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版還是挺經典的,尤其是開局,簡直是後來《自由戰士》和《使命召喚·現代戰爭》的濫觴。有人說冷戰梗、冷戰亞文化很低端,難道你不覺得是一種地緣政治的虛構趣味嗎? |
|
说是冷战恐惧倒不如说是集体性越战PTSD,被游击战爆cei的美国人这次幻想着在家门口和苏联玩一玩猫鼠游戏...... |
|
Green Beret 帶領愛國青年贏回自由。 |
|
咦,换了个名字又回来了 |
|
苏军入侵美国,小屁孩兰博,美国的抗苏神剧,中国居然是美国的盟友 |
|
美国上世纪80年代最家喻户晓的反苏爱国主旋律大片!在两大阵营意识形态不可调和的历史背景下给予了它特殊的使命意义! |
|
苏联古巴从天而降入侵米国,第三次世界大战打响,米国被砍瓜切菜不堪一击,青少年们奋起抵抗……这个故事蛮冷战的。 |
|
看之前以为是抗苏神剧,结果发现讲的还挺一本正经的,就是想象力比较匮乏。前国务卿、参谋长黑格亲自指导创作,简言之算是部“国防教育片”。 |
|
美國青少年游擊隊歷險記,整體拍的其實挺認真。作為一部假想劇,假想的劇情本身就是它的主題,如果不能接受假想主題那根本就沒有看的必要了。整部電影的平衡性其實做的還不錯,當然主角們還是有一些主角光環的存在,但是在可接受範圍內。其實整部電影這群孩子也沒做什麼影響戰局的大事,他們只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活下去,一個是救需要救的人。所以他們的行動不多,主要都是以規劃好的偷襲為主,加上人數本來就少,所以能一次次得手還是在情理之中的,畢竟哪個國家的游擊隊不都這麼過來的。既然是政治主題做背景的電影,那麼在內容裡宣揚美式愛國文化也沒毛病,畢竟家都被佔領了。整部電影雖然不是大片的投資,但是還是有不少效果不錯的戰爭場面,出動的各種軍備更是不像一部小成本影片。最後兩兄弟死在一家人印象最深的公園鞦韆前,挺好。 |
|
成吉思汗 |
|
脸上挂着曹可凡表情看完。开头以为是“美式校园枪击但是苏联人来了”的地狱梗片,半小时后逼迫自己相信是真的在拍战争片。抗苏神剧不要紧,但搞这种战狼主旋律就让人一级反感了,主角一帮80s美高生,星战帽子摘了换军帽,童子军秒切游击队员,这都什么跟什么…有反战的潜台词,但是在高举P-和N-两大主义旗帜的前提下就免谈吧。说回正经的,偶然看到这片的源,手头又在填搭车人的坑,想着正好来看看CTH结果又是群像戏(虽然里面压根没有这种东西),镜头少,大多脸还都看不太清,散了吧 |
|
红色的旗帜终将在北美的土地上飘扬,苏联没能做到的事,必将由我们实现。 |
|
细节很扯,美国红脖子们的八年抗战,爱国主旋律的科幻片吧。一群美国青少年誓死抵抗苏俄古巴布尔什维克侵略军的故事。用事实证明,神剧哪国都会拍,游击队永远都能毫发无损的胜过正规军,用一种镜头里的残酷,来轻描淡写的描述战争的无情,战争浪漫主义只会会害死人。对不知道反游击战残酷性的人,就说一点,1:100的报复比率如果刹不住游击战,那就提高到1:500或者1:1000,从10岁以下儿童开始,孕妇算0岁。 |
|
抗苏幻想,被害妄想。几个俄军军官在记录着美国人屠杀印第安人的景区介绍牌前鼓掌表示赞许并合影留念,这连环讽刺的一幕一时搞不清楚是讽刺谁了。好多桥段都很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从小在各种抗日神剧里感觉都看过,这莫名其妙的熟悉感啊哈哈哈哈 |
|
5/10 美國人有自己的打鬼子游擊戰 |
|
美帝少年本土游击队反殖民剿匪录,一个失而复得的豆瓣条目,不知这次能存在多久 |
|
【冷门B级片不完全补完计划】惊了,美式抗苏神剧,苏联入侵美利坚这种脑洞也是让人折服! |
|
冷战大背景,越战结束后的第十年,故事设定很有趣,老美打游击,但是拍的只能说挺80s美国小成本电影的风格,很糙。 |
|
苏联古巴联合入侵美国,美帝军队如同纸老虎一般被揍趴,但美国人民贯彻独立宣言思想,一分钟人精神,奋起抗击,最终击败侵略者。 |
|
以苏联入侵美国了表述苏联入侵阿富汗吧,那时候中美盟友 |
|
John Milius拍的三次大战幻想片,他肯定不算什么好导演,但台词写的超级狠。“小兵崽子,让你见识一下视死如归的苏维埃男儿!”“我可真见过不少,哥们” - “到底谁跟咱们是一拨的?”“六亿呐喊的中国人”“我听说中国有十亿人?”“那是过去” |
|
不算什么聪明的电影,但歪打正着地提供了有趣的双重解读空间。尽管其保守价值观板上钉钉,但如果从观众的角度,只看设定,美国在自己的国土上与冷战假想敌进行游击战,既可以被理解为对苏阿战争的影射,又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立场对调的越战2.0。 |
|
查理辛小时候演的片。有两个翻拍:雷神12年主演的同名翻拍和澳洲的《明日战争爆发时》。全部都是神剧。很反感把战争儿戏化然后拉小孩下水的行为。亮点是这个片道具组用了最大努力去还原苏制装备,尤其是石勒喀河非常逼真。这片里美国的唯一盟友是中国,然后还狂黑中国(从台词可知人口从十亿被苏俄打到只剩600万人) |
|
确实很差,看不下去,还是新版稍微接地气 |
|
熊孩子硬要喊一帮朋友线上直播看~有查理叔叔😂😂😂就冷战意淫剧吧 |
|
美国版战狼意淫抗苏神剧赤色黎明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4728885 |
|
BSC频道HD双语字幕114分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居民表示,好吧你们的确比我们更无聊,少年强则美国强啊! |
|
架空神剧,苏联入侵美国,美国人打游击抗击苏联,居然还拍的蛮认真的,战争画面还有点血腥的 |
|
抗苏神剧 |
|
难怪没及格,真的是不好看。 |
|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以及美军在伊拉克追捕萨达姆的行动都用了本片的名字作为行动代号,这也是一种致敬了。不算是抗苏的“神剧”,毕竟小队最后大部分都牺牲了。古巴的军官是亮点! |
|
比预想的好,除了剧情有点儿戏外,战争场面、镜头、场景、风景、人物、氛围营造都挺有感觉的 |
|
影片诞生于冷战背景之下。故事设定为苏联突然入侵美国本土。当宁静的小镇突然天降伞兵时,那场景简直像极了经典游戏《红色警戒2》。影片由80年代两大帅哥明星主演,他们是帕特里克·斯威兹和查理·辛。听上去都有些陌生了。不过提起《人鬼情未了》和《野战排》,我想不管是不是影迷,都应该有所耳闻吧。 |
|
作为某个作品类型的代表作,算是起源之一,但本身的质量一般
和神剧最大的差别在于死起人来毫不手软,但剧情有点没头没尾
跌跌撞撞看完全片,114分钟有点漫长 |
|
这也太手撕鬼子了吧!直到游击队锄奸部分才显得有点《蝇王》那味儿,其他部分都很无聊……John Milius倒是很擅长把经典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核与美国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结合,但是当导演属实不太行…… |
|
国语中字/北美周末票房榜August 10-12, 1984第1名 Red Dawn (1984) MGM $8,230,381 |
|
就当时的政治而言,所传递的信息肯定与反苏言论一致。它仍然是一部像样的动作片,但至少,它的政治性是显而易见的。。。 |
|
原本以为能看一部少有的右翼电影,看完空期望落空,电影尤其是后半段反战意味很浓,不过整体三观还是比较正的,拍摄了不少苏军的暴行。 |
|
NRA出钱拍的,可以算是最长最有艺术性的宣传片了 |
|
美帝抗苏神剧,几个少年游击队击溃几万人苏军基地,牛皮,苏军司令直接怀疑人生,放下AK,立地成佛 |
|
苏联轻而易举入侵美国,美军就像一坨屎一样,一群美国学生成了最后的希望。美国爸爸真的是弱小可怜又无助呢! |
|
两个版本都看了,区别只在于苏联+古巴被换成了朝鲜+俄国,据说新版原来是咱们来着?总之片子基本就美式抗日神剧,新版就是个穷酸制作,儿戏战争,白皮看得爽就完事了,至于别国的人爽不爽估计人家也不在乎╮(╯▽╰)╭旧版勉强能2星,毕竟当时依然是冷战,新版则一星不能再多了,你还不如一步到位把咱们安排上呢 |
|
也算冷战文化符号之一了,抗苏神剧,喜欢怀旧爽片可以无脑看看!可以看出当年美苏冷战双方平民对战争是多么恐惧… |
|
米国爱国主义主旋律片儿,也是被入侵意淫片儿。凭什么分裂我社会主义阵营?三次大战我们估计拿下全世界才会十亿变六亿吧…… |
|
分数:45
苏联入侵美国,所以就是美国人的意淫,看着玩吧。 |
|
赤色黎明 美国青年学生上完历史课就开始与苏军开战了 |
|
前段时间通关《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重置版》就有致敬本片的关卡,就叫“赤色黎明”,苏联伞兵空降华盛顿。 |
|
开篇苏古联军就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入侵美国并展开简单、粗暴的杀戮,然后是几个小屁孩儿奋起反抗。84年的老片现在看来挺可笑的。 |
|
三星半 |
|
pathet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