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 主演:未知
    • 导演:Sam Hobkinson
    • 编剧:未知
    • 分类:纪录片
    • 地区:英国 
    • 年份:2018 
    • 更新:05.12
    • TAG:历史 / 纪录片
    • 别名:难以置信号残骸中的珍宝,难以置信的沉船之宝藏(台)
    • 片长/单集:82分钟
    • 豆瓣评分 7.9 (285票)
    • 简介:看片狂人(www.kpkuang.com)为您奉上英国电影《碧海寻宝记》的免费在线观看,《碧海寻宝记》是对白语言为英语,属于历史,纪录片类型,目前在豆瓣的评分为7.9分,有285名网友参与打分,最后祝您观影愉快,本页面也会及时添加或更新本片(剧)的最新播放源。以下是剧情简介:   ‘Treasures from the Wreck of the Unbelievable’ charts the story behind Damien Hirst’s most ambitious project to date. Almost ten years in the making, the eponymous exhibition was displayed across the Punta della Dogana and Pala...... 完整简介请见下方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1080P

      百度云盘 1080P:碧海寻宝记HD英语中英双字视频压缩包 详情
      1080P:碧海寻宝记HD英语中英双字视频压缩包
      打开网盘链接 获取提取码
      Treasures From the Wreck of The Unbelievable 2017.1080p NF WEBRip DDP5.1 x264-TOMMY[3.67GB ] 详情
      Treasures From the Wreck of The Unbelievable 2017.1080p NF WEBRip DDP5.1 x264-TOMMY[3.67GB ]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Treasures.From.the.Wreck.of.The.Unbelievable.2017.1080p.mkv.torrent 详情
      Treasures.From.the.Wreck.of.The.Unbelievable.2017.1080p.mkv.torrent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碧海寻宝记.Treasures.From.the.Wreck.of.The.Unbelievable.2018.HD1080P.X264.AAC.English.CHS-ENG.Mp4Ba 详情
      碧海寻宝记.Treasures.From.the.Wreck.of.The.Unbelievable.2018.HD1080P.X264.AAC.English.CHS-ENG.Mp4Ba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720P

      百度云盘 720P:碧海寻宝记HD英语中英双字视频压缩包 详情
      720P:碧海寻宝记HD英语中英双字视频压缩包
      打开网盘链接 获取提取码
      碧海寻宝记.Treasures.From.the.Wreck.of.The.Unbelievable.2018.HD720P.X264.AAC.English.CHS-ENG.Mp4Ba 详情
      碧海寻宝记.Treasures.From.the.Wreck.of.The.Unbelievable.2018.HD720P.X264.AAC.English.CHS-ENG.Mp4Ba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Treasures from the Wreck of the Unbelievable’ charts the story behind Damien Hirst’s most ambitious project to date. Almost ten years in the making, the eponymous exhibition was displayed across the Punta della Dogana and Palazzo Grassi in Venice from 9th April – 3rd December 2017. Hirst collaborated with director Sam Hobkinson and producer Nicolas Kent to chronicle the exhibition’s extraordinary backstory; the discovery and excavation of an ancient shipwreck.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8.4 IMDB 7.4 HD中字
      Talking About Trees
      2019
      纪录片
      法国

      当我们谈论树的时候

      Talking About Tree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所以我们和苏丹人民有区别吗?没有。好的👌
      • “这是什么样的年代,当谈论树几乎构成犯罪?因为它隐藏着无数可怕的沉默。”拍的何止是苏丹?又何止是没有电影的电影院?
      • 他们要我们提供材料以便核查;我们不能不放了,不然他们会问,你们为什么不放了;我们也不能等着,那样我们就要一直租着场地,他们会问你哪来的钱,境外势力吗?
      • 2019SIFF。谈论树是被禁止的,因为它被隐喻为「受压迫者的沉默」,电影放映是被禁止的,因为在电影院里会聚集太多不安因素。苏丹的今天会是我们的明天吗?
      • 平凡而高贵,真正的英雄。大概除了死亡,没有什么能让他们停下脚步,因此失败就并不是失败,而是不灭的荣光。毕竟我们作为个体都是微不足道颗粒而已,燃烧成火焰让人看见才能被赋予意义。
      • 原来是今年金熊最佳纪录片。非干涉模式 关于电影的复兴 影迷看真的是很感动 几个非洲知识分子老头每到深夜就在天台闲聊开玩笑 稀疏平常地谈着过去政治的迫害 曾经痛苦再大但想起电影初心不改 “爱森斯坦是你同学呢 但我要提醒你那家伙49年就去世了” 我想如果知识和电影教会了人什么 那就是永不磨灭的理想主义和无比包容淡然的胸襟。确实 如政府所言 电影藏着秘密 Be it film or anything else. 它无所不能。(昆汀请给苏丹老爷爷们一点援助 以及爷爷们Django的d不发音哦)
      • 带着迷影属性的那种纪录片,苏丹电影俱乐部的四个老头太棒了,一言不合就演上一段,是几个老电影人的日常。在一个连在电影院放电影都是政治犯罪的国家,因为政府禁止拍片,他们的一生就这么被耽误了,现实很艰难,但片子的气质反而很轻松,能怎么办呢,只能像这样偷偷地拍着,一不小心还能拿个金熊奖,老家伙们太可爱了。有时候会想,身为影迷老了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可能会有很多人想像他们一样吧。生活再南,还是要努力去实现自我价值。
      • “有时候失望是如此伟大,让希望都得以壮大。” “我们是最乐观的人,因为我们的痛苦经历过最绝望的洗礼。” 当权者懦弱,才会想到让国度变成文化沙漠来统治人民,但即使这样,总有一些人不放弃的栽种绿植。
      • 电影带给我们不老的理想不灭的希望 即使在文化的荒漠 依然闪耀着光芒 即使这光芒再微弱 也一直在 等到属于我的生日蛋糕上插着三根蜡烛 每根蜡烛代表二十二又三分之一岁的时候 愿我仍旧热爱电影 热爱生活
      • 加一星共情分,我还偷偷掉了两滴眼泪,纪录对象的情怀威力不输《拯救布林顿》。说到“境外组织”的时候观众都笑了,极权的话术复杂又单一,太监和太监的性生活都是相似的,我国状况离苏丹也不过一步之遥。其实对苏丹影史、苏丹影人、苏丹社会环境和审查体系的哪一部分呈现得都不算完整深入,但几位老人的执着和乐观实在动人。另一个角度,他们选择的影片是《被解救的姜戈》,加上足球少年们对英语类型片的兴趣,即便不谈本国政治因素,也足够说明边缘民族文化在全球文化资本市场的夹缝中是多么弱小(或在这个案例中,根本不存在了)。几个月前苏丹又发生了军事政变,执政三十年的巴希尔走了,那电影回来了吗?文化可真惨,扼杀只需朝夕,重生则无比漫长,从苏丹人走进影院到苏丹人看到苏丹电影又要多久呢?
      • 【上海电影节展映】题材独特的纪录片。“苏丹电影俱乐部”的四个老电影人,试图在这个已经自独裁者上台以来20多年没有人拍电影、放映电影的国度,租下废弃电影院给大众放映一部电影。然而自始至终困难重重。相信任何组织过电影放映活动的朋友都能感同身受。看到“电影放映审批困难”“总统压倒性高票连任”桥段忍不住发出苦笑。在迷影、聊天与幽默中讽刺当局。八声道立体声清真寺喇叭亮了
      • 3.5/5 标题出自布莱希特《致后代》的一句“啊,这是怎样的年代! / 这时与树交谈几乎是一种罪行, / 因为它也是对不义的沉默!”(原文是Ein Gespräch über Bäume,即一次关于树的对话)树映射对于那么多恐惧的缄默不语,电影院里“藏着的秘密”,真是又好笑又心酸。
      • 要让民间在喀土穆完成一次公众放映,难度堪比我们曾经的民间组织影展。几个带着过去来自德国、苏联电影学习荣光的老爷子,在日常的组织工作和深夜聊天中,带出了短暂而短命的苏丹电影史。没在前法属殖民地体系内,也就保障不了他们持续制作民族电影,甚至艳羡着隔壁更穷的毛里塔尼亚。在电力都成问题的首都,复兴电影也就成了奢谈。最终他们期待展示给观众的姜戈倒是被解放了,而租下的“革命影院”却在没希望的手续报批和六座清真寺的宣礼声中,没有了未来。幸好,那位“苏归”找回了自己在莫斯科的毕业作品,在笑谈“爱森斯坦的同学”苦中作乐里,继续过着庸常晚年,继续谈论着布莱希特的树。
      • 3.5。“我们更聪明,但他们更强大。”去年和我们最息息相关的外语纪录片,不止《美国工厂》。
      • “有时候失望是如此伟大,让希望得以壮大”/“他得到的选票比总选票数还多”/死去的英雄是因为遭遇叛徒。某种意义上太过熟悉了,几乎是兔死狐悲的切肤感。SIFF能上映这样一部纪录片真是厉害了。@UA梅陇镇
      • 中国电影人和苏丹电影人在这点上倒是可以惺惺相惜了。“一次关于树的谈话也几乎是一种犯罪,因为它暗示对许多恐怖保持沉默”——布莱希特
      • 可算明白为啥妖灵妖老师盛情推荐本片了,因为感同身受啊!几个苏丹电影小组老成员铁了心要在社区影院放映被解放的姜戈,历经种种困难、重重复杂各部门审批流程,最终还失败了的故事,外表是笃悠悠的、幽默风趣的迷影片,内里其实是不动声色掷地有声的政讽片,片名取得好有匠心看过片就知道个中典故,居然真的出现了爱森斯坦的同学【大雾】的毕业作品,结尾很妙又有趣又酸楚,机智呼应了姜戈,以及“我们都是乐观的人,都经历过绝望挣扎的洗礼”呜呜感动
      • 不徐不疾的速度,相当坚韧而温柔。
      • 四个垂垂暮年的老电影人,身处苏丹这样的极权国家,即便整个体制早在数十年前就已经不允许他们拍摄制作电影,即便放映电影已被当局视为扰乱政治安全、制造人群集会的祸端,但四位老伙伴依旧想给身边的人们开一家电影院放一放电影,以让他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导演的拍法非常以小见大,尘封已久的胶片盒是强权政治对电影艺术粗暴干涉的惨淡注脚,年轻人们对电影的单一认知是艺术教育的长期缺位,老伙伴们互导互演的过戏瘾则是对自由创作时期的悲情怀念,而当银幕上放起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时,远处传来的却是清真寺真主至大的祷告声。整部纪录片犹如一曲哀歌,在低沉地吟诵着一个国家的历史与现状,尽管真正爱电影的人最终还是求而不得,但他们的笃定精神却引人注目,令人敬佩。
      • 老人们在那样的环境里依然保持可爱,保有希冀,有所坚持,非常动人。他们为未来成片的树林播种,也是刮过树叶发出簌簌声响的风。看完一姑娘和同伴感叹“毕竟我们还有电影院”,心一酸。
    • 豆瓣 7.6 IMDB 6.8 HD1280高清中英双字版
      Q Ball
      2019
      剧情片
      美国

      圣昆廷监狱篮球队

      Q Ball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总的来说,篮球的凝聚力改善了人的精神面貌,当初犯下的罪行和如今侃侃而谈期待的未来让他们没有失去希望,这也就是狱中开展篮球项目的意义(这个监狱早就慕名已久,以前看笑话段子说圣昆丁监狱让人学习写论文写代码,囚犯吓得再也不想再被关进来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 关乎希望 关乎救赎 镜头外的世界无从知晓 犯人们的讲述是否有所美化也不可知 不过影片传达出来的乐观生活的精神还是很积极的 不过 一个杀人犯是否真的值得第二次机会去挽救人生呢 我也给不出答案
      • 监狱宣传片水准的纪录片电影。
      • 篮球给了人希望,虽然希望不一定能变成现实
    • 豆瓣 8.5 HD
      El Bosco
      2016
      剧情片
      西班牙/法国

      博斯,梦幻花园

      El Bosco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这是一部可以不停重复观看的纪录片,因为它是一幅画。梦幻的人间乐园,是冥想与休憩之地抑或代表混乱?仔细看,留意眼睛,处处都是启示与隐喻,处处都有旋律,不同的视觉,不同的观看者,对于这个花园而言,可能就有鲜明的天堂或地狱之分。暗藏的表达究竟有没有真相?画家的真意究竟是什么?对此,也许只能说一点:透过表面看本质。--“大多数人看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影子。”其他的,不解,原因是这幅画,它想被人理解,又不想被人完全解读。换句话说,这幅画具有人的心理,而人的现实也如此,没有人可以完全理解一个人。不过,也有这样的说法,绘画就是给事物正确命名,那么真相还是在画中的。这令人联想到这部电影的形式,虽说是纪录片,存在感却像奇幻片。迷思无处不在,我们需要不停阅读,把它当做镜像,当做梦境,当做一场尚未发生的欢愉。
      • 相比归纳梳理的科普,我还是爱这种心神游荡的浸没。理性的感性的智性的神性的,缺一不可。观者的姿势比作品本身更有趣(拉什迪帕慕克艾奥迪出镜!),内外皆复调。惊艳一刻,与清明上河图重叠,镜头倾斜从亚当角度看出,相同元素聚合,以及打雷的Gods and monsters!兴奋得唱了出来!
      • 电影很好睡,画作很神奇。
      • 蔡国强怎么这么闲
      • 17年就M,居然现在才看,以为没那么久。也就500年。 这部纪录片真的,我能舔屏!!!拼完1000颗拼图、入手博斯大开本以后,这部纪录片几乎每帧暂停舔屏。从各国艺术家、博斯研究者的解说、分享到BGM,放大最细节的局部,都充满惊喜!常读常新。 性隐喻、每个细节的无限解读可能、每个时代语境下的阐释……还能更博大吗?
      • 伟大的作品是一面镜子,这大概是我最喜欢的一幅画了,很多年了,常看常新,无需多言。
      • 站在那里看一下午也看不够的“人间乐园”。对艺术不是很懂,了解有限的西方名画里私心最喜欢博斯这幅。诡谲又邪恶。有点厌倦成人世界振臂高呼的非黑即白。梦不是无辜纯粹的,生命也不是,艺术也不是。
      • #SIFF# 作为镜子的『人间乐园』。很有揭示性的多重(古/今,不同职业/年龄/文化)视角。
      • #2017SIFF# 比那个佛罗伦萨美术馆好多了……围绕一个主题,有史料有争论有分析有观点,还有各种大牌出来客串分析。提供不同的角度观察这幅艺术史名作(估计去普拉多看最多看五分钟吧)。艺术史纪录片就得这么拍才对。
      • 可怜我贫瘠的美术史知识,一生能看懂这幅画就够了。
      • 对于画这种从无处簇生花团,向异域途往心灵的媒介来说,画出的本是我们自己,看到的也终是我们自己。尤其像博斯这样的画家,穿过数百年时空看他的画作绝不止是时代之眼,而更像创造了一种语言。天堂有所美好也有所孤寂,地狱有所折磨也有所欢愉,人间有所缤纷也有所无趣,天堂就是人间,世间都是人间。
      • There’s a wonderful quote from Andrei Tarkovsky:Touched by a masterpiece, a person begins to hear in himself that same call of truth which prompted the artist to his creative act.
      • #SIFF第四场 纪录片不好拍,尤其是古灵精怪的大神博斯。最关键的几个点都没讲到。那个树人是博斯自画像啊居然没提!!更多还是围绕画面兜圈子~~但是在大银幕上细节看得很爽~~好想再回西班牙啊~~~PS:那个银发的艺术史家太美了,虽然是半百多的妇人了但是特别仙!!我的目标~~~
      • 普拉多是欧洲我最喜欢的博物馆,人间乐园是普拉多里我看得最久的画。Earthly delights, heavenly delights
      • 光是大量高清画作细节就觉得值到不行……太特么牛逼了!
      • 9。无论画面、音乐、意蕴都很棒,看的起鸡皮疙瘩。
      • 202001,B站上有正版的,有细节有说明,很好。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198990?theme=movie
      • 每个人都可以在这张五百年前的画上看到自己,当然也可以看到历史和现实。 比如2020年正在上演的一切,折磨和挣扎。
      • 五星都是给画本身的。太喜欢了。
      • 这片本身拍得就跟梦一样美好啊,从观察观众的视角开篇,展现这幅画的迷人魅力,然后就是介绍同样谜一样的作者身世以及这幅画的主人都有过谁。接下来就是对这幅画的介绍了,画家为什么这么画,这么画能表达怎样的含义,这幅画给当时和现代人心灵怎样的触动,说到触动,请了多位现当代的文学艺术和观众,来谈他们对这幅画的感受,弱弱地说一句,感觉蔡国强讲得有点浅、不够深入。不仅当代的艺术家受到这幅画的影响,从他问世来,就有很多艺术家和作品受到他的影响。最后画面看向观众,BGM是bach的曲子,余韵悠长,让人脑海里还在消化着Bosch的这幅画,和他想要通过画表达的思想与内容,当然我们也在思考我们自己。
    • 豆瓣 8.5 IMDB 7.5 DVD中字
      מיסטר גאגא
      2015
      纪录片
      瑞典

      嘎嘎先生

      מיסטר גאגא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每个舞者都有一扇上锁的门,编舞师为他们制作不同的锁,让观众可以拥抱门后的宝藏。从这个角度看Gaga先生就像说着世界语的锁匠,让人们领略到人体的律动之美!
      • 很久没看到拍的这么好的纪录片了。耗费了8年,和自己的camera man撕逼,和自己的editor撕逼。No suffer, no gain.
      • "The essence of everything in nothing."
      • 导演说Ohad Naharin本人看了电影之后,觉得如果他来导,会是不一样的东西。但这本片子不管是艺术性,还是资料性来看都很棒。
      • #shiff# 作为纪录片比较平庸,素材和观点的组织都是这个题材最常见的方式,不太有重点,相对于pina来说,拍的还是比较通俗。
      • 果真是让人心间满是回响的好舞蹈,影片完成度接近Pina。另附演出信息:巴希瓦舞团10.17-18会来上海。补记: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看完十舞,现场表演恣肆到无法言语。人生那么多感情和震颤,全都在里面。
      • 以被视为当代最重要的编舞大师之一的欧根•纳哈林为对象,传统地结合私密彩排影像与大量未曝光档案和演出片段,回顾其成长与创作生涯中的多处艰巨转折,聚焦其发明的侧重于舞者思维想象而非表演本身的“嘎嘎”语言和对舞者的声音控制,舞蹈的短暂性和电影的长存性之间的对话冲突也成为影片隐含的主题
      • 中段有一个《THREE》的片段,眼泪不自觉流下来(其实每一段舞都好看)片尾混剪了个时期作品。散场时有人在后头说“选老婆的眼光很专一”(都是亚(日)裔脸)那么问题来了,小时候学的舞到底是不是渣渣,真想重拾起来试试。美不胜收!十月等我#SIFF2016#
      • 不是所有现代舞都喜欢,玛莎葛兰姆属于故弄玄虚看不下去的一种,嘎嘎的和NDT的属于惊心动魄心电感应的一种
      • @SIFF2016 作为纪录片中规中矩,从头讲到尾。但Ohad本人很有魅力,等十月看作品。
      • Ohad Naharin和Mari跳舞那段让人感到无比心碎。
      • 年轻妻子不发一言,走出排练厅,留下Ohad留在原地,几分尴尬几分无措。这个场景作为结尾有点意外。
      • 16年来魔都演了《十舞》啊,确实是天才级别的,不过采访里的一个人说的“不具备普适性”
      • 舞蹈部分真实赏心悦目,印象最深的是last work作品,和全是椅子的作品。@金熊猫展映周
      • 浪费160619电影节票,1018艺术节看好Batsheva在上海DecaDance十舞现场,17年旅行途中找补。There's everything in the essence of nothing. Gaga技艺,战争影响,个人命运,艺术操守,etc etc. 赞美tabula rasa赞美Passomezzo
      • 看哭了 这是真正的大师
      • 2020金熊猫展映,以色列驻成都副总领事和四川现代舞团团长出席映后交流。现代舞应该不是第一次看,但一直没有过更深入的了解,这部影片及映后交流让我不仅对“嘎嘎”舞蹈语言有了新的认识,也对现代舞甚至是现代艺术有了更清晰的理解,Ohad Naharin说舞蹈具有疗愈的效果,舞蹈也是一种全世界通用的语言,而“嘎嘎”舞蹈的理念在于回归自然,回归真实,感受人体本真的律动,没想到这些肢体语言会具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73)
      • 详实。动人。真实。
      • siff2016#38。平铺直叙,按时间线索组织材料,基本上是去看舞的。
      • Enchanting body movements 想不到豪斯医生还这么会跳舞。唱歌的声音也很好啊。
    • 豆瓣 7.5 IMDB 7.2 01
      Secrets of the Saqqara Tomb
      2020
      纪录片
      美国

      塞加拉陵墓揭秘

      Secrets of the Saqqara Tomb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那位从开罗大学来现场的女教授,和善中流溢着悲悯又慈祥的力量。
      • 第一次看到由纯粹的埃及考古团队进行考古,这片子起码说明了很多事。1.埃及人现阶段对于考古的人才和知识储备已经做到确实可以不依靠西方人独立进行发掘的阶段。2.埃及的考古设备和资金还是比较缺乏的,挖掘比较粗放式,例如棺木的原样提取就几乎没做。3.埃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确实适合文物的挖掘和保存,这也是他们敢于粗放式挖掘的原因。4.埃及的古代史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现在的已知,就像祭祀这一群体的墓葬就能告诉我们这么多新的信息。5.netflix的题材选取确实独到,他不止要告诉你文物的信息,也同时告诉你全世界考古的现状远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美好。
      • 我年初去,年底就挖掘出这个!
      • 你必须等到影片最后10分钟才能看懂。
      • 最后起出来的那墙壁画色彩太漂亮了!(埃及的考古事业真的有点粗暴,下地挖坟也不说戴个手套,文物随便拿个菜篮子就装起来了,使我又想起仿佛建材市场一般的埃博
      • 网飞的纪录片真是不如BBC和NHK这些传统大厂的好看,尽管不懂考古但片子中的作业设施设备和考古工作人员的水平照比我国也差了太远吧。
      • 没想到拍着拍着就变成悬疑案件解密了。作为现代人,我们绝对这种灭门简直不可想象,但其实我们这种温和复杂又脆弱的文明环境,存在也没多久。
      • 推荐~能看到工作人员(尤其是那两位女性)对考古工作的热爱
      • So he spent his whole life preparing for his next life.
      • 居然是豆瓣第二个标记看过。有个观点挺有趣,有可能绝大部分的古埃及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那些华丽丽的木乃伊和墓地都是用尽毕生积蓄造出来的,只为了死后去过更美好的“生活”🤭
      • 悲伤,慈悲又带着一种力量。
      • 一次对挖掘过程较为真实的记录。条件简陋,设备传统,但人们充满了激情和期盼。几乎很少看到女性,露面几位女学者、女医生很吸引人的视线。最后女教授的几句话,倒是整个片子难得的具有某种精神世界观的总结。对陵墓、文物的一些图解蛮好的,扫盲了。
      • 比探索频道拍摄金字塔发掘系列纪录片更接地气,埃及考古学家们灰头土脸一头扎在土坑里一点一点发掘文物的认真劲让观众肃然起敬。不知道这些赶在斋月前完成发掘的信仰胺拉的现代埃及人,能不能理解他们祖先那些关于死后世界的观念?
      • 十分惊叹,他们的挖掘是如此经验丰富,但是却实在是过分粗犷……别说手套经常性不戴,这么大尘土,口罩也无……所以中途说的壁画文字被修改过,后续呢??
      • 祭司瓦提一家墓穴的发掘纪录。
      • 挖出了史前第一只狮子木乃伊;政府不给支持,也是逗。
      • 所以还有下一季吗,想看。字幕有不少错。有些地方还是有点瘆人。。。中途发现壁画被修改,但却没有进一步信息了。
      • 1、“其实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要承担凡事苦难的普通人”;2考古学家的深情与柔情,悲悯与慈悲;3“作为转场的出土物价素描以及关于生死之届的动画处理特别好;4、陵墓=复活机,cool;5、和BBC的宏大叙事,奈飞真的擅长这种第一人称的小角度,寻味。
      • 他们的祖先修建了金字塔,他们现在再把它挖开。Nothing really changed.
      • 其实还行,没那么不堪,主要是看兴趣,结尾那个纯净鲜艳的壁画非常令人惊喜,干净得像是电脑中画出来的一样。
    • 豆瓣 7.1 IMDB 6.6 01
      Fake Famous
      2021
      纪录片
      美国

      虚名

      Fake Famous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简直是用ins风拍如何打造ins风,讲得还是太浅了。不过编导选了三个人,最后只有一个愿意坚持到底也是有点好笑。比较喜欢他买了bot后出钱去检测真粉数量,发现检测数据也是假的XDDDD
      • 探讨的也太浅了,这么小的投入也好意思叫社会实验好意思拍纪录片。正好印证主题,社交网络的秀,就是这么肤浅
      • 社交网产业的本质就是用户贡献注意力,平台收集用户的注意力卖给广告商,各取所需,注意力的价值不由内容体现(只有用户看重内容本身的价值),由商家的需求来体现。导演的program几乎就MCN运营手册,挑素人>买关注>刷赞+评论>组名媛团网红打卡做内容>刷赞+评论>吸引真人关注=influencer。演员小姑娘走的最远,因为跟她的目标一致。黑人小哥折在being me,小可爱受不了troll,其实making post做到极致能成YouTube第一大v:Dude perfect,他们的内容都刻意,可刻意到极致就是creative。fake famous是公众号刷赞10万+,需要刷赞是因为背后的金主要考核数据,产业本质决定了除了用户外,平台跟广告商都不需要在意内容质量。从社交网的产业看,4星;个人跟社交网的关系,3.5星。| HBO max
      • 网红说到底就是广告载体,不要以为自己成了特殊才艺的代表
      • 算是对当下的influencer文化的浅析,挑选的三个实验对象最后只有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当一个人的自我认同几乎完全和社交媒体上的数据挂钩,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状态,很有可能会失去对自己生活的主导权。片子里有段话说得很对,一些influencer并不是真的出名,也不是因为某种技能或才华被仰慕,而是在推销某种产品,充其量算是个广告主持人。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些人靠着自己的才华成为了真正爆红的名人,但大部分小网红还是在苦苦挣扎,每则看似非常享受生活的ig post的背后也许都有一个被困在手机前的年轻人,ta们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着精修过后的美图,但同时又对自己极度不自信,it's really sick and we need to stop,社交媒体可以承载更多有意义的事。
      • 好看=价值,真实并不能变现,savage
      • 病毒也阻挡不了网红的脚步
      • 贵在social experiment以及三个不同的发展线,fake it 看看能不能make it的故事。Chris从小就坚信自己会变成大明星,并且deserve to be famous. 结果他半程退出,说自己是个sculpture of stone,只想be famous for what I am,主动删掉摄制组买来的评论,说10万个假粉,100个真粉,他会永远选真粉; Dominique像大多数来参加casting的选手一样,是个在LA处处碰壁的model&actor,很乐意做make-over,mold into a kind,最终也在influencer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收到各种samples和品牌邀约,参加audition被很好地对待,call-back也多了很多。W是个真正的普通人,因为老家acquaintance的一句「你变了,你怎么了?」而陷入自我怀疑。 人人都说喜欢「authentic」的influencer,@walterbenjamin
      • 美国虚假泡沫文化的折射
      • 网红的马太效应非常真实,当代社会的互联网冲浪越来越考验每个人的思辨能力。朋友说,你去看xxx有那么多followers,然后我去看下内容和engagement rate就知道水分多少了,但现在bots也太牛逼了,啥都可以买,而且social hearing软件也很多scam。虽然结尾升华了(因为导演是记者,可以看得出来他的情怀),但个人觉得这个现状也改变不了,所以follow consciously, consume consciously.
      • 至少要靠有点真本事出名吧
      • 6.6
      • So a fxxking great documentary
      • 太浅了 对买粉丝带来的虚假成名的效果探讨的不深入,而且既然抱着成名的愿望来的,那两个实验者退出有点不让人信服
      • 说实在的,就是因为世界太虚假了。所以对片中结尾都会存疑。 是吗?就这样放弃了?好正能量啊。。
      • 3+ 三个人的差异性和结尾的上价值有点刻意,以至于可以把这部「实验型纪录片」看做MCN打造Dominique人设计划中的一部分hhhh,但马桶盖当机舱窗用和僵尸粉检测网站那两段有学习到。再次证明bot farm才是广告业的隐形冠军。
      • 很有意义的观察和切入点,瞥见到网红打造产业的生态。 纪录片的结尾有些草率和突然……可能因为新冠疫情的出现使得这个实验结束地很突然?
      • 有意思,但是看完想说啊?就这?
      • 谁还没在LA的pink wall拍过照片呢!so many wannabes every single day lol 我觉得Dominique的性格还蛮不错的耶,片尾最后访问那段话让人觉得她其实还是蛮清醒的,没有沉迷其中而体会到了fake famous跟real famous的不同。
      • 有够无聊的策划,怎么不去拍那些学术圈艺术圈的混子。已经有很多作品把消费主义拍得更好了,复制一遍网红假装有钱有名的路线,这充其量就是一篇公众号爆款文的内容。三个人里面最值得拍摄的反而是接受了influencer身份的女孩Dom,她是如何自洽的?根本没有挖掘到。豆瓣Lawrence Lee事件都比这有意思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