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清空
    • 视频
    • 资讯

    维莉蒂安娜 Viridiana (1961)

    最近更新: 2024-05-11 正片

    扫描二维码手机看大片

    当前网页二维码

    解说视频包含大量剧透,谨慎观看

    维莉蒂安娜1961/路易斯•布努埃尔/西班牙/豆8.6

    作者:被脚盆熏死的鱼

    【布努埃尔】叔叔爱上美丽侄女 求之不得 竟要强娶!电影维莉蒂安娜片段

    作者:睡去荼靡

    不加分辨的对所有人都抱有善意是极其幼稚的行为 布努埃尔宗教三部曲的第二部《维莉蒂安娜》

    作者:0579A23

    • 播放测试说明

      • 该测试由服务器自动执行,对每个线路下的第一个视频,使用2个国内和美国的代理节点分别进行一次播放测试
      • 线路运营方可能会对播放地址进行不定期的调整或修复,所以测试结果不是永久有效的
      • 对于海外网络,由于服务器只使用了美国的代理节点进行测试,所以并不能代表其他国家网络下的播放效果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失败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测试时间:2024-06-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080x546 时长:90.85分钟 测试时间:2024-06-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成功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640x382 时长:90.5分钟 测试时间:2024-06-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失败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测试时间:2024-06-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080x546 时长:91.63分钟 测试时间:2024-06-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280x762 时长:91.61分钟 测试时间:2024-06-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成功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640x382 时长:90.5分钟 测试时间:2024-06-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920x1080 时长:90.85分钟 测试时间:2024-06-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640x382 时长:90.5分钟 测试时间:2024-06-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失败 美国节点播放成功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854x1000 时长:90.94分钟 测试时间:2024-06-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失败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测试时间:2024-06-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成功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640x382 时长:90.5分钟 测试时间:2024-06-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1080x606 时长:91.71分钟 测试时间:2024-06-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失败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测试时间:2024-06-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失败 美国节点播放失败 测试时间:2024-06-25

      • 该线路首个视频已进行测试
        国内节点播放成功 美国节点播放成功 视频编码:h264 分辨率:640x382 时长:90.5分钟 测试时间:2024-06-25

      云播放的线路得分 有??人反馈
      线路速度
      0
      有无广告
      0
      视频画质
      0
    • 1080P

      百度云盘 蓝光1080P视频+外挂中文字幕 详情
      蓝光1080P视频+外挂中文字幕
      打开网盘链接 获取提取码
      维莉蒂安娜[中文字幕].Viridiana.1961.1080p.BluRay.DTS-HD.MA.5.1.x265.10bit-Xiaomi 详情
      维莉蒂安娜[中文字幕].Viridiana.1961.1080p.BluRay.DTS-HD.MA.5.1.x265.10bit-Xiaomi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Viridiana.1961.SPANISH.1080p.BluRay.H264.AAC-VXT 详情
      Viridiana.1961.SPANISH.1080p.BluRay.H264.AAC-VXT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维莉迪安娜.1961.1080p.西语中字£CMCT风潇潇 详情
      维莉迪安娜.1961.1080p.西语中字£CMCT风潇潇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Viridiana.1961.1080p.BluRay.x264-PHOBOS[rarbg] 详情
      Viridiana.1961.1080p.BluRay.x264-PHOBOS[rarbg]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字幕1
      维莉蒂安娜[简繁英字幕].Viridiana.1961.1080p.BluRay.x264.FLAC.2.0-SONYHD 详情
      维莉蒂安娜[简繁英字幕].Viridiana.1961.1080p.BluRay.x264.FLAC.2.0-SONYHD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维莉蒂安娜[简繁英字幕].Viridiana.1961.1080p.BluRay.x265.10bit.FLAC.2.0-SONYHD 详情
      维莉蒂安娜[简繁英字幕].Viridiana.1961.1080p.BluRay.x265.10bit.FLAC.2.0-SONYHD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720P

      百度云盘 蓝光720P视频+外挂中文字幕 详情
      蓝光720P视频+外挂中文字幕
      打开网盘链接 获取提取码
      百度云盘 Viridiana.1961.720p.WEBRip.AAC2.0.H.264-HRiP.mkv 详情
      Viridiana.1961.720p.WEBRip.AAC2.0.H.264-HRiP.mkv
      Viridiana.1961.SPANISH.720p.BluRay.H264.AAC-VXT 详情
      Viridiana.1961.SPANISH.720p.BluRay.H264.AAC-VXT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Viridiana.1961.720p.BluRay.x264-PHOBOS[rarbg] 详情
      Viridiana.1961.720p.BluRay.x264-PHOBOS[rarbg]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其他

      百度云盘 维莉蒂安娜.Viridiana.1961.D9.MiniSD-TLF 详情
      维莉蒂安娜.Viridiana.1961.D9.MiniSD-TLF
      百度云盘 维莉蒂安娜 Viridiana (1961).rvmb 详情
      维莉蒂安娜 Viridiana (1961).rvmb
      打开网盘链接 获取提取码
      Viridiana.1961.SPANISH.BRRip.XviD.MP3-VXT 详情
      Viridiana.1961.SPANISH.BRRip.XviD.MP3-VXT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Viridiana.1961.iNTERNAL.BDRip.x264-MARS[rarbg] 详情
      Viridiana.1961.iNTERNAL.BDRip.x264-MARS[rarbg]
      复制链接 点击下载

    长年在修女会中修行的维莉蒂安娜(Silvia Pinal 饰)即将立誓归宗,嬷嬷建议她在仪式前探望资助人叔叔海麦,维莉蒂安娜前往叔叔在乡间的大宅,岂料海麦因她酷似自己妻子而动情,维莉蒂安娜短暂停留后即将返回修女会,在动身的前夜,海麦央求她穿上了妻子的婚纱并向维莉蒂安娜求婚,被拒后指使女仆用药麻醉了她。第二天海麦自杀身亡,维莉蒂安娜返回大宅决定留下,海麦的私生子何塞(Francisco Rabal 饰)携女友也来到大宅,马上雇人重整荒芜田地,同时维莉蒂安娜邀请一些流浪汉与病乞共享大宅,维莉蒂安娜照顾他们的生活,带领他们虔诚祷告,试图为他们提供神的帮助。何塞的女友大感失落宣布分手,趁维莉蒂安娜与何塞进城的功夫,病乞和流浪汉们登堂入室,将大宅搞得一团混乱。本片是布努埃尔宗教三部曲的第二部,获1961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喜欢该作品的人也喜欢

    • 豆瓣 8.5 IMDB 8 高清
      Angst essen Seele auf
      1974
      爱情片
      德国

      恐惧吞噬灵魂

      Angst essen Seele auf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我和别的女人睡觉了。   这不重要,一点也不重要。艾米说。   我不想找别的女人,只是感到非常不安。   你是一个自由的人。你可以做任何你喜欢做的事情。但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应该对彼此好一些,否则生活就没什么可留恋了。   我很爱你。   我也爱你,我们在一起,就什么都不怕了。
      • 绝望中,两个孤独的灵魂在反抗。萨特说,人的主体性和人际关系的交互性是一对矛盾,对交互主体性的探讨越是深入,人们越是陷入困境,越是感到受压抑的痛苦。所以法斯宾德借阿里之口说,想的越多,泪水越多。还有二战后的德国仍然有种族主义,仍然认为别的民族是肮脏下等的,即使大家同样被生活吞噬
      • 只有当被排斥的时候,他们选择紧紧相拥。人本质上是孤独,都是与此作战,战友不同。
      • 估计阿基·考里斯马基受其影响很深,主题先行是简约主义的天敌,所谓张力因人而异。男主是导演的男友,男主的女友是导演的女友,导演是双性恋,他在片中扮演女主的女婿,这个八卦比电影更有意思。
      • 在我看来,法斯宾德1973年的电影《恐惧吞噬灵魂》里的 Emmi 比绝大多数人都要通透,开阔和浪漫。她60多岁了,大半生从事清洁工作,清贫而居。身处的环境并没有让她失去自我的开放性和反抗能力。 偶然遇到Ali 后,迅速陷入了这场饱受亲邻排斥的恋情,坚持用自己的风格处理跟外部世界的关系。 在旁人冷嘲热讽的热恋中,她脱口而出“我们可以买下一小块天堂”,这个灵魂是诗性的。即使遭遇变故,她也绝不会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你是个自由的人,我老了。你可以做任何你喜欢做的事情。但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应该对彼此好一些,否则生活就没什么可留恋了。我很爱你。
      • 男主角是法斯宾德情人。。后来我忽然想到,其实老女人艾米就是法斯宾德自己,其实是一样的。
      • “我们好有钱啊,阿里,我们应该去买一小块天堂。”
      • Arte大概大前年还是前年播的这片子,有两处镜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其一是在杂货店买东西时,摩洛哥人说的德语他们故意装作听不懂,后来艾米生气下来理论:“就是因为他是外国人才故意说不懂,而要是德国人他们就懂了”这样的种族歧视;其二是最后摩洛哥人病而如死,片子在无奈中结束.别的忘了
      • 法斯宾德是先知者,他在四十年前如此敏锐地捕捉到种族偏见,民族疏离。情节剧以小见大,折射出今日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社会顽疾。
      • 相比《深锁》《远离天堂》的细腻,这部更多的是孤独,两个本就是边缘的人,走在一起必然遭到更多的抵触。而这种抵触往往是没有来由的,它来得莫名,去得更莫名,因为这本来就只是因为人们对周遭生活有太多的恐惧。法斯宾德本人竟然还客串了,我没忍住给笑场了。。。
      • 与你相拥,心就不再孤独,简洁的叙事与布景,衬托着百无聊赖的生活,大量景深镜头凸显人性的狭隘与冷漠。法斯宾德的这部电影关注的不仅仅是受到种族偏见影响的人群,而是整个带着深深恐惧感的社会~
      • 歧视、偏见与冷酷最终让位于利益,被排挤的受害者翻身后又来迫害新的弱者。写实的镜头语言和简洁通俗的剧情,深刻而精彩。法斯宾德的机位构图极佳,不少以门墙窗棂等障碍物包围主角的远景固定长镜头渲染了冷漠疏离的气氛。片头酒吧的纵深感、踢电视机前的慢摇特写镜头和楼道八卦场景绝赞。(8.8/10)
      • 一个人能否完全的不畏世俗的眼光做他想做的事?一个人能否为了自身利益完全遮掩自己的厌恶?人的本质是孤独的,而偏见和傲慢也是不由人的,好在我们相爱的此刻可以跳一支舞。哪怕你不爱我,哪怕你爱我但不接受我的世界和食物……时间会治愈这一切,哪怕最后我们的爱看起来不那么美好,但也不那么难堪。
      • 开始以为是爱情故事,后来发现是移民问题,再后来变成了种族歧视,最后竟然回归到人性丑恶,甚至反过头来开始质疑爱情本身……阿里被迫展示肌肉之后,艾玛轻描淡写说了句“他有情绪,这是他们外国人自己的心理”,此一句真是永远的伤痛。最后的胃穿孔更像是对艾玛的惩罚,或者说是对爱情的。
      • 有些时候,法斯宾德刻意用矫饰的视觉形象来表达某个观点。他经常用交替的长镜头把艾米和阿里跟社会上其他人分开:首先他们离得很远,然后那些看着他们的人也很远。他让两人挤在双人镜头里促狭的房间中,在摄影机前利用摩洛哥人天生的拘谨,来描绘两个在冷漠世界里互相关心的人。
      • 8.5,开场不能更好了,如此的简单如此的酷,只有法斯宾德能拍出来的电影,叙事当中对种族讨论的意识形态并没有成形得过分并一直延续至结尾而沦为三流的类好莱坞种族歧视谴责议论片,最后,法斯宾德的机械感实在太迷人了
      • 法斯宾德有那么好懂的东西真的让我太震惊了,简直不像他。这部电影的核心是孤独,两个人共享一份孤独时,它甜蜜又厚重,但是外界再次向你示好,你抛弃了它关系也就不复存在。所以,叶子唱的好,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而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就是个人的局限性,它本质上就是剥削的
      • 延续《卡策马赫尔》的排外主题,冷漠社会里,偏见和刻薄才是吞噬灵魂的元凶。布景的撞色令视觉鲜活,却温暖不了两个孤独的边缘人。外部压力内部矛盾络绎不绝,纵然法斯宾德难得温情地用开放式结局来避免主角境遇的进一步恶化,他们之间跨越年龄、种族和阶级的爱情自始至终都弥漫着窒息的无望感。
      • 4.5。第一部法斯宾德。乐观得现实,通俗得高级。探讨了诸多当代电影习惯性回避的隐蔽/延展面,首当其冲即立场的正确决定不了实现轨迹的“正确”。真正引发隔离的不是种族或身份差异,而是即便偏见缓解也不能及时改变的社会语境;当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理由是爱而非呼唤欲,方知幸福和快乐并不总相随。
      • 温情的出乎意料,这是法斯宾德吗?
    • 豆瓣 8.4 IMDB 7.9 英语高清正片
      Såsom i en spegel
      1961
      剧情片
      瑞典

      犹在镜中

      Såsom i en spegel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看来我会给英格玛伯格曼所有的电影都打1颗星了 单调、缓慢、沉闷、浓郁的宗教味 这位大师留给我的印象 比老塔和冯提尔更糟糕
      • 又是让自己逼格捉襟见肘的作品。说话与行为方式都缺少生活气息,更多的是文学性与舞台剧化。最后点题,爱即是神,有爱在身边就有上帝在身边。
      • "神之默示"三部曲之首,精妙的室内心理四重奏。令我震慑至极的快速叠化:乱伦序曲-船外V架,暴雨如注,构成光影与声效的双重跳切。以倾斜船舱与龙骨外化扭曲畸变的心灵。墙缝,对门祈祷,亲情冷漠,沉默时的直升机嗡嗡声;上帝是蜘蛛,上帝在爱之中。| 艺术家:世人终将遗忘我,唯有死神疼惜我。(9.0/10)
      • 犹在镜中总体还是悲观的,或者与其说是悲观,不如说是模糊不清的,父亲说爱就是上帝,但他所给予的是一种观察,丈夫给予的是一种体贴,弟弟觊觎的是一种欲望,但对于她的信仰困境,三个人既不理解也没兴趣。可能对破浪产生了很大影响,虽然两个人的表述和影像风格是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但内核一致
    • 豆瓣 7.7 IMDB 7.7 正片
      Nazarín
      1959
      剧情片
      墨西哥

      纳萨林

      Nazarín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超現實主義標籤下實質是現實主義,據說是塔可夫斯基的十佳之一,冷靜而流暢的鏡頭控制,對教會的批判及對牧師的聖人形象樹立實際上並不矛盾,將攝像機對準最底層最真實的世界,與羅西里尼的新現實主義遙相呼應,裡面也有許多有趣的實驗,比如雙眼眨動的抽幀,幻覺裡的浮動影像,都讓人想到,這依然是布努埃爾.
      • 对于代言上帝的教会来说,你的灵魂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对教会权力的影响;对于碌碌生存的世人来说,你的崇高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否从你那里得来好处;世人的善恶选择是一念飘忽的,欲望是游离的而理性是模糊的,是以单纯的善意是与尘世扞格不入的【8】
      • 8。Nazarín教父在这世界里,该说是虔诚,愚蠢还是天真?
      • 9.1;昨天晚上我可能死了,是怎么死的我也忘了
      • 布努埃尔墨西哥时期作品,戛纳电影节金棕榈提名影片。“导演意思是,(影片出品时的那个)世界真正所需要的,不是另外一个基督式的虔诚无用的好好神父,而是一位怀有爱心的革命者!”
      • 你在美好的一边,而我在不幸的一边,但你我的结果都不美好
      • 牧师纳萨林是一个现代版的耶稣,他有着坚定的信仰,在科学的基础上实施善行,哪怕自己挨饿受冻,也要将东西给予他人,替他人承受痛苦。但这些善行却没有赢得人们的尊重,反而害得自己的房屋被烧毁,成为了包庇犯,被教会开除了教籍。最后被世人唾弃被同行的犯人殴打,讽刺了社会的不可救药以及无法救赎。而阿特家人在寻求牧师帮助时,所有人都在祈祷,却摆出了各种异教徒的手势。阿瓦在病重时向圣像祈祷,最后逃走时将圣像烧毁。这些都体现了人性的自私,他们不是真正的信仰上帝,而是为了可以去病免灾。老神甫批评男主:你的行为不符合牧师的习惯,是在与教会作对。讽刺了现代宗教已经被离了最初的教义。男主在监狱里被殴打后,开始质疑自己的信仰。但在结尾一个老妇送给他一个菠萝,代表着上帝依然在,男主获得了回报。也说明还有人有信仰,实施善行。
      • 神甫被自身的缺陷所苦痛有所罪责,又在此之下产生了对既定的传教和宗教模式的疑惑。最后路边的老夫人无意的一句轻描淡写却击垮了神甫的神经。一位不在乎他是罪犯与否的人施舍给一个被世人构陷成罪犯的神甫,这份施舍没有源头,即神甫的要求。最终还是指向了权力的倒置,是力量掌控的归属问题。宗教不是最基本的,最基本的是人愿意相信。
      • 比起那些满怀基督教情感的导演,这位哪能讲,好像没有很多爱心哦,一个安贫乐道却本质上很教条其实不太能与人共情的神父,改不了愚民的迷信却身不由己被捧为圣人甚至跟耶稣似的有了马大姐妹追随,简直黑色幽默。富恩特斯的第一任老婆Rita Macedo演二女里被称为丑的那个斗殴妓女。
      • 迫害虔诚神甫的101种方法,世上恶人多不胜数,信仰不值一文,被抛弃被践踏,哪怕再造当世基督圣人,也只会被嘲讽被唾弃,被当作堂吉诃德式的怪人,沦为乞丐甚至被囚禁流放。 “我宽恕你,但我蔑视你,我因不知如何将蔑视和宽恕区分开而感到罪责。”
      • 看惯了布努埃尔明里暗里对宗教的嘲讽,再看这部,怎么都觉得对信仰描绘有其他的意思。与《维莉蒂安娜》对比很有趣,相同宗教人员身份,却有着不同信仰结局,如果说维莉蒂安娜是最终窥破现实,信仰崩塌,纳萨林则完全是始终坚持如一,并在最后如遇“神迹”,这一迥异相差,成为研究布努埃尔本身看法的最大入口,另外也体现出顽固的社会性别归属——神只能是男性。作为入选梵蒂冈推荐宗教片目的影片,可以很直接的看出,宗教在当代处理信仰与科学的立场。本片也是布努埃尔绝少真正“嘲弄”底层的电影,标志性的嘲讽中产阶级不提,即便作为叙事动因的《维莉蒂安娜》里也有现实性的人物依托,绝非嘲弄,但本部内的底层,作为宗教信仰中愚昧的代指,被构建成了无视真相、盲目崇拜的面目,一定程度上算是布努埃尔的现实主义叙事,但更多还是作为衬托群体存在。
      • 8.5/10。①如耶稣般高尚虔诚的教会信徒男主因收容反击杀人的妓女+为病重的孩子祈福(该孩子因此康复,女性B也因此崇拜他)两件事而遭受各种人(教会、世俗、B的前男友等)的打压。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他一度信仰动摇,但最终坚持了下来。②表意有力的高水平摄影(光影/构图);教科书般的运镜/场面调度的丝滑优美感很契合角色们或崇高或精致的气质。③文本上有些段落比较重复/冗余;叙事戏剧性不够。
      • 布努埃尔终究是只变色龙,披着左派激进分子的名声,却像珍爱鱼子酱和隐士身份一样地讴歌保守价值。据说是塔式的最爱之一,也在梵蒂冈钦定的伟大宗教电影之列,然而男主是无神论者,导演也拒绝分析影片,声称里面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论。唯一的解释是,60岁的布努埃尔,还像安达鲁狗时那样cheeky。
      • 9/9/2007 2:30pm HKFA
      • 洪常秀的影史十佳,确实也是他想拍的那种电影,万花镜般折射出众人对信仰的不同理解,那些追随者们,和不信的人又有多大区别呢?马车驶过这一幕已足够有力,但没想到从天而降的鼓点,终于将绝对中立的视角,导向一种难以言说却异常清晰的感受。
      • 布努艾尔宗教三部曲中批判性最弱的一部,布努艾尔塑造了纳萨林这样一个执着的信仰者,却对社会政治、大众思想和教会的伪善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三个主人公最后均没有得到好结局,被世俗社会打败,影片在导演擅长的无意识表现方面惜墨如金反而迎合了当时世界主流电影思潮,颇有新现实主义的风格。
      • 8/10。宗教题材处理起来都有点牢骚。男主角几乎是《维莉蒂安娜》的翻版,他徒劳的把慈悲带入堕落的世界,理想遭到惩戒,成了俗世贪婪掠夺的牺牲品。画面控制很稳定,适度的深焦镜头、克制摄影机运动和简单的场面调度,还有两段幻境,这一半是受限于成本一半是作者印记的节制性技巧所导致。 @2014-05-07 02:31:25
      • 与维莉迪安娜主动选择后信仰被击溃不同,纳萨林只是过着苦修般的生活,就被愚昧的群众推着做圣徒,但他从未沾沾自喜,因此他被信徒男友陷害,被教会营救出来后他只是迷茫,最后路边水果摊的老人送给他一个菠萝,他接纳了,暗示着人的善意和他不曾动摇!布努埃尔显然更激赏纳萨林的行为,做善事不图回报,同时相信科学,而他看不上的是如维莉迪安娜这样资产阶级出生相信善有回报,女信徒的无知和蒙昧!总之,布努埃尔大概不赞成很多东西,其中就有女信徒这类人!
      • 9.宗教三之一。主人公以绝对虔诚的仁慈心境,试图在堕落中种下慈悲,这一切的徒劳使得主人公落入惩罚情节,并在开放式结尾中或揭示出人物的理想主义幻灭。本片没有视觉上的超现实表现,采取了情景超现实手段,提出对宗教信仰问题的质询。550
      • 事实上,情人,善人甚至圣人,在布努埃尔的作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性,但在某种程度上来看,这还是次要的,因为男女情人,圣人本人,在布努埃尔看来,比错乱者和堕落者更加有害。熵的时间或者永恒回归的时间,这两种时间都要在原初世界里寻找自己的源头,因为原初世界赋予它一种无法补救命运的作用,发生在座位起始的和终结的原初世界的时间流逝在派生环境中,这几乎是时间的新柏拉图主义。
    • 豆瓣 7.7 IMDB 7.4 正片
      Tristana
      1970
      剧情片
      法国

      特丽丝塔娜

      Tristana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在DVD时代没有仔细看过的大师的系列電影,也正好借住今天的高清或者2K 、4K修复技术等重新再看也是一种赏心悦目的重温经典。《特丽丝塔娜》 又名: 红颜孽债 是 导演: 路易斯·布努埃尔 1970年代的電影也是他的以女性为主要角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两部是《女仆日记》 和《白日美人》 而后两部都是由法国電影国宝级女演员 : 凯瑟琳·德纳芙 主演 虽然这部是描写刚刚丧母的少女的爱情故事但是演员与剧情的女孩子应该有一定的年龄差距,而不是和前面一部《白日美人》 婚后多年的家庭主妇相似。电影从 特丽丝塔娜 丧母开始,而她妈妈把她托付的老男人又对她产生了觊觎,而她碍于生计只能是屈服和默许,電影含蓄的画面让这段不伦之情显得很暧昧和文艺。之后,美女遇上少年,自然与老男人脱节和撇清关系,但是她没有
      • 揭示着男人在两性关系中渴望得到的一种状态——既是她的父亲,可以管束着她,又是她的丈夫,与她平等对谈。而这也意味着在婚姻中,男性给予女性自由和空间的做法并没有那么真诚。
      • 这并不是一部会令人感到愉悦的电影,相反,它冷酷扭曲,每个人都显得可悲,他们都曾受到欲望之伤。特里斯塔那的转变,被环境的压迫,被刻画的丝丝入扣,几乎有些令人不寒而栗
      • 4.5 優雅的毀滅與殘暴的占有。『說到高貴,我們都還不如貓呢。』這段真是笑到心裡去了。
      • 布努埃尔断然否认这片儿和《维莉蒂安娜》的关联,不过那场头颅钟锤的超现实主义梦境以及之前有关宗教地位变迁的说明,再加上同样的怪蜀黍雷伊(角色性格都相似)和原定女一号西尔维娅,以及同样的故事起始设定,我是不会相信老布的说辞的,因为他一向以保护个人作品的解读暧昧性为头等大事【8】
      • 立足于超现实主义的布努埃尔并不曾脱离现实,他是生活最细微的观察者。解构他的影片,第一层便是对资产阶级的讽刺和对天主教派的怀疑;第二层是超现实主义的梦境和隐喻;最后才源于生活的、细腻的动作细节。本片的高潮在于特丽丝塔娜与哑孩赤裸相对,哑孩匆忙跑开——一个圣女般的处子最终堕入了黑暗。
      • 这注定是个资本主义的悲剧循环,旧一代的没落贵族下去了,新一代的不又起来了,特雷斯塔纳终究不是意识觉醒的,她逃不出,终究要回来,悲剧的是她也不想逃出,甚至不如易卜生中的坚韧,即使没能探索出出路……
      • #1080p# 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是不无辜的,大家都暴露出自己最真实欲望的那一面,只是感觉到了深深的悲哀和无奈。及凯瑟琳德纳芙又做了一场噩梦
      • 8.1 这部很难不让人想起Viridiana,只不过布努埃尔电影里的资产阶级愈发厚颜无耻虚伪不堪,Tristana敞开胸脯那刻是她纯真消逝的标志,从天真到融入权力规则后的冷酷,是资产阶级催生的恶果。梦境中人头是重复出现的意象,代表她的恨及心结,结尾处倒叙蒙太奇实在太妙,露胸脯跟圣母像的剪接不能更讽刺
      • 天真无邪的少女最终变成冷酷杀夫的怨妇,被一段乱伦畸恋改写的人生。白日美人>女仆日记>红颜孽债,布努埃尔的女性三部曲中惟有这部是让我感到力有未逮的。梦,还是喜欢做梦。
      • 一篇研究父权的论文,其中涉及到性心理层面,推广到社会学角度,尤其有趣的是映照到西班牙政治现实之后。西班牙人谈起父亲的暴政并不能去到愤怒青年打死父亲那么远,自觉不自觉还是流露出点点对保守时代绅士风度的留恋。就算是布努艾尔拍来,代表父亲的角色也仍旧散发魅力,哪怕站在德纳芙的对立面上
      • 神父说,你心里藏了个魔鬼。对人心莫测的拿捏力度让人羞愧,剧情简介的单纯平白只是影片铺陈开的第一块桌布,看到半处角色的互换才恍然大悟。比白日美人更朴素,德纳芙一如既往美得清醒,钟楼戏很布努艾尔。
      • 她时常梦到一口钟,但没有钟锤,而是她丈夫和继父的脑袋。
      • 布努艾尔女性三部曲中最易懂也最浮于言语的一部,同时也能清晰看到向后期创作的风格转变。
      • 這是我看布紐爾的第一部作品,凱薩琳丹妮佛從清純少女演到中年,故事圍繞在她和她養父之間的不倫關係與複雜感情,性與愛之間的青春與衰老,自由與禁錮,權力關係的翻轉,充滿戲劇張力和對人性慾望的透視。
      • note:老班底,又一次對中產階級聖女情結的道德試驗:情慾很少,因為情欲是最低層的東西,重要的是能力-權力,片中各個角色形成權力佈署的階層次序,自由建立在權力之上而不是叛逆,Tristana逃走一次付出了她逃走的能力與代價,這下她知道女人活下來的祕密是進入規則,掌握秩序。
      • Tristana露胸部給啞巴看的那抹詭異微笑實在太討厭了…
      • 当Tristana在阳台上敞开衣襟我感觉要哭了.Tristana在外面著拐杖走来走去女仆日记里老男人说一直走鞋子活起来.曾经的纯真少女最后就那样了~婚礼和葬礼的服饰是一样的。2018.6.23 女仆日记之后紧接特丽丝塔娜,布努埃尔的宇宙一切都是相通的,最后的那部朦胧欲望啊,不也是这样的Rey吗?还是西语配音。
      • 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个女演员,感觉太不清纯了,过后把她wiki了一下,理解了大家的无奈。片子本身跟《Viridiana》感觉很像,人物角色很丰满。有钱人再怎么同情穷人也还是有钱人,自由与爱情在现实面前都会走到终点。
      • 老布搞非超现实反而有点怪,恩不要对老布镜头下的人物有任何的同情心,真理啊!
    • 豆瓣 8.5 IMDB 7.7 HD中字
      Mouchette
      1967
      剧情片
      法国

      穆谢特

      Mouchette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蝉鸣知了的讨论】“四百击跑个长镜头算毛,穆谢特用滚的!连续循环滚! ”之前并没有看过这部,但是最后“连续循环滚”让我想起了去年看的——心是一片暗林女主也是滚着下定决心回家杀死孩子杀死自己的。所以说这是一份似曾相识的绝望和归途
      • 世界对少女穆谢特来说是如此的苍凉而无情,唯有死亡才能解除外部的苦难与内心的恨愤。影片开头,穆谢特在树林里自问:“没有我的话,他们该怎么办?”类似的问题曾由弗兰克·卡普拉以一种无比励志的方式探讨过([生活多美好]),而布列松的冷酷则贯穿首尾,一如猎捕与陷阱的隐喻,以及多次在银幕上杀死主角(重复镜头回放)。推搡与冲撞的动作母题,无可挽回的跌坠,一切都面目狰狞。即便是仅有的、微末而酸甜的幸福时刻(第二次哼唱圣歌&经典的碰碰车段落),也只是(如布列松在采访中所透露的)为了更为绝情地摧毁希望与赎救的可能。(8.5/10)
      • 野兔也想贴近果子,但首要的是活着,这就是现实主义。能给予猫猫狗狗最大的善意,却冷漠对待与己无关的挣扎灵魂,这就是我们自己。
      • 《The Dreamers》最后一段有用到这个片子的结尾。非常难忘。
      • C / ...... / 二刷:整体还是不太能get到点,觉得比较神奇的是中段那场暴风雨。在暴风雨中猎人逐渐进入醉态,与穆谢特之间居于最不设防的放松状态。然而一曲圣歌唤醒之后的猎人反而侵犯了她。之后守卫却说这只是场小雨,穆谢特则声称猎人是她的情人。所以这场雨到底是什么?到底在何处落下?
      • 平静、冷酷又绝望,布列松简直不是人... 穆谢特的人生,本可以是充斥着无数次情绪大起大落的:酗酒又残暴的父亲和哥哥,病重早早离世的母亲,襁褓里的弟弟... 而用倔强和沉默面对这一切的她,竟在遭受暴力侵犯后寻到仅存的温暖,尽管那也稍纵即逝。被结局弄崩溃了真的,虽然一切都是注定
      • 波米老湿点出了布列松的少女情怀,其背后仍然是强烈的现实指向——社会、家庭、性别的多重弱者。女孩皮鞋倔强的噔噔声、来往车辆在昏暗房间里留下的光影和噪音、以及结局,让人难忘。
      • 最后的水面镜头应该是剪辑回放的,算是嵌入自身作品语境里给主角送上的葬礼。不知是否是误读,初次看海报认为穆谢特为男性/童,观影后发现是「她」,而她最后是以某某的女人的身份死亡的。作为一个性别,没有成长阶段和空间,也没有转变痕迹,甚至在我这都「去性别化」(并不能放到平权语境中去理解)了,这难道不是最大的残酷?
      • 驴子的前世。穆谢特不合脚的大鞋,便是整个故事的缩影。她的命运也如同影片中反复出现的被捕获猎杀的小动物,唯有逃窜挣扎。碰碰车是短暂的快乐,却同样是动物性本能的延伸。生活没有给予她什么,只有彻底的强加,她企图为自己找到一个角落,但是脆弱的屋檐不断坍塌。话语引导她滚出生活,紧抓裹尸布。
      • #重看#4.5;与《驴子》《钱》有共通处,都是冷漠环境对人的戕害;茕茕孑立一身,受尽冷眼偏见忽视,家庭环境的恶劣和父权压迫,邻里戴着有色眼镜地贴羞辱标签,无人可爱,无爱可诉,一度心存幻想妄图伸手抓住虚假的光,最后一根稻草压断了这个也曾努力对生活微笑的卑微女孩。开篇设下陷阱一幕,奠定全片基调,被俘获被屠宰的命运无法规避。结尾堪称影史最佳结尾之一。
      • 让人回想起贝拉塔尔《撒旦探戈》里的小女孩,罗西里尼《德意志零年》里的小男孩。他们都执行了一场死亡,然后毫无征兆的选择了自杀。小孩的世界是去中心化的解构的世界,由不得成人读解的余地。这是最不克制的布列松电影,但是最压抑的一部。原著中没有的三次翻滚,是我见过最震撼的电影结尾之一吧。
      • 只有这一个导演 只用几分钟 没有话语 就能使我流泪
      • 布列松的片看得越多越觉得死囚越狱对于他是个幸福的意外。
      • 咦居然没标记过。前半程描述状态,冷峻随处可见,几个片段分秒诛心;后半程顺理成章,温情稍纵即逝,直到落水算是彻底解脱。可以算作罗塞塔的原型,但布列松的贫穷见于压抑,达内兄弟的贫穷见于挣扎。
      • 每次看布列松的片都感觉是人生希望的全面崩塌。尤其是这部应该是临死前重温的最后一部电影。一直没想明白的是既然已经如此绝望了为何还要拍电影。
      • 布列松完全把原著拍毁了啊亲!觉得这姑娘做作吧,纯属布列松下手太狠了:最重要的一点是阿森给了她家庭缺失的尊重和关注啊,她是自我献祭啊,不是斯德哥尔摩啊!原著就是一夜一晨的集中叙事啊,很精妙啊!你这抻长了算什么啊!
      • 布列松对于心理刻画和生活真相的追求近乎偏执,他让观众眼睁睁的看着穆谢特所遭遇的一切,丝毫不加修饰。他告诉你(你也心知肚明)这就是真实的、去戏剧化的故事。这是老塔、伯格曼等大师都想要达到的高度,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太过残忍了,剧情的跌宕对本片来说毫无意义,唯一重要的只有事实。
      • 极简主义的魅力,台词配乐减到了最少,却是艺术高于生活的丰碑。非专业演员在布列松的调教下全成了超级的影帝影后,运镜尽显大师风范,观影过程并不顺畅,但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 开头,母亲坐在画面中,感觉内心沉重如磐石;母亲起身离开,房间空空如也。片中频繁出现男性们狩猎的状态,穆谢特在镜头中间,和镜头中被众人猎杀的兔子位置一样。阿森进屋时手电筒在下体位置的特写,暗示了即将发生的剧情。穆谢特在整部影片所受伤害来自家人、来自老师、来自同学;不仅来自身边的人也来自陌生的路人,不仅来自男性也来自女性;可以说她所受的伤害来自所有人包括她自己……结尾,穆谢特一遍又一遍顺着山坡滚向河边,次数多到令人崩溃;最终她落入水中,沉了下去,水面空空如也。
      • 布列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完全超越了社会现实本身,从一个更为绝对的角度去探视,这和我的世界观完全抵触。还好,起码他的手法还是比较理性的
    • 豆瓣 8.3 IMDB 8 HD中字
      Nattvardsgästerna
      1963
      剧情片
      瑞典

      冬日之光

      Nattvardsgästerna
    • 豆瓣网友的评价
      • #重看#古典、简洁、沉默、肃穆,德莱叶与布列松隐约可见;冬日之微光惨淡稀薄,恰如信仰之岌岌可危,光线变化折射勾连心理转变;构图与镜头都很工整,与牧师职业&教堂氛围契合;他永远在书写亲情的疏离、神性的质疑,父亲的阴影像冬日的雪彻骨一生。
      • 1.冬日之光,虽然明亮却显得苍白无力,虽然仍有热量却无法温暖人心;2.上帝即是爱,若失所爱,心中的上帝是否还在?信仰的动摇,焦虑的世界,上帝在沉默。
      • 在信念终于垮塌的黑暗时分,一束[冬日之光]倏忽照亮了牧师的脸。呵!上帝不是爱,爱亦不是上帝,怀疑才是。当结尾的钟声敲响,女主角跪下去祈求哪怕一丁点的信仰,我们很难不为之动容。这就是人类吧,在疑惑中苦苦寻觅着光亮。伯格曼不仅用他高超的语言、更用他的沉默轻松地摧毁了我。那是上帝的沉默。
      • 那個愛著牧師的女人,給我一種除了牧師其他人都看不見她的錯覺。
      • 人物反思力度惊人依旧,叙事简洁明了,甘纳尔和英格里德对“距离感”分寸拿捏好到位,从开头讲道对“他们”说到结尾说服自己,借了男女情感得失,基督受难终极困惑的矛盾把人与人信任危机的悲剧核心表现淋淋尽致,牧师自我强迫的信仰之爱最终变得越发冰冷苍白,宛如冬日斜阳没有一丝人性温度。银幕重看
      • 对白写得真好。两个很棒的段落:Lundberg女士念信,直面镜头难以逃脱;神父与Lundberg在铁轨前停车,神父说是他父母期望他成为神职人员,此时火车喷着蒸汽,头也不回地往前驶去。
      • 神的语言是沉默,我想其实人不是在跟神对话,而是跟自己对话;每个人都跟你对话,或者是神的意旨,或者根本只是自己的臆想;而这些对话都发生在法罗岛。
      • 伯格曼一生不断地相信、质疑、否认、肯定、幸福、痛苦的回环纠缠和激荡,在他和上帝的“摔跤”过程中,他通过影片来表现他幽冥晦暗处的驳杂思想和宗教浩渺感:世人痛苦焦灼、上帝神秘莫测、灵魂低语无奈,许多潜伏在幽冥深处的哲学玄妙通过他的不可言说的混沌和丰富多彩的影像表达出来。
      • 宗教仪式越是庄严肃穆,与会者们的小动作越是放大得明显。而后大部分时间里,几乎只有大段大段的台词文本,缺乏肢体语言和表情,甚至连镜头都不移动。吊诡的是,不动镜头的摄影竟然广受赞美(不可否认光的运用确实是亮点)。在这样一部仅有81分钟却模糊了故事性的电影里,伯格曼就是在利用电影做文学。
      • 上帝都是沉默的,他不为信仰他的人指明道路,总是在事情发生之后通过神迹来补偿,假如我们相信上帝的存在,信仰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渔民的自杀代表着希望的苍白,信仰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伯格曼摧毁了上帝代表安全感、上帝即爱的概念,这样的上帝形象不过是人的心理投射,应该予以革命,予以背叛。
      • 百子湾2016.2.26.7pm 首尾仪式的截然不同与相互映照。可以窥见冷战的重大影响(“中国人要造原子弹”并不对瑞典小镇造成直接威胁,却毁灭了他们对于人的无限发展进步的想象),上帝的沉默与情感无力的结构性仿佛。
      • 61年春天,伯格曼因在报纸上读到一篇文章说苏联最忌惮的国家竟是中国而非美国,便开始担忧以中国的专制(regimented )情况会很轻易发动一场核战争。实际上伯格曼并不太关心世界政治,瑞典在当时也采取了武装中立的外交政策,比起核威慑,国家日益世俗化、科技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给传统宗教社会带来的冲击才是伯格曼想讨论的。《冬日之光》是当时伯格曼制作周期最长,片时却最短的电影,他对电影的苛刻程度更是前所未有,伯格曼摒弃以往精美的打光与追求形式感的摄影,试图呈现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气质,为了追求神父更自然的焦虑情绪,不惜“使坏”差点毁掉与布约恩施特兰德的关系,一切偏执创作的背后都是伯格曼异常重视这部电影的表现,《冬日之光》也的确成为了他最深刻的信仰危机电影,哪怕它的确显得沉闷又无聊
      • "神之默示"三部曲中篇。1.风格极简而质朴,布光精妙,以静止镜头和小景别为主,摄影机对人脸的凝注一如既往。2.冷漠、疏离、傲慢、信仰动摇的牧师解答不了苦难与生死问题(由中国即将研制成功核弹引发的焦虑),亦无法接受玛塔对自己的爱。3.片尾教堂司事自承对耶稣受难时高喊的“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见于[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后两福音书则无此细节)的思考发人深省,身心的苦难与信-疑的纠结溢于言表。4.八分钟的玛塔对镜读信段落情真意切,中途插入的手中溃烂皮疹镜头则同质于耶稣圣痕。5.牧师发出天问后的一刹那,窗外耀眼的光线兀自笼罩了他,一如马力克[通往仙境]结尾的那道神秘圣光。6.牧师说,每当直面上帝,祂就会变成某种丑陋恶心的东西,如蜘蛛——恍若[犹在镜中]变奏。7.首礼拜详尽展示,末尾则仅有非信徒玛塔一人。(9.0/10)
      •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大部分场景在室内,摄影和构图非常讲究。观影时状态不佳,有待重看。三星半
      • 信仰像冬日阳光一样惨白无力,牧师也困惑其中。中国无神论者的胜利严重的打击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上帝的信仰(电影里表现出来的)。信仰三部曲的中间作品,伯格曼这是叫人信基督还是反基督啊--
      • 冬日之光中充满着恐惧和焦虑,但完全不见爱的踪影,初见人与人之间互斥关系的端倪。爱人说牧师最大的问题是“对基督的冷漠”,他甚至无法说服别人,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坚持,但最后的结果是悲剧性的:教堂里甚至没有人愿意再去伪装了,仇恨遍布世界各地(中国的原子弹),信仰何处安放呢?
      • 太残忍。教堂里的各怀心事,对上帝的各取所需。牧师是否其实是在聆听世俗的同时为自我的困惑寻找出口?然而当对自我都无法坦诚相见,自我的祷告和施予世俗的祷告是否成为了逃避懦弱的山洞,教堂也已经不再是寻找答案的避难所?这样看来牧师眼中的凡夫俗子或许对于爱的理解其实更加真挚深刻。
      • 渡人渡己都渡不了,全程都是崩溃和自我怀疑。“神之沉默”三部曲是不是“神也能看睡”三部曲?慢速言语+钟表滴答简直催眠利器,开场十五分钟就有呼噜声起:)(北影节资料馆)
      • 圣经的一大自圆其说之处在于你会产生的任何困惑 遭受的痛苦 对上帝的质疑 它早已囊括其中 它以导师和长者姿态引领你 但不给出明确答案 因为具体到每个人身上 要过的心理关还是要靠自己 我们知道的是 如果一个人自私 没有奉献精神 不懂如何去爱 那么他不仅不会信奉上帝 也不会有任何信仰在心中
      • 【80%】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继续很好地秉持神之沉默这个主题。不过这次伯格曼更加简化了剧作,去除了各种情节和意象上的象征手法所带来的理解不便,更在多处呼应《犹在镜中》,这一切都让本片看起来像是首部的“说明书”或“读后感”。自杀者旁边轰鸣的小溪、火车经过时的躁动,掩盖了沉默,这样奇妙的声音处理让我很喜欢。牧师这个人物设置,在本片第三幕中,被揭晓了含义:他和两千年前的耶稣一样,虽然内心被怀疑和否定占据,但依旧被迫传播连自己都无法笃信的爱的教义。而作为片名的冬日之光,则象征着上帝,虽然明亮,但苍白而寒冷,且一如既往地沉默。

    近期推荐

    声明:看片狂人所有影视资源均由机器人从互联网采集而来,相关链接已注明来源。看片狂人一切电影视频资源仅用于测试和学习交流,一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站长邮箱[email protected]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 2025 www.kpkuang.one Theme by vfed 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