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颖与保罗奥斯特的二度合作,看似即兴散漫的布鲁克林风情画,若有似无的美式幽默。人们来来往往坐坐谈谈,其中不乏哈威凯特尔、麦当娜和吉姆贾木许这样的超级大腕。 |
|
f049e727ac |
|
这部和《烟》有很大的区别,没有了主线故事,更多像是在拍一群人在布鲁克林的日常生活和闲聊内容,穿插了一些采访,有点像纪录片。看完还是觉得特别轻松,就好像花了一个下午坐在一旁看几个老朋友聊天,喝着咖啡抽着烟,很悠闲,对于角色的喜爱还是得益于前作。相比之下更爱第一部,如果故事发生在洛杉矶我应该会更加喜欢。想当年我也在布鲁克林住了几天,但没有深入了解过,只在某天凌晨去了一家当地的脱衣舞酒吧,认识了一个很有魅力的女性好友,加了ins,鲜有交谈,也算是一段独特的经历。 |
|
好久没看过这么欢乐的话唠片了,这帮家伙太可爱了,麦姐惊鸿一瞥,贾木许一肚子冷笑话,坏坏的老李,片尾曲他声音出来要飙泪。献给纽约布鲁克林区的情书。P.S.保罗奥斯特果然是思维方式很相似的家伙。住在闹街的欢乐 |
|
太可爱了!贾木许真的不是来宣传《咖啡与香烟》的吗,哈哈哈 |
|
王颖和保罗奥斯特两个人啊,本可以拍出一个更牛的电影。#Brooklyn Attitude# (youtube上可看) |
|
7.9 《烟》的姐妹篇,不像《烟》虽散但线在,这部更为零散、更为即兴,有怀旧的情结,以及对布鲁克林的热爱,依然是王颖、保罗·奥斯特与哈维·凯特尔,更有卢·里德叨逼叨叨逼叨,吉姆·贾木许恶意卖萌傲娇,麦当娜送信热舞秀汹涌波涛。一群老友在香烟店里打屁吐槽讲故事,真的很羡慕这种生活。 |
|
I love NYC! |
|
有这么一家温馨小店真好啊 |
|
Brooklyn的那點破事,雖然比起《煙》來差了劇情,不過還是挺喜歡這個話嘮片,嘿嘿。PS.喜歡那個胖女人Dot |
|
Brooklyn |
|
港 州立LD 烟变奏之吐尽心中情 |
|
布鲁克林的小杂货店里疯癫自然幽默感十足的群吐槽场面让俺想起疯狂店员。满头银发执念于coffee and cigarettes的贾木许童鞋好酷炫!!!麦姐气场惊人John Lurie童鞋一贯闷骚低调酱油君。音乐大加分 PS 这大概是我看过贾木许客串台词最多的一部了。 |
|
在M6看的,竟然是VO+Str fr! |
|
喜欢第一部。 |
|
I talk myself, blue in the face!
And still, it don't do no good.
|
|
以一家布鲁克林小店为原点展开的一个伪纪录式叙述。哈哈哈哈王颖很有幽默感,伪纪录片采访穿插,贾木许的段子不错 |
|
Paul Auster & Brooklyn 另外这片大牌好多 |
|
拍了《烟》的编导搭档继续合作,质量还稍微好了一些。形式很自由随性,哈威和老板、朋友、顾客在小店里的情景剧作为主干,外加纪录式的陌生人采访、路人在镜头前汇报布鲁克林的种种统计数据、拆除球场的影像资料什么的,难得的是,那些乱入素材跟主场景的内容往往是互相呼应的,比如观察树上塑料袋的男人,和店外偶遇的两个老同学虚假的心理访谈缀连在一起,同样有荒诞的况味;那位瑞典男人的自述,也扣店内关于最后一根烟的聊天。贾木许过来负责点题,他跟哈威的对手戏很放松。这最后一根烟的落寞,与外迁的球队和被拆除的球场同样流淌着失去时光的怅惘(老板看见杰基·罗宾逊的幻影也是一个直接的点题)。电影构建了自在、和谐的街坊人际关系,也充溢着对混乱驳杂的纽约的爱。热情的西班牙女郎有露,麦当娜出演自己的模仿者 |
|
关于纽约布鲁克林区的纪录片,就像王颖关于香港的《生活很贵,但厕纸很便宜》《中国套盒》等其他的影片一样,导演刻意在纪实与搬演,非虚构与故事片之间做了巧妙的整合,把麦当娜的表演、保罗·奥斯特的编剧和其他知名明星的演出嵌入到有机的布鲁克林真实生活的街区状态,水乳交融,难舍难分。导演尤其强调共同体街区的概念,强调在咖啡厅、烟店人们的生活。影片通过一个街区烟店这个特定的公共空间和社交场所,展现了人们的谈话、音乐活动、情欲等。生活的真实样态与节奏是非常迷人的,尤其是其中的配乐。因为其中黑人演员和有色人种的非常本真出色的演出,这部影片也得到了贝尔·胡克斯的赞美。但是可能因为背景涉及的是美国的城市生活,对我的印象不像王颖关于香港、旧金山华人的影片那么深刻,不过它在美国观众中却获得了更多的掌声和欢笑,这是有趣 |
|
噗哈哈哈。 |
|
话痨文艺片,布鲁克林情结,麦姐惊艳。 |
|
这才是我印象中真正的布鲁克林,不光是黑人,什么人种都有,各种文化共存互生,大家尽自己的能力和不同的人相处。每天都会碰到奇奇怪怪的趣事和烦恼,又爱又恨的一个地方,布鲁克林是纽约最酷的borough |
|
我觉得他们拍这部电影最大的目的可能就是为了——好玩——事实也确实如此。 |
|
f049e727ac |
|
在一个小小香烟店里由一群小人物“讲述”了他们对于自己所生活的社区的情感和看法,甚至从中可以看出整个纽约城洋溢的自信和包容性。 |
|
布鲁克林杂货店小风情画。有路人宣传统计数字,有捕捉树梢塑料袋的猎人和熟悉神秘河流瀑布的地图学家采访,有Lou Reed无镜片眼镜框广告,有贾木许戒烟扮可爱宣传《咖啡与香烟》,有麦当娜da-da-boom……上一集《Smoke》还多少带着些忧郁文学性,这集就纯粹开心宣扬本地文化了,有种街道办宣传片的错觉 |
|
太讨厌一直说:"This is New York !""This is Brooklyn !" |
|
【我在这里做金枪鱼砂锅做了15年了,我还是没能去拉斯维加斯一趟。】【你爱上某个人之后,你就会和另一个人结婚。】【做爱之后,跟你爱人分享一根烟,那种滋味...还有咖啡,咖啡和烟,你知道吗?就像冠军的早餐。】【那是布鲁克林最惨的一天,那天道奇队搬离了布鲁克林。】【如果我到处走,告诉别人今天是我生日,他们会为我庆祝,你会看到烟花,但它们其实是枪击。】【我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说的,我认为你可以去更好的地方。比如哪里?我不知道,总会有更好的地方。】【听着听着,没什么在这个他妈的世界里是对的,你知道不?错的东西也许更好。 】【重点不在这里。重点是,在一些很可怕的事情中,一些真的很棒的事情也发生了。】/ 一首布鲁克林之歌。 |
|
只为了Paul Auster的剧本 |
|
卡司真强。关于布鲁克林的伪纪录片。如果你对美国文化感兴趣,再看吧。 |
|
电影节闭幕片和开幕片有的一拼,虽然得奖无望,但惊喜连连,明年见。#黑眼圈第六届电影节19# |
|
拍给中年人看的 “疯狂店员”.不指望票房能回本. |
|
所以会认真拍塑料袋的除了彭浩翔,就只有贾木许,保罗奥斯特这帮人了。 这香烟小铺子氛围真港式,所以大部分作家抒发‘乡愁’形成一种特殊文体,可以叫城市地理文学,哈哈哈,假影迷终于分清贾木许和卡朋特了。 |
|
散文诗 |
|
谁能在六十年代拒绝一家既卖香烟又卖黑胶的店 |
|
Welcome to the planet Brooklyn. |
|
. |
|
中西合璧的编导组合还真有点布鲁克林的韵味。天南海北杂货店,迎来送往悲喜忧愁。掺假的半记录风格,意料外地把男一号哈威排出了戏。大腕甘跑龙套,满满的都是爱啊。 |
|
@BAMPFA|烟的电影,导演说前段时间看了《志明与春娇》 |
|
王颖 保罗奥斯特 老李 贾木许 麦当娜 哦哟 还布鲁克林 老张要喜欢死咯 |
|
贾木许吐槽电影,黑幽默好棒www |
|
Lou Reed在布鲁克林二三事 Jarmusch大叔的吸烟经 外带Madonna的乱入~~ 加上Harvey Keitel 搞笑又有看头 |
|
比起拿下柏林银熊最佳编剧的《烟》,保罗奥斯特和王颖的二度合作在故事的复杂和文学深度上可谓大打折扣。碎片化小品化,饶舌式的插科打诨,说不尽的烟与布鲁克林。情调ok,贾木许和麦当娜的客串是吸睛的亮点,华人导演王颖的视野确实国际化。 |
|
麦姐出场1分55秒。 |
|
“有事没事来我烟店坐坐吧!” 这是我之前开烟店常说的一句。《烟》的姊妹篇,这部主要是即兴零碎的生活片段组合而成。贾木许和Auggie说没有香烟没法做爱,有时咖啡和香烟也很配”,后来贾木许在2003年拍了部短篇合集电影《咖啡与香烟》。 |
|
更喜欢《烟》那部,就像短片小说的故事线。这部虽然阵容强,但更像草纸随记,也像即兴的爵士乐。可能更加布鲁克林? |
|
这个译名……简介也是错的!!毫无疑问,保罗奥斯特是地球上最热爱布鲁克林的男人,甚至有种“我的世界就是布鲁克林”的骄傲感。还蛮可爱的话痨片,全是些微不足道的布鲁克林荒唐事。想看另一部smoke,可惜找不到资源:( |
|
是近期看的最喜欢的片了 |
|
操 牛逼大了 才看三分钟就直接爱上给五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