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葛卢莫夫的日记 Дневник Глумова (1923)

    最近更新: 2024-01-12 高清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在线播放或下载

    • 剧情简介

    • 报错

    暂无剧情简介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7.3 IMDB 6.5 HD中字
      Murarz
      1973
      剧情片
      波兰

      砖匠

      Murarz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內裡的主角會否是真的人物?還是代表著一群波蘭人的一生?
      • 一个人的一天和一个人的一生,这是基老师超水平发挥的一部,如果不是透过他的镜头,我们怎么还能看到波兰的五一游行?此片有思考深度,片尾的航拍和最后的砌砖镜头很赞,当然,立意最NB,这是一种对当时社会的沉默抗议。
      • 这部纪录短片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早期纪录片里面比较特别,除了是用彩色胶片,全片是以主角砖匠的自述贯穿,有别于他其他的纪录片中常用的访谈式或者对话式的手法。“曾经有段时期,可口可乐是我们的敌人,因为那代表着西式的生活。但现在,他们也生产,到处都是标语,"每天喝可乐 身体更健康",等等”
      • 4.5。1.砌砖结尾,耐人寻味。2.五一劳动节,太适合看这部。
      • 他影像里的文学意味和政治寓言很多,全篇独白不了解历史有些吃不消,镜头感很好。
      • 8
      • 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都是相同的。
      • 他开头的那几句话我就猜到他描述的是什么人了,因为跟我小时候想到的我妈是一样的。这话说得,得是社会主义晚期了吧。画外音+特写+场面展现了一个社会中的一员的经历.u became less of activist n more of an official.最后以人群走过镜头远处是更多的后脑勺的场景结尾耐人寻味。
      • 現實的一天和人物記憶的一長段歷史並列,要做建設共產主義的磚匠!
      • 把由与画面无关的关于一生的流线式描述和突如其来的感慨组成的旁述和一天的日常生活细节组合在一起,倒是一个拍法。结尾砖匠融入人群,与德西卡一样用了抽离和还原的方法,转而真的切到了砌砖的镜头,力量就到了。
      • 看基耶的纪录片不会觉得是在看纪录片,他通过影像记录需要被记录下来的事实,用自己的话语或别人的话语表达对事实的看法和思考,让观看者通过观看影片有所启发。
      • 就这样·一生一个人,一人就一生·!哲学与思辨的!
      • 1973.那时候的波兰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
      • 以小见大 彩色 政治
      • 砌砖,砌人。旁白有意思。
      • 有点说教。
      • 带有旁白的纪录短片,城市的每一个建筑都是砖匠一块一块砖垒起来的。看着自己建的墙,内心也充实。片子里有航拍镜头,不错
      • 有些镜头很像生命烙印。
      • 从头叨叨到尾
      • 开头有看剧情片的错觉,人物对自己过去的阐述加上镜头里记录的一天,两条线组合的层次感。最后结尾依旧小心思,融入人群的镜头和突然切到真实的砖匠生活。
    • 豆瓣 7.8 IMDB 7.2 HD
      Spokój
      1980
      剧情片
      波兰

      宁静

      Spokój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我因清白而入狱”;两场酒宴,一次婚礼;世界若是这么大,为何我的安宁无处找;“有时在电视上能看见马”
      • 脸部特写镜头很多,小人物真情实感
      • With SPOKOJ,translated either as ‘Calm’ or ‘Peace’,Kieslowski swings back to the depiction of a common man,a lowly and ordinary worker with no special talents and limited ambitions,who never-the-less becomes a middle period 'man in the middle'。
      • 27/7/2006 8:00pm bc
      • 边缘人物的视角,经历过牢狱之灾,会更加珍惜外面世界的自由,结尾马🐴在黑夜中奔跑的身影也是一种对自由的向往。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像主角这样的角色,为了生活,哪边都不想得罪,最后做出了选择,也要付出代价。上层阶级总会喜欢那么不会反抗的平民,可以放心的剥削压榨。基耶的早期作品都会有这样的两难选择,包括上一部都是一样。你想要买彩票吗?不,我想要宁静,我想着以后的生活~
      • 波兰语英字,看懂倒是不费力的.只有三星及以上的评分,现象很有趣.脑海里只有回旋的clam..clam..夜色宁静.
      • 81分钟也敢叫短片吗
      • 35週年。對某一時刻的權力和慾望的敏感詮釋。寧靜走向混亂,平靜更是不可能,只有在平靜中決堤。惟那夢一般的幻覺與回憶,引人神傷。另,已有很美的濾鏡了。
      • 看着男主从囚牢里出来时站在雨中欢呼,为自由手舞足蹈的样子替他开心,但看完结尾才发现狱中和狱外有何种区别呢 每遇困境他都会不断地重复着“calm down”,一次次乞求一次次被现实打醒,原本你会为新生活充满无限期待,找到一份工作、一处栖身之地、为爱人打拼生活、即将为人父的幸福,但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房东的性骚扰、作为工人却无法保障的权益、成为“背叛者”被拳打脚踢 生活还能再糟糕些吗?当然可以,影视素材不过是现实的星星点点,而你能做的就是咬紧牙关逼自己小声念着Spokój,心里却如匹狂奔的野马踏过无数荒凉之地,释放着怒火直到精疲力竭
      • 带有很强烈的基式纪录片味。这时候的斯图尔各方面都更适合演Top Dog里那个角色
      • 基情不可灭
      • 小人物的道德焦虑,既要顾及和老板的关系,不至于让自己吃亏,又要不得罪工友,让自己在圈子里能混的下去,结果变成了丧家犬,两边都喊打,成为人际逢源中活生生的牺牲品,是男主角的错吗?还是这个社会的道德价值不清楚,所以产生的呢?
      • 80分钟没有字幕,听着如同鸟叫一般的波兰语·······
      • 骏马奔腾的意象极有韵味
      • 典型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着眼于小人物、在道德困境中阐述道德焦虑、悲剧性结尾,在前面看到电视中出现奔腾的骏马时我就知道这一定是宁静、自由的隐喻,果不其然,影片结尾处又出现了这些画面进行呼应。但剧情发展还是感觉有些急躁。
      • vs-1754 基耶斯洛夫斯基早期短片集
      • 80分钟,还短片,坑爹啊
      • 最后男主被暴打以后不知道他会不会想回监狱
      • 克日什托夫爱拍的:火车、女人的冷漠、男人的狂躁、政治和道德立场的模糊两难。书里写这个故事“讲的不过是一个要求不多却得不到的人的故事,甚至连一点点也得不到。在我们的国家和这个体制中,你得不到你想要的,哪怕只是一台电视和一个妻子。”
      • 身在曹营心在汉,这种身心分离之后的宁静却不可寻,也许,混乱的世界中,唯有幻觉和梦境才能守住那心海的堤坝。
    • 豆瓣 7.0 IMDB 6.1 1080p
      Der Stadtstreicher
      1966
      剧情片

      城市流浪汉

      Der Stadtstreicher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me and a gun
      • 石头入水却激不起千层浪,杀人不能,最可悲是自杀也再不可得。
      • 法斯宾德短片处女作,挥之不却的死亡幻觉。欲而不能,唱支歌罢。(导演客串
      • 三星半。传说中的法X处女短片。丢不开的枪+挥之不去的自杀阴影。“日复一日”之流浪标贴。树林餐厅很美。从始至终的深入骨髓的自杀幻觉,一直贯穿了法X一生的创作生涯。|在欧洲,一切都很大很大,而在日本,一切都很小很小。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