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产阶级的布尔什维克们取得政权了一样是闯进你的房里搜刮到了珠宝就装进自己口袋,一样是不经公开审判想杀人就杀人的。什么从此站起来了,再没有不公和剥削不过就是个幌子,认真你就输了… :) |
|
固执且有点蠢的富二代夫妻作死的故事 |
|
以剧的方式拍的历史纪录片,形式不错。有一种持论是:沙皇是暴君,所以一家人被屠杀,完全是合理而正当的。伊丽莎白二世曾说绝不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因为那个国家对这场谋杀没有正确的审视和认知。我理解,这正是文明与野蛮的分野:文明的国家声称某人有罪,是用法律去审判;野蛮的国家才纯粹诉诸暴力,以武力声明自己是正统,哪怕这个“正统”是“人民”。 |
|
剧名应该叫“末代沙皇与妖僧拉斯普丁” |
|
可能很多人都不习惯伪纪录片的方式吧 |
|
这位和他老婆是真的蠢,没什么可同情的。 |
|
你不能因为讨厌布尔什维克就浪漫化沙皇 |
|
压死骆驼的从来不是一根稻草。看的过程真是浮想联翩。因爱而结合,而放任老婆各种作。一个有病的继承人导致妖僧的来临。皇室过于脱离实际而与民众脱离导致灾难。看来只有无情的强强联合然后打造一个冷血机器才有利于统治。这么一想还是毁灭算球。虽然片子也美化了很多也有很多臆测...不喜欢历史学家的穿插。宁可拍成一本不算完全还原的电视也不错。但是拍的还算是美。4.5 |
|
不论沙皇多么蠢货,皇后多么执拗,处死也就算了,把所有的孩子赶尽杀绝我不能接受, |
|
monarchy is toxic so does communism |
|
网飞拍伪纪录片尺度还达到了HBO的范儿 也是惊艳 除了演员重现历史还有历史学家现身说法 涉及到的史实不算新鲜 不过最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的尸骸终于被发现 欧洲王室贡献DNA参与鉴定时候看到提及现英女王的王夫菲利普亲王 想起王冠第三季里最感人的那位亲王母亲爱丽丝公主 她的母亲和沙皇皇后是亲姐妹 都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 另外 沙皇的母亲和乔治五世的母亲是姐妹 乔治五世派军舰救走了自己的阿姨 却留下表弟一家遭受屠杀~ |
|
这个时代,连纪录片都要加入真人性爱以更真实的还原历史(取悦观众)。古人真的是要气死了,还有一大帮历史学家一本正经的讨论各种细节。 |
|
三星给演员和纪录片的剪辑 那些所谓美国历史学家分析俄罗斯 永远都和废话一样 只要俄罗斯有关的都是不好的 美国人说什么都对的样子 |
|
俄国纪录片找一群演员用英语,为了夺眼球专注耸人听闻的传言和野史,三集都有毫无意义的做爱镜头。以及一个血腥统治暴力镇压俄国民众让俄国数百万人战死饿死冻死的无能统治者,居然被洗成了热爱家庭的好男人,豆瓣一群SB还跟着感动,没必要。放沙俄时代,你我就是登基典礼为了拿免费食物被踩踏而死的贫民,上战场没有靴子外套被炸身亡的士兵,还有圣彼得堡被饥荒折磨的普通民众,不用共情皇帝了。 |
|
这操着一口英音,却扮演俄罗斯王室。这种搭配我真是接受无能。 |
|
我要疯了!!!!!!伪纪录片式历史剧,时不时蹦出所谓大学历史教授和作家给出个人评论的镜头,这都不是问题,可怕的是又出现了吐槽已久的全员英语,沙俄皇族,平民所有人操着一口大杂烩英音带来的撕裂感你能想象?趋势已蔓延,NETFLIX《马可波罗》,HBO《切尔诺贝利》,更别提美国佬拍的二战德国题材电影了……艹,拍《毒枭》时的好传统去哪了? |
|
这剧最有趣的地方是,当你以为会是像《王冠》一样的剧情剧时,突然一转变成纪录片式画面,旁白和历史学家、作者之类的解说也都出来了 |
|
托翁说人们不过是时钟表盘后的齿轮 虽然运动着 却对运动的结果和目的一无所知 这句话适用于十月革命前的沙皇一家以及起义的人民 这一切不过是历史必然的趋势
前四集为『妖僧拉斯普京与沙皇一家』后两集可为『手染鲜血的布尔什维克』无论如何 未经审判就屠杀全部皇家成员都是非常卑劣的行径
故事还算精彩 画面很美 沙皇眼睛很迷人 旁白太让人分神 然而还是很欣喜地认出那位口音超级好听的英伦大叔 就是『耶路撒冷三千年』的作者诶~~ #2019 064 |
|
愚蠢的末代沙皇,没有治理国家的基本能力,似乎对政治的基本判断力也很缺乏,斯大林说过,愚蠢懒惰仁慈之外都是美德,在这样的政治逻辑下,十月革命后沙皇一家的命运其实已经注定了 |
|
被灭门的沙皇博得了很大的同情,但是从1905的血腥星期天开始,就有无数普通人为他们一家的优柔寡断和懦弱无知送命,这世上谁不无辜…… |
|
耐飞可以的,纪录片竟然也有演员演裸戏。演员演得之投入,为啥还动不动旁白啥的,整成故事片不就行了?皇帝不走运被灭门其实很正常的,只是因为在近现代,留下不少影像资料,一集集地目送他们走向深渊,不免感觉悲惨了点。这要是还有活口那十月革命可成不了哇。 |
|
最不喜欢地方当然是跳出来分析的历史学家,没有认真地分析利弊,凡是沙皇做的决定全是最烂的决定,很有事后诸葛亮的感觉了 |
|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昏庸且悲剧的一生,荒诞的沙俄皇室和拉斯普丁,沙俄的灭亡是注定的。如果是俄语就更好了。 |
|
对于不懂历史的人看了很有帮助。刚开始以为尼古拉斯只是软弱听从他的叔父,后来发现他的妻子和他都非常固执,非常坚定的要顽固的坚守集权独裁,任何谏言都无法听取。最后被一个风流魔僧掌控,也是很可悲。 |
|
纪录片和剧情片结合的拍摄和叙事方式不错。 |
|
小家和大家都得处理好...Nicolas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我相信他的心也是好的,只是小家怕老婆,大家容易被各种左右意见影响.... 典型外强中干,不堪大任也 |
|
自取滅亡唄。。 |
|
3.5,很遗憾,剧情和历史两头都不够有力,真尬。 |
|
想得到这种虚实结合方式不讨喜(结合当下时局再来看这部 很唏嘘的 |
|
一开始还有些不适半纪录片半戏剧的形式 但后期逐渐适应了 服化道很不错 虽然的确有不少戏说传奇成分 但至少可见传统西方社会视角对沙俄、苏维埃联盟、红色革命的态度 不得不说 即便沙皇夫妇难辞其咎 但对孩童都赶尽杀绝确实非人道 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极端某某主义在西方人眼中宛如邪教的成因 |
|
把沙俄末期的问题简单化,只是归结于沙皇的无能,亚历山德拉对拉斯普京的宠信。看不到历史的大格局。 |
|
蒙蒂菲奥里对罗曼诺夫家族是真爱,对那个一脸认真的拉丁裔小哥印象好深刻。 |
|
old school电视纪录片风格,想要了解这段历史还是能看看的。 |
|
一边回放一边有人解说挺有意思 字幕翻译实在是差劲 沙俄怎么能翻译成俄罗斯... |
|
看完对那段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革命是极其血腥而残酷的,可是革命也是人民的苦难和不满累积到极点的爆发,所以最后虽然未经审判秘密处死沙皇一家太过残忍极端,但沙皇和皇后并不无辜,他们范下的错误让多少平民死去,这是他们应付的代价,当然他们的子女都被杀害这的确过于残暴了,苏维埃政府应该给他们一个公开的审判。 |
|
如果不是西方刻意抹黑,那么尼古拉二世真是个傻白甜,皇后也不是个好东西,当然,最后杀掉沙皇全家的某党也不是善类 |
|
老老实实拍个正剧不好吗 这种系列短剧真的不三不四
纯普及 而且真的是集所有人物传记的偏颇缺点一身了
——————————————————————————
火车上看完了 如果不是最后那8分钟的历史影像 我真的对这剧好感低到冰点 最后那8分钟的历史影像叠加比这个冗长的四不像有力千万倍 要是满身找优点的话 只能说普及作用还挺好的吧
ps真的饱含对布尔什维克最深的恶意 还有真没那味 |
|
剧不像剧,历史纪录片不像纪录片,不过还算了解了一下历史。 |
|
不够华丽 |
|
三星半。扣分项在于又一次把王朝的灭亡怪在女人头上。做的好是皇帝的功劳,做的不好就让红颜来背锅,这种逻辑真的是古今中外不分种族不分肤色~ |
|
还可以吧,感觉有点啰嗦,觉得沙皇一家挺可怜的,又觉得他们自作孽。列宁也是心狠手辣。 |
|
片中有评论说有不少人同情末代沙皇,但他的悲剧正是他自己一个个灾难式的决定造成的。
当时有同感,但再想想,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三百年,按历史周期也差不多了;又逢工业强国碾压农业国、独裁君主制逐渐消亡(沙皇是欧洲最后一个独裁君主),王朝终结本是大概率事件。站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回头看,尼古拉二世当然最好带着财富出国做寓公了,但作为掌国十多年的皇帝,确实很难想象坚持的悲剧与自己做出放弃的决定。 |
|
比起清朝末代皇族的命运,末代沙皇可真是惨到家了,一次次决策错误,完全不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大祸临头时还不知道逃跑,认为事情总会过去,所以沙皇和皇后最后的命运也是咎由自取,子女们本不该和他们一样承受这样的结局,但革命浪潮下也只能如此了。 |
|
整个角度还是太“坊间”了,忽视了时代的大背景。拉斯普京并没有演绎出魅力来,完全没有说服力。 |
|
历史剧和纪录片的混合体,还行吧。 |
|
末代皇帝的命运都很惨。 |
|
没想到是伪纪录片,官方“弹幕”加入,加上珍贵的影像资料揭露了历史的一角。于此同时,再看剧情,又觉得非常儿戏和魔幻。 |
|
愚蠢和无知到极致也是作恶。 |
|
和一些纪录片假模假式地敷衍还原历史画面相比,这部讲演夹杂剧集的情节部分实在非常上心了,而且为了告诉大家不是胡乱演绎,还不时插入珍贵影像资料与当代学者们的事后诸葛亮式分析。根据几位专家学者的轮番评价,可以得出的压倒性(偏颇)结论是,尼古拉二世与皇后不仅从继位开始就诸事不顺,凶兆连连,而且没有一次在选择面前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无一例外是“本可以……,却……”的咎由自取。至于在内外交困之际决定杀害罗曼诺夫家族的新政权,则是比已知的残忍更多出了一份粗俗龌龊。无论如何,借此契机又重新回顾了一遍世纪之交的大事记。 |
|
看完最后的历史片段有点泪目,刚开始对尼古拉有同情,但是后来越觉得他是自取其咎,但是看到最后的屠杀,又不禁有点伤感,在历史的潮流下,他是一个无法替代的牺牲品。喜欢插叙的叙事风格,但这样是不是会让故事更像“演”出来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