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下南洋 (2013)

    最近更新: 2024-08-23 第40集
    • 主演:未知
    • 导演:周兵 / 祝捷 / 张华 / 张效 / 蔡美慧 / 丁英锋 / 董力 / 吉风颂 / 曾欣
    • 编剧:未知
    • 分类:纪录片
    • 地区:中国大陆 
    • 年份:2013 
    • 更新:08.23
    • TAG:纪录片 / 历史
    • 别名:South of the Ocean
    • 片长/单集:48分钟
    • 豆瓣评分 9.0 (1455票)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中国大陆电影《下南洋》的免费在线观看,《下南洋》是对白语言为国语,属于纪录片,历史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9.0分,有1455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   高清电视纪录片《下南洋》由马来西亚常青集团与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香港东方之子国际事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北京新影世纪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周兵导演工作室联合承制。   此片拍摄制作历时三年,深入九国,纪录千年,试图向观众揭示一个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南洋。此片计划将于2013年底在中央电视台正式播出。 ...... 完整简介请见下方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720P

      [下南洋]CCTV1.South.of.the.Ocean.Complete.HDTV.iPad.720p.x264.AAC-BYRPAD.mkv 详情
      [下南洋]CCTV1.South.of.the.Ocean.Complete.HDTV.iPad.720p.x264.AAC-BYRPAD.mkv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CCTV-1.South.of.the.Ocean.06-10.720p.HDTV.x264.DD5.1-Conan06.mkv 详情
      CCTV-1.South.of.the.Ocean.06-10.720p.HDTV.x264.DD5.1-Conan06.mkv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CCTV-1.South.of.the.Ocean.01-05.720p.HDTV.x264.DD5.1-Conan06.mkv 详情
      CCTV-1.South.of.the.Ocean.01-05.720p.HDTV.x264.DD5.1-Conan06.mkv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高清电视纪录片《下南洋》由马来西亚常青集团与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香港东方之子国际事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北京新影世纪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周兵导演工作室联合承制。 此片拍摄制作历时三年,深入九国,纪录千年,试图向观众揭示一个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南洋。此片计划将于2013年底在中央电视台正式播出。 南洋,始终是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历史课题。南洋的华人阅历了整个中华千年和百年来的双重命运。探索南洋对于中国文化的自我理解,以及对当下中国人自省与思考的价值都越来越凸显。该片将展现华人在东南亚开拓发展的历程与各时期生存状态,以开放的全球视野梳理历史、关照当下,力求打造一部能够对华人社会未来发展的建构有所启示的历史人文纪录片。 总导演:周兵 祝捷 周兵:周兵任中央新影集团周兵导演工作室艺术总监;中国纪录片委员会学术研究院秘书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文物及博物馆系中国艺术史博士;同时兼任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传播系客座教授。九三年进入北京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先后担任《东方之子》栏目编导,《东方时空》特别节目《记忆》总编导,《东方时空》、《纪事》栏目制片人。零三年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特别节目组制片人、大型系列纪录片《故宫》总导演。此后,拍摄及监制纪录片上百余部,包括《梅兰芳》《敦煌》《外滩》《当卢浮宫预见紫禁城》《台北故宫》《下南洋》等。他先后三次荣获中国纪录片年度导演,作品多次荣获金鹰奖、白玉兰奖、金熊猫奖、星光奖等几十项国家级以及国际性奖项。 祝捷:中央电影学院毕业,内地新锐青年导演。纪实类作品2005年 CCT V国际频道春节特别节目《丽江•过年》导演、2007年《TAXI——A MOVING LIFE WITH CHINESE》(CNEX委制)导演(入选加拿大新亚洲独立影像展)、2008年《台北故宫》导演、2009年《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导演、2010年纪录电影《外滩轶事》、2012年《下南洋》总导演。剧情类:2007年 电影短片《天堂的颜色》(第十届日本东京Shortshorts国际短片电影节(2008)亚洲竞赛单元最佳影片、意大利San Giò Video Festival of Verona(2009)DINO COLTRO AWARD)、2007年 电影短片《我自己的Malena》、2010年 纪录电影《外滩佚事》编剧、执行导演、2011年 电影《长江图》执行导演(荣获荷兰鹿特丹电影节剧本基金台湾金马电影节后期基金) 创意总监:麦天枢 作家、学者。报告文学代表性作家之一。其主要作品有《土地与土皇帝》、《西部在移民》、《爱河横流》、《天荒》等。曾获“人民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全国主要文学奖项。九十年代主要从事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主要著述有《昨天——中英鸦片战争》、《中国农民——关于九亿人的现场笔记》、《天国猜想——认识中国的一条新路径》等。截至2011年已总策划、创作指导参与《大国崛起》、《汉字五千年》等有重大影响的历史文化纪录片。 摄影指导:王昱 王昱是一名中国电影摄影师,曾与中国很多知名导演合作,合作者包括田壮壮、娄烨、李玉、贾樟柯等人。他参与摄影的第一部电影是2000年娄烨的电影《苏州河》。凭借电影《吴清源》,王昱获得2007年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摄影,并获2007年亚太电影大奖(Asia Pacific Screen Awards)最佳摄影奖提名。 特约摄影:Luc Drion 著名导演、摄影师,摄影作品有《海洋》、《迁徙的鸟》。 制作人:周澜 周澜,2001年2月~2003年5月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新闻评论部《东方时空 · 纪事》栏目组编导;2003年6月~2007年6月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新闻评论部特别节目组编导,参与纪录片《癸未之战》、《沙尘暴》、大型直播《敦煌再发现》等特别节目的制作;2007年7月至今在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特别节目部任编导;2004年~2005年担任10集电视纪录片《梅兰芳》第7集导演,担任12集电视纪录片《故宫》第7集导演;2005年12月任2006年度贺岁直播节目《一年又一年》短片总导演;2006年12月任2007年度贺岁直播节目《一年又一年》联合总导演之一;2007年~2009年任12集电视纪录片《台北故宫》制片人,任10集电视纪录片《敦煌》第7集导演;2011年至今任10集电视纪录片《下南洋》制片人。 投资方:马来西亚长青集团——张晓卿 马来西亚华人 丹尼斯拿督 年庚77岁的马来西亚华人张晓卿是享誉东南亚的工商界翘楚,他曾被马来西亚《资本家》杂志推举为马来西亚十大富豪之一,并于1985年被选为马来西亚国会上议员,被马来西亚政府授予世界张氏总会创会会长丹斯里拿督张晓卿。他还多次陪同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出访中国、韩国、日本、欧美和拉丁美洲国家。作为一位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海外华人,张晓卿对自己的故土更有着一份深沉的挚爱。1990年,张晓卿出任世界福州十邑同乡会的创会会长;1994年,张晓卿创办了世界华人的文学奖——“冰心文学奖”(每两年颁奖一次)。张晓卿对促进世界华人、尤其是十邑福州人的团结,加强海外福州人与祖籍地的联系与交流,推动中国和马来西亚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等,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纪录片《下南洋》分集内容简介: 第一集《华南之洋》 本集导演/撰稿:周兵、曾欣 对于中国的绝大部分观众,南洋只是一个十分模糊的地理概念,本集将向观众介绍何以本片将南洋的范围界定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四国,并展示今天的南洋有着什么样的面孔、南洋的生活是怎样的景象、有着怎样独特的文化景观。这是一个多彩的南洋舞台,序幕刚刚拉开,接下来在这个舞台上,历史与当下都将陆续登场。 第二集《南下之帆》 本集导演/撰稿:张华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涉足南洋岛国?以当时的航海技术,人们是驾着怎样的船只经过怎样的航线,来到南洋?是什么推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离乡背井、远涉重洋?帝国的思维传统与统治基调,与历时近千年的下南洋是否有着内在的联系?而一旦出洋,对于船舱中那一个个脆弱的生命来说,又意味着一趟多么凶险与艰难的旅途…… 第三集《异乡家园》 本集导演/撰稿:张效 这是华人初到南洋之后,建立的新生活:他们如何适应新的环境?他们在什么行业工作?他们与当地原住民的关系怎样?在这个过程中,华人又展现了哪些来自其文化背景的品格特质?在一片几乎未被开发的处女之地,中国人是如何建立起异乡的家园? 第四集《血泪南洋》 本集导演/撰稿:张效蔡、美慧 当殖民时代开始,西方以国家行为组织化地进入南洋,他们不可避免地与已经在当地生存下来的华人产生协作及冲突。在南洋的不同地区,在不同殖民者的统治下,华人的命运亦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最极端的,是有规律的周期性屠杀。血流成河的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经历了血泪苦难之后,南洋社会是否已走向更健康理性的社会架构? 第五集《百年兰芳》 本集导演/撰稿:丁英锋 在南洋的历史上,曾经出现一个存在长达百年,叫作"兰芳"的政治体。它其实只是南洋先后出现过的众多华人政治体之一。但是因为曾经有学者把它称为"兰芳共和国"、"兰芳公司",而让它负载了更多意义。扑朔迷离的"兰芳"到底是怎样的组织?它与隔海相望的母国民间社会组织形态有着怎样的血缘关系?它是否真的负载了中国人的"现代国家"之梦? 第六集《千年家族》 本集导演/撰稿:丁英锋 在中华的传统中,家族的繁衍时间远远长寿于王朝的更迭周期。是什么赋予"家族"这一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又是如何在南洋的舞台上扎根蓬勃?而这份蓬勃的背后,付出的又是什么?血缘——这既是中华最大的宗教,也是中华走向现代社会不得不面对的最根本问题。 第七集《母国春秋》 本集导演/撰稿:董力 在早年下南洋的华人心里,故乡只是以留在家乡的亲人为中心,以村镇为半径的一个很小的地理范围,在这之上,不是故国,而是朝廷。千年来,在天朝观的笼罩下,朝廷是如何对待出洋的子民?南洋华人又是从何时开始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由此自认为中国人?本集将站在母国的视角,描述南洋华人身份的变迁,由此,也映射出母国的变迁。 第八集《北望之心》 本集导演/撰稿:董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百年来的动乱与曲折,南洋华人是最切身的旁观者或亲历者,他们由早年间悲剧的主体变成了想要改变国家整体悲剧命运的人。随着国民观念的建立,他们面对母国,曾以怎样的热忱和决绝参与着国家的变革,但他们北望母国的赤子之心却总要面临冰或火的考验…… 第九集《开放之门》 本集导演/撰稿:吉凤颂 长久以来,南洋都是中国这片大陆与外界连接的一个重要门户。现代的思潮、物资的流通、人才的进出……或多或少都通过这扇门。变革的潮流既有澎湃一时的波澜,亦有润物无声的涓涓细流,南洋之门到底曾经试图带给中国什么?如今留下的又是什么?自此,我们的视线开始由历史转向未来。 第十集《期待南洋》 本集导演/撰稿:周兵、曾欣 对南洋华人的纪录与书写,揭开的只是南洋舞台的纷繁一角。 全球自由迁徙和自由生存是全人类获得的现代财富,随着全球化进程在全世界的深入,有着共同历史源流的文化同胞,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下,与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习俗的邻居分享社会资源,将是整个人类的未来景象。面对多民族社会和谐共荣的美好愿望,南洋既是悠远的发端,也是现代的启示。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8.7 第14集
      过台湾
      2017
      纪录片
      中国大陆

      过台湾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希望可以听到台湾人的观后感。影片讲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新中国成立前,作为大陆人,觉得史料翔实,有共情渲染的意图。整体很用心,推荐。
      • 可以说政治上我是中立的,看了第一集就和朋友一顿感慨:历史是真实发生的戏,是编剧都编不出来的戏,甚至历史学家都做不到,从大义角度应该合,可是洪流中的某些人真的为了“义”吗
      • 郑成功真是传奇的阿 「光复后已觉有可爱护的国家,可尽忠的民族。永不愿再见有破碎的国家,分裂的民族。」
      • 郑芝龙白羊。郑成功处女。郑经天蝎。郑克爽狮子。很说明问题了。
    • 豆瓣 8.8 第10集
      敦煌
      2010
      纪录片
      中国大陆

      敦煌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对敦煌心生向往啊 许巍的主题曲很好听!
      • 在看呢?……英国藏者最多,法国藏者最精,俄国藏者最杂,日本藏者最隐最密,中国藏者最乱最散。
      • 还不错
      • 去敦煌前看了一遍,当科普;敦煌回来又看了一遍,当补遗。怎么能不爱这戈壁上的每一粒沙。
    • 豆瓣 9.1 第06集
      2014
      纪录片
      中国大陆

      船政学堂

       
    • 豆瓣 9.0 TMDB 8.00 第06集
      复活的军团
      2004
      纪录片
      中国大陆

      复活的军团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秦朝這就是步子邁太大扯著蛋了⋯⋯戰略眼光太超前以致於透支了當時實際的民意以及經濟水準。
      • 这是一个世界第一手办达人,统一强迫症患者,工程狂人,黑科技高手,全家带着下属一起开挂的史上最强帝国的故事。
      • 总是忍不住唱两句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 最大的看点是对秦军的武器、阵列、兵种、马车、战服、兵役、军功爵、战术的分析与呈现。
      • 看了这个,你会惊讶于中国的军工产业是如何的发达。
      • 5657:复活的军团(看的热血沸腾,一个个泥俑喷涌而出,带我回到彪悍的大秦帝国)
      • 商鞅严苛残酷的刑法 秦赵长平之战45万人被埋的惨烈 秦军弩兵步兵骑兵阵法的精妙 冷兵器时代兵器铸法的科学性 秦军粮草供应七百公里的直道 还有关中平原成都平原灵渠都江堰的水利工程 整个国家耕战135年的国策 举国之力进行战争争抢军功 寺工们小吏们普通将士们的悲欢离合 两千多年前迷人的世界
      • The cost of excellence is discipline. 秦剑,秦弩,长矛阵,系驾,战术,标准化,物勒工名,法,青铜时代, 窎. 灵渠,长城,直道,耕种,都江堰,战略
      • 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片
      • 很棒的纪录片,秦国以及之后的秦帝国在和军事扯上关系的几乎所有项目上都是逆天的存在,在残忍度上也叹为观止……ps看的时候总在想,这样的勇士就是我们的祖先,谁敢说中华民族是孱弱的民族==
      • 信息量十足有趣,风格厚重悠远,难得一见的优秀历史纪录片。
      • #纪录片#借鉴故事片表现形式的史诗纪录片。
      • 拖沓,不讲究
      • 记录片 秦
      • 难得的文献纪录片
      • 彩!
      • 稍微偏学术了点,看了三集太想睡
      • 配音很难听
      • 金戈铁马,举国之力平天下。 另,嬴政TX,我很怀疑你是穿越来的。。。说
      • 秦国真是屌炸天
    • 豆瓣 9.5 TMDB 8.00 第05集
      幼童
      2004
      国产剧
      中国大陆

      幼童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史錦镛是我的曾祖父,但对他知之甚少。只知道他一生从商,最后逝世于上海。纪录片里看到他,很好奇他经历了怎样的一生。我那么放荡不羁爱自由或许也是基因遗传吧。。。而从到美国留学又到现在定居于此也算是帮他完成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未了遗愿。以此自勉,望有幸能为世界留下些什么有用的。
      • 看得感动啊.. 强力推荐之 跟这批100年前官派留学生比,我tm出国就是浪费爸妈的银子!
      • 容闳和李鸿章真是操碎了心 两次海战阵亡的学生和早年病逝的数位可惜了
      • 哭了,因为骄傲,哭了,因为难过。百年已逝,国人惊醒了吗?国人挺直了脊梁了吗?为何国人依旧这般睁不开眼?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没错。百年前这些留学生所希望所追求的,依旧是今天所有想为中国民主、自由等事业做出贡献的年轻人该去争取的。向他们致敬!
    • 豆瓣 9.4 IMDB 2.4 05
      甲午
      2015
      纪录片
      中国大陆

      甲午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甲午,在记忆里是个模糊而耻辱的印记。中日两国对那场战争的反思和态度有着鲜明的对比。从日本海军港保存完好的墓碑群包括其中的清军被俘战士墓碑,到我国1988年就划定的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战争炮台,隐没在杂草、农田、酒店角落杂草丛中的现状,我们真的吸取教训了吗?
      • 首先为央视此次回顾历史的态度点个赞!"稍有更变,则言官肆口参之",无论是民国时期鲁迅笔下的国人,还是现在的大多数,用伊藤博文的这句话来形容看起来仍然是正确的。何时觉醒?
      • 还算用心,但是那恶心的大清地图没人吐槽吗?提前把唐努乌梁海割给毛子,提前把锡金让给阿三算哪出?
      • 见编导必看系列。配方依旧:胡劲草编导+董倩、姜广涛配音+程池配乐。每一部都很精致,视角独特,是其他国产电视纪录片很难比过的。像《甲午》这样的战争题材平和却能直入人心得讲述,更难得。姜广涛这里配音比重好多,最后一集配了梁启超的话,想起《梁思成林徽因》他配的梁思成,同样温柔同样有力。
      • 非常不错的国产纪录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比较客观的描述,虽然略显伤感,但诚意满满。
      • 最后两集草草收尾了,没有展开,感觉是想煽情又要克制,于是并没有说请北洋覆灭的原因。配乐好,但是配乐剪辑有问题。马吉芬这个人物第一次听说,很感动。
      • 中兴名臣李中堂!整个甲午海战,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和整个日本对抗。
      • 跑步片。拍的好,花了80%的篇幅深度剖析甲午战争的背景和中国失败&日本胜利的原因,只用了10%描述战争,而不是像历史书上,过分渲染悲壮牺牲、虽败犹荣。我TMD才不想自己的同胞虽败犹荣。
      • 1.通过同时期双方各国的军事竞赛和社会背景分析对照甲午战争前后,分析胜败与否,文艺腔十足。 2. 中国社会之改革不易,大国末年犹如分裂的小国家,不可能万众一心 3. 为洋务惋惜,为北洋惋惜,为甲午前后五年惋惜,为幼童为国之大者惋惜 4. 积重难返,然三千年之封建古国,能无一丝成功乎?
      • 能说的都说了。尽管是官方电视台出品,却满满民间色彩。不知道这句话是否已经不需要了——“ 及其败而犹不知其致败之由,是死人也。 ”
      • 对国产纪录片而言,真的是难能的好,很全方位的视角——那场120年前的战争……
      • “何以他国以洋务兴而吾国以洋务衰也,吾一言以断之,则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不知国家之为何物……及其败然后知其所以败之由,是愚人也,乃或及其败而犹不知其致败之由,是死人也。”——梁启超
      • 很难得,对李鸿章的描述相对客观。李鸿章是一个能人,但他所在的位置,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梁启超对他的评价有道理,但假如李鸿章真如他所说,和朝廷对着干,那他那些促使中国近代化的事情,一件也办不成。
      • 第一集还不错,不知道后面怎么样,会不会恶心
      • 文案很棒,内核也出众,各个维度探究甲午战争的胜败原因
      • 一个下午看完,应该多多出这类的纪录片。愚昧自大是最大的战败因素,其次才是体制,最次的才是技术和人才。美国人马吉芬的精神令人佩服,相对某些清廷官兵实在不能同语。还有清流的“言官”绝对是令国家保守的一个因素,分明就是那时的“键盘侠”,李鸿章不应该在这个问题上背黑锅。
      • 中日在甲午海战相遇,但从前一个甲午开始,两国命运就开始改变,中日留学生又曾相遇在一起,但最终结局不同,这种对比形式十分独特了。
      • 人在威海,心潮澎湃,人民海军,剑指未来。
      • 看完都沒明白到底在讲什么
      • 可以改名《走向甲午》,不是讲甲午战争,是讲清朝为何战败,讲两国洋务运动的差别。拍得精彩,不过叙事比较简单,只是来回对比清朝的失败处和日本的成功处,这倒有点像《走向共和》的做法。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