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意打开的电影,出奇地有安抚作用。 |
|
影2082:安静的交谈,说着相互的故事和感受,那种感觉很美好。开车的镜头前突然来了一束光……美好的回忆总能好过痛苦。 |
|
这是一部适合独自静心欣赏的电影。一个垂垂已老的钢琴师与自己做最后的抗争,努力保持最好的表演状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保持心中的爱情,对一个老人来说,太难了。片中的音乐、画面很美,万磁王的表演沉稳,前任阿汤嫂也很淡然,让人感觉舒心、平静。 |
|
用钢琴曲串联的叙事诗 不知道为什么就看进去了 像灵魂里住了一个老人家 礼貌又疏离 音乐是很神奇的东西 透过别人的作品 终究了解的却是自己 |
|
镜头从郁郁葱葱的山川平移到溪流,溪流的波光也被捕捉了好些片刻,又从溪流往回拉,是横在野径一旁的巨石,覆盖的青苔一半干黄一半墨湿,却不会厌倦,你知道,尼采的名字在锡尔斯的巨石四围逡巡。电影认为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感受力,认为感受力也是天份之一,对“经验”不吝赞美,对“表现”不以为意。缺乏感受力的一个人,风景只是徒然从眼帘中掠过的色块,而寒风是徒然的刺骨,古典乐的声响则是一个颤音对一个琵音的逼迫,休止符的留白不是情绪的恍神而是技能的退化,以及,对成功的定义是不允许出差错,而“巴托比症候群”只会让迟钝的神经嗤之以鼻。音乐不是绝望而是庆祝,所以亡妻身故之后长达两年的疗愈,枯木又二度逢春的关键还是舒曼、巴赫、贝多芬,以及关键中的关键,女记者芳心暗许。音乐与爱交汇而来,感性的抽象是抚慰老灵魂的安可。 |
|
钢琴家的噩梦是演奏时钢琴丢失了琴键。X教授退休后开始弹钢琴为生,老婆死后他就没法再演奏了。电影没有说他老婆的事,但不用说也知道万磁王的死对他是不小的打击。后来他认识一个可爱的妹子,生活有了动力,又能好好演奏了。但妹子也出车祸死了,电影关于这一段拍得莫名其妙,正常人哪会被阳光照一下眼睛就撞车死了呢?所以我推测电影里出现的耀眼光芒是万磁王的灵魂之怒。虽然妹子是无辜的,但万磁王又怎么忍心伤害X教授呢?最后X教授躲入深山,怀揣着对万磁王的爱度过了余生。音乐和风景还可以,妹子死那段逻辑比较硬,随便看看。 |
|
音乐很治愈啊 |
|
又是一部关于锡尔斯玛丽亚的电影。施坦威琴行挂的名人照片好像有Diana Krall,大概她也算著名客户?穿插倒叙令人困惑,甚至会让人以为女专栏作家就是钢琴家亡妻的幻觉,有些隐喻过于机械(比如参观尼采故居→摸马),但不至于像影评人评价的这么糟糕 |
|
我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这部电影。很久没有看到这种气质的电影了,
淡淡的平静的克制的暗涌的。像沉静如海一样,给人隽永深刻的力量,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这也许就是音乐的力量,也许是艺术的,也许是爱情的,我不知道。
在从广州飞往上海的吉祥航班上观看,以后会多看几遍。 |
|
作为一个对钢琴有特殊情结的人,给欧洲的每一个城市,X的每一段回忆都完美的赋予一段钢琴旋律,这电影已经够用心的了。 |
|
凯蒂扮演的音乐评论家,是一位老钢琴家的精神支柱。在她不幸离世后,钢琴家来到瑞士,完成了精神的救赎。 |
|
片子本身足够赏心悦目(耳),各方面都令人联想起《年轻气盛》。本片导演从各方面(包括音乐品位)跟索伦蒂诺比,都犹如《年轻气盛》里Fred之于斯特拉文斯基。 |
|
剧情平淡,音乐好听。 |
|
讲述的是一个钢琴演奏家的晚年情感故事,看起来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一点也不乏味。在他的多次演出中穿插着他略显单调的生活,很真实,这就是人生吧 |
|
我爱katie holmes。安静深沉的老钢琴家演得很好 |
|
想起另一部相似的《年轻气盛》。看见评论里那么多“万磁王万磁王”的,不熟就别乱叫好嘛?!这是X教授!!! |
|
多少痛苦的回忆才能换来那个能盖过一切的快乐回忆呢?Being old means not worrying about the future and you just want the present last. |
|
论一个有钱有爱好的老年人晚年的孤独生活。外加瑞士旅游养老风景介绍。 |
|
我好喜欢,音乐可以治愈一切。女主好让人喜欢。 |
|
描写钢琴家生活的,其晚年的复出,克服内心的障碍,演奏人生的终曲。美景美曲,弥补了故事的单一。
|
|
没看明白女主是要干嘛后面怎么老头自己一个人了?还以为女主是来报复什么的。。。 |
|
瑞士风光片 |
|
做作 |
|
剧情平淡,音乐优美,景色宜人,是那种梦中都想去的场景。很神奇的是,非常适合抚平人的心境 |
|
静心。选的曲子都很不错,收了几首。 |
|
蛮好看,寓意很多。影片把老年人的孤独和无助拍了出来,首同理心的影响,我也感觉好孤独和无助,作为一个年轻人感到可怕。 |
|
平静舒缓的故事跟风景 |
|
看了一个多小时,越看越不对劲,这分明不是那个想象中的CODA. 结果这是19年的,不是21年的。 |
|
perfect for in flight entertainment |
|
Kind of boring |
|
治愈吗?我好像只有致郁…是孤独不是救赎。 |
|
電影引發的東西勝於電影本身吧:coda的意義,回光返照的意義,此岸與彼岸,終結和開始,悲觀和樂觀,保守和開放,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等等。從這個角度說,電影已經成功了。 |
|
有好多联想。但是电影真的不咋样 |
|
音乐真好,晚上看了一半心情就突然好起来了… 我也完成了精神救赎吗?(然而其实是打开crave是想看另一个coda,没注意点错了😂 |
|
看过~ |
|
万磁王老年生活纪录片,大型钢琴曲风光片,只是万磁王的短粗手指弹钢琴没有太多美感。 |
|
作为一个performer的心路历程....小乐队老师应该疯狂喜欢 |
|
这段忘年爱(严格说来应该也不算),或许不是具象的热恋着谁,但就是对对方那种信任、依赖,对对方漂亮、聪颖,那种互相的心怀爱意,老戏骨表现的很到位。 |
|
适合休闲配红酒🍷慢慢欣赏 |
|
Katie真美 |
|
不以情节见长,闷骚中老年可以看看。音乐,风景都不错的。 |
|
万磁王主演的,演技不错,很有气场,好剧情,可以慢慢看看。 |
|
如果不算年龄在内,也是一种突如其来的空虚和危机感。在公园看猩猩,恰是对身为人本质的思考,此刻的交谈,含金量最高。 |
|
从电影里总能看到些自己,音乐很神奇,也很神秘。 |
|
21-05-01 @SC8053 |
|
幸好,有音乐 |
|
学音乐的人可能更能感受到 |
|
太惨了,爱的女人都死了。所以艺术家毕竟都是孤独的了。 |
|
豆瓣的介绍容易使人误解,影片采取倒叙手法,女主生前实际上是一个记者,任务是采访男主,不料接触过程中,二人谈起了黄昏恋,男主也由之前的丧妻之痛逐渐恢复过来,所以成了男主的“精神支柱”。两人对于各自年龄阶段的感情从疏远到接近的过程表演得十分到位,大部分仅仅靠眼神和语言就支撑起来。基于男主职业,对白中提到了许多古典音乐家的名字,编导也随即采用他们的作品作为配乐,显得非常自然融洽,影片的风景也很美,是适合静下心来看的一部电影。 |
|
音乐可以抚慰人心。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我觉得世界上最懂我的灵魂伴侣,是我的钢琴。因为只有它最明白我的感受,并且能如实的表达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