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人家可以拍出史诗般的电影,我们只能拍死尸般的电影。。 |
|
看的是3个小时的版本,战争场面的表现残酷直白,感觉对二战的认识又深了一步,以前就觉得苏联是正义的,后来看了卡廷惨案的电影,现在又看了这部。。。都是为了苏联自己的利益 |
|
看的是剪辑版的两小时(全片五小时),感觉略显枯燥。还不如《血战1944》刺激。整个二战中立场最独特的国家,先是为保卫卡累利阿打退东边的苏俄,再是向盟军妥协击退“盟友”德军,无论何战都充分显示芬兰人坚强和团结的民族精神 |
|
1989年能拍出这种水准的战争片,绝对是神作。很好奇那些T26和伊16是从哪里搞来的,不会是当年的战利品吧? |
|
先只下到了5小时电视版本。战场的效果做得很到位,枪械、飞机、坦克、爆炸,烟火、血肉横飞等都很接近真实。但5小时版本注水太多。相对后来看的3小时版本会好一点。芬兰人民还是有板眼的,两害相权取其轻,硬是顶住了贪婪野蛮的俄罗斯。 |
|
苏芬战争中芬兰士兵太惨了,各种供给跟不上,一线战士全部成了炮灰。本片的写实手法足够直接,直面轰炸和残酷。 |
|
抵抗苏联入侵、保家卫国的芬兰战士纷纷牺牲:伊利看似经验老道不躲避炮弹,带着他木雕小鸟被炮弹击中后脑。英俊的帕沃受伤回家探亲,陪家人祈祷后返回部队,被炮弹炸成碎片,家人抬棺木时听到里面有东西晃动,而马蒂欺骗帕沃家人他是被枪击中的,不忍心告诉他们帕沃是碎成了几段。沾花惹草的阿维总是叼着烟嘴,在给营部送情报时被炸死了,马蒂把烟嘴收藏。桑比不掩护自己尽情扫射被枪击中。戴眼镜的厄基尔从贪生怕死到英勇作战,最后被炸断双腿失血而亡。居希被炮弹炸出了肠子,运送他的马车也被炸飞。苏联人侵略芬兰,炸掉教堂,宣扬共产,想毁掉芬兰人的信仰,以马蒂为首的芬兰士兵们誓死抵抗,最终让苏联人蒙羞的以苏联巨大伤亡换来惨胜的苏芬冬季战争结束。 |
|
芬兰人在拍摄战争时有像天气一样的冷峻。 |
|
2022.12.28
侵略者下地狱去吧! |
|
平淡而冗长,为什么非得剪辑成三个多小时的片长,坚持看完都是种煎熬。 |
|
双方的冲锋都是往上堆人,而且密集得可怕,不知道历史是不是真这样。对付薄皮坦克先是短木卡履带,再往里砸燃烧瓶。 |
|
影20149:“如果冲着你来,它仅仅像是耳语”,前一秒还在你眼前的人,后一秒就是四分五裂。拍的一般。 |
|
好看!!超推荐! 可是bgm实在很水…… 芬兰人拍片肉搏战也太真实...肉块和屠宰场来的一样 黑土地和芬兰桑拿wwww 视觉直观化的苏军改制坦克分发步兵部队真的是蠢炸了 结尾拍得也好随意orz |
|
难得有如此写实的战争场面,比拯救大兵瑞恩真实多了。步兵战就是这么枯燥单调的残酷。有人说为什么芬兰不干脆一开始就送上土地算了——得陇望蜀听说过不?同意了,下一步要求总会来,无穷无尽,不彻底吞并是不会罢休的。就是因为抢这片土地死了这么多人,才制止了全面并吞的野心。 |
|
纪录片一样展示了苏芬战争中几个士兵的经历,从农民直接变成了民兵就上了战场。没有什么配乐,没有什么具体战役,只有或远或近的炮火与敌人。极尽写实的伤亡情况与战场日常,将观众完全近距离地带入那场战争。连情绪渲染都没有,可这才是战场真正的样子。一寸土地一片血,大炮或难民都不能拱手相让! |
|
花了两天时间看完。就算历史没有改写,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东西,也仍然和真实的过去存在着选择性的缺失。所以zz因素造成的刻板印象,zz家们自己打脸就足够了。虽然节奏上拖沓的有些不成样子,但影片全程从普通士兵的视角展示那场战争的残酷。没想到芬兰军服颜色有些像德军。 |
|
八十年代末的作品,战争场面挺宏大,战争的残酷展露无遗各种血肉横飞。但是,那时候的电影技术确实不太灵,战争场面太过粗糙,没有表现战术方面就是阵地战一边冲锋另一边防守。从士兵的平日生活到战场表现的很全面,立意也不错,最后的定格在士兵的脸上的表情不是战争结束的轻松,寓意了这场战争还未结束。 |
|
2022-05-17
临潼培训中心2号公寓313室
“森林深处,我们的国家永在,勇敢和自由同在,我们有神圣的使命,我们将前赴后继,我们将为国捐躯,为自由而战,为自由而死。”
他们唯一得到的土地,就是埋葬他们的墓地。
苏联军队在冬季战争中许多败仗都是由于指挥不当造成的。 |
|
芬兰确实体现了自助者天助之;另外曼纳海姆,有点华盛顿和亚瑟王合体的感觉 |
|
堆砌战争的荒唐与绝望并不能使其成为好的战争电影。但听说还有3小时版本,暂时保留评分。给农妇犁地的一段轻松戏份很有趣。 |
|
在没有字幕德情况,听着芬兰语,依旧能够懂得着电影的语言,电影无国界 |
|
战士能回家探亲,这是一件多么奢望的事,又是多么一件幸福的事。战争的残酷超过常人的想象。国家弱小就要挨打。北极熊四处掠夺,即使现在我们也要警惕。战场的描写实在是太写实了。珍惜现在的和平年代吧。为了母亲,为了女人,为了孩子。祖国必须要强大。 |
|
苏军一个营的兵力向芬兰某岗哨挺进,结果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当苏军的援军赶到了解战况,幸存的士兵汇报:侦查失误,对方有2个人。 |
|
三个小时多的电影,看了2个星期。。(⊙o⊙)…想象一下,比自己多十倍百倍的人迎面端枪来到你面前的那种恐惧……横尸遍野的战场,杀人如麻的双方……当你稍微动了恻隐之心,想着“不该这样对待一个和你一样毫无抵抗能力的人”时,子弹已经穿过胸膛…… |
|
有些太长了,拍两小时足矣了。并非180分钟以上的电影都能被称为史诗片的,虽然这片在战争题材影视作品中仍属上乘之作。 |
|
本片的时间三个小时,角度比较窄,但是充分反映了当时抗击苏军侵略的芬兰军人的一面,战争场面还可以,有几个画面重复播放,但是细节处理的很好,真正的把军人刻画的有血有肉,最后的一片欢呼声,让人莫名其妙,也许是不太了解这段历史的原因。 |
|
片子本身很一般,纯的流水账。根本不至于拍195分钟。我比较好奇,毛子战术真这么拉胯?这种人海冲锋打一战都费劲吧?回头找点文献看看。 |
|
冗长,而且战争场面的调度也真是有点差啊…… |
|
老版《斯大林格勒》,《潘菲洛夫28勇士》还有本片都有共同点:少量步兵+一两门反坦克炮就能干掉一波又一波的步兵+坦克冲锋,在本片里甚至没有设置交叉火力。只能说,冬天加成太恐怖。那段桑拿戏是想告诉观众,咱们芬兰人就是有ball吗 |
|
小国家拍摄的电影,别有新意。。只是,这里的苏联军队是不是太弱了??②现在是2022年2月5日,看了俄乌战争,发现俄罗斯似乎真的很弱。追加几句哈。 |
|
比较朴素的表达,到处是爆炸和残肢断臂。但是人物不突出,战斗场景总那么几个,表现力说不上多好。 |
|
芬蘭傳統愛國主義影片。 |
|
马蒂失踪,怀疑被俘。可是下一秒又出现。我看的是127分钟版本。 |
|
音乐尤其喜欢很厚重;剧情还不错;立意用一句台词就说明了:战争不是人和人的游戏是枪和炮的游戏。 |
|
分数:65
居然是1989年的电影,三个多小时。开篇剧情确实有些拖沓,画面粗糙的大颗粒感老胶片的味道,偏灰,对比度弱,几乎没有黑色。
区别于大多数战争片,战场上基本上没有大呼小叫的,基本就是枪炮声,没有通讯员,也没有所谓的指挥官。没有科普的台词,也没有战略战策一部“安静”的战争片。(阵地战中,苏军表现的很蠢,在敌弱我强的状态下,就是攻克不了芬兰阵地。及时有空军支援,坦克大炮,但步兵总是再最前面当炮灰!) |
|
2022年看还有些代入感,可电影的节奏有点不适应,流水账式剧情打打停停,虽然真实但很难看入戏,3小时的电影分了好几天才看完 |
|
蚂蚁和大象的搏击;不断地很难看地死人;冗长无主线 |
|
距离卓绝艰难的芬兰卫国战争所需呈现的战争规模和精神尚去太远,战斗场面有几场,但拍摄的重复性太高,关键人物没有凸显,也没有说清弱小的芬兰人为何能抵抗苏俄的侵略的原因,这是最大的遗憾。 |
|
三星半,看了太多好莱坞堆砌的战争片,把这片子比下去了,但是,真实的场景是什么,没经历过的人,谁都无法评价,只能说各有各的好吧…… |
|
小小芬兰,抵抗苏军,且造成苏联红军的重大牺牲!影片战场看得很刺激,开头将一望无垠的芬兰田野与白雪皑皑的战场的镜头串接起来,告诉我们芬兰的疆野是这些芬兰士兵拼命守卫的。
这场战争使苏军检讨轻敌冒进的问题,并在军事理论上转换思维,为之后的苏德战争、斯大林格勒战役反败为胜埋下伏笔。电影虽然展示了芬兰士兵的作战勇猛,但还是真实展现战争场面的残酷与血腥,那种被炮弹震飞的无力感,那种随时都有可能死去的脆弱感,无时无刻不让人感到生命的渺小。 |
|
可能看美片太多,觉得剧情安排与场景设计均与HBO的战争剧差距很大,互怼的场面特别缺感觉—少数人芬兰军人一顿枪火怎么轻易就把飞机、大炮、坦克、步军占优势的苏军打败了?!虽然历史上苏芬战争中芬兰的表现还是很受人钦佩的,每每以少胜多,但是电影对此的表现力太差,这是本片的最大不足。但从苏芬战争来讲,芬兰人殊可敬畏,有信仰的人都了不起,从希波战争就揭示一条战争规律:民主国家的自由战士的战斗力输出远高于专制国家的奴隶战士。 |
|
苏联二战期间,进攻波兰,屠杀波兰军官,制造卡廷森林惨案,后进攻芬兰,意图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安全缓冲。立国几百年,攻打土耳其,攻打阿富汗,攻打大清,攻打日本,邻国基本打了个遍,只是战斗民族不是战胜民族,亦惨胜亦多败,穷兵黩武,满怀弱肉强食的扩张心态,靠抢掠起家,最终也会因抢掠而衰。 |
|
战前的刻画和战争的残酷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是剧情没有线索,一直打打打,不知道打什么,打到哪里。 |
|
忒长了,看了3分之2,没看完,具体怎么回事看看文字方面介绍即可。 |
|
十分钟,像电视剧 |
|
从芬兰某师一个排的战前和战中的状况,来反映芬兰与苏联1939年的战争。为抵抗苏联的入侵,芬兰人民守卫祖国,虽然敌强我弱,但奋力抵抗,以弱胜强。影片没有描写宏大的战争叙事,而是以塑造几个人物为主调,刻画战争的残酷,和芬兰人民的勇敢。特别是人物细节,场景的细节,都展示的十分精彩,关键是英雄形象不脸谱化,有血有肉,流露的人性化也十分自然,也与我们的战争作品的有意夸赞说教,完全不一样,对比之下高下立分。战争场景的设置也很好,人物、场地、过程,真实自然,把血肉模糊的场景和间隙的平静对比,把勇敢与惊恐的心理活动都表达得很到位。俄罗斯对周边国家的侵略,看来是本性,就如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 |
|
看过漫长的原片,时长很长但却并不枯燥影片把镜头对准了苏芬战争爆发后一群普通的芬兰士兵,他们受征召奔向前线,战争中做的唯一一件事儿就是抵抗苏军。影片的战争场面很多,看似是抗苏神剧,事实上和历史上的苏芬的战损比类似。战争中的芬兰一方武器简陋却要抵抗苏军飞机坦克和大炮,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基本捍卫了防线。影片没有说教和个体的英雄主义,却拍出了那时候整体芬兰人的英雄气概。推荐! |
|
情节弱,太闷了。 |
|
老老实实的,但是作为电影实在不好看,就是不停地切换战争和现实。 |
|
恃强凌弱的鹅国完全是靠人海战术,用鹅民的命换来所谓的胜利,现在鹅人不够用了,打不赢乌克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