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看觉得是直男癌电影,所以一点也不感动,后来发现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简直想哭了。也许不在那个年代,不该去妄断这位呕心沥血、潦倒一生的作家,但他背后的女人,穷尽其身的牺牲与奉献,没有被讴歌、没有写进历史、那些被淹没了声音的女性让我看得很难受。其实中国一直是个直男癌社会,几千年了 |
|
【中国电影资料馆李行回顾展】胶片版。传记片,讲述台湾乡土文学奠基人钟理和的一生。成功男人背后总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秦汉林凤娇演出了小人物的坎坷经历,喜怒哀乐。秦汉的怀抱理想的硬汉形象与林凤娇勤恳劳作的村妇形象深入人心。而邓丽君的优美歌声反而过于甜腻,与影片基调不太搭。四星半 |
|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秦汉还是比较有看头的。。。 |
|
原来 原乡人 是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除了不大适应当时的叙事手法外,在奉天北平和台湾农场辛勤劳作的 林凤娇 和羸弱有骨气的 秦汉 以及邓丽君优美的歌声,都有加分 |
|
质朴得让人数度泪湿眼眶,李行表面上是拍钟里和的,但实际上男主人公的经历太有代表性了,一个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家庭所能经历的大多数悲欢离合似乎都包含在里面;拳拳爱国之心,看看现在台湾的一些子孙后代真是不忍直视;汗水浇灌在稻田里,总会有收获的,这对一个phd来说也是有点励志…… |
|
本来注意不多,对片头邓丽君动听的歌声,走遍山川,和小儿子夭折的段落印象最深。后来遇到张阿姨,她和我说片子里承载了多少乡土韵味,生活刻画,这样珍贵的情怀,现在看不到了,那一连串的画面才生动地浮现起来。人生的追索,是一条多么漫长的道路啊。 |
|
我只给你烧了二十年饭,我还想再烧三十年呢 |
|
真有趣,秦汉演绎真实人物、最表现出演技的两部片子,女主都是林凤娇。连着这两部电影,都是描写乡土作家,都有着坚忍的性格(曾经打动童年的我),都不幸早逝。如果没有这两部电影,我不会对秦汉永远怀有好感,小时候看过多次的那另一部的镜头,镌刻在脑海里,郑丰喜用残缺的腿“走”在路上,那意气风发又儒雅帅气的样子,是我对秦汉的最初印象,也永远覆盖在其他形象之上。这部片饰演锺理和,也非常适合;秦汉塑造了我对中国男性HC的样本,虽然有点儿温吞,但书卷气永远最动我心。 |
|
比【黄金时代】好,懂得选取一些特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而不是记流水账。平妹是一个理想化的形象,集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于一身,男权社会的道德楷模。 |
|
知識分子的自我檢討 |
|
不知道钟理和这个人的话,就只会觉得这个片子东一点西一点,什么都没说清楚。 |
|
台湾乡土文学奠基人钟理和坎坷的一生。“我才为你烧了二十年的饭,我还要为你烧三十年饭,没有一天是后悔的。”背后的女人总是艰辛而伟大着。 |
|
做为作家,男主也许值得致敬,可做为男人,做为丈夫、父亲,男主很不负责任。影片开头就说得明白,“我回来主要是想问问你。离开你这些年日子过的很苦,你愿不愿意跟着我去做饭?”为了所谓理想,他很轻率地辞去工作,靠老婆打零工、种地、搬砖甚至是违禁去山里扛木头,穷困潦倒如此,还生了5个小孩。整部电影,只有前半部才和原乡人这个主题相关,甚至我都怀疑前半部中所谓的民族立场都是作家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不负责任而在给自己贴金找借口。女主则是中国女性特别是客家女性任劳任怨、逆来顺受的典范。作家有梦想没错,但如果连老婆孩子都养不起,就不要成家好不好。主题歌是亮点。旋律抒情优美,歌词文采飞扬,30年前第一次听就喜欢上了,感觉自己变成一只鸟儿自由飞翔在大地之上,在旷野中嗅到芬芳,从泥土里摄取营养,看到山川风貌,听到大地成长 |
|
百无一用是传统文人。 |
|
在我看来,这片子不是为了钟理和立传,分明是为钟理和那不识字的妻子平妹立传,为了一个钟意的男子完全奉献了一生,不断的生养,不断的劳作,不断的心碎,钟理和何其有幸,平妹何其不幸!最令人唏嘘的是,平妹当会自觉其何其有幸!唉!!! |
|
多少沧桑 |
|
4.5星 赞伟大的女性 |
|
应该算是一部成长电影。男主心思细腻,但却缺乏作为一个男人的应有素质,所以一辈子或能成为一个好作家,却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好男人。秦汉演技高超,外形到气质让人信服。 |
|
那个年代木有小三,木有车也木有房,一句我爱你就能跟你走天涯。 |
|
四星半。 |
|
一个不靠谱男人的欠抽一生 |
|
秦漢,林鳳嬌,鄧麗君…… 都在頂峰時期的佳作。 |
|
奶奶看得眼泪婆娑……(她自己点的台,我也觉得很好看 |
|
原来是台湾作家钟理和的故事,想起林生祥的《大地书房》。林凤娇的角色不再娇弱了。 |
|
小时候某段时间关于作家贫穷潦倒弱不禁风的印象,即出于此。。。 |
|
秦汉饰演的钟理和是台湾乡土文学奠基人。李行早年拍摄大量商业电影,后转型关注乡土情怀。该片以知识分子的自省来完成个人对家乡的理想寄托。秦汉演得太好了,他后来得肺炎,去掉六根肋骨,表演时身体故意左倾,非常写实。他写给平妹、二儿子的独白都是泪点,很动容。 |
|
太沉重了。。 |
|
原乡,原来的故乡。奉天、北平、台湾乡间。同姓不结婚风俗。温柔体贴勤韧林凤娇。散文化叙事。悲哀之歌。邓丽君插曲。西瓜视频 |
|
fengxing |
|
前面东北的部分很有传统中国味道,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家国天下情怀文以载道理想。回台湾后就变成了普普通通的乡土苦情剧。 |
|
2010 02.02 |
|
吃不了苦,受不了气的少爷知识分子,谈理想讲追求靠老婆辛苦养一辈子。越穷的人越能生,“苦也要苦一起”说得真好听,给你做一辈子饭满意了留下四个孩子,自己死了。 |
|
看完以後馬上回來聽《大地書房》,看到《貧賤夫妻》的歌詞不禁潸然淚下。林鳳嬌演得非常好,把客家女性的堅忍表現了出來~ |
|
秦汉饰演了一个懦弱、讨厌的男人和父亲,林凤娇真美真好,嫁给了这种废材。 |
|
同姓结婚对于那时的他们已经是冲破世俗的不易之举,平妹对爱情的坚持和坚守更令人动容,也是她以一己之力托起了丈夫的写作梦,能够这样深爱一个人或许已经是种幸福。“原乡就是原来的家乡”“原乡就是指我们中国”。回头看邓丽君的《原乡情浓》更觉是一张乡土情怀的好专辑。 |
|
那是一个冬天,我们举家观看的 |
|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
|
我滴妈这是现实版娘道吗?老公被人说一句开车是伺候人的就辞职了,老婆一边干家务一边糊纸盒。老公写着自己也不知道是否能卖掉的书,老婆大着肚子糊纸盒。孩子满月二哥给了一笔钱老公直接北平旅游去了,老婆留在家照顾孩子。老公说书卖不掉也要写这是理想,(日夜操劳的)老婆说我认识字就好了…这是恐怖片惊悚片! |
|
[2024.10.19 @內惟藝術中心〔KFF2024〕] 客家話版世界首映 |
|
平凡却伟大的女人,李行这部倒是可以看看 |
|
与谢晋的电影类似,风格、手法虽然娴熟但较为陈腐,唯其选材和选角能力强,放在当今时代尚可一观。 |
|
还挺好看的……好奇雪景是哪儿拍的? |
|
3+
某个年代的故事,主角们演技还可。 |
|
片中激发钟理和去大陆念头的二哥“钟理康”就是《幌马车之歌》一书的主人公钟浩东,中国共产党台湾省基隆市工作委员会书记,1949年8月被捕,1950年10月14日被国府处决。钟家兄弟象征了20世纪乱世中两种类型的知识人的不同命运,其复杂程度远远不是一部电影说得完的。 |
|
鐘理和的一生。對原鄉的執著和對寫作的執著。 |
|
#资料馆留影之李行影展#钟理和原著改编,台湾乡土文学,非常李行的一部电影,从东北雪原到南国海岛,秦汉与林凤娇真是绝配,淳朴感人的演绎,结局虽然悲哀,但他的文字永远感染着人们。 |
|
对钟理和的展现和阐述当然是远远不够的,不过还是有几次要掉泪,主要是脑补钟理和的人生着实是太惨了。林凤娇和秦汉真是生得好啊!好希望能再拍一版。啊,应该再听一遍生祥乐队的《大地书房》。 |
|
大陆正版VCD+DVD |
|
我走过丛林山岗,也走过白雪茫茫,看到了山川的风貌,也听到大地在成长。庄奴的词真是简练大方 |
|
于生活的理想女人,于精神的理想男人,是所谓坎坷的骨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