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9/2009
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刚开始我还死耗着不肯哭,没过多久,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狂抽。导致我同排的观众侧首几次。看电影怎么也没想过要带tissue,实在是太失策。谁知道这个电影这么让人伤心。但是somehow内心也是温暖的。 |
|
笑看短评里批评导演主观情绪的圣母婊。 |
|
从始至终的主观,剪辑、拍摄手法无一不体现着导演的情绪,丝毫没有片中的关键主角雪莉的任何采访内容,所以,这不是一部好纪录片,甚至都不能算是一部纪录片,不过,它的确是一份好的礼物。相信前面的167位打五星的评分者都和我一样:愿两位安德鲁天堂安好 |
|
虽然是纪录片,却不闷。虽然有点长却不闷。虽然事件发生在彼岸的国度却没有隔阂。除了感动,没有其他。感动之外有震动,还有,敬重。 |
|
很主观的纪录片。看过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一句话,If you're dying,suddenly everybody loves you。 |
|
真想采访采访shirley她爸妈.. |
|
沉重 |
|
说不出什么感受,毕竟离自己生活太远了。希望卡特能多拍一些作品,你是和感情丰富细腻的好导演 |
|
人们总是愿意看到善被弘扬。不是吗 |
|
个人的悲剧,通过对制度体系的质疑,升华为一种正义的追求。 |
|
I was touched |
|
创作者的立场已经决定了杀人者是恶魔,这种片子不用看了!从爱情悲剧到家庭悲剧,最后再把矛头指向一个国家的司法机构,但这些司法上弊端倒确实害人不浅。那又能怎样呢?看来这个社会真的很需要Superheroes!★★★ |
|
还是哭了,世事无常啊 |
|
这就是命! |
|
看这片子,如果坚定不移跟着作为被害者家人的导演的立场走,当然能哭得稀里哗啦。作为一个普通的电影观看者,我没觉得想哭。我很想知道其中被称为“恶魔”的女人的内心世界——全片否定她憎恨她咒骂她,却没有给她一点解释的余地,委实让人觉得不公平。 |
|
女人疯了真的什么都干的出来。女怕嫁错郎,男怕上错床 |
|
那个杀死他的女人怀着他的孩子。那女人被保释。他的父母和那女人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在漫长的司法程序中,那女人带着孩子跳海死了。只是,一方之言不可全信。 |
|
建议大家不要去加拿大这个国家,非常烂。 |
|
四星半 |
|
照片+采访+摄像+家庭录像+定格。迄今看过剪辑得最NB的纪录片。 |
|
现实是残酷的 |
|
为了自由我阉了自己。 |
|
强大的脆弱。 |
|
心堵儿 |
|
感叹国外的制度也有其不完善的地方那么拖沓,杀人犯原来可以那么逍遥法外。
他的友情。给五星,或许是因为这个吧。 |
|
福音诗到死后文,纪念封到宣战书 |
|
感人至深 |
|
毛骨悚然不敢再看。 |
|
向制度抗爭的人才能發出人性光芒 |
|
看片的时候我就在想作为死者一起长大的好朋友,能够如此清醒,技巧运用如此到位的来制作这部影片,应该是在安德鲁死后很久才制作完成的吧,果然是这样,但是太清醒了反而缺少了当下的感情,整个影片显得太匠气,反而不那么感动. |
|
到现在还是觉得胸口拥堵。在恨到极致无处宣泄的时候,有多少人会把这恨和着血泪吞下去,让它生根长成更为广阔的爱?法律永远都无法彻底解决这世间的谜题,也无法解释清楚很多事情发生的缘由。它的解释永远滞后于人性的自我证明。这片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纪录片,没有之一。 |
|
一波三折,很戲劇性的紀錄片,感情真摯令人扼腕,但是太主觀干預,不可取。 |
|
哪催泪了? |
|
很久没这么愤怒,这么感动,好纪录片,好人 |
|
这个世界,总是会有这样或那样让人不再相信任何东西的事情··· |
|
哎,无线惋惜 |
|
总计哭了14次看这部纪录片。导演的剪辑方式很容易让观众经历和主人公一样的精神崩溃. 值得一看! |
|
很小的人物, 却给了我们最大的震撼和感动. For Kate and David, 他们真的拥有着伟大的心灵. |
|
实在很好奇像 Andrew 这样的男人为什么会被 Shirley 吸引…… |
|
7/10 |
|
太多自怨自艾 |
|
这故事得多可怕。视角完全从被杀者这方看过去的一部纪录片,非常非常一面倒的情绪,但是真的完全是剪切和整部纪录片的形式也非常好想法和表现力,因为拍摄者也是当事人之一,所以完全能感受到里面非常细节的情绪。极致化单方面的情绪也真的是非常成功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ovkO0-S7Q4 |
|
生活的真相比小说更让人无奈,片中的爷爷奶奶正是反映了我最佩服的美国精神的一部分---从个人悲剧中找到弥补系统漏洞的地方去奔走呼吁改变,如果有一天中国也有更多这样的人,那该多好。 |
|
when a man is gone |
|
just....fuck!!!司法部门的不公与疏忽绝对不能被原谅!! |
|
一个恶极的女人,一对伟大的老人和一个无耻无能的体制系统 |
|
导演作为当事者,主观到这种程度可以理解,仅仅是个拍给朋友的礼物嘛。作为旁观者,里面最有用的信息大概就是最后关于体制的那点反思了。 |
|
温情,不拖沓,不煽情,有力量 |
|
悲剧中的悲剧。一半的时候还以为能有好结果,最后唉。这是从头到尾都强调作者立场、充满作者情绪的纪录片。这样做的目的也达到了,2010年加拿大终于修改了保释和儿童监管条例。不知道这样算不算好结果... |
|
美国人眼里,加拿大的一切都是愚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