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erican Justice这个题目还是太大了,三集也是窥豹一斑,只能说暴露的问题是如此地American。色调凝重,节奏略慢,竞选这条线增加了看点,BBC摄影真强,多镜头切换让人感叹到底在法庭装了几个镜头啊。 |
|
总检察长的鞋子第一集是提在手里的,到了第三集选举完了,才最后穿上。有心,细节赞。 |
|
片子质量相当高 |
|
刚看第一集,还是比较客观的,也提出了美国人自己对严刑峻法的质疑。 |
|
司法对正义的追求,是追求法律的正义,法律到底是不是追求心中正义的工具。 |
|
围绕佛罗里达严苛的法律和执法活动,州检察官竞选活动这条主轴,同时讲述一些司法案例,一些案例的确令人揪心,看到美国的割裂愈演愈烈,少数族裔自成体系的社区越来越无药可救,没有人肯出来作证,反而阻挠警察破案,少年犯越来越多而且犯罪手法与成人无异。真心觉得美国完了。BBC出品,冰冰字幕组译制。 |
|
感谢冰冰 |
|
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公正。这片看得我脑仁疼,要想的太多了 |
|
2024.08.21 ~ 2024.08.23
最后一集尤其凸显了这个系统的伪善:严惩十二三岁的持枪杀人者,却放任枪支泛滥。 |
|
还是觉得死刑不能废除... |
|
检控方和被告辩护律师的攻防比律师题材电视剧还要好看。 |
|
秩序能得到维护吗?
正义能得到伸张吗?
公正能得到体现吗?
我觉得黑人群体真是个大麻烦,谁沾谁倒霉
我觉有些罪行,不能用任何理由开脱 |
|
这只是佛罗里达司法吧每个州都不一样
这个名字取得就真的很以偏概全了吧 |
|
1.死刑的废除与否。
2.找证人的艰辛和黑人群体怕被凶手报复而不敢出来作证。
3.青少年在清醒状态下持械杀人应该按照成年人的标准判还是青少年的。 |
|
😨刚看了第一集那个案子,实在太挑战认知了。一对黑人表兄弟入室抢劫,其中一个被住在里面的租客开枪射杀。判租客正当防卫到此还属于能理解的范畴,接下来因为要有人为死亡负责,佛州检察官起诉抢劫同伙(表弟)犯谋杀罪。他没杀人啊……但是逻辑就是你们去抢劫了。然后变成两家亲戚分坐原被告席。死者的妈觉得死者没责任(其实他抢劫了)。最后那个抢劫的没有判二级谋杀,但是他入室抢劫也洗白了,真的很臊操作,而且他分享了自己洗地的经验给更多黑人……
第二集说的就是“黑命贵”。因为对司法体系不信任,对执法机关采取不配合抵触的情绪,也有一些是当地治安混乱积弊难返。
第三集那个把犯了恶性刑事犯罪的未成年当做成年人来判,而且不因为狡猾的认罪政策就轻判。简直是司法之光!司法不要为小畜生开脱的制造漏洞。 |
|
这个纪录片应该说是短小精悍 既展现了美国司法的机制 也留下了一些思考 尤其是第三集 到底要对少年犯如何量刑 |
|
很有争议的审判,死刑,种族歧视,少年犯。有趣。 |
|
司法是保护民众, |
|
高质量纪录片,美国为人所称赞的司法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中也是麻烦重重。 |
|
…最近打算带《小瓢虫快回家》,临时恶补美国司法 |
|
管中窥豹,今天再看,很忠良的一部纪录片。BBC完全没有米国媒体那种无法言说的暧昧,直插主题。不同郑智立场的看了以后都会有不同的思考与建议。 |
|
最后一个案子太令人唏嘘了,不是案件本身,而是审判过程中外界环境的变化。 |
|
Every now and again, you see someone that just has no care for a human life. |
|
和以往看的律政剧不同,整个纪录片主要是以公诉人的角度来拍摄的,以州检察官选举为主线,每集两个案子,拍的很真实,很揪心。 |
|
这种外科手术式的分析需要一个局外人,但当我们嘲笑戏里人的自以为是和言之凿凿的时候,我们也就看见了自己。 |
|
“谋杀在这儿司空见惯” |
|
以佛州小镇Jacksonvile的几个案子审视美国司法体系,探讨了是否废除死刑、青少年是否上成人法庭和种族视角下警察和minority community的关系。画风比较克制中性,赞。 |
|
因为太好看一晚上就刷完了三集2333警匪大片一样的镜头,流畅的剪辑,详细深入的采访,还有故意装逼腔的旁白hhh真是很棒很经典题材也很特别的片子,对美国法庭诉讼大概有了点印象觉得好有趣!里面两个state attorney感觉一个像默克尔一个像希拉里,纪录片还是有着微妙的情感偏向,佛州这氛围真是超恐怖 |
|
看纪录片很大的一个收获就是比较真实的了解一个行业一段历史,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种族问题,宗教问题一直存在,而司法体系的运作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入司法程序各种利益代表,各种考量又怎能以对错来评断 |
|
拍的真好!非常细腻,讨论的问题也值得思考,不过第二集被正当防卫打死为什么同案犯会承担谋杀责任? |
|
第三集,少年犯。切合社会热点。 |
|
优秀的美国司法纪录片,庭审、社会与案例结合,很舒服,不愧是bbc |
|
民主自由,但不是放任 |
|
谁能告诉我二三集在哪看 |
|
第一集的抢劫犯的判决真是绝了 |
|
第一集让我多理解了美国的陪审团制度:政府权力机构需要说服陪审员(公民代表)被告有罪,最终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罪的是陪审员(公民)。所以,剥夺一个公民自由(或生命)的权力最终在陪审员(公民)手上。 |
|
片头曲好听 |
|
Justice is not ‘an eye for an eye’. It is not all about compassion, about a second chance. When bad things happen, someone should be hold accountable for it. And justice is about restoring the peace in people’s mind both the defendant and the victim. |
|
全片以竞选州检察长为主线,分别在三集的内容里穿插了几个案子,吸引人看下去的表达手法很熟练。(不过片名有点取大了,佛罗里达代表不了美国司法,黑人罪犯代表不了美国罪犯。) |
|
重看《纸牌屋》,我深切感觉到美国人的动物性(没有完全进化为社会学层面的人)。
公立教育体系下,学生只是被简单圈养,自我认知、批判思维得不到发展。遇事不决,先拔枪。心情不好,来一发(不单指啪啪,更多是第一次唾手可得的化学物质滥用)。
所以,他们一生都被各种宗教团体、工会组织、游说集团所裹挟,只是一个能新陈代谢但无独立思考的凑数棋子而已。
包括让其参与投票的各种选举,只不过是顶层做完各种交易,中层动员各团体头目达成底层投票参与的假象与骗局而已。
民主与选举,在滥用后,就是毒药。 |
|
想评论的东西全是受到美国政治正确保护,憋着真难受。 |
|
这么说吧,看完这个纪录片,有可能会改变一部分人移民的念头。不只是治安问题,更是对不同国家法律体系能否接受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