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在过审的份上给五星 |
|
等了五年,却等来这样的画风:两个男人主演的「爱情片」,却基本上没有看到爱情,只有韩庚全程扑克脸以及尴尬的旁白。同志群体一点也不惧被消费,又一次,总局的剪刀手从未让你失望过! |
|
立一个flag,韩庚的演技撑不起这个题材。
看来我的flag是立起来了 |
|
一个人影院包早场。交叉蒙太奇,在时空交错的西藏和巴黎遇见你,寻找逝去的你,想起《轻轻摇晃》,但四个部分剪接过多。Jérémie Elkaïm蛮帅,韩庚演技可以,菅纫姿很美。碍于限制,可惜这样的同性爱情居然连暧昧也捕捉不到,只有点到即止的微淡感。全片最基(激)情的时刻竟属开头“捡肥皂”味道的洗澡戏和按摩戏。 |
|
剥离了赵捷和罗麦的爱情主线,这部电影也就没存在的必要了,因为其他所有种类的感情都无法支撑起来这个故事和情绪。所以全部由男演员表演的珠玛的爱情故事,以及目的地酒吧这样残存的痕迹就相当有意义了。主人公在电影里寻找自己的爱人,观众则在电影外寻找被删除的爱情,可惜原貌是什么样的我们不知道 |
|
这得高考阅读理解满分才能看出来是同性恋 |
|
我竟然还要去看凌晨首映?浪费时间的玩意儿,镜头切换太不自然,西藏那么美,拍成啥了?一个影院就四个同志,后面那对说,我睡着了唉。我旁边那位也睡着了。 |
|
这片子还在柜子里没出来呢。 |
|
拿同性恋当卖点,为了文艺而文艺,而且韩庚台词太一般了,一张嘴就很弱气,韩庚的演技根本撑不起这个电影 |
|
不理解这种片干嘛要上映,看不到任何意义,甚至连擦边球都算不上,大概就是一双男主的MV,况且要看西藏风景有一堆纪录片可以看啊;当然这个锅不该全部由主创背,现在这个片长大概也说明了一切。推荐奔着同志标签来的各位,豆瓣页面往下拉点进“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那才是同志片该有的样子。 |
|
相比王超之前的,这部其实有进步的,包括镜头语言也更丰富了一些。不过,还是挺难看的。那种故作姿态的,文学式念白的所谓疗伤文艺片,尤其韩庚这台词功力……另外,宣传有意打同性牌,消费LGBT群体,结果正片都隐晦到这程度了,甚至连爱情元素都看不到了,也难怪被吐槽了。 |
|
人家说,低级的导演拍巴黎一定要拍埃菲尔铁塔。
由此管中窥豹 |
|
为什么洗涤心灵一定要去西藏?是谁传播的这样的思想?坑了国人就算了,还要坑外国人。2.这群文艺青年就是闲得慌,老板应该多给他们安排点工作。3.你怎么不扮成至尊宝去大街上喊罗麦我爱你?4.电影教育我们:不要在大街上发传单,否则会导致别人去西藏洗涤心灵,然后遭遇雪崩而死,害得小孩没爸爸。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性电影(呕
当情感动机被阉割掩盖,故事不论怎么拍都只会显得无序和散乱。 |
|
讲下触动我心的三个点。第一个点是火车上看到罗麦照片时,第二个点是在西藏天上的云散开出现太阳主角在车上的流泪,第三个点是那匹白马。BGM棒,罗麦这个演员选的棒,罗麦妈妈等外国配角都很好。Ending有点新浪潮的感觉。整体情感克制细腻又很强烈。 |
|
???这个太牵强的编剧了,东拉西扯的伪文艺片 |
|
68条短评有五十多条给出了五星,点进他们的主页会发现他们的最新一条状态都是“很高兴遇见你”的五星评价,一下子拉黑两部大烂片🤗本来还在考虑要不要进影院支持,看来是不需要了,给个一颗星鼓励一下吧 |
|
感觉应该是剪掉许多物料的钙片!?在这特殊时节能进影院打入人民群众内部,拿到准生证,算是有额外一点点现实意义的黑色幽默吧……有点小小的抗争的意思……虽然我看的这场只有两个人。搞不好另一个是基友。 |
|
最心塞的可能是都以为这是“某一种进步”“某一种包容”,其实从卡司只写韩庚一人是主演、完全支离破碎的MV式剪辑就知道不过是消费《前任3》还残存的热度+怂恿粉丝继续贡献票房的尝试罢了。好在西藏和法国南部都很美,露脸不多的小哥可爱,韩庚也很恰当,期待以后真正有这样的题材进院线的一天。 |
|
别傻了,真正的同性爱情片怎么可能会过审。 |
|
⒈失望,零散生活片段堆积,故事性较薄弱,而且还是北京+西藏+法国三线交叉叙事,整体感觉有些沉闷,而所谓的同性也是若有似无(或许是剪刀手作用下的结果吧?);⒉请勿随便在马路上拦截车辆推销楼盘广告,防止出车祸,害人害己;⒊字幕君,是「马马虎虎」不是「马马糊糊」;⒋宫保鸡丁广告片?…… |
|
宣发果然很无耻,非要以第一部过审的同志片为噱头。但以这片长,果然不是删得差不多了,就是压根没拍。仅有一带而过的gay吧镜头,完全抵不过二人拖着女友甚至搞大人家肚子的场景——要说也是双性恋啊。含糊而又想捞一笔的做法,鄙视,扣分。但西藏和普罗旺斯很美,罗麦挺好。灵魂不灭,躯体暂住。 |
|
拍工体Destination可比拍雪山寺庙难太多了。韩庚作为一个学舞蹈的,表演时肢体如此僵硬也是难得。 |
|
我真是信了韩庚的鬼哦。。。中国没有同性恋,散了吧 |
|
…真的没什么好说的 能坚持看下来已经是奇迹了 没有看到一个有意义的镜头 |
|
只有80分钟,肯定是遭遇到了删减。但我也想象不出如果有完整版能好到哪去?全片无病呻吟,乱七八糟,LGBT更是无从谈起,我觉得这片拍摄之前就打算走国内院线,所以根本没打算好好拍,就是一个噱头,动机不纯 |
|
比《青木原树海》难看一万倍,典型的狗血文艺腔,遍地消费感、文青油腻感。希望王超放过LGBT群体,放过西藏,放过电影。别再标榜自己是首部LGBT院线片,真还不如拍个明目张胆的异性恋片(当然,那就更没必要看了)。 |
|
韩庚!演技!真!!!棒! 棒!给一星鼓励下 |
|
王超对自己的文学水平真是迷之确信。小说可以成立的,直接转换成电影假得要死。 |
|
藏区风光+法国风光片。隐晦得我惊呆了,最后韩庚自慰一场戏,韩庚的手伸进被子了,马上切到了没有演技的脸,然后在想象中和罗麦在西藏舞蹈……全片最基的地方就是在gay吧门口吵了一架…… |
|
电影旁白太多就表示叙事能力弱 这个真理在这场主演演技捉急 像风景类MV 同性爱情毫无CP感 的电影里毫发毕现。 |
|
一部追忆外国友人的友情记录片! |
|
被阉割的产物,注定好看不了。但这绝不是主要理由,编剧故作高深其实心灵救赎那点事腻歪至极,再加上演员毫无光彩的表演和滔滔不绝没有美感的旁白,多亏只有八十分钟。 |
|
叙事混乱,只有韩庚的骨灰盒告诉你他在哪条时间线,但一半的镜头都是他故作深沉的趴在车窗眺望远方。最可怕的是这是一部没有同性的同性电影,没有爱情的爱情电影。 |
|
低劣无聊版《无声风铃》。只喜欢那匹来去无踪的白马。 |
|
本gay在电影院笑出声………拍得无比尴尬。如果这也算同志片那我大概是异性恋吧。在此给大家推荐《你好,再见》。 |
|
只说一句,广电总局过审了 |
|
不知是不是用胶片拍的?质感还不错,但是,啊咧,我不相信你没睡着…韩庚的声音…说法语勉强比说中文好听点…开往普罗旺斯的列车去了西藏…听起来很美…配乐还行…求同款帽子…好像据说自宫得面目全非啊还是有机会看看书好了 |
|
太可怕了,歪果仁演的比韩庚灾难,导演比歪果仁还灾难!!!我ball ball所有还不能靠实力吃饭的偶像派,不要发胖!!韩庚一回头,看到他脖子上的肉,我的妈呀,你谁! |
|
五年前的韩庚 青春啊 |
|
等了五年看到这个难免会失望,不过倒是明白怎么过审的了,关于同性恋是真隐晦啊!其实觉得韩庚还是很有文青气质的! |
|
等了五年,等来一部支离破碎的需要动用我毕生阅读理解能力也不足以理解出其中同性情谊的作品。而在所谓“破冰”上映的同一天,微博开始清理耽美内容。因为太过心酸,多打了一星。 |
|
韩庚那法语,法国人真听得懂?真是情节基本靠说,从头尬到尾……音乐用得比剧作还尬,哎[安阳婴儿]和[江城夏日]还算不错啊这部水平怎么掉得这么厉害。跟审查没一毛钱关系别赖审查……CNC挑项目也真是…… |
|
文学式符号化的东西少一点可能还好一些。 |
|
主角是去寻找罗麦,观众是去寻找翔 |
|
韩庚老师,你男友意外去世你不应该悲伤到茶饭不思,瘦骨嶙峋嘛,为何脖子粗如伙夫啊!4.13@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 |
|
这部电影叫做 寻找同性之爱的蛛丝马迹 |
|
估摸着是韩庚老师得分最高的作品 这叫隐形同性恋 |
|
上一次在电影院看的烂片是上学期期末的前任3🙃好的以后又知道了一个省钱方法了🙃从头到尾没看出来两个人哪里爱了??到底想表达啥??第一次在电影院一个人包场玩手机🙃 |
|
国内同性题材不好做,条条框框再加个异域元素更显不伦不类。 |