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现在的电影真是了不得,国人当惭愧。相比当今好莱坞的特效滥用,这部灾难片拍的真诚讨喜,前面铺垫虽长,但人物的情感线并不枯燥。后面一个多小时的灾难营救戏叫个九死一生,惊心动魄,纯火拼,不煽情。印象里纯粹空中营救的戏还真不多,拍到这个水准的更少 |
|
两只飞机两只飞机,飞得稳飞得稳,一只缺少燃料,一只缺少动力,真神奇真神奇。 |
|
好看到炸裂!前一个小时逗比日常,后一个小时全是高潮。主角一行人,机长空少空姐全都吊炸天,机长儿子举手投票那段又感人又燃,安德烈小哥是亮点啊! |
|
只有战斗民族才能拍出的片子。前半段俄式幽默,各种机组人员逗比温情日常,后半段反差太大,刺激死了,以后还怎么敢坐飞机。 |
|
不愧是战斗民族!真诚地简单粗暴,连路人死都死得那么干脆利落!这要是好莱坞的套路,就应该绳索慢慢断掉,给特写,紧张bgm或者干脆没有bgm,要死的路人由近景开始推,再给特写,然后煽情bgm,然后再死掉。战斗民族完全不屑这种套路啊,吧唧吧唧,连路人脸都看不到就挂了。给四星不怕你骄傲! |
|
男主军机转行,胆肥也正常,民航老机长才真战斗种族,徒手高空两机之间爬钢缆啊,帅炸…… |
|
没觉得前面的一小时有多沉闷,这些情节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述人物关系而必须的。可能是国内观众看惯了简单粗暴开门见山的剧情,所以对这种层层递进的描写有点接受不了吧。 |
|
第一次看战斗民族的灾难片,很有民族特点呐,尤其两架飞机飞行途中运送乘客的情节,看得我目瞪口呆。特效&剧情也不比好莱坞差,就是铺垫部分确实显冗长,如果能删繁就简,把握好节奏应该会更好看。 |
|
上联:年轻帅哥看似桀骜技术强,危险关头,过岩浆、穿雷雨,驾驶破飞机实现惊人逆转;
下联:中年机长外冷内热胆识高,生死之际,顶狂风、踩黑云,手攀细铁索铸就高空传奇。
横批:战斗民族棒棒哒 |
|
开头的文戏部分更能体现出鲜明的角色个性也看起来更有趣味,等到真的“大场面”灾难场景轮番上演,恕我直言…… 这种自由穿梭于岩浆火海和雷暴雨肆虐的险境设置从一开始就把观众的代入感甩得远远的…… 当然,我承认,岩浆很3D,但这种强堆出来的灾难特效远不如对机长和儿子解开心结的情节来得令人动容 |
|
前面是职场美剧,后面是柯南剧场版。 |
|
“把飞机的底部打开。”“可是规则不允许,爸爸。”“没关系,那是我写的规则。” |
|
相比老版,改了人物,但灾难和自救情节完全复制,依旧紧张到爆,制作全面升级,全片无死角的好看,战斗民族当自强啊! |
|
特意选的英语场以为只是院线对一切外语的统称,没想到真的是英配(英音算是个安慰吧)……好不容易入戏以后意识到跟老版差别还是很大的,先入为主的眼镜儿就默默摘了,后三分之一就算柯南化也是好看到泪奔……回来对比了完整版,被删的都是多少能反映社会不公的,可惜实习生跟父亲的戏招谁惹谁了…… |
|
此片最牛逼的一点就是:各种看着完全不符合物理逻辑开挂惊险桥段,在牛逼的特效包装下,竟然一点也不违和,还挺刺激吓人。想象一下这本子搁国内电影公司拍,灾难片必然秒变喜剧片。 |
|
四星片,老版是我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感情分加一星,人物改动,主角以飞行员为主,场面脑洞大开,用行业剧的方式,拍了一部灾难片。专注一个特殊行业的日常,再通过灾难事件展示其专业素质,通过险象环生的情节和视觉效果造成视觉张力。 视觉效果也是极佳,且战斗民族的那种疯狂的做派,绝对大开眼界 |
|
太他妈刺激了,一定要去IMAX看,战斗民族毛子硬是用安系列把所有航空灾难都按在地上摩擦真特么好看,其中任何一项都能机毁人亡,然并卵全搞定了…… |
|
灾难部分不错,展现出了跟北美灾难片截然不同的feel!但是失败在长达一个小时的情节铺垫&人物刻画上,冗长又沉闷,以至于观众到后面灾难展开的时候都快看困了。简而言之一句话:【灾难部分是良作,剧情部分是灾难】 |
|
放学后去影院看的,男主很帅,前面像剧情片,后面是灾难片特效很逼真,特别是岩浆爆发和飞机转移真是已经好久没有看灾难片看的紧张的要死。结尾很赞不落入俗套,整体5星很不错,绝对值得去影院一看。(话说后面让我想到了柯南剧场版《银翼的魔术师》= =) |
|
前半段还蛮幽默的,后面紧张刺激得不行,空中转移太不可思议了。每个角色都很有血有肉,专业起来一点都不含糊。 |
|
阿西吧,前一个小时全是废话! |
|
上刀山下火海,一代神机图-204。近年来少见的航空电影,虽然是翻拍,但老套的故事在特效的泛滥下也不那么俗套了,影片基本是把老美的《绝岭雄风》、《最高危机》及《空军一号》的桥段杂糅了,不过好在人物保留了毛味,对飞行员这个职业也有一定思考,没有过分好莱坞化。 |
|
能把配音演员都枪毙了吗?? |
|
冗长且庸常,套路轮番上。如果前一个小时可以精简成十分钟,后边的槽点没那么多,应该能成一部很不错的灾难片。 |
|
知道为啥老毛子要叫战斗民族了吧,执行力无上限。ps: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全片最吸引人的角色是男乘务员吗? |
|
我就记住了机长他儿子的胸。。。 |
|
难看 |
|
烈焰融城,吊挂活人,硬派机长斗官僚,干脆利落的俄式空难,不错 |
|
俄国80年代电影《机组》重拍,16年国内配音公映,似乎没有什么影响。数字特技好,惊险的灾难片。 |
|
前有中国人徒手陆地撕鬼子,今有俄国人飞机玩溜索。布尔什维克的一对老伙计,真是分分钟钟让你们地球人知道什么叫人定胜天。 |
|
“各位乘客你好,我们要在空中换乘飞机,请检查好行李。” |
|
这样的救人方式闻所未闻啊。飞机晃成这样居然没有人吐。 |
|
前面铺垫太长,后边还可以,但配乐真的有待加强。 |
|
熬过60分钟铺垫与前戏,终于来到跌宕起伏的灾难部分,简直秒变2012。继2013年《地铁惊魂》后,俄罗斯再次上演灾难大片。角色鲜活与特效可接受——天朝拍马屁都追不上。稍显遗憾的是,没有双线灾难(太浪费双机齐飞),且早早混入火山灰的大飞机不足以承担更多荆棘。合格线。 |
|
角色如同发条木偶,生死权柄都在编剧手上。 |
|
只觉得有几个男的蛮帅的 |
|
紧张又刺激,但是实际操作应该不可行吧。 |
|
祝你好运! |
|
战斗民族屌炸天 |
|
虽不科学,但足够刺激。 |
|
果然是战斗的民族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后面的开挂戏码简直连拯救无数次地球的美帝也望尘莫及。从励志片拍到言情片,从灾难片拍到神话片,真是包罗万象。帅哥美女组合,场面火爆刺激,别开生面的影片。机长的儿子身材太好了,男猪脚颜也不错 |
|
战斗民族从来都是把客机当战斗机来开的... |
|
前面的铺垫太长点~重头戏还蛮有意思 |
|
简单看看也可以,毕竟天上掉宝马了。 |
|
俄罗斯商业套路灾难片,前一小时的铺垫偏长。 |
|
铺垫太长,看得好累,后1小时渐入佳境,挺燃的。 |
|
拥有灾难片的基本质素,也有良好的主题立意,就是这部节奏分布不均匀的片子有着电视电影的视感,前一个小时基本聚焦在人物的背景交代和家长里短,削弱了视效片的氛围,变得老套又突兀,然而后半段肾上腺素被全面激发,释放出洪荒之力的团队空中营救足够刺激和惊险,战斗民族果然各种开挂,不断挑战极限 |
|
好看到炸裂。强烈推荐 |
|
虽然是爆米花,但战斗民族拍的脑洞大开,营救场面的节奏控制的很好,可惜英语配音版很尴尬~ |
|
很硬核也很经典,但是没老版本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