无法赢得战争 失去的永远比获得的更多」 所谓核威慑 不只是威慑对方也是威慑自己 所以朝鲜有核也不用担心 人家没有傻到真的要用 然而某个眼看着自家城市被核平也不投降的国家就说不好了 多亏爸爸管得严 |
|
核武器的历史 …… |
|
分久必「核」?「衡」久必裂? |
|
确实是清晰的,介绍幅度也比较大,但有欠深度和感染力。美国的纪录片,确实是不如欧洲和日本 |
|
奥本海默—广岛长崎—冷战—古巴导弹危机,人类最接近毁灭的时刻。重点点名了库布里克的《奇爱博士》。 |
|
这部是非常详尽地讲述了核弹发展史,我想看的东西一应俱全,值得反复看 |
|
看过本片就能理解为什么五六十年代反乌托邦佳作迭出(包括《阴阳魔界》),毕竟人们就生活在反乌托邦之中:政府会在电视上告诉你,你不把家收拾干净了,就会被核弹炸光光!修个防核弹小屋吧,还可以附加多种用途!可惜某些国家压制文艺自由,不然留到今天的精神财富就更多了。 |
|
从核弹的研究、制造、盲目发展、到互相威胁、被管控,两个小时都梳理清楚了。那个crossroad project真是特么太能作死了……这种最荒唐的项目,果然就只能出于“陆海空军内斗”这种最傻逼且最现实的原因。“与人斗其乐无穷”真是没说错哈。以人类的无法自抑的盲目愚蠢冲动缺乏远见,真的毁在自己手上也是早晚的事。 |
|
二战时的日本,完全为军方控制,两受原子弹,仍然不愿无条件投降,无视无辜民众的巨大伤亡。冷酷。无情。人类造出毁灭性的核武器,使得美苏冷战濒于热战的边缘,只是双方领导人看到开战的收低于支,才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及时退让讲和。和之前看的《切尔诺贝利》呼应 |
|
看着各种核弹爆炸有种本能的难受,想象中是核武器发明出来人类就意识到它的可怕然后加以限制,但事实是人类一开始不愿意相信核武器的可怕,而是在开始的时候不以为然、各种试验、疯狂扩充…… |
|
非常值得看,奥本海默风向标1完成。一定要珍惜现在生活,触目惊心。 |
|
应该在看《奥本海默》前就看这部纪录片的。很详尽,顺便补习了军备竞赛和古巴导弹危机。 |
|
PBS拍的纪录片,比较全面。 |
|
上世纪居然进行过这么多次核试验... |
|
Los Alamos的部分很有趣 |
|
冷战,看不见的辐射。 |
|
核弹的研发路程,军备竞赛,实拍核爆场面很多,解说通俗易懂,值得一看。 |
|
我们曾经站立在灭亡边缘。7.4 |
|
历史视频的堆积,无语音解说,杂乱 |
|
4.5颗星。这部纪录片将奥本海默拉扯曼哈顿计划长大,到原子弹投入实战,到民众开始从0认知核弹,到和苏联的军备竞赛、高频次核试验等等梳理的非常清晰。PBS的纪录片的一贯高水准 |
|
核弹 The Bomb (2015) |
|
与《尘封核爆》相比,详细讲述了古巴导弹危机,没有把中国表现的那么恐怖。。。 |
|
为了诺兰的《奥本海默》预热,前半部分挺有意思的,后面感觉有点水了,但不得不说,人类创造出了原子弹,也创造出了恶魔,人的生命在强大武器下显得如脚下的蝼蚁一样,让人忌惮也让人有“同归于尽”的可能,昨天日本核废水排海,也会让人不禁思考,如何和我们创造出来的科技垃圾共存呢,那科技发展最终带给我们的益处多呢还是只是眼前的利我的假像呢,可能其实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灭亡?然后一圈圈的循环? |
|
美苏核弹简史,有许多原始照片与视频。 |
|
爆炸场面很震撼,感觉没看够 |
|
重新思考现代战争 |
|
现代军事发展多重要啊,你shit我的地盘,我也shit你的地盘,最轻级伤害也得搞个两败俱伤。不像一二大战,还能发生两个国家打仗把屎拉在第三国这样的情况。 |
|
先看了奥本海默的电影和纪录片,再看这部,了解到了更丰富的背景,可以跳出以奥本海默中心叙事视角,从更宏观、更长远的角度观察了解核弹、政治、国际斗争与和平。 |
|
目前见过最全核弹镜头大集合,当用枪时是热战,当核弹发明后是冷战,而太空武器发明后又会是什么呢 |
|
很多核爆的真实镜头... 还说到了古巴导弹危机 |
|
a review |
|
预习一下。 |
|
看看美国如何发明了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发明——核弹——它如何改变了世界,它如何继续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听听历史学家和那些经历过原子时代曙光的人的意见。 |
|
人类在消灭自己的路上不断前进。但关于核辐射造成的后果,没有展开很多。被核爆时蒸发成水汽的人影震撼到了。 |
|
流水账 |
|
原来是新出的 |
|
片尾最震撼 |
|
只是前半部分为看《奥本海默》做准备。美国视角,太多бесстыжий ложь |
|
二战期间罗斯福时代曼哈顿计划“核弹研发”,杜鲁门时代美苏“氢弹”竞赛,肯尼迪时代古巴导弹危机,整体的描述了核弹的研究史 |
|
7分。人类从此进入原子时代。 |
|
人类搞死自己是迟早的事 |
|
8.5 奥本海默前的功课。人类这种贪婪自私疯狂无耻的生物之所以还存活在银河系的这个蓝色小点上完全是因为偶然和幸运—by accident. 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火种的惩罚之一就是潘多拉成为了他的嫂子,潘多拉无意中打开的那只盒子给人类带来各种灾难,慌乱中她急忙关上了它,唯独只留下一样东西在盒子里—希望。片中的那么多次核爆蘑菇云看得目瞪口呆合不拢嘴,日本人在二战中的疯狂拒不投降同样不可思议。老美竟然也有过教人避免核威胁如何盖房子保持整洁的伪科学时刻。当然都不及不吃海产品还要囤盐的某些蛮荒部落。 |
|
不少核爆画面在另一部纪录片“尘封核爆”中都看过。我们的文明进步从未这么快速,力量从未这么强大,也从未这么接近愚蠢和毁灭! |
|
最有意思的当属肯尼迪和艾森豪威尔的电话记录了。 |
|
才意识到和平是多么短暂,人类是多么疯狂。 |
|
于是我们奋力向前,逆水行舟,又不断地被浪潮送回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